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原器退役!新標準重新定義千克

2021-01-16 青春環測

11月16日,在新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們通過投票,正式讓國際千克原器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數(符號是h)作為新標準來重新定義「千克」。


千克的定義都改變了!是不是說我的稱不準了?能讓我的體重減輕一點嗎?


首先要說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影響,減肥的朋友們不要給自己找藉口了。

你可能想問,為什麼國際計量要重新定義千克等基本單位呢?就讓編編為你一一道來。


這得先從一件擁有129年歷史的「神器」談起。我們現在用來表示質量的基本單位kg(千克),就是由它來定義的。

這件神器自誕生起一直存放於國際計量局,被稱為國際千克原器(IPK)或者「大K」。大K是一塊由鉑銥合金製作的、高度和直徑均為39.17毫米的直立圓柱體。它被安放在法國巴黎郊區的一個保險箱裡,與世隔絕而且一直受到嚴密的監控。同時,大K在各國還有很多複製品,每隔40年,人們都會將大K和複製品進行比對,以確定全世界的重量處於同一個系統。

然而,再精密的人工製品,都無法真正做到「重量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事實上,儘管鉑銥合金是已知最穩定的合金之一,甚至大K幾乎一直「蹲在監牢」中,但人們發現,它很可能已經損失了大約50微克的重量。

儘管50微克大概只相當於一根眼睫毛的重量,但如果用來計量的量度本身發生了變化,那麼它將會給建立在它之上的整個系統帶來巨大的影響。千克屬於7個基本物理單位,而其他物理單位都可以從基本單位導出。例如力的單位牛頓,就是定義為使1kg的物體有1m/s²的加速度。

然而,千克這一單位的變動不僅會影響導出單位,更嚴重的是,它還會影響到其它標準單位。如果大K的質量發生變動,前文所述的力的單位牛頓也會發生變動,隨即影響到另一基本單位「安培」,安培的變動又會改變一系列電磁學單位,例如庫侖(電荷)、伏特(電壓)、特斯拉(磁場)、韋伯(磁通)等等。



事實上,在7個基本單位中,千克是最後一個通過人工製品定義的單位了。其他單位都已經改由某些自然常數來定義。

七個基本單位及新定義 | 國際計量局

11月16日,在新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們通過投票,正式讓國際千克原器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數(符號是h)作為新標準來重新定義「千克」。

普朗克常數的單位是焦耳·秒。而焦耳本身則是一個導出單位,它的定義是1牛頓的力使物體在力作用的方向上移動1米時所做的功,我們已經知道,牛頓的定義是使1kg的物體有1m/s²的加速度。因此,1焦耳也可以寫成kg⋅m^2⋅s^−2,於是普朗克常數的單位也就可以寫成kg⋅m^2⋅s^−1。至此,普朗克常數便同kg這一基本單位發生了關聯,我們也就可以根據它來精確定義千克。



人們固然更喜歡用普朗克常數來定義新的千克,可我們該造一臺什麼樣的儀器,來對這個新的千克進行標準測量呢?


基布爾秤(Kibble balance),又叫瓦特秤(Watt Balance)。它是一種通過電流和電壓的強度精確測量測試對象重量的儀器。基布爾秤可以將對質量的測量等效為對電磁力的測量。而這個電磁力又可以同普朗克常數關聯起來。因此,通過電磁力來平衡質量,再通過含有普朗克常數的公式來計算產生這一電磁力的電壓和電流,從而實現對千克的新定義。



其實,在本次國際計量大會上,開爾文(溫度)、安培(電流)、摩爾(物質的量)的定義都發生了改變,它們將分別由玻爾茲曼常數(k)、基本電荷(e)和阿伏伽德羅常數(NA)定義。新標準將於2019年5月20日實施。

