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上介紹核技術應用防控疫情經驗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維也納6月15日電(記者于濤)國際原子能機構6月理事會會議15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行。中國理事、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出席會議並發言,重點介紹了核技術應用防控新冠疫情經驗。

張克儉高度讚揚國際原子能機構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特別是成功舉辦「氣候變化與核電作用」國際會議,進一步凝聚了各國核能發展共識。他指出,面對當前新冠疫情對世界能源生產與消費造成的重大衝擊以及核能的突出表現,機構應重新評估核能作用,並表示中方願與機構及各成員國分享中國核能發展經驗。

張克儉介紹了中國核技術應用的發展狀況,以及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國採用核輻照滅菌技術為醫療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滅菌消毒,使滅菌效果、效率大為提升;在疫情嚴重地區試點採用核輻照技術處理醫療廢水,成效顯著。近日,全球最大的核輻照處理工業廢水項目在中國建成投運,具備日處理3萬噸廢水的能力,標誌著中國核治汙技術邁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

張克儉表示,近年來中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不斷深化,雙方已合作設立「核農學協作中心」「核安保協作中心」,目前正在積極謀劃設立「利用昆蟲不育技術防控蚊媒的協作中心」。中國政府設立的「原子能獎學金」項目,兩年來通過機構共招收了來自亞非拉14個成員國的25名留學生,為發展中國家核專業人才培養作出了積極貢獻。為進一步加強對女性核科技人才的培養,中國政府將為機構新設立的「居裡夫人獎學金」項目每年提供10個碩士研究生名額。

