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會昌縣公安機關打掉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並收繳大量犯罪工具。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
![]() |
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通過網絡直播傳授電信網絡詐騙防範知識。 鄒訓勇攝(人民視覺) |
山西省靈丘縣公安局民警深入鄉村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劉少貝攝 |
核心閱讀
前不久,江蘇省蘇州公安機關成功偵破「3·26網貸電信詐騙專案」,在全國率先打響打擊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集群戰役,揭開了此類詐騙案的黑灰產業鏈條。其後,公安部指揮全國15地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搗毀非法網絡貸款推廣團夥57個,抓獲嫌疑人460餘名。大量案件事實證明,面對網絡貸款信息,必須保持警惕。
「無需抵押也能貸款30萬」「一張身份證就可貸款10萬」……這些網絡貸款推廣信息是否可靠?是否隱藏著陷阱?
一條「無抵押貸款」信息,牽出網絡貸款詐騙案
今年3月的一天,江蘇南通市某企業主程某正在用手機瀏覽新聞時,突然跳出一個懸浮窗,上面是「無抵押貸款」的廣告。考慮到公司正好有一筆貸款月底到期,程某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點擊進入,並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大約過了半小時,程某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是「某小貸公司」的工作人員,知道程某的貸款需求後,希望添加程某的微信。程某在網上檢索了該小貸公司的信息,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便加了對方微信。
過了一會兒,程某微信接收到一份電子合同,程某按「工作人員」要求,將其列印並在合同上蓋章籤字。合同中有一則條款稱,需要貸款人轉10萬元押金到貸款方提供的銀行卡裡,並將轉帳記錄截圖發給對方。
隨後,程某收到一條手機簡訊,上面有一串驗證碼,對方要求把這個驗證碼發給他。過了一會兒,對方打來電話,詳細地「教」程某通過做銀行流水來進行驗資——對方會先給程某的銀行卡裡打錢,然後讓程某把錢轉到小貸公司「工作人員」的私人帳戶上,並稱「這是在幫程某做流水,轉到私人帳戶上是為了方便」。
其間,程某銀行卡的發卡銀行還專門打電話給程某,提醒他要防止被騙。這時,已經被「工作人員」說服的程某還責怪銀行工作人員多管閒事。後來見貸款遲遲下不來,程某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便報了警。
事實上,「工作人員」利用程某之前填寫的個人信息以及程某手機上的驗證碼,給程某的銀行卡開設了一個電子帳戶,然後利用程某的信息不對稱,把程某新辦電子帳戶裡的錢轉到了程某的銀行卡裡,讓程某錯以為這錢是對方打給他的,於是就把從電子帳戶轉到銀行卡上的錢,最終轉到了「工作人員」的帳戶上。僅10分鐘時間,程某就轉了兩筆總計5萬餘元到「工作人員」的私人帳戶。
這樣的騙局並非孤例。今年2月,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反詐騙中心發現了一條「某銀貸款」推廣信息。「某銀貸款」,名稱很像某知名銀行的金融產品,但打開界面民警發現,網頁製作粗糙,最底端的落款顯示,該產品由中部地區某縣城一家小額貸款公司開發,落款字體極小,很難讓人發現。
民警初步判斷,該推廣信息具有網絡詐騙嫌疑。為進一步查明情況,民警按照頁面提示,先後錄入了自己的手機號、姓名、身份證號、貸款額度,進行貸款申請操作。20分鐘後,民警接到了一個外地手機號碼呼叫,其自稱是「某銀貸款」的客服,要求他添加其QQ。通過QQ,「客服」要求民警提供手持身份證的認證照片,遠程籤訂貸款合同,並要求其向指定的私人帳戶轉帳5000元,以證明貸款人具備還款能力。「這些操作,都是典型的詐騙套路。」民警說。
深挖徹查,黑灰產業鏈浮出水面
犯罪嫌疑人為何能夠對有貸款意向的群體實施精準詐騙?他們是從哪裡得到的公民個人信息?「某銀貸款」到底地處何方?
