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可以用光速進行運動,是不是就可以實現時間停止?

2020-12-05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其來源出自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根據狹義相對論,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空間和時間,會依據物體運動的速度變化而發生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的速度越慢。於是很多人自然地認為以光速運動,時間就會停滯不前,豈不是達到了長生不老的目的,實際上這是對狹義相對論的一種誤解。

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效應

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時,同時明確了兩個最基本也非常著名的定理假設,一個是狹義相對性原理,即所有的物理定律,與描述物體狀態變化時,所採用的互相勻速移動參照系的選擇無關。第二個就是光速不變原理,即在所有慣性參照系中,也就是觀測者與目標物體的相對位置都是靜止的參照系裡,光線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始終保持不變,且為最高值30萬公裡每秒,與目標物體或者觀測者的移動沒有關係。

根據狹義相對論,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進行理解,即物體運動速度,在不同的慣性參照系內,所造成的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結果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慣性參照系內,這種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不具有統一性。

那麼,在兩個慣性參照系內,對於這種時間和空間的轉換關係,我們可以通過應用洛侖茲變換進行推導。我們可以假定觀察者所處的時空坐標為(x,y,z,t),目標物體處在的時空價值為(x',y',z',t'),同時定義兩個參考系的相對速度為v,以觀察者角度確定目標物體的運動速度為u,則速度之間的相對關係為:v/u=1+√(1-v^2/c^2)。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計算勻速狀態下,兩個參照系內的時間流逝速度比率為:ΔΤ'=ΔΤ*(√1-(v^2/c^2))。

通過上面的轉換關係,我們不難看出,對於不同慣性參照系內運動的物體,他們相互之間的時間轉換關係與運動速度有直接關係,而這個速度是不同參照系的相對速度,數值越大,越接近光速,則標量的變化,即時間的間隔就會向著無窮小的方向發展。這就是狹義相對論中關於時間的膨脹(也叫鍾慢)效應。

時間的變化程度取決於參照系的選擇

狹義相對論中關於時間膨脹效應的描述,是基於兩個不同慣性參照系內進行時間流逝測量的結果,表達的是測量結果之間的轉換關係。而如果在兩個參照系內,將測量的鐘表與觀察者放到一起,不考慮二者的相對位移和相對運動速度的話,那麼無論是在地球上進行觀察,還是處在運動的參照系內進行自我觀察,時間的流逝都是獨立的進程。

那麼,對於觀測一個以非常高速運動的物體來說,我們從地球的視角進行觀察,運動的物體所經歷的時間的確是變慢了,假如我們能夠看到其中承載的人的動作時,就像看慢動作回放一樣。而當運動速度變為光速時,我們發現其中人的動作就完全停滯不前。這個情況也就造成了前文中提到的,感覺像是裡面的人的生存時間被拉長了一樣,對於地球觀測者來說,這個人以光速運行似乎可以長生不老。

但是,如果以處在光速運動的物體視角出來,在其自有的慣性參照系下,其時間流逝速度是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的,該走一秒還是一秒,一天還是一天,自身的時間流逝速度不會因為外界的觀測而發生改變。

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空間的變換,如果以地球觀測者來看,在一定時間內快速移動的物體可以經過一定的空間長度,但是按照狹義相對論的觀點,這個觀測是帶有尺縮效應的,空間的實際距離要比在運動參照系中觀測的移動距離要短。

慣性參照系在衡量時間變化程度上的重要作用

狹義相對論在描述物體運動速度對時間和空間引發變化的描述中,刻意強調了慣性參照系的概念,只有在觀察者和運動的物體都處在相互靜止或者勻速運動的參照系內,即慣性參照系中,相對論的推論結果才能生效。而這是解決由時間膨脹效應帶來相應悖論的一個最基本前提。

那麼,為何會產生悖論呢?因為物體的運動是絕對的,也會以觀測者的參照系選擇而發生方向上的不同。比如我們在地球上觀察光線的運動,其以光速離開我們,那麼反過來看,如果我們處在光線上,看著地球也是以光速遠離我們,這兩種遠離的數值相等,但方向相反。那麼,如果按照狹義相對論,無論是地球上觀察光速運動的我們,還是我們觀察光速運動的地球,所帶來的時間膨脹效應是一致的,即看到的目標物體都會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那麼處在兩個參照系中的時間流逝速度應該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會有已經被證實的「高速運動的物體,其上的時間流逝速度要慢於靜止參照系上的時間流逝速度」呢?

