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衛星將在太空畫等邊三角形,邊長17萬公裡,這次要超越美國

2021-01-17 有趣探索

在水中,只要有物體在動,那麼附近的水必然受到影響,附近的水面也會出現明顯的波紋,外太空看起來空無一切,事實上跟水一樣,天體的運動必然會產生「時空漣漪」,即科學中通常所說的引力波。

只不過很多天體運動所產生時空漣漪極其微弱,比如地球公轉運動所產生的引力波功率只有200瓦,小行星飛行可能1瓦都不到。所以這些微弱的引力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大型事件所產生的引力波不得不讓人類重視。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引力波真實存在,證明愛因斯坦又一次對了,今天,引力波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開啟另一扇大門,引力波接收器成為人類的另一種重要工具,可以讓人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宇宙。

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聞名全世界,2015年9月,LIGO探測到首個引力波信號,2015年12月再次探測到引力波信號。2017年10月,三名美國科學家因為確定了引力波真實存在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國天琴衛星將在太空畫等邊三角形,這一次越超美國

但讓人遺憾的是,我國卻沒有這種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不過讓國人欣慰的是,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我國於2015年啟動了一個名為「天琴計劃」科研項目,主要由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牽頭。

「天琴計劃」將實現我國進行空間引力波探測,打算發射三顆高科技衛星上天,它們將在10萬公裡遠的外太空中畫一個等邊三角形,邊長17萬公裡,看不見的「引力波琴弦」將接收來自太空深處的微妙波紋。

這一次不僅要填補我國在引力波探測探測領域的空白,還要越超美國,該計劃預計投資150個億,20年時間完成,那麼現在我國天琴計劃發展得怎麼樣了呢?

天琴計劃進行得怎麼樣了?

2019年12月,「天琴計劃」中的天琴一號技術驗證試驗衛星搭乘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在太原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它將對高精度空間慣性傳感器、無拖曳控制技術、微牛頓量級的推進技術、雷射幹涉儀等核心技術開展在軌驗證。這意味著「天琴計劃」進展順利。

2020年6月,「天琴計劃」迎來三條好消息。

1.中山大學天琴計劃雷射測距臺站成功測得了月球表面上5組反射鏡的回波信號,測出國內最準地月距離,精確在釐米,這意味著我國已經掌握了地月雷射測距技術。

2.2020年6月,位於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內「天琴計劃」山洞超靜實驗室隧道全線貫通,隧洞長1108米,總面積約24030平方米,接下來,將陸續進行洞內裝修和科研設備入場等工作,預計將於2021年1月完工。

3.2020年6月,位於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西南側「天琴計劃」科研綜合樓一期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造價約1.58億元,總面積約2924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708平方米,地下室建築面積為9063.32平方米,標誌著「天琴計劃」項目建設迎來重大進展。

推陳出新,美國專家都在羨慕

雖然我國在引力波探測領域起步較晚,但卻在推陳出新,不再沿用美國LIGO的建造方式,要知道地面上的重力波探測器功能是有限的,儘管它們非常敏感,但它們只能檢測到相對高頻事件,即短而強的引力波。

但是空間引力波探測器不再受到局限,因為接收衛星的距離可以足夠大,足以探測到掉入超大質量黑洞的物質,超新星爆發,以及宇宙在爆炸的回波,而我國的「天琴計劃」正是使用空間引力波探測器,連美國專家都在羨慕,因為這一次超越了美國。

