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指揮15地公安機關統一行動 全鏈條打擊網絡貸款詐騙(法治頭條)

2020-12-05 法制網

江西省會昌縣公安機關打掉一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並收繳大量犯罪工具。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通過網絡直播傳授電信網絡詐騙防範知識。  鄒訓勇攝(人民視覺)

山西省靈丘縣公安局民警深入鄉村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劉少貝攝

核心閱讀

前不久,江蘇省蘇州公安機關成功偵破「3·26網貸電信詐騙專案」,在全國率先打響打擊貸款類電信網絡詐騙集群戰役,揭開了此類詐騙案的黑灰產業鏈條。其後,公安部指揮全國15地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搗毀非法網絡貸款推廣團夥57個,抓獲嫌疑人460餘名。大量案件事實證明,面對網絡貸款信息,必須保持警惕。


「無需抵押也能貸款30萬」「一張身份證就可貸款10萬」……這些網絡貸款推廣信息是否可靠?是否隱藏著陷阱?

一條「無抵押貸款」信息,牽出網絡貸款詐騙案

今年3月的一天,江蘇南通市某企業主程某正在用手機瀏覽新聞時,突然跳出一個懸浮窗,上面是「無抵押貸款」的廣告。考慮到公司正好有一筆貸款月底到期,程某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點擊進入,並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大約過了半小時,程某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是「某小貸公司」的工作人員,知道程某的貸款需求後,希望添加程某的微信。程某在網上檢索了該小貸公司的信息,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便加了對方微信。

過了一會兒,程某微信接收到一份電子合同,程某按「工作人員」要求,將其列印並在合同上蓋章籤字。合同中有一則條款稱,需要貸款人轉10萬元押金到貸款方提供的銀行卡裡,並將轉帳記錄截圖發給對方。

隨後,程某收到一條手機簡訊,上面有一串驗證碼,對方要求把這個驗證碼發給他。過了一會兒,對方打來電話,詳細地「教」程某通過做銀行流水來進行驗資——對方會先給程某的銀行卡裡打錢,然後讓程某把錢轉到小貸公司「工作人員」的私人帳戶上,並稱「這是在幫程某做流水,轉到私人帳戶上是為了方便」。

其間,程某銀行卡的發卡銀行還專門打電話給程某,提醒他要防止被騙。這時,已經被「工作人員」說服的程某還責怪銀行工作人員多管閒事。後來見貸款遲遲下不來,程某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便報了警。

事實上,「工作人員」利用程某之前填寫的個人信息以及程某手機上的驗證碼,給程某的銀行卡開設了一個電子帳戶,然後利用程某的信息不對稱,把程某新辦電子帳戶裡的錢轉到了程某的銀行卡裡,讓程某錯以為這錢是對方打給他的,於是就把從電子帳戶轉到銀行卡上的錢,最終轉到了「工作人員」的帳戶上。僅10分鐘時間,程某就轉了兩筆總計5萬餘元到「工作人員」的私人帳戶。

這樣的騙局並非孤例。今年2月,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反詐騙中心發現了一條「某銀貸款」推廣信息。「某銀貸款」,名稱很像某知名銀行的金融產品,但打開界面民警發現,網頁製作粗糙,最底端的落款顯示,該產品由中部地區某縣城一家小額貸款公司開發,落款字體極小,很難讓人發現。

民警初步判斷,該推廣信息具有網絡詐騙嫌疑。為進一步查明情況,民警按照頁面提示,先後錄入了自己的手機號、姓名、身份證號、貸款額度,進行貸款申請操作。20分鐘後,民警接到了一個外地手機號碼呼叫,其自稱是「某銀貸款」的客服,要求他添加其QQ。通過QQ,「客服」要求民警提供手持身份證的認證照片,遠程籤訂貸款合同,並要求其向指定的私人帳戶轉帳5000元,以證明貸款人具備還款能力。「這些操作,都是典型的詐騙套路。」民警說。

深挖徹查,黑灰產業鏈浮出水面

犯罪嫌疑人為何能夠對有貸款意向的群體實施精準詐騙?他們是從哪裡得到的公民個人信息?「某銀貸款」到底地處何方?

