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19年大事記

2021-01-16 THU電子系校友會

2019攜手同行,2020未來可期!


2019年一眨眼就結束了,現已踏入2020年的門檻。

電子系過去一年都發生了什麼呢?

請跟隨電子人的腳步回顧一下2019年電子系的「高光時刻」吧!


信息光電子研究所提出的超高效率光頻梳光源方案,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功率轉換效率極限,相關工作在Nature Photonics上發表。受邀在Advanced Materials雜誌上發表綜述論文,系統論述了利用二維材料進行氮化物半導體範德華外延的最新進展。時域編碼單像素三維成像技術突破了目前主動照明三維成像的主要限制,將三維成像速度首次提升到了50萬幀/秒,成果被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


電路與系統研究所發表四篇ISSCC2020論文,創造大陸高校歷史上在晶片奧林匹克ISSCC上單年成果數量的新紀錄。


信息認知與智能系統研究所在IEEE期刊、CVPR、ICCV、ICIP等人工智慧和圖像領域相關頂刊頂會發表文章達兩位數,歐智堅新任語音領域頂級學術期刊編委(IEEE/ACM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TASLP) Associate Editor)。


微波與天線研究所研究了基於界面電磁學廣義邊界條件理論的二維電磁表面問題分析方法;利用機器學習中的監督下降法實現一維地球物理反演、二維微波成像的可行性;基於近零指數媒質的光學摻雜概念,通過實驗驗證了介質集成光學摻雜概念的電磁特性,觀測到零相移、高時延、摻雜介質位置無關性和器件形狀無關性等,與解析理論預測和全波仿真結果吻合;利用波導的結構色散特性調控等離子體本身的材料色散特性,實現了等離子體內電磁波傳播損耗的減少,對未來低損耗等離子體器件與系統的研究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相關工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通信研究所多媒體傳輸技術創新團隊和數位電視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聯合研發中國地面數位電視傳輸標準的演進版本(DTMB-A),全方位支持地面數位電視廣播的超高清、高清、標清、手機電視節目、網際網路數據、廣播雙向互動等業務,在頻譜效率、接收門限、單頻組網、抗多徑能力和高速移動接收等主要性能指標達到或超越DVB-T2標準,繼續佔領技術制高點。DTMB-A於2019年12月20日正式成為國際電聯第二代地面數位電視標準,巴基斯坦和東帝汶正在建設DTMB-A試驗網,後續將在包括寮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標誌著我國在地面數位電視傳輸領域的國際先進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認可。

2019年,我系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請工作中取得很大突破,4個牽頭申報的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2個國防重點項目獲批立項。另外作為牽頭單位的「光子熱載流子產生和窄帶吸收機理及其紅外輻射」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經中期競爭性評估獲得繼續支持。

2019年,我系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中,有29個項目獲批立項,其中傑青2項、優青1項、重點項目2項、重大項目課題1項、聯合基金重點項目3項、面上項目14項、青年基金4項、專項項目兩項。

2019年,我系加強與頭部企業和國家重點發展區域的校企/校地合作,成立清華大學(電子系)—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移動終端感知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佛山先進位造研究院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暫定名)進入協議籤署流程。

我系從2018年起每年舉辦電子信息專業認知活動寒假課堂專場,通過多渠道進行招生宣傳。以北京為例,2019年電子系線上招生近30人,人數增長顯著,本科招生質量穩中有升。

2019年,電子系與生物醫學系兩大優勢學科結合,電子信息施行大類培養,大類培養注重學生們的專業適應性和學科拓展性,進入電子信息大類的同學可以自行選擇培養方案。

電子系新課程體系改革自2009年開始實施2019年基本完成。課程改革全面梳理了電子信息學科知識構架,構建起了覆蓋兩個一級學科的全新課程體系,推出了10門專業核心課和核心課系列教材並已正式出版了3門核心課教材。2018-2019年,我系舉辦了一系列教學改革研討會和核心課程師資培訓班,共有來自國內96所高校的218位教師代表參加。


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 | 李國林

清華大學2018年度教學優秀獎 | 谷源濤、李國林、孫長徵

北京市高校優質本科課程 | 數據與算法》陳健生

2019年北京高校第十一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 戴凌龍

2019年「清華大學精品課程」稱號 《信號與系統》谷源濤;《高頻電路系列課程設計》徐淑正;《模擬電路原理》李冬梅;《數字系統設計》劉勇攀;《統計信號處理》李洪。

2019年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  「創新實驗教學模式的方法探索」馬曉紅等;「構建綜合實驗平臺,重在教學過程,促進「三位一體」 育人目標實現」  徐淑正等。

2019年12月,在教育部辦公廳第二批新時代高校黨教示範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中,無研182黨支部被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單位。


2019年11月12日,電子系參賽項目《軟硬體聯合優化的新型低功耗5G通信系統》和《I Know You:基於多源異構數據的分層用戶建模通用框架》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助力清華大學奪得團體冠軍,捧起「挑戰杯」。