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由35個成員國組成,每年舉行5次例會。本次會議主要審議機構年度報告、技術合作報告、計劃與預算委員會報告、保障執行報告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技術糧食和農業應用聯合司司長梁劬拜訪海南省...
    12月9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技術糧食和農業應用聯合司司長梁劬拜訪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廳黨組書記葉振興會見梁司長一行,並就梁司長提出的昆蟲輻射絕育技術表示了肯定。
  • 中國代表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
    新華社聯合國11月11日電(記者王建剛)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11日說,中方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機構應根據世界核能發展形勢及成員國需求,加大資源投入,繼續為成員國開發利用核能和擴大核技術運用提供有力支持。
  • 國際原子能機構支持哥倫比亞利用核技術了解海洋
    只要一滴海水,科學家就可以利用核技術,揭示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海洋環境的過程。在世界各地,科學家們都在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支持,利用核衍生技術來研究海洋,並為保護海洋做好更好的準備。我們來看看國際原子能機構在這一挑戰中如何支持哥倫比亞——一個領土接近50%海洋的國家。
  • ...前景廣闊——訪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張建華
    放射性廢物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形成了工業規模的中低放廢液處理能力,低放有機廢液處理、高放廢液玻璃固化的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在核電相對集中的區域開展中低放廢物處置場建設,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地下實驗室建設項目立項,為核能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核領域的「母法」——《原子能法》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目前正根據相關要求進行修改完善。
  • 以核技術的創新成果助力「健康中國」 ——放射性同位素生產與應用...
    本次大會由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主辦,秦山核電和海鹽縣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會議邀請了行業內56家單位共100餘名專家代表參加,共同探討同位素產業化生產和應用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會上,秦山核電介紹了重水堆同位素產業化生產的展望,海鹽縣人民政府介紹了縣核技術應用(同位素)產業園情況。
  •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談我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30周年
    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16日在「慶祝中國加入IAEA30周年研討會」上就此接受了專訪。    推進和平 主動履行著大國擔當    IAEA成立於1957年,是核能領域唯一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承擔著促進核能和平利用、防止核武器擴散兩大職能。
  • 中國民航向ICAO理事會航空恢復工作隊分享上海機場疫情防控經驗
    本報訊:10月16日晚,中國民航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航空恢復工作隊視頻會議,上海機場集團應邀分享疫情防控相關經驗和最佳實踐。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及國際機場協會、國際商務航空理事會、歐盟等機構的140餘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從1月22日至10月17日,上海兩場共接收國際和地區航班24421架次,在疫情防控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中國經驗」為波赫應對疫情提供有益借鑑
    這次會議舉行前,洛利奇準備了17個問題,準備向中國專家提問。但輪到其...今年3月13日,中國同中東歐17國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視頻會議,中國疾控、臨床、民航、海關、社區留觀等領域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自領域的防疫經驗。伴隨中國專家的英語講解,視頻顯示屏上的數據和表格不斷變換。洛利奇告訴記者,「在3個小時的視頻會議期間,我們的會議室裡充滿專注的氣氛,波赫醫療和防疫機構的專家代表都在不停地做筆記,其中不少人還不時用手機對準屏幕拍照」。
  • 中國核工業從這裡走來——來自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
    記者近日走進新鎮,感受中國核工業近70年來波瀾壯闊的歷程,認識核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廣闊應用。「一堆一器」,開啟中國原子能時代一塊三米多長、兩米多高的淡藍色「大塊頭」靜靜地立在原子能院工作區的大院裡。這個「大塊頭」就是我國第一臺回旋加速器的主磁鐵。
  • 讀懂中國 | 專家熱議疫情防控與健康中國,「廣州智慧」在大考驗中...
    大洋網訊 在「網際網路與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研討會與「疫情下生命與健康教育創新實踐」研討會上,嘉賓分別從大數據對中國醫療、健康中國,疫情防控、生命宣傳教育等角度進行了討論。他們發現,從另一個角度看,疫情的出現促進了健康醫療數位化、生命與健康教育等領域的發展,而廣州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獨有的智慧,並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核能開發前景表示樂觀—新聞—科學網
    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其年度回顧報告中指出,雖然大量老化的核反應堆給各國帶來了許多「挑戰」,但去年世界各地在加強核安全方面依然取得了重大進展。
  • 從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看關基保護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外媒不斷聚焦中國防控疫情的成功經驗,認為中國政府採取「最勇敢、最靈活和最積極的」嚴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世衛組織特別讚揚中國戰「疫」的速度、決心和力度,呼籲各國以中國為榜樣,學習「中國經驗」。 疫情期間的你我,都能切身感受到「中國經驗」帶來的快速、高效。
  • 2012年世界核能工業發展回顧-核技術開發和推廣
    中新網1月9日電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今日在其網站上發布《2012年世界核能工業發展回顧-核技術開發和推廣》篇。據文章介紹,2012年世界核電技術在反應堆技術和核電站運營方面有明顯變化。目前美俄等國正在開展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研究工作。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籤署了新協議,支持全球範圍核電站安全可靠地運行。各國相繼開展核能合作並推廣核電技術應用。
  • 安徽省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新冠疫情防控視頻會議成功舉辦
    中新網合肥7月2日電 (趙強 王鈞)安徽省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新冠疫情防控視頻會議2日下午(莫斯科時間7月2日上午10時)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中國駐喀山總領館總領事吳穎欽、安徽省外辦主任雍成瀚、省衛健委副主任杜昌智,安醫大一附院院長梁朝朝以及多位具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經驗的專家醫生,與下諾夫哥羅德州、韃靼斯坦共和國、薩馬拉州、巴什科爾託斯坦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等9個俄羅斯聯邦主體衛生部官員、醫療專家代表參加會議。
  • 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11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第五屆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有效性大會在荷蘭海牙開幕。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率團出席大會並發表主旨演講。有效性大會每3-4年召開一次,是各國核安全監管部門交流監管經驗的重要平臺。
  • 國際原子能機構確認伊朗生產金屬鈾的計劃
    央視新聞1月14日消息,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報導,國際原子能機構14日已經確認了伊朗生產金屬鈾的計劃,該計劃旨在為德黑蘭反應堆生產一種新型的燃料。伊朗的鈾濃縮設施(來源:邁赫爾通訊社)國際原子能機構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已在14日當天告知機構成員國關於伊朗計劃在生產金屬鈾方面展開科研活動的最近進展,該計劃是伊朗對外宣稱的為德黑蘭研究反應堆設計出一種改良型燃氣的目標的一部分
  • 徐建兵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慎終如始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
    ,專題研究部署我市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建兵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常委會會議關於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努力以確定性的工作來應對不確定性的疫情,堅持不懈把各項措施抓緊抓實抓細,切實築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會議逐一聽取了衛生健康局、市場監管局、商務局、公安局關於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等情況,研究部署了下步工作舉措。
  • 朔城區法院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當前疫情防控工作
    朔城區法院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當前疫情防控工作 2021-01-08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技術應用:輻照技術助力防疫,防護服滅菌時間從兩周縮短至一天
    其實你可能想像不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安全、有效的核技術應用已經與我們密不可分——無論是疑難雜症的靶向治療還是防護用品的消毒殺菌,甚至是方便麵裡的小小調料包,都離不開核技術應用的助力。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江蘇蘇州實地探訪中國核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了解到,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由於使用了輻照技術,使得防護服的滅菌時間從過去的14天縮短到1天,為防疫工作作出重要貢獻。
  • 伊朗代表:國際原子能機構應譴責針對伊核科學家的恐怖行為
    伊通社12月1日消息,伊朗常駐維也納國際組織代表卡齊姆·加裡巴巴迪(Kazem Gharibabadi)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應履行責任,就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遇害事件表達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