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吳青柏

2020-11-22 每日甘肅網

  

  吳青柏,男,1964年出生,江蘇省武進市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2000年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1~2003年在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作博士後研究工作,2006年11月-2007年5月在Colorado School of Mines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2006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現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天然氣水合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理事、甘肅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遙感協會理事、中國工程地質學會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學術編輯、《冰川凍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天然氣地球科學》等雜誌編委。曾任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青藏鐵路工程與多年凍土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首席科技專家,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先後發表研究論文約150餘篇,其中SCI、EI雜誌收錄論文90餘篇,參與編寫專著1部。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先後獲得西藏自治區勞動模範、西部突出貢獻獎和朱李玉華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稱號。

向專家介紹地質雷達在凍土工程勘測中的應用

  長期以來主要從事青藏高原凍土工程與環境、凍土與全球變化和多年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先後承擔國家基金委項目、交通部、鐵道部科技規劃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等,主要代表性工作:

  1.通過鑽探、坑探、地質雷達及踏勘綜合方法,系統地開展了青藏公路550km多年凍土區瀝青路面下多年凍土特徵調查,揭示了瀝青路面下多年凍土上限連續分布和變化特徵、路基下部凍土類型和分布特徵,摸清了路基下部融化夾層、融化盤偏移、存在大量地下水等影響路基穩定性的特徵,形成了多年凍土區公路工程地質勘測的一整套完善的技術和方法,被廣泛地應用凍土工程地質調繪。

