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被重新定義 中學物理教材將改寫

2020-11-28 網易新聞

(原標題: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啟用新國際單位制,不會對生活產生即時影響「千克」被重新定義 物理教材將修訂)


國際千克原器。圖/國際計量局官網

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這些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今後將全部由「常數」定義。

昨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專題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啟用新國際單位制,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將改由基本物理常數重新定義。

7個基本單位改由常數定義

「2018年11月16日,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天,人類文明悄然度過了一個關鍵節點。」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援引一句評語,描述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的意義。

國際單位制(SI)作為國際通用測量語言,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法定單位制。去年11月16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

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4個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將改由常數定義,從而更具有穩定性和普適性,並將於2019年5月20日「世界計量日」當天正式生效。

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基本物理常數定義。

中學物理教科書將改寫

「這是改變國際單位制採用實物計量的歷史性變革,也將成為人類科學發展進步中不會被忘記的一座裡程碑。」謝軍指出,這次國際單位制的成功變革,將保證SI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也將開啟任意時刻、任意地點、任意主體根據定義復現單位量值的大門。

明年5月20日,中國將啟用新國際單位制。

謝軍說,就像1967年,用原子的特性修訂了時間單位「秒」的定義,使我們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擁有了衛星導航和網際網路技術一樣,「千克」等4個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將在未來對人類科學、技術、貿易、健康、環境等領域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現在我們對這些影響的預判和認為,可能是未知遠遠大於已知。

一個近在眼前的影響是,中學物理教科書需要相應修訂。記者獲悉,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部門正與教育部進行溝通,爭取早日將新的國際單位制定義寫入中學教材。

【釋疑1】

為何重新定義基本單位?

按照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1號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將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波爾茲曼常數k和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

從理論上說,這些基本物理常數的準確數值,與測量地點、測量時間及所用的測量儀器及材料均無關聯,是恆定不變的量。

以溫度單位「開爾文」為例,其原定義基於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即冰、液態水和水蒸氣共存時的溫度,定義為273.16開爾文。按照新定義,「開爾文」將由波爾茲曼常數k的固定數值定義。

質量單位「千克」作為最後一個仍由實物定義的SI單位,也將改由常數定義。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說,一個多世紀以來,1千克的質量都是由「國際千克原器」——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即1千克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

修訂後,千克將採用普朗克常數h的固定數值定義。其原理是將移動質量1千克物體所需機械力換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數表達的電磁力,再通過質能轉換公式算出質量。

中國計量院從事質量新定義研究的研究員李正坤介紹,鑑於實物本身的不穩定性,測量界一直以來都在致力於建立一個不依賴於物理實物的測量體系。20世紀以來,科學家們測量了自然界的基本常數,如光速和普朗克常數,準確度越來越高。他們發現這些常數比實物更加穩定,並將這些常數的數值固定下來。這些自然常數不會發生變化,至少比實物穩定100萬倍。

「用普朗克常數h重新定義千克後,質量基本單位更加穩定,量值傳遞更加可靠,我們不必再考慮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更不必擔心國際千克原器丟失、損壞可能給全球質量量值統一帶來的毀滅性災難。」李正坤說。

【釋疑2】

計量單位變化有何影響?

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國際單位制的變化不會對生活產生即時影響。

「千克的定義變化後,體重會變重嗎?買菜會不會變貴了?不會,買一斤菜還是一斤菜。」方向解釋說。

謝軍同樣指出,新定義生效後,對大多數科研人員、產業發展以及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來說,不會直接造成大的改變,原有的測量結果仍將是連續的、穩定的。

「此次變革從表面看可能感覺不到發生的變化,就如同我們給房子換了一個更加堅固的地基,並不太會直接影響我們生活起居,但它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謝軍指出,SI重新定義將使計量基準可隨時隨地復現,「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在生產生活中都將能夠直接應用最準的『標尺』。」

方向進一步指出,得益於更高的測量準確度,可以測量極高、極低溫度的微小變化,更準確監測核反應堆內、太空飛行器表面的溫度變化;在生物醫藥領域,可以更準確測量單個細胞內某種物質的含量,並根據病人實際需要,定製更精準的藥物劑量。

此外,謝軍進一步解釋說,SI重新定義生效後,可通過嵌入晶片級量子計量基準,將能把最高測量精度直接賦予製造設備並保持長期穩定,從而實現對產品製造全過程的更準確穩定地感知和最佳控制,支撐流程再造、節能減排和質量提升等,這將助推新一輪以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特徵的科技革命。

