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在京召開

2020-12-08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9月19日,珀金埃爾默(Perkin Elmer)攜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舉辦了「腫瘤免疫與個性化醫療---暨第二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邀請國內外頂級權威專家進一步解讀轉化醫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展示腫瘤免疫與個性化醫療領域的最新前沿進展。來自全國各地的250餘位專家代表共同出席,儀器信息網作為特邀媒體報導了本次年會。

會議現場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馬光輝致辭

  大會伊始,馬光輝主任首先致開幕詞,對嘉賓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88年批准建立,1995年正式運行,實驗定位是從生物科學的應用中提取基礎科學問題,開展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基礎研究。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由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攜手珀金埃爾默於2017年9月成立,其創立初衷是為了實現轉化醫學過程中從細胞篩選到組織分析乃至活體檢測過程標準化與系統化的流程,並依託於現有的生化公眾儀器平臺,通過對外共享,使相關的兄弟單位也可享受到一站式專業人員檢測的分析檢測服務。

  共建實驗室配備了3名全職實驗人員和10臺技術最先進、可以涵蓋現階段轉化醫學領域相關實驗檢測的一系列儀器。從成立到現在運營的一年來,共建實驗室的發展已遠超預期:儀器設備已累計服務3200機時,服務包括北大清華以及外省市在內的近40家單位; 目前已完成實驗300次,組織技術會議40場,個人培訓50人次,累計參觀人數達60人次;相繼在Nat Mater、Nat Chem等期刊連續發表了高水平論文;此外,外泌體型和微球型腫瘤疫苗也逐步進入臨床前和臨床研究,實現了個體化的精準治療。

  致辭後是特邀報告環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煒,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王韞芳研究院,北京大學雷曉光教授,301醫院生物治療科主任韓為東,北京艾德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彭思穎,康龍化成副總裁錢蘇博士,珀金埃爾默亞太區產品線經理Jonathan Cechetto以及共建實驗室副主任馮起等7位嘉賓依次做了精彩報告。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魏煒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魏煒為大家做了主題為「基於材料設計高效疫苗」的報告。報告首先介紹了馬光輝研究員的團隊基於獨創的微孔膜乳化技術,發展了納微球的均一可控制備平臺,並實現了相關設備和產品的產業化;在此基礎上,團隊構建了一系列智能化的材料型疫苗佐劑,在抗原攝取、細胞活化和抗原提呈方面協同強化免疫應答,實現了抗腫瘤的精準免疫治療,並已逐步進入臨床和臨床前研究。鑑於團隊實現了基礎研究與轉化應用的齊頭並進,魏煒研究員也分享了相關的寶貴經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王韞芳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王韞芳做了主題為「Deep Learning Translates Medical Imaging into Preci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Liver Diseases」的報告。深度學習方法模擬人類神經網絡,通過組合多個非線性處理層對原始數據進行逐層抽象,從數據中獲得不同層面的抽象特徵並用於分類預測。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深度學習方法日漸成熟,為實現醫學影像的自動分析及輔助醫生實現疾病的高精度智能診斷提供了新的契機。報告介紹基於深度學習的醫學影像方法在肝臟疾病精確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為未來肝病的細胞治療提供新思路。

北京大學教授 雷曉光

  北京大學教授雷曉光做了主題為「化學生物學助力生物醫學與創新藥物研究」的報告,哺乳動物細胞的程序性死亡除通過凋亡通路以外還可以通過程序性壞死通路發生。在發現RIP3是在細胞程序性壞死通路必不可少的信號傳遞蛋白後,課題組利用正向化學遺傳學方法,通過高通量藥物篩選和後期化學生物學研究,開發出對程序性細胞壞死具有特異性抑制作用的小分子探針necrosulfonamide(NSA),從而進一步揭示出其細胞內靶蛋白為MLKL,並證明MLKL蛋白是RIP3的特異性底物蛋白,MLKL的磷酸化是細胞程序性壞死通路中不可或缺的步驟。

301醫院生物治療科主任 韓為東

  301醫院生物治療科主任韓為東報告圍繞主題「地西他濱和 PD-1 聯合治療淋巴瘤的策略分析」展開。課題組在臨床前實驗中發現低劑量DNA去甲基化藥物地西他濱(Decitabine)能夠改變機體表觀遺傳學狀態,增強T細胞殺瘤活性,從而提高抗PD-1抗體的臨床療效,並逆轉腫瘤耐藥性。報告介紹了課題組開展的地西他濱聯合抗PD-1抗體治療難治/復發性淋巴瘤的臨床試驗,已完成復發難治性HL(霍奇金淋巴瘤)部分患者的療程治療,並公布了試驗結果及初步療效評價。