辦案民警發現,雖然該產品的金融資質方為某銀小額貸款公司,但該公司並未參與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對推廣內容也一無所知,系不法分子冒用了他們的金融資質,進行非法行為。

「我們發現『某銀貸款』的伺服器位於濟南。」蘇州崑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中隊長何永亮說,大量證據表明,一個叫做「芯貝科技」的網絡公司有重大嫌疑。

經查,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賈某軍,山東濟南人,實際工作人員6名,他們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網貸金融廣告投放資格,對外發布網絡貸款廣告。

「這些非法貸款廣告還偽裝成正規的知名網貸產品,被精準推送給有貸款需求的網民,如網民曾閱覽過貸款相關信息,之後便會在瀏覽新聞、小視頻或玩遊戲過程中,接收到這類貸款廣告,讓人真假難辨。」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中隊長杜瑋彬說。

以賈某軍團夥為紐帶,上遊犯罪團夥冒用金融服務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質,並與相關廣告發布平臺員工裡應外合,獲取網貸金融廣告投放帳戶。「這些偽造的證照其實很容易識別,無法通過正常審核,但在非法利益面前,一些廣告發布平臺的員工故意不嚴加審核,甚至幫助不法廣告主逃避審查,發布非法的貸款廣告。」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民警俞洋說。

下遊犯罪團夥為賈某軍團夥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銷售渠道。通過這些團夥,賈某軍等人把收集到的公民個人信息層層倒賣給境外詐騙團夥,為其實施遠程精準詐騙提供幫助。僅在今年3月,賈某軍團夥就非法收集有網貸需求的公民個人信息40餘萬條。

經過兩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整個案件的脈絡漸漸清晰,主要涉案人員也已鎖定。4月14日,來自蘇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崑山市局的200餘名警力分赴山東省等5省7地,打掉10個非法網絡推廣團夥,抓獲代理商、渠道商、運營商、推廣商4個層級的違法犯罪嫌疑人44名,扣押、凍結涉案資金2億餘元。

雷霆出擊,15省份公安機關抓獲嫌疑人460餘名

「該案涉案人員多、專業性強、隱蔽性高,形成了完整的貸款詐騙網絡推廣黑灰產業鏈。」崑山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蔣超介紹。

在這個犯罪產業鏈中,各團夥之間相互分工協作,涉案人員多、團夥專業性強、影響危害大。從非法收集公民個人信息到完成販賣,「代理商」專門負責開設、投放虛假貸款廣告,「渠道商」專門負責偽造正規營業執照、企業網站域名,「運營商」專門負責租用境外伺服器、開發製作虛假貸款廣告頁面或手機APP,並收集有貸款意向人員的個人信息,「推廣商」專門負責將非法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販賣給詐騙團夥。

賈某軍等人落網後,公安機關繼續擴線偵查,拓展出貸款推廣類犯罪線索60餘條,涉及15個省份。今年7月,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揮下,15個省份公安機關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搗毀非法網絡推廣團夥57個,抓獲嫌疑人460餘名。

「我們將持續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零容忍和高壓嚴打態勢,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監管整治,抓好『黑灰產』打擊治理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相關負責人說。

版式設計:沈亦伶


防騙提醒

①如需貸款,請到銀行或正規信貸機構辦理,不要輕信陌生來電和簡訊推銷

②不要以為所有95號碼來電及1069簡訊都是正規公司發送,要謹慎甄別

③不輕信打著「無抵押」「無擔保」「當天放貸」等幌子的網貸服務廣告

④不隨意點擊陌生網址連結、掃描不知名二維碼、在來源不明網址進行註冊,謹慎提交個人信息

⑤所謂的「測試信用額度」等貸款網站廣告都是收集個人信息的,切勿向他人提供自身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號及簡訊驗證碼