■ 連結

130歲「國際千克原器」將退役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介紹,國際單位制SI是從「米制」發展起來的國際通用的測量語言,是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

它們好比7塊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撐的「基石」,構成了國際單位制的「地基」。國際單位制規定的其他單位,如力的單位牛頓、電壓單位伏特、能量單位焦耳等等,都可以由這7個基本單位組合導出。

而「千克」重新定義後,國際千克原器將正式退役。方向介紹,經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批准使用以來,「國際千克原器」由國際計量局維護,保存在法國塞夫勒的布勒特伊宮地下保險箱內,並用三層玻璃鐘罩保護,最外一層抽成半真空,以防止空氣和雜質進入。保險箱必須由三把鑰匙同時開啟,鑰匙分別保存在國際計量局局長、國際計量委員會主席和法國國家檔案館館長手中。

方向介紹說,國際千克原器有且只有一個,各國按照一樣的大小、一樣的原材料複製了若干個,來保證計量標準一致,比如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就保存了三個複製件,目前有效的還有兩個。

每隔40年,各國計量院需將複製件運回巴黎,與原器進行對比,校準自己的千克原器。雖然國際千克原器被嚴格保存,但只要落上一粒塵埃,就會對全世界的質量標準產生變化。

服役近130年來,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與各國保存的複製件質量基準、國際計量局官方作證基準出現了約50微克偏差,這大約是一根睫毛的重量。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許雯 責任編輯:吉國傑_NBJ11143

