移位寄存器的作用及應用

2020-11-26 電子發燒友

  移位寄存器概要

  在數字電路中,移位寄存器(英語:shiftregister)是一種在若干相同時間脈衝下工作的以觸發器為基礎的器件,數據以並行或串行的方式輸入到該器件中,然後每個時間脈衝依次向左或右移動一個比特,在輸出端進行輸出。這種移位寄存器是一維的,事實上還有多維的移位寄存器,即輸入、輸出的數據本身就是一些列位。實現這種多維移位寄存器的方法可以是將幾個具有相同位數的移位寄存器並聯起來。

  移位寄存器原理

  移位寄存器不僅能寄存數據,而且能在時鐘信號的作用下使其中的數據依次左移或右移。

  四位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圖如圖所示。F0、F1、F2、F3是四個邊沿觸發的D觸發器,每個觸發器的輸出端Q接到右邊一個觸發器的輸入端D。因為從時鐘信號CP的上升沿加到觸發器上開始到輸出端新狀態穩定地建立起來有一段延遲時間,所以當時鐘信號同時加到四個觸發器上時,每個觸發器接收的都是左邊一個觸發器中原來的數據(F0接收的輸入數據D1)。寄存器中的數據依次右移一位。

  移位寄存器特點

  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來寄存代碼,還可以用來實現數據的串行—並行轉換、數值的運算以及數據的處理等。

  移位寄存器分類

  根據移位方向,常把它分成左移寄存器、右移寄存器和雙向移位寄存器三種。根據移位數據的輸入-輸出方式,又可將它分為串行輸入-串行輸出、串行輸入-並行輸出、並行輸入-串行輸出和並行輸入-並行輸出四種電路結構。

  此外,有些移位寄存器還具有預置數功能,可以把數據並行地置入寄存器中。

  利用移位寄存器能進行數據運算、數據處理,實現數據的串行—並行互相轉換,還可接成各種移位寄存器式計數器,如環形計數器、扭環形計數器等。

  移位寄存器作用

  移位寄存器是一種存儲器,存在裡邊的數據可以從低位向高位移動或從高位向低位移動。例如一個8位的移位寄存器,存在其中的數據為11001010,如果向左(高位)移動一次,就變成1001010X,原來的最高位的1移出,最低位的X可以是新移入的數據,也可以是0(不同型號的移位寄存器對此有不同的規定)。

  移位寄存器應用

  移位寄存器應用很廣,可構成移位寄存器型計數器;順序脈衝發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數據轉換,即把串行數據轉換為並行數據,或把並行數據轉換為串行數據等。本實驗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環形計數器和數據的串、並行轉換。本實驗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環形計數器和數據的串、並行轉換。

  (1)環形計數器

  把移位寄存器的輸出反饋到它的串行輸入端,就可以進行循環移位,如圖7-2所示,把輸出端Q3和右移串行輸入端SR相連接,設初始狀態Q0Q1Q2Q3=1000,則在時鐘脈衝作用下Q0Q1Q2Q3將依次變為0100→0010→0001→1000→„„,如表7-2所示,可見它是一個具有四個有效狀態的計數器,這種類型的計數器通常稱為環形計數器。圖7-2電路可以由各個輸出端輸出在時間上有先後順序的脈衝,因此也可作為順序脈衝發生器。

  如果將輸出QO與左移串行輸入端SL相連接,即可達左移循環移位。

  (2)實現數據串、並行轉換

  ①串行/並行轉換器

  串行/並行轉換是指串行輸入的數碼,經轉換電路之後變換成並行輸出。圖7-3是用二片CC40194(74LS194)四位雙向移位寄存器組成的七位串/並行數據轉換電路。

  圖7-3 七位串行/並行轉換器

  電路中S0端接高電平1,S1受Q7控制,二片寄存器連接成串行輸入右移工作模式。Q7是轉換結束標誌。當Q7=1時,S1為0,使之成為S1S0=01的串入右移工作方式,當Q7=0時,S1=1,有S1S0=10,則串行送數結束,標誌著串行輸入的數據已轉換成並行輸出了。

  串行/並行轉換的具體過程如下:

  轉換前,RC端加低電平,使1、2兩片寄存器的內容清0,此時S1S0=11,寄存器執行並行輸入工作方式。當第一個CP脈衝到來後,寄存器的輸出狀態Q0~Q7為01111111,與此同時S1S0變為01,轉換電路變為執行串入右移工作方式,串行輸入數據由1片的SR端加入。隨著CP脈衝的依次加入,輸出狀態的變化可列成表7-3所示。

