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網友發的一篇帖子,頓時勾起了無數人童年的回憶,但畫面卻和大家原本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看這段文字,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小學裡學習的「寒號鳥」,天冷的時候也經常能想起「哆囉囉,哆囉囉,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但配圖是個什麼鬼?躺在洞裡的怎麼像個松鼠?
這位網友是這麼說的:
昨天給小朋友檢查作業,無意中看到課本裡這個插圖,大驚,這洞裡畫的是什麼啊?小朋友篤定地說,寒號鳥啊!
啊!寒號鳥不是鳥嗎?會發出「哆囉囉」的叫聲,我從小到大就是這麼個意識啊,怎麼會是像松鼠一樣的動物?
立刻查了資料,課本上畫的是對的,寒號鳥屬於嚙齒類動物,又叫鼯鼠、飛鼠。
心好累,有一種讀了個假小學的感覺……
眾多網友也是炸了鍋:
水阿姨01:漲知識了,我也默默地特別百度了下。
chinasky123:我也是上周被二年級小學生給教育了,活了三十多歲一直認為是鳥。
月伴嬌陽:一直以為是一種鳥,昨天兒子還讀了這篇課文呢,我也沒看,還好在這裡科普了,要不然在兒子面前就丟臉了。
piyoma-studio:名字起的有問題!
SisanYuan:我錯了還不行嗎?被名字誤導。
李柏霖Justin:改名叫寒號鼠好了。
Yoo櫻桃醬:????????
是3也是1_Lee:第一次聽說。
李大嫻_Er:小學也白讀了。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寒號鳥的學名為復齒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又名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蟲、寒搭拉蟲,是一種生活於中國南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雲南等地的鼯鼠。此外與復齒鼯鼠相近的毛足飛鼠有時也被歸類為復齒鼯鼠屬。
《大連晚報》還就此採訪了清河實驗學校丁琳老師,他說:「這是篇老課文了,偶爾會有學生問寒號鳥是不是鳥,我們一般會鼓勵學生自己先去查資料,再一起探討。」
丁老師說,關於這個問題,教參上也有解釋:寒號鳥是一種齧齒動物,學名叫復齒鼯鼠。白天呆在巢內,黃昏或夜間外出活動。因其生性怕寒冷,日夜不停號叫,而俗稱「寒號鳥」。
有趣的是,復齒鼯鼠的糞便是著名活血止痛中藥「五靈脂」。
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的小畫片裡,寒號鳥就出現了,分明是只鼠的模樣:
1983年版小學語文課本裡,下方睡覺的就是寒號鳥:
1987年的課本上依然有:
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少兒讀物裡的寒號鳥真的都被畫成了一隻鳥,形態各異,有的甚至還有絢麗的羽毛,這就太誤人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