來自universetoday一篇科學文章表示,如果人類想更深入地進入這一新的天文學領域,就必須進入太空,意思很明顯了,中國開始超越美國,相信未來將有更多新發現。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邊長17萬公裡,我國衛星將在太空畫等邊三角形,這次要超越美國
    中國天琴衛星將在太空畫等邊三角形「天琴計劃」將實現我國進行空間引力波探測,打算發射三顆高科技衛星上天,它們將在10萬公裡遠的外太空中畫一個等邊三角形,邊長17萬公裡,看不見的「引力波琴弦」將接收來自太空深處的微妙波紋
  • 我國將在距離地球5000萬公裡外精確放置三顆衛星,專門探測引力波
    我國在引力波探測方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著名的天琴計劃就是要在地球周圍的外太空中發射三顆引力波探測衛星,相互之間的距離為17萬公裡,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等待引力波撥動它的「琴弦」,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號衛星已經升空
  • 我國將在距離地球五千萬公裡外精確放置三顆衛星,專門探測引力波
    我國在引力波探測方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著名的天琴計劃就是要在地球周圍的外太空中發射三顆引力波探測衛星,相互之間的距離為17萬公裡,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等待引力波撥動它的「琴弦」,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號衛星已經升空。
  • 美國也得服氣!天琴計劃正在緊張籌備,或將引領世界探索宇宙
    而此前美國的  LIGO  和位於義大利的  VIRGO  這兩個引力波探測天文臺,都是建設在地面上的。和地基引力波探測天文臺相比,太空中能夠探測到的波段要更廣,可以讓我們觀測到更多的極端天體和極端天文事件。
  • 初二數學:等邊三角形「邊與高的關係」應用剖析
    歡迎來到百家寫「米粉老師說數學」,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等邊三角形的問題,初中數學中,等邊三角形是一種最特殊的三角形,它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又有它自身獨有的性質,在涉及到等邊三角形的幾何題目,一般圍繞著它的以下四個性質運用而展開:①「三邊都相等,三角都是60」;②「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 我國引力波探測計劃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天琴一號」成功發射
    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此次任務同時搭載了主載荷由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與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天琴中心共同研製的「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這也是我國首顆由高校牽頭,國家立項的技術試驗衛星。
  • 「天琴」將奏何妙音?——「天琴一號」發射成功背後的我國引力波...
    ——「天琴一號」發射成功背後的我國引力波探測之問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鄭天虹、肖思思、馬曉澄、胡喆  12月20日,隨著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成功飛向太空。  「天琴計劃」是由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羅俊於2014年提出、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2035年前後,在距離地球約10萬公裡的軌道上部署三顆衛星,構成邊長約為17萬公裡的等邊三角形編隊,在太空中建成一個探測引力波的天文臺。因為三顆衛星組成的編隊在天空中形似豎琴,故名天琴。
  • 「天琴一號」衛星首輪實驗結果發表
    中科院院士、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說,「天琴一號」的核心任務是驗證空間慣性基準技術,這是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體系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包括高精度慣性傳感、微牛級連續可調微推進和無拖曳控制三大關鍵技術,以及高精度雷射幹涉測量技術、高穩定度溫度控制技術和高精度質心控制技術。
  • 空間引力波探測試驗衛星「天琴一號」完成在軌技術驗證
    中山大學校長、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披露,經過多方評估,去年年底發射升空的技術試驗衛星「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均優於任務目標。「天琴一號」是由國家航天局正式立項的空間引力波探測關鍵技術試驗衛星,於去年12月20日在山西太原發射成功,承擔著「天琴計劃」六大技術的在軌驗證任務,任務為期6個月。
  • 讓引力波撥動太空中的琴弦:我國太空探測引力波計劃取得進展
    北京時間8月21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經典和量子引力》(Classical Quantum Gravity)刊發「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中山大學天琴中心有關專家透露,「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發射半年後,經過多方評估,「天琴一號」六大技術在軌驗證全部通過,每項技術指標均優於任務目標。
  • 「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升空
    央廣網廣州12月20日消息(記者鄭澍)今日11時22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搭載天琴一號衛星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衝上雲霄。升空10多分鐘後,天琴一號衛星與運載火箭順利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顆由國家立項、面向未來引力波空間探測的技術試驗衛星,其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醞釀近20年、正式提出5年多的天琴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正式進入「太空試驗」階段。中國人自己的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方案距離實現又推進了一步。「天琴計劃」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於2014年3月在一次國際研討上提出的。
  • 我國成功發射「天琴一號」引力波探測項目首顆...
    今天上午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九星」發射任務,其中包括我國首顆由國家立項、面向未來引力波空間探測技術的試驗衛星「天琴一號」,標誌著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天琴一號」衛星首輪實驗結果發表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8月21日,《經典和量子引力》刊發了「天琴一號」試驗衛星第一輪實驗結果。文章稱,實驗結果顯示,「天琴一號」在軌驗證的所有技術指標超過任務預期目標,部分技術指標比國內現有指標提高兩個量級及以上。
  • 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內心、外心、穩定性、海倫公式、三邊長關係
    ②三角形的最後一邊是閉合而來的,故三角形的實質是二邊形。三角形的內心、外心、垂心、中心可由兩條邊確定,不需要第三邊,就是因此。③三角形的穩定性:三條邊相等,則兩個三角形全等。(SSS定理)即三條邊的邊長確定,就確定了一個唯一形狀的三角形,三角形不會再形變,所以穩定。
  • 「天琴計劃」將打造51萬公裡長的「引力波琴弦」,首星技術超指標
    在引力波的領域,美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我國也不算落後,2019年8月31日我國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衛星「太極一號」在太原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2019年12月20日,我國另一個引力波探測計劃——「天琴」中的首顆衛星天琴一號也在太原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
  • 小學數學重點攻克,金牌老師整理,幫你彌補幾何短板(三角形)
    尺規作高方法(設三角形ABC,作BC邊高為例):步驟1:取點K,使A、K分別位於直線BC的兩側步驟2:連接AK,以A為圓心,AK為半徑畫弧,交直線BC於M、N(必要時應做BC邊的延長線)步驟3:分別以M、N為圓心,大於MN/2的長為半徑畫弧,交於點E(E、A分別在直線BC兩側)步驟4:作射線AE,交BC於D,AD即為三角形BC邊的高
  • 三角形知道兩邊邊長可以求出第3邊的邊長嗎?(文章有練習題) - 數學...
    答案: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只知道兩邊邊長,並且沒有別的隱含條件,我們是無法求出第三邊邊長的,我們只能求得第三邊的範圍!證明:在BA的延長線上取AD=AC則∠D=∠ACD(等邊對等角)∵∠BCD>∠ACD∴∠BCD>∠D∴BD>BC(大角對大邊)∵BD=AB+AD
  • 中國衛星通訊再做突破,世界首次!這次該美國頭疼了
    不過就在兩年前,在美國的科學大會上,中國墨子號的研發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這個科學獎項設立了好幾十年,但至今中國的科學衛星實驗團隊才獲得該獎項,終於為祖國揚眉吐氣。  去年2018年我國的量子衛星實驗測試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並且列入美國的物理領域的十大重要進展。  目前中國和美國在面向未來的下一代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展開激烈競爭。
  • 數學課丨三角形車輪你見過嗎?
    然而,美國國防部最近研究出一種"可重構車輪-履帶"系統,能在兩秒鐘內將圓形車輪變形為三角形履帶輪。你可能要說了:變成三角形後就是履帶式了,不像圓形車輪那樣轉,你又騙人!哈哈,又被你們發現了!但是,雖然這個三角形車輪不會轉,不代表其他的三角形車輪不會轉啊!想知道會轉的三角形車輪什麼樣嗎?先來認識下三角形,車輪的事晚點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