北京艾德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 彭思穎

  北京艾德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彭思穎分享了主題為「人源化模型在醫學研究和臨床中的應用」的報告。腫瘤免疫人源化小鼠模型是指將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體內,在小鼠體內重建人免疫系統,在此基礎上移植人源的腫瘤組織,獲得腫瘤免疫雙人源化小鼠模型。報告介紹了艾德摩自主研發的腫瘤免疫評價平臺Ideal-Immune,由於同時具有人的免疫系統以及人源腫瘤組織,能夠真實模擬人免疫系統與腫瘤相互作用的過程,可用於臨床前評價腫瘤免疫療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康龍化成副總裁 錢蘇

  康龍化成副總裁錢蘇介紹了「康龍化成(CRO)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小分子新藥研發」,從中了解到康龍化成成立於2003年,是醫藥研發外包服務(CRO)領軍企業之一,為全球製藥及生物技術公司提供臨床前的藥物研發服務,主營業務包括化學、生物、藥物代謝及藥代動力學、藥理、毒理等各個領域,涉及新藥研發臨床前的全流程。公司先後收購了Quotient公司、Xceleron公司、SNBL臨床試驗中心以及默沙東從事化學藥物CMO服務資產,並在杭州啟動年產200噸高級醫藥中間體及臨床用原料藥商業化生產項目,可為小分子新藥研發提供全套整體解決方案。

PerkinElmer APAC Image Scientist Jonathan Cechetto

  珀金埃爾默亞太區影像產品線經理Jonathan Cechetto以「Quantitative imaging for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precision medicine」為主題做了精彩的分享,介紹了珀金埃爾默產品在科研中的廣泛應用。珀金埃爾默的生命科學產品聚焦藥物篩選和轉化醫學領域,可為業內提供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到臨床研究的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包括多標記檢測、多維活細胞成像,活體動物成像以及數據管理和分析平臺,代表性的有Operetta CLS高內涵成像分析系統、IVIS Spectrum 小動物活體光學成像系統、Vectra Polaris自動定量病理學成像系統等。報告介紹了用於轉化研究和精準醫學的定量成像產品,強調珀金埃爾默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獨特優勢。

共建實驗室副主任 馮起

  共建實驗室副主任馮起做了關於「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技術服務介紹」的相關報告。他提到「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堅持「對外開放」理念,配備了3名全職實驗人員和10臺從分子到細胞、動物到組織水平的先進儀器,提供基本的機時服務和獨具特色的技術服務,幫助科研工作者設計課程,產生優質數據。同時,實驗室每月還會開展PKI學院、技術進修、集中培訓等不同形式的技術培訓活動,並積極召開學術會議、應用研討、用戶會議等推廣活動,幫助客戶進一步提升對技術的理解和使用。

  報告顯示,共建實驗室自去年建成以來,已累計服務3200機時,完成實驗300次,組織技術會議40場,個人培訓50人次,累計參觀人數達60人次,在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及技術服務方面開拓了一個新模式。

  大會期間,珀金埃爾默邀請現場各位專家老師進行共建實驗室的參觀,並進行相關介紹:

現場參觀


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

實驗室儀器設備介紹

  會議尾聲,珀金埃爾默進行了現場抽獎活動,並為中獎者頒發相應獎品:

