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意見》的出臺為成都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方向,極具現實意義。《意見》提出明確要求,要大力開展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而其中踐行和宣傳《成都市民文明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是重要的內容。
昨天(18日),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市文明辦將在全市組織開展「踐行文明公約 做文明成都人」的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市民踐行公民道德基本規範,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作文藝作品徵集公益廣告
多種方式學習宣傳《公約》
記者從市文明辦了解到,為了讓基層的群眾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公約》內容,學習《公約》內涵,除了組織專家學者撰寫專題文章,解讀《公約》內涵外,還將在社區(村莊)張貼《公約》宣傳海報,設置《公約》提示牌,同時結合文化惠民演出活動,組織藝術家圍繞《公約》創作小品、快板、短劇、歌曲等文藝作品,組織文藝志願者深入我市農村「風尚新美、環境秀美、生活富美」示範村、城區文明院落,開展群眾性《公約》宣傳活動。此外在天府廣場、春熙路、寬窄巷子、車站、機場等人流量較多的地方,通過宣傳欄、LED電子顯示屏等長期刊播發布《公約》內容,讓市民熟悉《公約》。
「還將邀請道德模範、公益大使等根據《公約》內容拍攝製作宣傳短片、音頻。」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面向社會及大專院校開展公益廣告徵集活動,廣泛徵集《市民文明公約》卡通形象、LOGO及平面、動漫、「微電影」等類別公益廣告作品,獲獎作品將在各類媒體廣泛刊播。
走進機關單位窗口行業
多種主題活動踐行《公約》
《意見》出臺,在我市市民中引起了熱議。「對於《公約》的內容,我們都很認可。」家住白果林社區的戴大姐告訴記者,每一個市民都該認真踐行《公約》,這樣城市也會變得更文明。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在「踐行文明公約 做文明成都人」的活動中,將開展多種主題活動踐行《公約》。
結合文明行業創建,在窗口行業和文明單位開展踐行《公約》活動,重點在車站、計程車、旅遊景區、醫院等窗口行業,同時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踐行《公約》活動,分別以「立足崗位、踐行《公約》」、「在單位做好員工,在公共場所做好市民」為主題。
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文明意識,還將結合「學習雷鋒 做美德少年」等活動,在中小學中開展「踐行文明公約,爭做文明小市民」活動,將《公約》納入學校師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
專家解讀>>>
文明,其實很簡單
——關於《成都市民文明公約》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胡光偉
文明是一個大概念,事關人類創造的財富的總合;又指社會發展的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特指精神財富。要對文明作出詳盡的解讀,非幾大本學術專著不可。但是,從文明的道德完善,維護公眾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作用而言,文明落實到每個人的行為上時,就非常簡單了。文明行為,通俗一點講,就是不給他人添麻煩。書面一點講,就是不增加他人的生活成本。市民文明公約就是幫助市民行為文明的,就是培養和踐行公民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一、關於總約。人的行為不外乎言與行。行為文明與否,總是通過這二者表現出來。民間都有這樣的說法:「你說話能不能文明點?不要滿嘴汙垢」;「你動作能不能文明點,不要那麼野蠻粗魯」。所以,總約中提出了八個字:「遵德守禮,良言善行」。這是對文明言行的高度概括。說話與做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這就是公民道德與行為禮儀,語言溫良與舉止善良。
由於總論是高度概括,所以用的是德與禮,良和善這樣言簡意賅,高度濃縮的詞。那麼,何為良言,何為善行呢?於是就有了分約。
二、關於分約。分約的目的是具體的指出何為良言與善行。但是,人們的言與行,何其多也,不勝枚舉。所以,在眾多的市民通過報紙、網絡參與討論的基礎上,相關部門選擇了當下成都市民最常見的、最不經意就表現出來的十二種行為,形成了現在的十二個條條。正因為常見又是不經意就表現出來,所以,習以為常。又因為習以為常,如不多加注意,久而久之就成為不文明的行為,甚至是陋習了。分約對這十二種言行,以三段式的方式逐個加以解析:第一部分,點出了常見的行為。如發生爭吵;駕車出行;行路過街等。第二部分,當產生這些行為時,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如發生爭吵時,要讓一讓;駕車出行時,應慢一慢;行路過街時,要多看一看等。第三部分,這樣做了之後,它的後果是什麼。如發生爭吵時,多讓一讓,就心平氣和了。反之,怒氣傷肝啊;駕車出行應當慢一慢,這樣才安全。因為十次出事九次快嘛;行路過街應當多看一看,亂闖紅燈要受傷丟命啊!三段式,清楚明了,指向確定,易於踐行。分約體現了兩個原則:立足現實,易於操作。
三、關於特點。這份《公約》的第三個原則是,成都特色。其表現在:一是選準了成都人所習慣的語言表達形式,幽默與風趣。如莫亂穿馬路,不要抬槓等。二是針對成都市民當下最需改進的問題和不足。另外,在與其他城市的市民文明公約比較中,「成都公約」的最大特點是以樸實的語言進行善良的勸導,而不是嚴厲的禁止或命令。是尊重個人對自己行為選擇,讓市民自己去掂量它的利弊,不是生硬的規定,你要這樣,不要那樣。這注重了人的主體性,也具有強烈的親和性與親切感。與其他城市多用的四言八句形式相比,「成都公約」在形式上有大的突破,用的是大白話,並且押韻,容易記憶便於踐行。
《公約》同時也體現了時代性。注意了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的言行。也使用了網絡語言,如環境優美人人贊。贊在網上很時髦啊!
《公約》也注意了與時俱進。《公約》只提出了當下最突出的十二種行為,肯定掛萬漏一,也不可能窮盡。比如還可以有:公共場所,靜一靜,輕言細語體諒人;待人接物,笑一笑,笑臉相迎最禮貌等。我們考慮的是該《公約》在經過一段時間推廣、普及、宣傳、踐行後,如在這幾條上都做得較好了,就可以進行修訂,刪去已克服的問題,補充新的問題。這體現了《公約》的動態性特點。
總之,《公約》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公民層面的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自覺做良好道德風尚的踐行者,做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文明其實很簡單,做個文明市民更簡單。只要稍加注意,稍加留神,只要多去看一看,想一想,讓一讓……人人都可以做到。
成都市民文明公約
總 約
遵德守禮 良言善行
分 約
一、傳統美德,記一記;尊老愛幼明事理。
二、知書識禮,講一講;讀書看報好修養。
三、言談舉止,淨一淨;網上網下都文明。
四、發生爭執,讓一讓;平心靜氣別抬槓。
五、駕車出行,慢一慢;遵規行車最安全。
六、行路過街,看一看;不闖紅燈莫亂穿。
七、亂吐亂丟,勸一勸;環境優美人人贊。
八、文明用餐,省一省;勤儉節約好品行。
九、依次排隊,等一等;先來後到方公平。
十、志願服務,做一做;積德行善福報多。
十一、他人有難,幫一幫;助人為樂熱心腸。
十二、外出旅遊,想一想;良言善行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