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通訊再做突破,世界首次!這次該美國頭疼了

2021-02-15 國科環宇
  毫無疑問,美國的量子通信技術一直領先世界,取得傲人的成績。

  不過就在兩年前,在美國的科學大會上,中國墨子號的研發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這個科學獎項設立了好幾十年,但至今中國的科學衛星實驗團隊才獲得該獎項,終於為祖國揚眉吐氣。

  去年2018年我國的量子衛星實驗測試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並且列入美國的物理領域的十大重要進展。

  目前中國和美國在面向未來的下一代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展開激烈競爭。

  在業界看來,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但是,近日又一項技術的全新突破,中國將牢牢的把美國甩在身後。潘建偉團隊究竟有多麼了不起?

  據中國科學報在6月16日報導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團隊聯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等相關團隊,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量子密鑰分發。

  據了解,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實現了量子通信向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

  但為何聽起來很無害的一項技術突破,會讓美國人感到頭疼呢?

  要知道的是,雖然聽起來是沒有什麼威脅,但量子通信在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種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

  在目前,中國通過連接32個中繼節點,實現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貫通了全長2000公裡的城際光纖量子網絡。

  而用墨子號作為中繼,則實現了7600公裡的洲際通信距離。但是用中繼節點風險很大,被用作中繼的衛星包含所有用戶分發的密鑰,一旦衛星被別人控制,就有非常大的信息洩露風險,這一點確實讓中國科學家們頭疼了很久。

  尤其是最近幾年很多國家相繼推出太空軍隊的計劃,其中美國和日本已經率先建立了太空軍和宇宙作戰隊。

  而且美國一向對航天領域的軍事應用非常感興趣,並發展出了多種反衛星武器,美空軍的X-37B空天飛機更是被外界推測能夠摧毀並控制其他國家的衛星。

  甚至美太空軍還在前段時間聲稱,一種專門用於阻止敵方衛星傳輸的新型幹擾器已經投入戰鬥序列,這表明美國太空軍具備真正的攻擊性實戰能力。

  很難不承認,太空中的美軍確實一家獨大,但這次墨子號新的突破將讓美太空軍無計可施。


  圖為潘建偉教授

  據潘建偉教授的介紹稱,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前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還能通過物理原理確保及時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再添上獨門絕技保證了量子通信的絕對安全,即使衛星被捕獲,敵人也沒有辦法破譯通訊的內容,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不得不說的是,這次突破來的太巧了,美太空軍前腳剛宣布投入新型幹擾器,中國院士後腳就超越了,這回又該輪到美國人頭疼了。