  2.通過氣候和工程作用下多年凍土溫度場和變形場監測和綜合分析,揭示了瀝青路面強烈的吸熱和減少蒸發作用以及氣候變化對多年凍土的作用是導致了近年來青藏公路凍土工程穩定性變化的根本因素。路基穩定性破壞與多年凍土上限變化、年平均地溫和上限附近的含冰量等有密切的關係。根據多年凍土年平均地溫與路基變形量的關係,確定了年平均地溫的凍土工程分類和設計原則,提出了年平均地溫低於-1.5℃,採取被動保護多年凍土原則,即一般填土路基就可確保多年凍土穩定性;年平均地溫高於-1.5℃,傳統築路方法無法保證路基穩定性,必須採取對應的積極保護凍土工程措施。並提出了高溫多年凍土區工程設計必須要考慮氣候變化和工程作用的雙重影響,低溫多年凍土區工程設計只有在氣候變所引起的凍土變化超過工程狀態下的變化後才需要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凍土研究提供「中國經驗」—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倪思潔 青藏鐵路讓中國凍土研究享譽世界。這條全長1956公裡的高原鐵路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而科學家建造這座豐碑時積累的成果與經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寶貴資源。 2001年,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牛富俊研究員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
  • 【中國科學報】在凍土上描繪科學圖畫
    白春禮(左一)參觀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青藏鐵路是高溫凍土工程建設方法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在多年凍土區修建這樣一條鐵路,難度可想而知。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與中科院寒旱所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與實驗室始終秉承的「以凍土科學與技術創新為理念,從凍土科學和凍土工程兩個角度來開展凍土研究」有著緊密的聯繫。
  • 「中央媒體看甘肅」蘭大社推出《寒區凍土工程》
    記者 田野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寒區凍土工程》近日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系統論述各種不同工程類型的設計理論和凍融災害防治技術措施,闡述凍土工程施工管理,總結我國凍土工程尤其是青藏鐵路工程、青藏公路工程的原創性科研成果。
  • 趙林:世界屋脊唱響凍土研究「中國好聲音」(圖)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寒旱所)冰凍圈與全球變化研究室副主任、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研究站(藏北高原冰凍圈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長趙林研究員,先是仔細查看剛剛採集到的觀測數據,接著指導站上年輕科研人員現場開展土壤實驗。
  • ——記中科院寒旱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創新團隊
    鳥兒展翅高飛,直上雲霄/廣闊的天空有鳥兒的夢想……研究凍土的科學家們愛上了凍土/有凍土的地方就會有凍土團隊的夢想……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在北京揭曉,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成為我省首個問鼎這一獎項的創新團隊。
  • 【人民日報】青藏鐵路如何穿越凍土
    這說明青藏鐵路的建設進度大大加快了,同時也說明建設者們已初步解決了鐵路穿越多年凍土地帶的工程技術難題。青藏鐵路如何穿越多年凍土,是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6月下旬,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到海拔4600多米的凍土區,採訪了中科院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研究基地的專家。先看一組數字:世界上在凍土區修築鐵路已有近百年歷史,但因難度大,很多問題尚未解決。
  • 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9年12月20日至21日,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2019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湍流與非線性力學研討會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
  • 中國兩條「天路」凍土基礎穩定
    所謂凍土是指零攝氏度以下,並含有冰的各種巖石和土壤,在凍土區修築工程構築物面臨冬季凍脹和夏季融沉兩大難題,青藏鐵路和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途經區域屬青藏高原凍土區。  青藏鐵路公司監測數據顯示,通車11年來,青藏鐵路98.5%的凍土路基觀測斷面變形符合「年沉降速率不大於5釐米」的要求,處於設計允許的可控制範圍內,且沉降變化有所緩和。
  • 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通過驗收
    9月4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依託於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的9名知名專家組成,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武向平院士擔任組長。
  • 國家重點實驗室_中國高校之窗
    6.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7.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8.傳感技術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9.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10.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11
  • 蘇交科丨在役長大橋梁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沙龍成功召開
    為切實有效推進「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提升計劃」,加強企業重點實驗室間溝通交流,近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主辦,蘇交科集團、江蘇省企業研發機構促進會聯合承辦在役長大橋梁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沙龍。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科研機構處副處長李漢中主持會議,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長大橋總工程師、在役長大橋梁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吉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艾軍,國家預應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吳京,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軍冰,集團交通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在役長大橋梁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宇峰等專家出席會議,部分龍頭企業、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機構)負責人、代表出席會議
  • 省部共建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1月7日,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了「2021年青年教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專家指導論證會」。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樹堂教授、安國勇教授、江靜教授、蔡應繁教授、郝福順教授、張學斌教授、郭思義教授等作為評議指導專家參加基金申報論證會,出席論證會的還有擬申請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青年科研骨幹和博士後,論證會由趙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專家指導論證會分三個階段,分別由江靜教授、郝福順教授和張學斌教授主持。
  • 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驗收
    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通過驗收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會同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專家對西南交通大學建設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進行了驗收。
  • 圓一個高原凍土上的高速夢
    這是一家有著近半個世紀凍土研究史的設計院。  這個設計院便是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一公院」),在業內赫赫有名,坐落在古城西安。  不久前,其被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國家高寒高海拔地區道路工程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
  • 闞雲超到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
    7月20日上午,副校長闞雲超到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作工作,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有關負責人陪同調研,重點實驗室領導班子成員、生命科學學院部分領導和兩個國重實驗室的課題組長、青年專家20餘人參加調研會,會議由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樹堂主持。
  • 西部地區三個材料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前沿科學論壇在蘭州召開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8月3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以「工程材料前沿與科教融合發展」為主題的西部地區三個材料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前沿科學論壇,今天上午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本次論壇旨在促進蘭州化物所固體潤滑、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間開展廣泛學術交流和深度合作。
  • 第二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9月19日,珀金埃爾默(Perkin Elmer)攜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舉辦了「腫瘤免疫與個性化醫療---暨第二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邀請國內外頂級權威專家進一步解讀轉化醫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 煤科學與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行2019-2020年度 學術委員...
    16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工程院謝克昌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陳勇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郭烈錦院士、華北電力大學劉吉臻院士、國家能源集團科技委常務副主任顧大釗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院士
  •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11月29日,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武漢理工大學召開。信思金在致辭中對長期關心支持學校和實驗室建設發展的專家教授表示感謝。他指出,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始終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建材行業發展重大需求,在實現我國建材行業戰略轉型升級、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 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2019-2020學年研究生科研表彰典禮暨迎...
    為貫徹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落實以德育人建設目標,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鼓勵研究生多出創新性成果,加快實驗室科研事業的發展,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和創新文化,促進研究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20年1月16日在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