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會群眾遊行活動中,清華師生組成的「偉大復興「方陣走過天安門廣場,其中包括200餘名電子系本科生、研究生。同時,電子系本科生、研究生也參與了合唱方陣和國慶紀念活動志願者活動。當天,電子繫於羅姆樓3層設立臨時轉播點,超過100名同學自發前來觀看,表達愛國熱忱。

2019年11月14日,電子系學生會主席成大立同學參加2019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並成功獲得2019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

為響應學校《全球戰略》,實現中國學生的「走出去」優秀國際學生的「走進來」,推動清華電子系英文課程和培養體系的建設,提升清華的國際化人才培養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決定建設清華電子國際學生訪問計劃(Tsinghua Oversea Student Program at EE),簡稱TOP EE。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項目從設想開始逐步推進,已經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西班牙畢爾巴鄂應用數學研究所完成籤約。同時項目還在與包括劍橋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等大學進行洽談。首批學生將於2020年春季學期進入電子系學習。


「清華-約翰霍普金斯」雙碩士學位項目第一屆共錄取14位學生,現已入學霍普金斯進行課程學習,2020年秋季學期回清華實驗室進行研究。第一屆導師宣講會已於11月14日及19日進行,服務學生與導師雙向選擇。第二屆招生穩步開展。

2019年,電子系入選傑青2人,優青1人,青年千人計劃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長江學者青年項目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全職教師引進1人,兼職教授1人。2019年,電子系聘請陳志寬為顧問教授,荒井滋久為傑出訪問教授,AndrewMassa為訪問教授,周永祖為名譽教授,劉鐵巖為兼職教授。楊帆當選2019年IEEE Fellow,楊華中當選2020年IEEE Fellow。


2019年,電子系經清華大學審批通過項目共計9個,其中IP入股6項,技術許可3項。截止目前,以電子係為主完成的成果轉化項目共計38項。2019年,水木清科、智毅聚芯微電子、天津微鎵芯成科技、眾智聚(天津)科技、北京超星未來科技、上海鯨鮑科技、北京清熠惠能光電、珠海博雅科技、芯視界(北京)科技,9家公司共獲得兩千餘萬元電子系智慧財產權。


2019年,新一代衛星導航接收機關鍵技術實現成果轉讓,應用於我國北鬥地基增強網2500多個參考站的升級換代,全面支持新一代衛星導航系統。2019年它思科技得到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的扶持並完成首輪融資;源清慧虹(基礎設施智慧物聯網)、湃方科技(工業物聯網及智能晶片)等成果轉化初創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


2019年,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共孵化落地成果轉化項目14個,累計孵化項目達40個;其中有11個項目累計獲得13435萬元的社會投資,1個項目以3億美金價格被收購。


2019年,三大實驗平臺有效運轉。高端光電子晶片創新中心經天津市科技局認定為市級中試平臺,是全國最好的光電晶片研發、加工生產線之一;電子綜合檢測中心可為行業客戶提供面向MMIC晶片的模塊建模、設計、仿真、測試的諮詢和服務;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華慧雲支持清華AI教學科研、項目產業孵化,匯聚清華科技,打造雲端智慧資源平臺。

108周年校慶活動冠以「E家」品牌名稱,6個活動同時並行,5個部門聯動合作,並聯絡了7個秩年班級座談,接待秩年返校校友700人次。

系友論壇作為校友會標示性的品牌活動,以中國頂級高校的技術為源頭,校友為核心群體,促進產學研的相互了解,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增進技術與資本的交流。2019年校友辦舉辦了四屆系友論壇(論壇主題:第七屆5G與物聯網研討會、第八屆智能出行研討會、第九屆自然語言處理研討會、第十屆化合物半導體研討會),每場論壇約350多人參會,分享嘉賓約25人左右。2019年5月校友辦對系友論壇做了整體品牌升級,11月對前九屆系友論壇做了回顧總結。截止目前,系友論壇累計19家企業參與協辦,累計11家企業贊助。

校友辦於2018年11月開展了校友專訪活動,通過對校友深度採訪,展現電子系校友人物故事和電子系歷史風貌。迄今為止已採訪24位校友,陸續發布了十餘篇專訪稿,在校友中取得了較好的反響。