⑥請在正規平臺下載貸款軟體,未收到貸款前索要保證金、手續費的,都是貸款詐騙,謹防上當受騙

⑦遇到疑問時,應當及時撥打96110諮詢或向官方客服核實,避免自身財產受到損失


相關焦點

  • 對電信網絡詐騙予以「全鏈條打擊」
    自7月全市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宜昌市公安局建立起了專業化的反詐隊伍,並且進入了偵辦能力不斷提升的良性循環,共搗毀電詐窩點79個,打掉團夥100個。 經過分析,確定該案就是一起以網絡推廣為由設置虛假投票環節騙取投票參與人錢財的非接觸類詐騙案件,屬於電信網絡詐騙的新手段。 通過調取大量數據分析研判,高新公安分局梳理出了該犯罪團夥的組織構架、內部分工、團夥規模、成員身份等情況後,果斷趕赴2700公裡的黑龍江綏化收網,成功搗毀該電詐窩點,現場抓獲連犯罪嫌疑人15名,扣押涉案物品手機27部,電腦硬碟16塊。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九頭蛇」,如何實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多地公安民警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安、銀行等部門加強協作,公安部設立「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對全國電信詐騙涉案帳戶實行快速接警止付;在公安部指導下,全國建立省、市、縣區三級反詐騙中心數百個,公安、銀行、通信部門進駐反詐騙中心,初步形成上下聯動、區域配合、內外互補的立體化打擊防範新模式。「不少詐騙資金還沒來得及轉走就被公安機關凍結。」福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饒露明說。
  • 如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這段順口溜了解下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李國忠23日以一段順口溜提醒廣大群眾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圖片來源:公安部網站據李國忠介紹,對於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公安部統一部署開展「雲劍—2020」專項行動,以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高發犯罪為重點,集中組織大案攻堅,全力剷除詐騙窩點,重拳整治黑灰產業,全力加強預警勸阻,取得了顯著成效。
  • 公安部: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
    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戰果4個月偵破案件18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800餘名自今年3月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各地公安機關迅速行動、精心組織,不斷把專項行動推向深入,取得了階段性戰果
  • 公安部部署打擊黑客攻擊和侵犯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
    公安部副部長陳智敏在會上強調,各級公安機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實增強深化打擊整治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部署的推進落實,突出打擊重點,加大整治力度,強化重點防護,堅決維護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公安部副部長李偉主持會議並提出工作要求。
  • 廣東公安「颶風2020」專項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3.3萬餘人
    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在公安部強有力指導下,省公安廳黨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全省公安機關強力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發布會現場展示繳獲的涉案物品 龐舒尹 攝廣東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公安機關將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對各類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始終保持零容忍的態度,不間斷地深入組織打擊行動,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地區之一,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安定祥和的社會治安環境。
  • 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成立後,迅速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打擊食藥環和智慧財產權犯罪「崑崙」行動,向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發起凌厲攻勢,破獲了一大批重大案件。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食藥環和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3.9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萬名,涉案價值352億元。
  •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湖北一地實現窩點清零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湖北一地實現窩點清零 2020-12-01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不是犯罪藏身之所,更不是法外之地
    縱觀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治理歷程,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始終。2015年6月,國務院批准建立了公安部、中宣部、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最高法、最高檢等23個成員單位組成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進一步強化偵查打擊、深化重點整治、加強防範治理,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 偵破涉網案件4萬餘起 公安部:前十月「淨網2019」專項行動成效顯著
    公安部今天(14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淨網2019」專項行動情況及典型案例。截至10月底 公安部共偵破涉網案件4萬餘起 抓獲犯罪嫌疑人6萬餘名今年1月,公安部組織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淨網2019」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黑客攻擊破壞等網絡違法犯罪活動。
  • 【重要行動】山西公安機關舉行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
    【重要行動】山西公安機關舉行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11月17日,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山西公安機關舉行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活動的主題是「除槍爆、護穩定、保民安」。
  • 非瘟蔓延背景下 公安部要突出打擊從疫區販運生豬等犯罪!
    3月1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涉非洲豬瘟相關犯罪工作成效,公布10起典型案件。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主持發布會,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副局長張佐良出席發布會並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 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這項行動出手有點狠
    >自「三打兩控一遏制」百日攻堅行動開展兩個月以來,全市公安機關集中力量、集中手段,迅速行動、全力推進,尤其在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毒品犯罪、「食藥環」犯罪和黃賭違法犯罪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 「颶風2020」專項行動戰果豐碩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白雲) 11月17日,信息時報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在公安部強有力指導下,省公安廳黨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全省公安機關強力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 揭開涉黃聚合直播平臺黑色利益鏈條
    ——湖南郴州「12·28」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以下簡稱「12·28」案),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於今年4月被湖南省郴州市公安機關成功偵破。   「『12·28』案的成功偵破,不僅抓獲犯罪嫌疑人員層次高、打擊對象分布地區廣、摧毀涉黃產業鏈條深,而且『淨網』震懾力和影響力巨大,案件示範效應強,嚴厲打擊了網絡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淨化了網絡空間。」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張佐良分析說。   那麼,「12·28」案是如何被湖南郴州公安機關偵破的?此案背後揭開了哪些黑色利益鏈條?
  • 安陽刑偵:再獲全省「雷霆七號」專項行動第一
    因勢而謀 打響整體戰「雷霆行動」是省廳黨委統籌全省打防刑事犯罪工作的重大部署,貫穿全年公安工作。省廳黨委把「掃黑產斷鏈條」反詐工作定為代號「雷霆七號」,自8月21日起,用倆月時間在全省開展專項行動進行打擊,這引起了安陽公安局黨委的高度重視。
  • 「淨網2020」公安部做了48張圖——電信詐騙最全匯總
    電信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行動電話、固定電話、網際網路等通訊工具,採取遠程、非接觸的方式,通過虛構事實誘使受害人往指定的帳號打款或轉帳,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儘管公安機關開展了持續不斷地打擊,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仍然快速發展蔓延,形勢嚴峻,危害突出。電信詐騙團夥中,有專門成員負責編寫詐騙劇本,緊跟社會熱點,針對不同群體,量身定做、精心設計、編制騙術,其犯罪類型多,手段變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