  由表7-3可見,右移操作七次之後,Q7變為0,S1S0又變為11,說明串行輸入結束。這時,串行輸入的數碼已經轉換成了並行輸出了。

  當再來一個CP脈衝時,電路又重新執行一次並行輸入,為第二組串行數碼轉換作好了準備。

  ②並行/串行轉換器

  並行/串行轉換器是指並行輸入的數碼經轉換電路之後,換成串行輸出。

  圖7-4是用兩片CC40194(74LS194)組成的七位並行/串行轉換電路,它比圖7-3多了兩隻與非門G1和G2,電路工作方式同樣為右移。

  寄存器清「0」後,加一個轉換起動信號(負脈衝或低電平)。此時,由於方式控制S1S0為11,轉換電路執行並行輸入操作。當第一個CP脈衝到來後,Q0Q1Q2Q3Q4Q5Q6Q7的狀態為0D1D2D3D4D5D6D7,並行輸入數碼存入寄存器。從而使得G1輸出為1,G2輸出為0,結果,S1S2變為01,轉換電路隨著CP脈衝的加入,開始執行右移串行輸出,隨著CP脈衝的依次加入,輸出狀態依次右移,待右移操作七次後,Q0~Q6的狀態都為高電平1,與非門G1輸出為低電平,G2門輸出為高電平,S1S2又變為11,表示並/串行轉換結束,且為第二次並行輸入創造了條件。轉換過程如表7-4所示。