相關焦點

  • 「千克」被重新定義 物理教材將修訂
    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啟用新國際單位制,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將改由基本物理常數重新定義。7個基本單位改由常數定義「2018年11月16日,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天,人類文明悄然度過了一個關鍵節點。」
  • 明年5月20日起1千克重新定義 中學物理教科書或改寫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今日(12月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包括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記者從會上獲悉,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與教育部溝通,儘快聯繫改寫中學物理教科書。
  • 改寫教科書:安培千克開爾文和摩爾四個基礎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改寫教科書:安培千克開爾文和摩爾四個基礎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微信公眾號「Nature自然科研」 2017-11-28 15:13
  • 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教科書裡的「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並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據了解,「秒」是第一個實現由常數定義的單位。
  • 「千克」等計量單位明年將重新定義 你知道「國際千克元器」長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這是改變國際單位制採用實物計量的歷史性變革,也將成為人類科學發展進步中不會被忘記的一座裡程碑。」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定義將由常數定義,於明年5月20日正式生效。在這四個基本單位中,與人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無疑是質量單位「千克」。「千克的定義變化了之後,我們的體重會變重嗎?買菜會不會變貴了?我告訴大家,不會,你買一斤菜還是一斤菜。」
  • 「千克」原器失準 國際計量大會將用物理常數重新定義「千克」
    據美聯社11月13日消息,11月16日,四年一度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屆時,數百名科學家將以精確穩定的物理常數重新定義「千克」。美聯社稱,11月16日的新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們準備讓「大K」卸任,以量子力學中用於計算光子能量的普朗克常數作為新標準,並使用最精確的瓦特天平(Watt Balance)重新定義「千克」。 其原理,是將移動質量1千克物體所需機械力,換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數表達的電磁力,再通過質能轉換公式算出質量,精度可達3.4×10^-8,比起「大K」穩定了至少1百萬倍。
  • 質量單位——千克的重新定義
    作為唯一實物基準的國際千克原器的穩定性受到科學家們的質疑,科學家們開始致力於質量單位的重新定義。有科學家提出,可以使用自然界中的基本物理常數來重新定義質量單位。因為這些物理常數的定義不會改變,用它們來定義包括千克在內的基本單位,就再也不用擔心隨時間推移會影響單位的量值了。
  • 標準 |「千克」將重新定義
    國際度量衡委員會(CIPM)計劃在2018 年 11 月召開大會,對質量單位「千克」 進行重新定義,改用普朗克常數測量值為基準。
  • 重新「丈量」世界 ——千克等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
    他們發現這些常數比實物更加穩定,並將這些常數的數值固定下來。這些自然常數不會發生變化,至少比實物穩定一百萬倍。  「用基本物理常數普朗克常數h重新定義千克後,質量基本單位更加穩定,量值傳遞更加可靠,我們不必再考慮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是否發生變化,更不必擔心國際千克原器丟失、損壞可能給全球質量量值統一帶來的毀滅性災難。」
  • 千克原器退役!新標準重新定義千克
    11月16日,在新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們通過投票,正式讓國際千克原器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數(符號是h)作為新標準來重新定義「千克
  • 「國際千克原器」或退休 度量衡大會將重新定義「千克」
    如今,他們正在更新對千克的定義。據路透社11月12日報導,1967年對秒的重新定義有助於讓世界各地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和網際網路等技術開展的交流更加順暢,同樣,專家認為,改變千克的定義對技術、零售和健康都有好處。報導稱,自1889年以來,千克一直由存放在巴黎的一個閃閃發光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國際千克原器」來定義。
  • 千克等4個基本單位將重新定義 以後1千克要這麼算
    原標題:「千克」等4個基本單位將重新定義 以後1千克要這麼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消息,在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此次SI的修訂,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
  • 「千克」等4個基本單位將重新定義 以後1千克要這麼算
    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此次SI的修訂,千克(kg)、安培(A)、開爾文(K)和摩爾(mol)將重新定義。這4個基本單位,千克將用普朗克常數(h)定義;安培將用電子電荷(e)定義;開爾文將用玻爾茲曼常數(k)定義;摩爾將用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至此國際千克實物原器(IPK)將退出歷史舞臺。
  •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義了
    11月16日,四年一度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屆時,數百名科學家將以精確穩定的物理常數重新定義"千克"。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陳星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11月16日,四年一度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在巴黎凡爾賽宮舉行,屆時,數百名科學家將以精確穩定的物理常數重新定義"千克"。
  • 基於量子物理:「千克」概念被重新定義
    「千克」的概念肯定我們每個人都不會覺得陌生。但是你知道它是怎麼定義的嗎?美國在1879年複製的「千克」標準「大K」複製品。世界各主要國家都有一塊這樣的複製品,用做本國的質量基準,並需要定時運到巴黎,與「大K」進行質量誤差校對,極為不便在過去的大約130年間,國際上對於「千克」定義的標準,都是以國際千克原器「大K」的質量來作為原型參照的。所謂「大K」是一個鉑-銥合金圓柱體,被保存在位於巴黎的國際度量衡局(BIPM)總部,這個圓柱體的質量就是「千克」的標準定義。
  • 前沿熱點丨重新定義「千克」
    圖片來源:BIMP2018年11月,來自60個國家的科學家們一致投票決定,從2019年5月20日開始,科學家們將根據普朗克常量來重新定義千克,該數字是聯繫無線電波的能量與其頻率的常數。並且,由於所有的質量計量都與Le Grand K相關,那麼從定義上來說,每當這個標準原器失去一定質量時,其他的一切都會變「重」一些。由於具體物理對象(如Le Grand K)的無常性,科學家們試圖創造出更不可被改變的標準測量單位,其定義來自於宇宙的基本構建模塊。例如,在1967年,科學家們將「秒」定義為銫-133原子震動9 192 631 770次所用的時間。
  • 前沿熱點之重新定義「千克」
    普朗克常量來重新定義千克,該數字是聯繫無線電波的能量與其頻率的常數。自此,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中的所有7個基本單位均將根據自然常數而非具體的物理對象進行定義。
  • 從今天開始 千克被重新定義 千克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千克
    2018年11月16日,在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了一份《修訂國際單位制》的決議,正式修改了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四個國際單位的定義。千克被重新定義為「對應普朗克常數為6.62607015×10^-34J·s時的質量單位」。
  • 「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新華社巴黎11月16日電(記者張曼)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16日通過「修訂國際單位制」決議,正式更新包括國際標準質量單位「千克」在內的4項基本單位定義。新國際單位體系將於2019年5月20日世界計量日起正式生效。
  • 「1千克」到底重多少?西媒稱明年將被重新定義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導 西媒稱,1千克重多少,或者更確切地說,什麼質量相當於1千克?這個答案由國際計量局確定。國際計量局主觀裁定以國際千克原器(IPK)為標準確定千克的質量,IPK由一種鉑合金製成,這種合金叫「90Pt10Ir」,即90%的鉑及10%的銥(按質量比);然後把這種合金用機器製作成高度和直徑均為39.17毫米的直立圓柱體。問題在於,由於化學性質,即使是用鉑和銥製成的圓柱,其質量也有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那麼1千克到底重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