這就牽涉到了慣性參照系的改變問題。假如以光速離開地球而不再返回,那麼理論上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光速運行的物體上,其二者的時間相對性就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因為它們之間不會發生相應的信息聯繫。

而如果經歷了一定的光速旅行再返回地球,就會在時間相對應上發生了信息的交流,這種信息的交流取決於慣性參照系的打破,地球還是那個地球,上面的觀測者是始終處於慣性參照系內,但是光速運動的物體勢必要經過相應的加速和減速過程,而這個過程就不屬於慣性參照系的範疇,因此從這種發生加速度變化的物體上看其它的慣性參照系,就不適用於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膨脹效應了。

在這個過程中,從地球發出的光線,就會在物體從靜止加速再從光速降到靜止的過程中短時間內追回到運動物體上,從而在時間變慢的運動物體上觀察地球,發現地球經歷了比運動物體本身經歷的時間要長的變化,地球上的人就變老了。

相關焦點

  • 超光速能實現?只要運動速度比光速快,人類就可以實現時間逆流?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一去不復返,但我們經常能在科幻電影裡看到關於時間穿越的場景,那時間可以逆流嗎?英國的一位科學家威爾遜認為,人類可以實現時光逆轉。只要運動速度比光速快,就可以實現時光倒流回到過去。但愛因斯坦卻曾經說過,人類是無法超過光速,他提出了質能方程式E=mc,E表示能量,m代表質量,而c則表示光速。說質量是隨著速度變化而變化的,我們看到下圖這個方程式,它的分母是有個根號下1-V/C。那為什麼愛因斯坦說速度不能大於光速呢?
  • 如果人類以光速運動就可以長生不老嗎?
    比整個宇宙都重,但這只會在非常非常短的時間內發生。 所有這些都是在你得到「C」(光速)之前。 在到達C點的時候,你會完全轉化為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擴散開來,意味著你現在沒有質量了。
  • 光速下時間會停止,是不是坐在光速飛船裡的人就不會老了?
    如果人以光速飛行就不會老嗎?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相對性的問題,所以討論這樣的問題我們要用到產生時間相對性問題的一個科學理論——相對論。那麼我們現在可以來回答當人以光速運動會不會長生不老的問題了,按照時間膨脹效應的推論,當運動速度趨近於光速,時間會變得越來越慢(時間間隔越來越大),推論下去當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間就停止了,時間停止了不就長生不老了嗎?沒錯,在地球人看來,光速運動的人確實是長生不老了,因為時間定格了(時間間隔無窮大)。
  • 達到光速,人類就可以穿越時空嗎?科學家:沒那麼簡單
    一般來說,速度越快,時間流逝得越慢;當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停止;當速度超過光速時,時間就會倒流。其實當愛因斯坦剛提出這一觀點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更多的人認為時間是一種永恆的東西,並不會發生任何改變。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發現許多實驗結論都證明了愛因斯坦的預言,就比如這個原子鐘環球實驗。
  • 如果速度達到光速,時間會停止嗎?
    根據狹義相對論的鐘慢效應,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很多人就會認為,速度到達光速,時間就會停止。事實上,從光的角度來看,時間並沒有被凍結,因為光沒有角度。不存在光速參照系,可以使光處於靜止狀態。這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基礎,在過去的一百年裡,它已經被大量的實驗所證實。
  • 人類可以超越光速——時間膨脹
    假如未來有一個人可以以光速飛行,那麼在他的感覺中自己飛過10萬光年根本沒有耗費任何時間,而他本身也沒有衰老10萬年,準確的說他連一秒都沒有衰老,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時間膨脹效應。
  • 時間可以倒流嗎?時間真的存在嗎?用科學去解釋
    在我們日常的認知中,時間一直在流逝,永遠回不到過去。所以時間才顯得如此寶貴,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光難買寸光陰」。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時間倒流的渴望和幻想,因此大量的穿越劇也孕育而生。當你穿越到過去,你就是那個時代的先知,是不是想想都覺得很過癮?但是時間真的可以倒流嗎?我們真的可以穿越嗎?
  • 光速這麼快,如果造出光速飛船人類可以飛出銀河系嗎
    人類自從誕生起就對茫茫宇宙十分好奇,之前一直受限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人類可以實現在太空中穿梭了,但是還是只局限於太陽系之內,因此,對於浩瀚銀河系內的許多宇宙奧秘,人類還是很好奇,因此很多人就在想,如果咱們的科學家造出了光速飛船,有沒有可能飛出銀河系呢?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在這些公式裡,我們可以看到都有光速「c」的身影,說明光速在時間膨脹中的關鍵性作用,如果沒有確定光速的準確值,或者沒有確定光速極限、光速不變、光速恆定這幾個原則,就沒有時間膨脹的精確測量。因此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光」?為什麼說光速有這麼重要呢?
  • 如果超越光速真的可以回到過去嗎?「祖父悖論」已經說明了一切!