單純從數字上來說,這種變動幅度可能不大。但是,這種變化正意味著,在人類眼中,宇宙的像素變高了。

圖文編輯:李欣茹

責任編輯:李遠航

環測學院學生會宣設中心


相關焦點

  • 「國際千克原器」或退休 度量衡大會將重新定義「千克」
    如今,他們正在更新對千克的定義。據路透社11月12日報導,1967年對秒的重新定義有助於讓世界各地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和網際網路等技術開展的交流更加順暢,同樣,專家認為,改變千克的定義對技術、零售和健康都有好處。報導稱,自1889年以來,千克一直由存放在巴黎的一個閃閃發光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國際千克原器」來定義。
  • 「千克」原器失準 國際計量大會將用物理常數重新定義「千克」
    【綜合/觀察者網 陸雨聆】「1千克」到底有多重? 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個國際標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大K」定義。但經不住歲月的侵蝕,這件原器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的精密測量要求,重量早已不再是「1千克」了。 於是,它是時候該「退休」了。
  • 國際千克原器退役,誰將接替它?答案揭曉……
    但你知道大媽秤上的1千克是根據什麼被定義出來的嗎?一百多年前,人們造了一個精準的「砝碼」——國際千克原器。從此,人類重量的概念都是參考它而來。但經過百餘年的運行,由於歲月的侵蝕,這個國際千克原器和各國的千克原器出現50微克偏差。怎麼辦?這難不倒智慧的人類。11月16日在巴黎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到明年的5月20日,「國際千克原器」將正式退役。
  • 「千克」原器失準 科學界更新定義
    「千克」原器失準 科學界更新定義沈敏「1千克」多重?這一國際標準質量單位近130年來由一個小巧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定義。這一「國際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國首都巴黎西郊一間地下儲藏室內,擋不住歲月和汙染導致的細微變化,難以適應現代精密測量要求。全球數百名科學家定於16日匯聚巴黎西郊凡爾賽宮,參加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正式以一個物理常數定義「千克」,讓那塊外號「大K」的圓柱體退役。
  • 從實物原器到常數定義 千克還是那個千克
    「秒」「米」「千克」等7個基本單位的定義標準將從原本的實物原器變為由常數定義。  原本好好的標準為何要改變?這樣的改變將給全球帶來怎樣的影響?為了這樣一個改變,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又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約阿希姆·烏爾裡希曾公開表示,新定義生效後,千克可以通過任何適當的方法復現,比如基布爾天平法和阿佛加德羅法等。  但變化並不僅限於此。
  • 「千克」被重新定義 物理教材將修訂
    國際千克原器。圖/國際計量局官網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這些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今後將全部由「常數」定義。昨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說,一個多世紀以來,1千克的質量都是由「國際千克原器」——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即1千克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修訂後,千克將採用普朗克常數h的固定數值定義。其原理是將移動質量1千克物體所需機械力換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數表達的電磁力,再通過質能轉換公式算出質量。
  • 從今天開始 千克被重新定義 千克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千克
    1千克標準質量,並據此用鉑銥合金製成原器,一直被保存在巴黎,後來稱之為國際千克原器。2018年11月16日,在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通過了一份《修訂國際單位制》的決議,正式修改了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四個國際單位的定義。千克被重新定義為「對應普朗克常數為6.62607015×10^-34J·s時的質量單位」。
  • 「千克」被重新定義 中學物理教材將改寫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說,一個多世紀以來,1千克的質量都是由「國際千克原器」——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即1千克等於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修訂後,千克將採用普朗克常數h的固定數值定義。其原理是將移動質量1千克物體所需機械力換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數表達的電磁力,再通過質能轉換公式算出質量。
  • 質量單位——千克的重新定義