會場抽獎環節頒獎儀式

相關焦點

  • 第三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在京召開
    近日,致力於以創新技術打造更健康世界的技術領導企業珀金埃爾默,攜手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北京成功舉辦以「轉化醫學與生物影像」為主題的第三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來自全國的近200名學者及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齊聚一堂,共同解讀轉化醫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探討生物影像等先進技術在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最新應用。
  •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召開
    9月30日,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生化大樓312報告廳召開。生化與細胞所所長劉小龍,黨委書記兼副所長王學才應邀出席開幕式。
  •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2010年學術年會在京召開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2010年度學術年會於11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這次年會得到了院、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院生物局蘇榮輝副局長、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黃力、書記劉松林、副所長劉雙江及所各處職能部門的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還邀請了病原室的離退休老同志參加。年會開幕式由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文軍研究員主持。
  • 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第八屆學術委員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嬋)10月30-31日,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八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召開。  陳軍在開幕上代表南開大學致辭,對與會專家及嘉賓表示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南開大學以及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們表示感謝,回顧了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歷史及發展情況
  • 西南大學召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
    12月23日,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委員聘任儀式曁第一次會議在西南大學蠶學宮舉行。學校副校長王進軍主持儀式並宣讀聘任文件,校長、黨委副書記張衛國為受聘專家頒發聘書並發表講話。     實驗室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含名譽主任)由14名專家組成。
  • 中國營養健康產業企業家年會在京召開
    中國營養健康產業企業家年會在京召開發布時間: 2020-12-03 15:26:16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日前,由中國保健協會主辦,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承辦的「NHEC2020第三屆中國營養健康產業企業家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落幕。
  • 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
    11月29日,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武漢理工大學召開。他指出,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始終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建材行業發展重大需求,在實現我國建材行業戰略轉型升級、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 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LTCS)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2019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湍流與非線性力學研討會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魏宇傑(左)、李存標(右)作實驗室工作報告尹明祝賀兩個實驗室聯合年會的召開,希望兩個實驗室在力學科研事業中交流學習,既競技又合作,既探索無限未知的科學海洋又關注人類長遠的共同利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12月18日至20日,「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峰會」在南京召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會軍院士、該校黨委書記管兆勇教授、副校長江志紅教授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上,管兆勇和王會軍院士分别致辭。
  • 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召開
    原標題: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召開年度中國出版業十件大事、中國十大出版人物和中國版協30本好書揭曉   1月19日,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總結出版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經驗,再啟新時代新徵程。
  • 2015年安徽省生物醫學工程年會暨學術前沿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6月6-7日,安徽省生物醫學工程年會暨學術前沿研討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區召開。會議由安徽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辦、中國科大生物醫學中心承辦,由伍小平院士擔任名譽主席、程京院士擔任會議主席。,中組部中科院人才計劃獲得者和我校兼職教授孫文全博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者和我校大師講席高大勇教授,我校大師講席高家紅教授,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劉靜教授,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院長顧寧教授,IEEE Fellow楊雄哲教授,上海理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劉寶林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郭明洲教授,安徽省腫瘤醫院朱景德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醫院趙世華主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劉新研究員
  • 中國林學會樹木生理生化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在海南大學召開
    光明網訊 2019年12月27日至29日,中國林學會樹木生理生化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暨第五屆委員會換屆會議在海南大學召開,來自中國林學會、澳大利亞Tasmania大學以及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東北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等全國
  • 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理事會、學術委員會
    12月18日,依託研究總院管理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水合物國重室)在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會議系統回顧了2018-2020年水合物國重室科研創新成果,總結建設經驗,審議未來發展方向,安排部署「十四五」攻關重點。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納米醫學分論壇圓滿結束
    繼颱風「山竹」之後,深圳這座現代化開放性城市又迎來了一場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思想風暴—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以下簡稱CBME2018
  • 科技部: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重組
    來源:科技部網站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1月5日,2021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四是聚焦復工復產和高質量發展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實施「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開展成果轉化「百城百園」行動。深入實施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汙染防治攻堅戰。五是加大重點領域改革力度,開展科技體制改革總結評估,修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開展基於信任的科學家負責制、「揭榜掛帥」、經費使用「包幹制」等科研項目管理改革試點,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
  •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二十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年會召開
    EICU為持續管理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保障,已成為急診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議希望能拓展大急診急救體系,促進急診醫學的發展」,這是6月23日召開的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二十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會議暨首屆中國急危重症大會開幕式上大會主席陳玉國教授強調的。
  • 2019年全國納米醫學與工程高峰論壇暨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
    4月20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納米醫學與工程分會主辦,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天津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共同承辦的2019年全國納米醫學與工程高峰論壇暨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和天津市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學術年會在天津燕園國際酒店召開。
  • 第二屆全國溼地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年會在京召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1月23日訊11月13日,第二屆全國溼地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簡稱溼地保護標委會)成立大會暨2020年年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司長、溼地保護標委會主任委員吳志民,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黃髮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調研員閆虹光出席會議並講話。
  • 這所「雙非」,或添一國家重點實驗室
    11月16日上午,省部共建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題協商會在科技部會議廳召開。非人靈長類生物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建設,主任為季維智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靈長類生殖與發育調控、靈長類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及靈長類動物模型與疾病機制研究。該實驗室批覆掛牌後,雲南省國家重點實驗室數量將增長至7家。
  • 2020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座談會在京召開
    2020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座談會在京召開 2020-07-07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