    如果人類可以超越光速,真的能夠實現時光倒流嗎?愛因斯坦曾經在相對論中提出:當物體的移動速度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趨於停滯;隨後很多人便提出猜想,如果人類能夠以超光速運動,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回到從前,進而輕鬆改變歷史呢?光,到底是什麼呢?
  • 人類可以用技術去超越光速嗎?專家:幾十年後或許實現!
    隨著人類科技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人類可以用技術去超越光速嗎?」這一話題引起了網友的眾多討論。有網友認為:相信總有一天可以得,就像秦始皇不知道幾千年後人類可以上月球一樣。而又有網友否定道:不可以超越光速,如果人類超越了光速那麼時間就可以逆轉了。所以,人類可以用技術去超越光速嗎?
  • 光速和時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達到光速時間停止?
    有人提問:光速和時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達到光速時間停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建立參照系的概念。
  • 達到光速時間就會靜止,那麼光速運行的飛船內時間會停止嗎?
    那麼,是不是等於人類未來如果真的研發出來光速飛行的飛船,這個飛船其實哪也去不了呢?因為時間對於它來說,是相對靜止的。答案是否定的,所謂的看起來靜止,只不過是我們從地面上看過去而已,而對於光速飛行的飛船來說,其實裡面的時間仍然是照常流淌的。
  • 如果速度達到光速,時間會停止嗎?還是說會倒流?
    如果速度達到光速,時間會停止嗎?還是說會倒流?只能說,在目前我們所在的四維時空下,任何在絕對速度上企圖達到或超越光速的想法都是一廂情願,也是不現實的。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越快,時間就相對越慢,所以很多這樣想,如果達到光速,時間是不是就停止了?最大的問題是,無論如何你都不能達到光速,只能無限接近!那麼就假設達到光速的99.99%,這時候的時間流逝會是怎樣的呢?
  • 人類什麼時候可以實現穿越?
    只不過這種測量方式就會顯得很粗糙,因為每個人心跳並不是都同步的,有些人快有些人慢,而且就是同一個人的心跳也時快時慢,所以,用心跳來作為時間單位就太粗糙了,不合適。我們也可以用太陽的東升西落來測量時間,這就精確得多了,那麼一次東升西落的時間單位就可以記作一天;我們也可以用鐘擺的來回擺動來測量時間,擺動了多少個周期,就是多少個時間單位。
  • 是不是我們的眼睛可以超過光速?我們看到的天體是不是假像呢?
    在這個時候,我們估計都會有個疑問,那些距離地球幾萬幾十萬光年的星體,我們一下子就能夠看到,是不是說明我們的視線速度超過了光速了呢?什麼是視線我們通常把看到一個物體,稱之為這個物體進入了我們的視線範圍。從以上人體視物的過程可以看出,我們之所以能夠看清物體,是光線傳輸到我們眼睛之後,通過人體的一系列生理化學反應,轉化為我們可以接受和感知的信息這個過程實現的。
  • 在火車上打開手電筒,火車速度加光速,是不是就實現了超光速?
    可能很多人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是光速,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找到可以超越光速的方法,對於我們來說超光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光速是宇宙速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理論上來看超越光速在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速度越大,質量就會越大,引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大,如果真的到了無窮大的境界,那麼可能會導致天地間的毀滅,所以超光速在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的。
  • 超越光速就可以回到過去?不可能!但你會看到一種神奇景象
    ,如果人類可以以光速的速度運動,那時間是不是就是靜止了?如果人類以超越光速的速度運動,人類是不是就可以時光倒流、回到從前、改變歷史了?可以肯定的說:任何有質量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但如果人類真的有一天能過超過光速的話,我們也不可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眼前反而會是另一幅奇怪的景象
  • 人類真的可以實現超光速嗎?科學家:一根棍子就可以做到
    日常經驗告訴我們,推動棍子的一端,另一端馬上就會動,事實上這一過程中,也有時間延遲,並非瞬間完成,只是傳遞的時間太短,導致人們感覺不到,那麼,人類可以用一根棍子實現超光速嗎?生活中,我們司空見慣的一個現象,也就是只要一用力馬上就會見到結果,例如,扔一塊石塊,揮舞一下棍子等,於是就有了一種錯覺,誤以為力不需要耗費時間,產生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因為我們對力的傳播還不太了解。
  • 人類自身如果達到了光速之後會怎樣?
    人類自身如果達到了光速之後會怎樣?所發生的事情你無法想像(永生或死亡?)大家都知道的光速它作為我們已知的在自然界內是最快的速度了,以我們人類現有的科技要達到光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假如說我們人類已經達到了光速,那麼時間有可能會被停止,能達到永生或是直接死亡。下面我們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