  中規模集成移位寄存器,其位數往往以4位居多,當需要的位數多於4位時,可把幾片移位寄存器用級連的方法來擴展位數。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移位寄存器的特點_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1)右移移位寄存器   下圖所示為4位右移移位寄存器原理示意圖。串行數據從D端輸入,在時鐘脈仲CP的作用下逐步向右移位,經過4個CP周期後從Q4端串行輸出。Q1~Q4為並行數據輸出端,P1~P4為並行數據輸入端。
  • 移位寄存器74ls194應用電路圖大全(雙向移位寄存器/74HC93/環形...
    打開APP 移位寄存器74ls194應用電路圖大全(雙向移位寄存器/74HC93/環形計數器) 發表於 2018-05-09 10:10:16
  • 移位寄存器的原理
    寄存器中的數據依次右移一位。 移位寄存器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如果按照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方向來進行分類, 可以分為左移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和雙向移位寄存器等;如果按照工作方式來分類,可以分為串入/串出移位寄存器、串入/並出移位寄存器和併入/串出移位寄存器等。
  •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在圖8.8.3中還畫出了第5到第8個時鐘脈衝作用下,輸入數碼在寄存器中移位的波形(如圖8.8.2所示)。由圖可見,在第8個時鐘脈衝作用後,數碼從Q3端已全部移出寄存器。這說明存入該寄存器中的數碼也可以從Q端串行輸出。根據需要,可用更多的觸發器組成多位移位寄存器。 除了用邊沿D 觸發器外,還可用其他類型的觸發器來組成移位寄存器,例如,用主從JK 觸發器來組成移位寄存器,其級間連接方式如圖8.8.3所示。
  • 分子移位寄存器,可由外部電荷控制
    在《自然電子》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他們提出了一個基於這一策略的分子移位寄存器,該寄存器是通過將有機分子定位在石墨烯基器件上而製造的,具有很高的精度。 "我們受到製造功能分子納米結構的可能性的啟發,"研究教授麥可·克羅米告訴TechXplore。"我們的主要目標是製造納米機器,其狀態可以通過外部信號(如施加的柵極電壓)輕鬆控制。
  • LabVIEW編程實例:計算階乘,學習for循環+移位寄存器+遞歸調用
    階乘求解方法1:使用for循環+移位寄存器實現這種方法實現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程序框圖如下圖所示:在上圖中,直接根據階乘定義使用for循環與移位寄存器的思路實現n!的計算,for循環的次數為n次,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為1,作n次乘法運算即可計算出n的階乘。注意,上圖中,當n為0時,for循環執行次數為0次,n!
  • 設計一個4位移位寄存器
    4位移位寄存器的設計與實現   使用ISE軟體設計並仿真,使用ISE軟體進行4位移位寄存器的設計與實現。   步驟   1. 編寫文本文件並編譯   2. 軟體仿真   3.        移位寄存器代碼   移位寄存器,不但可以寄存數碼,還可以在脈衝信號的作用下,寄存數碼可以根據需求發生偏移。
  • 基於FPGA的移位寄存器流水線結構FFT處理器設計與實現
    對於移位寄存器,在實現時,各級的前級移位寄存器深度為N/2-1,從本質而言,是使運算開始的時鐘上升沿到來時,數據已經出現在碟算模塊輸入線上,而不需要下一個時鐘的驅動來移出寄存器,比如第二級移位寄存器的級數為63。這樣,運算周期正好是2的倍數,從而方便使用計數器的各位直接對開關進行控制。  同時,計數器還可以用來產生所需旋轉因子的RAM地址。
  • labview循環-移位寄存器妙用
    有關位移寄存器的用法,我們將會在For循環中講到,這裡暫不做介紹。注意:While循環的條件端子一定要有連線,否則程序無法運行!
  • 74ls194引腳圖及功能_74ls194功能表_74ls194應用電路
    移位寄存器簡介 在數字電路中,移位寄存器(英語:shift register)是一種在若干相同時間脈衝下工作的以觸發器為基礎的器件,數據以並行或串行的方式輸入到該器件中,然後每個時間脈衝依次向左或右移動一個比特,在輸出端進行輸出。
  • 發那科機器人應用-PR[ ]位置寄存器
    位置寄存器指令  位置寄存器指令,是進行位置寄存器的算術運算的指令。位置寄存器指令可進行代入、加算、減算處理,以與寄存器指令相同的方式記述。  位置寄存器,是用來存儲位置資料(x,y,z,w,p,r)的變量(有關位置寄存器)。標準情況下提供有 100 個位置寄存器。  注釋:  使用位置寄存器指令之前,通過「LOCK PREG」來鎖定位置寄存器。若沒有進行鎖定,動作可能會集中在一起。有關「LOCK PREG」指令,可參閱 9.6 位置寄存器先執行功能。
  • PDP數據驅動模塊STV7610A及其應用
    邏輯電路部分主要由一個96位的移位寄存器(16位6)、一個96個鎖存器和基本的邏輯門構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對信號的移位和寄存。邏輯部分中的移位寄存器主要採用雙向移位寄存器來實實現整個PDP驅動晶片的雙向移位功能,鎖存器主要通過鎖存控制信號完成對前級信號的鎖存,以便需要時送給後級高壓驅動部分。
  • 面陣相機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在目標物體的形狀、尺寸,位置等方面的應用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成像作用。    幀轉移面陣相機  幀轉移面陣相機的CCD圖像傳感器是由成像區、暫存區和水平移位寄存器這三部分構成的。成像區是由並行排列的若干個電荷耦合溝道組成的,暫存區的結構和單元數目都與成像區相同,暫存區與水平移位寄存器均被金屬鋁所遮蔽。  幀轉移面陣相機的特點就在於其結構簡單、填充因子較大以及勢阱容量較高,但快門速度不快等方面。
  • uPD16305在等離子體顯示器中的應用介紹
    摘要:介紹了NEC公司生產的專用於等離子體顯示器的行驅動晶片μPD16305的性能特點及其它PDP顯示系統中的應用。它為PDP掃描電極的驅動電路提供了高達180V的驅動信號,顯示效果令人滿意。
  • 控制器由指令寄存器IR、程序計數器PC和操作控制器三個部件組成!
    控制器是指揮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協調工作的部件,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和指揮中心,由指令寄存器IR、程序計數器PC和操作控制器三個部件組成,對協調整個電腦有序工作極為重要。存儲器可以指主存、高速緩存或寄存器棧等用來保存當前正在執行的一條指令。
  • I/O擴展電路GM8166在嵌入式鍋爐系統中的應用
    3 gm8166的系統結構和引腳功能 3.1 系統結構 gm8166由控制模塊、移位寄存器模塊和i/o口模塊組成,圖1為gm8166的系統結構框圖。 3.2 引腳功能 gm8166採用qfp52和sdip52兩種封裝形式。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 GPIO相關寄存器配置詳解
    一、寄存器介紹(詳見中文參考手冊7.4):每組GPIO下面包含10個寄存器。也就是10個寄存器,一共可以控制一組GPIO的16個IO口。最多7組IO,也就是70個寄存器。寄存器分別如下:一個埠模式寄存器(GPIOx_MODER)一個埠輸出類型寄存器(GPIOx_OTYPER)一個埠輸出速度寄存器(GPIOx_OSPEEDR)一個埠上拉下拉寄存器(GPIOx_PUPDR)
  • Adsp-TS101性能分析及其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簡要介紹其性能、應用特點及晶片內部的系統結構和功能框圖,給出Adsp-TS101的一種典型應用,並說明DSP的電源供電和功耗的計算方法。157055.htm  1 Adsp-TS101的主要性能  Adsp-TS101的主要性能如下:  採用TigerSHARC結構,具有3條獨立總線用於取指令、取數據、不間斷I/O;  指令周期4 ns,工作時鐘250 MHz;  單指令流多數據流(SIMD)提供兩個運算單元,每個有一個算術邏輯單元、乘法器、移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