  甚至有西方觀察人士在評價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成績時,都表示:「中國的量子科技成為了一匹難以超越的黑馬」。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再做突破,「中國速度」吸引各國目光,美國這次堵不住
    在西方的科技封鎖下,我國這些年一直在走獨立自主研發之路,這次我國中科院的院士們再次做出了突破,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速度」,美國這次想堵也堵不住!世界上最先見的光刻機製造技術掌握在荷蘭的ASML公司手裡,但是我們在向ASML公司購買光刻機的時候,確是遭到了美國的阻撓。而美國為了打壓華為用盡了各種手段,自然是不可能讓荷蘭企業把光刻機賣給我們。而荷蘭迫於美國給的壓力,也不敢把光刻機賣給華為,即使他們的光刻機現在已經找不到什麼買家。
  • 美國眼紅中國技術:想打撈中國墜毀衛星,專家說了大實話
    近日,據媒體報導我國長徵五號搖二運載火箭搭載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因故障原因,不幸墜毀於西太平洋海域一代,這次發射尚若成功它將對我國航天的火箭運載器和衛星技術有一次重大的飛躍。此外中國航天專家介紹說這次衛星攜帶兩樣領先世界的航天技術,一個是霍爾電推進,一個是量子通訊。
  • 中國量子衛星重大突破:這一次,中國站在世界最前沿
    就像是一個隱喻,來自中國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從太空發出兩道紅色的光,看上去像極了漢字裡大寫的「人」字,這幅景象被當作「封面」,刊印在6月17日的美國知名學術期刊雜誌《科學》上。這一次中國科學站到了世界面前,而且是挺直腰杆,站在了最前沿。
  • 中國曾打造量子通訊技術,一舉成為佼佼者,美國衛星或遭巨大威脅
    意味著全球範圍內不再只有美國擁有衛星定位系統,除美國之外以北鬥和格洛納斯最為完善。說到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在1994年立項開始搭建,直至今年才完成所有的部署工作。目前我國已經擁有50多顆衛星,並且還發射了一顆量子試驗衛星。
  • 中國領先世界世界的量子通訊技術有多厲害?領先世界15年!
    早前,量子信息科學研究方面一直都是歐美各國處於領先地位,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進步,近年來量子通訊領域的關鍵突破都發生在中國;2016年是我國量子通訊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我國研發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成功,這也譜寫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刻!連美國人看傻眼了!
  • 中國測試全球唯一的裝備,加拿大首次證實,並非「戰忽局」的作品
    當前,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量子雷達的國家。此前的消息稱,在2015年11月,中國電科14所量子雷達項目組在青海湖畔進行了外場試驗,國內首臺威力突破百公裡量級的雷達樣機通過驗收。該新聞是在2017年9月由中電科14所公開報導,離外場試驗通過驗收首臺量子雷達樣機過去了近2年時間。
  • 中國尖端科學再下一城:量子通信有重大突破,量子衛星令美佩服
    最近,美國科學促進會給中國的墨子號量子衛星研發團隊授予了2018年年度的克利夫蘭獎,以表彰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為人類尖端科學事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這是克利夫蘭獎設立90多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學研究成果首次獲得的這一榮譽!
  • 中國「高分四號」突破遙感衛星技術五個「首次」
    記者從抓總研製高分四號衛星的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該衛星在軌正常運行,正在進行載荷測試,成像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標。中國突破了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五大關鍵技術。遙感衛星總體設計技術首攀高軌之峰進行高軌道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設計,世界上尚沒有工程實施的先例。與低軌道相比,設計技術面臨著眾多新難題。
  • 豪奪「全球首次」!中國火箭突破關鍵技術,西方包圍圈被徹底擊垮
    近年來,航空航天科技成為了世界主要強國競爭的新焦點。無論是美國NASA推出的月球軌道空間站計劃,還是中國的火星探測器、6G測試衛星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太空探索做準備。然而,太空探索最離不開的便是火箭。如何實現火箭的全面回收,成為了擺在各國面前的大難題。
  • 美國5G還沒搞明白,中國6G試驗衛星已成功發射
    中國在5G網絡上已經取得巨大的進展,在運營商的建設下,國內的5G建設處在世界領先水平。,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6G試驗衛星成功發射,也和美國形成了鮮明對比。美國具有較強實力的通信企業是高通,然而在5G專利技術上,遠不如華為。在5G網絡時代下,中國領先的不止一步,如今更是向6G發起徵程。
  • 潘建偉再立新功,中國量子科學取得重要突破,又實現一個國際首次
    如今社會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也不再是簡單的兵器之間的戰爭,而是上升了一個領域,但是如今是一個和平年代,戰爭很難再爆發。所以國家之間的戰爭也就成為了綜合國力之間的較量。科技、通訊、醫學等等都逐漸的成為了國家之間的比較。
  • 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個量子衛星「墨子號」
    記者 崔箏 於達維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新華社在今天凌晨播發這一消息時還說,「墨子號」將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並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
  • 中國又一好消息傳來,美國學者:這次中國將造福全世界
    一次次「中國高度」的刷新,彰顯著國家工程的神聖和榮光。這不隨著一聲轟隆聲,中國又一好消息傳來,美國學者表示:這次中國將造福全世界。使用,那麼在周邊話語的航母顯然可以被輕易發現,所以這次高分05星的成功發射,也引起了外國媒體的高度關注。
  • 「墨子號」量子通訊迎重大突破!衛星被「綁架」也不影響信息安全
    「墨子號」量子通訊迎重大突破!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
  • 雷射通信——繼量子通信後中國又一通訊技術領先世界
    該系統採用兩顆地球靜止軌道(GEO)數據中繼衛星(EDRS-A和EDRS-C)為低軌道(LEO)太空飛行器和地面控制中心進行實時數據中繼,構建「太空數據高速路」,並以商業模式運營。因此,「歐洲數據中繼系統」取得的一系列進步,將讓其成為世界上首個商業化運營的高速率空間雷射通信系統。
  • 中科院再做突破,「中國速度」吸引各國目光
    在西方的科技封鎖下,我國這些年一直在走獨立自主研發之路,這次我國中科院的院士們再次做出了突破,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速度」,美國這次想堵也堵不住!世界上最先見的光刻機製造技術掌握在荷蘭的ASML公司手裡,但是我們在向ASML公司購買光刻機的時候,確是遭到了美國的阻撓。而美國為了打壓華為用盡了各種手段,自然是不可能讓荷蘭企業把光刻機賣給我們。而荷蘭迫於美國給的壓力,也不敢把光刻機賣給華為,即使他們的光刻機現在已經找不到什麼買家。
  • 美國三手火箭騰空而起,60顆衛星成功入軌,再次給全世界上堂課
    近年來美國SpaceX公司風光無限,該公司通過獵鷹9號運載火箭是一再創造奇蹟,在10月6日再次將60顆「星鏈」衛星系統成功送入軌道。當天的發射是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的第94次發射,在火箭升空後9分鐘再次回收了第一級火箭,這次獵鷹9號執行的是「星鏈」計劃的第13批衛星發射任務,在衛星入軌之後,控制中心一片歡呼。「星鏈」計劃是SpaceX公司試圖在新一代網際網路通訊網絡技術上有所突破的項目,低軌道部署的大批衛星可以實現網際網路通訊問題,通過這個可以取消地面基站的設置,因此具備了全球任何地點連接網絡的可能。
  • 中國量子技術再獲突破!國外高度關注,為何國內有人抹黑潘建偉?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6月15日,中國科學家潘建偉團隊在量子通訊技術研究上,再次獲得世界級突破,相關研究結果也登上了最新一期的《Nature》,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成就。不過在國內,似乎關注的人並不太多,反而西方國家對這一突破 表現出了相當高的關注度。
  • 搶佔光量子計算機高地,比谷歌快100萬倍,中國再次讓美國頭疼
    潘建偉院士之前曾向外界宣告,成功製造出量子計算機,與此同時還有量子區域網、量子雷達等量子產品,在量子領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更是在美國人之前成功攻克這一技術難題,在加密傳輸等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截至今日,美國依舊沒有在量子領域取得技術性的突破,使得美國一直想盜竊相關技術來發展自己,但均以失敗告終。
  • 西方限制華為5G,中國剛剛發射了全球首個6G實驗衛星
    在中國今年眾多的航天發射任務中,這次發射看上去並不起眼,但是很多網友注意到,這次發射的衛星可不一般。據「電子科技大學」的官方媒體平臺報導,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當天由長徵六號順利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