辦案民警發現,雖然該產品的金融資質方為某銀小額貸款公司,但該公司並未參與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對推廣內容也一無所知,系不法分子冒用了他們的金融資質,進行非法行為。
「我們發現『某銀貸款』的伺服器位於濟南。」蘇州崑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中隊長何永亮說,大量證據表明,一個叫做「芯貝科技」的網絡公司有重大嫌疑。
經查,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賈某軍,山東濟南人,實際工作人員6名,他們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網貸金融廣告投放資格,對外發布網絡貸款廣告。
「這些非法貸款廣告還偽裝成正規的知名網貸產品,被精準推送給有貸款需求的網民,如網民曾閱覽過貸款相關信息,之後便會在瀏覽新聞、小視頻或玩遊戲過程中,接收到這類貸款廣告,讓人真假難辨。」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中隊長杜瑋彬說。
以賈某軍團夥為紐帶,上遊犯罪團夥冒用金融服務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質,並與相關廣告發布平臺員工裡應外合,獲取網貸金融廣告投放帳戶。「這些偽造的證照其實很容易識別,無法通過正常審核,但在非法利益面前,一些廣告發布平臺的員工故意不嚴加審核,甚至幫助不法廣告主逃避審查,發布非法的貸款廣告。」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俞洋說。
下遊犯罪團夥為賈某軍團夥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銷售渠道。通過這些團夥,賈某軍等人把收集到的公民個人信息層層倒賣給境外詐騙團夥,為其實施遠程精準詐騙提供幫助。僅在今年3月,賈某軍團夥就非法收集有網貸需求的公民個人信息40餘萬條。
經過兩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整個案件的脈絡漸漸清晰,主要涉案人員也已鎖定。4月14日,來自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崑山市局的200餘名警力分赴山東省等5省7地,打掉10個非法網絡推廣團夥,抓獲代理商、渠道商、運營商、推廣商4個層級的違法犯罪嫌疑人44名,扣押、凍結涉案資金2億餘元。
雷霆出擊,15省份公安機關抓獲嫌疑人460餘名
「該案涉案人員多、專業性強、隱蔽性高,形成了完整的貸款詐騙網絡推廣黑灰產業鏈。」崑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蔣超介紹。
在這個犯罪產業鏈中,各團夥之間相互分工協作,涉案人員多、團夥專業性強、影響危害大。從非法收集公民個人信息到完成販賣,「代理商」專門負責開設、投放虛假貸款廣告,「渠道商」專門負責偽造正規營業執照、企業網站域名,「運營商」專門負責租用境外伺服器、開發製作虛假貸款廣告頁面或手機APP,並收集有貸款意向人員的個人信息,「推廣商」專門負責將非法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販賣給詐騙團夥。
賈某軍等人落網後,公安機關繼續擴線偵查,拓展出貸款推廣類犯罪線索60餘條,涉及15個省份。今年7月,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揮下,15個省份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搗毀非法網絡推廣團夥57個,抓獲嫌疑人460餘名。
「我們將持續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零容忍和高壓嚴打態勢,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監管整治,抓好『黑灰產』打擊治理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相關負責人說。
版式設計:沈亦伶
防騙提醒
①如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不要輕信陌生來電和簡訊推銷
②不要以為所有95號碼來電及1069簡訊都是正規公司發送,要謹慎甄別
③不輕信打著「無抵押」「無擔保」「當天放貸」等幌子的網貸服務廣告
④不隨意點擊陌生網址連結、掃描不知名二維碼、在來源不明網址進行註冊,謹慎提交個人信息
⑤所謂的「測試信用額度」等貸款網站廣告都是收集個人信息的,切勿向他人提供自身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號及簡訊驗證碼
⑥請在正規平臺下載貸款軟體,未收到貸款前索要保證金、手續費的,都是貸款詐騙,謹防上當受騙
⑦遇到疑問時,應當及時撥打96110諮詢或向官方客服核實,避免自身財產受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