相關焦點

  • 2020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考研調劑信息
    2020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考研調劑信息 考研調劑是考研考生在第一志願沒有通過自己報考學校考試,但初試成績符合複試調劑基本分數要求但在原報考單位沒有複試資格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戰略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
    12月18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合作備忘錄籤署儀式在清華同方科技廣場舉行,同方黨委書記、總裁胡軍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教授,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院長汪玉代表雙方在備忘錄上簽字,共同開啟產學研深化合作新航程。
  • 謝世鍾,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博導, 光通信研究所所長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謝世鍾教授主要介紹微波光子學在光通信領域的近期研究成果及其系統應用的進展。微波光子學是微波技術和光子學融合的新興學科領域,近三十年來微波光子學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微波光子學的研究中強調微波與光子在概念、器件、電路和系統的結合,它集中了微波技術和光纖技術的優點。
  • 工業工程系2019年本科生年會舉行
    匯聚力量 追求卓越工業工程系2019年本科生年會舉行清華新聞網4月3日電 3月23日下午,「IE匯」暨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2019年本科生年會在電子工程館舉行。「IE匯」旨在搭建本科生相互分享以及與教師和校友交流的平臺,是工業工程系的一項特色傳統。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攜手打造智慧城市「升級版」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8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京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聚焦「智慧城市」領域,發揮清華電子係數據科學與智能及網絡系統的技術優勢,以及同方股份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平臺優勢,共同推進智慧化社會治理、產業轉型、人居生活等方面的政策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創新性研究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共建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12月18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京籤署合作備忘錄。據悉,此次合作,雙方將聚焦「智慧城市」領域,發揮清華電子係數據科學與智能及網絡系統的技術優勢,以及同方股份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平臺優勢,共同推進智慧化社會治理、產業轉型、人居生活等方面的政策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創新性研究,實現科研成果的應用場景落地,創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大連理工大學七十年大事記(1949-2019)》出版 2021-01-12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無線傳感網「把脈」大型橋梁——記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用無線傳感網「把脈」大型橋梁——記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楊華中團隊2017-12-22 09:26 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有一支來自於非交通領域的團隊備受矚目。這支團隊主導開發的「基於無線傳感網的大型橋梁結構監測系統建設和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受到了交通、結構、電子等各領域專家的高度關注,並獲得了2016年度中國公路學會一等獎。這支團隊就是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楊華中團隊。究竟是什麼讓一支來自電子專業的團隊在中國公路行業的最高獎項中獲得一等獎?筆者走近清華大學楊華中和他的團隊,揭開團隊的神秘面紗。
  • 專訪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劉勇攀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興概念自 2012 年被工業巨頭通用電氣(GE)提出後,吸引了全球目光。但隨著時間推移,眾多企業卡在了 「如何把理念落到實處」 的問題上。
  • 【聚焦2020計劃】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開放辦學 面向世界
    ●通訊員 任玲瑮 樸香蘭 耿宇昊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化工系始終堅持學科發展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工藝與工程研究相結合的方針,致力於建設學科布局合理、師資隊伍和研究實力雄厚的工程科學系。
  • 訪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霸 揭縣城少年的逆襲之路
    這張列在幻燈片上的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成績單,出自今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答辯人便是這份成績單的創造者——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11級學生韓衍雋。該幻燈片引來眾多網友圍觀和膜拜。(《南方都市報》11月4日)  這是一份「恐怖級」成績單,這是一名純度很高的學霸。
  •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介
    我國首個材料科學與工程繫於1988年在清華建立,也是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建系二十餘年來,材料學科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我系教師承擔了多項國家973、863新材料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獲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國家三大獎項近20項。本專業從通俗意義上講是做什麼的?清華與其他兄弟院校的相關專業比較,有什麼特點和優勢?
  •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蘇光大:人工智慧新硬體時代的瞻望
    正值產業變革轉型之際,11月27日,由慧聰物聯網、慧聰安防網、慧聰電子網、慧聰智能家居網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物聯網產業大會暨品牌盛會」在杭州盛大舉辦,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聚集各類優勢資源,助推產業融合發展。四大資深網站強強聯合打造跨界融合第一盛會,連結物聯網全產業上下遊,匯聚物聯網產業重磅嘉賓,呈現年度盛典。
  • 汪玉教授擬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新智元導讀】近日,38歲的清華大學教授汪玉擬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有消息稱汪玉教授成為清華歷史上第二年輕的電子系主任。學術上碩果纍纍,還聯合創立了一家AI公司,來了解汪玉教授的「開掛」人生。戳右邊連結上 新智元小程序 了解更多!
  • 紅喇叭2017年大事件回顧
    紅喇叭2017年重大事記2017的紅喇叭是體現成果的關鍵一年是碩果滿滿豐收年站在2018年的路口讓我們一起回顧屬於紅喇叭的2017大事記Top6紅喇叭新品首發亮相2017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榮獲最佳品牌服務商獎4月11日,2017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 這些國內「電子工程系」最牛的大學等著你
    ,1980年將雷達工程專業和信息工程專業整合為電子工程專業,1999年根據教育部專業調整規劃,合併電子工程專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成立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位於羅姆樓(電子工程館),由日本羅姆公司捐資興建,總建築面積32553平方米。
  • 工業工程系師生獲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年度最佳創新應用...
    清華新聞網6月17日電 6月6日,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的「雲會議」宣布了《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報》(IEEE Transaction on Automation Science
  • ...工程系師生獲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年度最佳創新應用論文獎
    清華新聞網6月17日電 6月6日,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的「雲會議」宣布了《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報》(IEEE Transaction on Automation
  •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由廣東研究生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招聘優秀大學生,南方科技大學海洋,廣東研究生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研究生考試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 清華大學5位教師9位校友獲選2017年度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
    王志華(Zhihua Wang),分別於1983、1985和1990年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包含集成電路和系統的設計方法學,用於醫療和通信的低功耗模擬與射頻集成電路設計,高速實時信號處理等。因對電路和微系統在醫學中應用的貢獻而獲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