    1882年,KIII作為國際千克原器,由國際計量局(BIPM)保管。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將國際千克原器(International Prototype of Kilogram,IPK)的質量定義為1千克。  國際千克原器是一個高和底面直徑均為39毫米的正圓柱體。
  • 質量單位「千克」被重新定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重」了…
    自1889年以來,科學家給「千克」下的定義就是「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但是由於這枚合金秤砣在129年後出現了細微的鏽蝕,導致重量產生變化,比最初重了35微克。即便非常細微,但仍會影響到全球的測量系統。定義「千克」的演變史:從實物到普朗克常量我們中學時代最初在物理課上學到的千克最初的定義是4 ℃時一立方分米水的質量。這個定義最初是在1799年由法國科學家提出,並且製作了純鉑的千克原器作為1千克的國際標準。
  • 千克的變遷:從千克原器到放之宇宙皆可
    Phillips致力於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在2019年林道會議上,他介紹了千克的重定義,引起滿堂喝彩。本文為「賽先生」根據Phillips的演講整理所得。假如按照雷射波長對米單位進行重新定義,那幾年後倘若有了更好的雷射,豈不是又要重新定義了?大家想到了一個更加精妙的想法:利用光速定義米單位——一米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經過的距離。 用什麼定義千克 類似米單位的定義,現在人們用普朗克常數為千克單位進行定義。
  • 「千克」明年退役 「普朗克常數」上崗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千剋死了,千克永存。」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
  • 千克新定義或將問世 數學常量代合金原器—新聞—科學網
    千克新定義或將問世 數學常量取代合金原器     由於國際千克原器出現質量變化,科學家們計劃使用數學常量重新定義千克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在千克的定義能夠追溯到125年以前,科學家們將一個鉑銥合金的圓柱體作為1千克的標準重量,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國際千克原器。
  •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義了
    目前,1千克的定義就是"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這個原器存放在位於巴黎的國際計量局的保險柜裡。千克是目前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唯一仍使用實物進行定義的單位。其他的六個基本單位是米(長度),秒(時間),開爾文(溫度),安培(電流),摩爾(物質的量)和坎德拉(發光強度)。
  • 剛剛「千克」被重新定義!大K從此成為歷史
    「千克」——基布爾秤將取代使用一個世紀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大K」,成為千克的新標準。在此之前,千克是目前唯一仍然使用實物進行定義的單位。自1889年以來,全世界的千克定義基準都是保存在巴黎秘密地下室內的一個鉑-銥合金圓柱體。但千克之源本身的質量正在變小,這促使國際度量衡大會於2011年決定將千克和量子力學常數掛鈎,進行重新定義。重新定義千克的過程,涉及自然科學界最為複雜困難的測量。
  • 千克的定義變了
    國際千克原器「大K」。  新華社發  中國千克重新定義復現裝置。
  • 千克原器要下課了!
    先說說千克原器。其實就是一個標準——1kg的質量到底是多大說白了就是一個金屬疙瘩,一個砝碼而已。
  • 國際千克原器可能要退休了
    國際計量局物理計量所功率天平組的李世松博士表示,這次國際單位制修訂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現行定義中所使用的實物基準隨時間、地點、環境產生的未知漂移,建立一套與基本物理常數掛鈎,適用於自然界基本物理定律的,對相應量值的復現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約束的國際單位新體制。國際千克原器發生50微克漂移    質量單位千克是目前唯一還在使用實物基準定義的基本單位。
  • ——「千克」被重新定義
    常用的質量單位「千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了。但如今,「千克」這一單位要被重新定義了。 根據現行定義,1千克等於國際計量局保存的國際千克原器(IPK)的質量。國際千克原器是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別名「大K」。但國際計量局數據顯示,「大K」 服役近130年之後,其質量與各國保存的質量基準、國際計量局官方作證基準出現了約50微克的偏差。
  • 國際千克原器重了50微克要退休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明年初,包括「千克」(質量)、「開爾文」(溫度)、「安培」(電流)、「摩爾」(物質的量)在內的4項國際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國際千克原器已有128歲  「目前7大國際單位制當中,質量單位『千克』是唯一可以靠實物復現的。」何運部介紹,定義千克的是一塊放在法國巴黎國際計量局保險箱裡的標準砝碼——在1889年國際計量大會上批准稱為國際千克原器(IPK)。  IPK由90%鉑和10%銥所組成的合金製作,是直徑和高各為39毫米的小金屬圓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