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璐娜
奧運射擊冠軍「非常寂寞,非常孤獨。他們問我,你怎麼樣排除自己的痛苦感?我說我買東西,我從西單,我逛西單,從西單逛到東單,從王府井逛到工人體育場,我買買買。」
2008年北京奧運會,34歲,曾經的奧運冠軍卻連參賽資格都沒有。
而這次,卻讓陶璐娜造就了心中的冠軍。
大家好!
雪梨奧運會,我作為射擊運動員為我國奪取了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剛才大家視頻當中看到就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的最後一槍,射擊運動運動員在鏡頭前看似非常輕鬆,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奧運會冠軍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1992年我進入上海射擊隊,當時就差一點被淘汰。
1993年在準備第七屆全運會的時候,我已經選拔上,但最終沒有讓我上場。
1995年,我第一次來到國家隊,但是由於當時年輕氣盛,也不知天高地厚,水平也不是很好,所以選拔賽沒有選上,教練也不喜歡我,我又被退回了上海隊。
21歲被退回上海隊時,我感覺自己太老了,我的未來在哪裡?我如果不去成為奧運冠軍,不去參加奧運會,我的射擊生涯就此結束了嗎?
當時我就想著,我怎樣才能再進國家隊。
機會又來了,1997年的時候,我再次進入國家隊,這個時候,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水平、心理狀態也比1995年的時候成熟了很多。
同年我在世界盃總決賽上獲得了人生當中第一個世界盃總決賽冠軍。
但是好景不長,1998年的世界錦標賽,由於緊張,我比賽沒有發揮好,賽場上槍聲那麼響,但我只聽到自己的心跳……
同年曼谷亞運會,我作為主力代表中國隊上場比賽,最後5分鐘,我還有5發子彈。我們總教練在我身後大喊「陶璐娜,你必須給我扣出去。」
我舉槍、瞄準、射擊,小小的扳機有千斤重,怎麼扣也扣不出去,一邊扣感覺自己的手臂都是抖動的。
為什麼?我太緊張了,但是如果我不扣出去,那我們亞運會中國代表團就會損失一塊團體金牌。
最後那場比賽,我印象很深刻,最後一組89環。本來我還要參加第二個項目,但是第二個項目就被這樣活生生的拉掉了。
我們教練說,你身上有小農意識。我覺得我不能接受。
什麼叫小農意識?每次出門跟隊友出去打的,我會坐在副駕駛的位置去買單。
如果跟隊友們出去吃飯,我也會主動去買單,雖然說上海人比較精明,上海女人可能會小氣一點,但是我覺得我完全沒有這種狀態。
後來我才明白教練所指的含義就是說,你在賽場上過多地去算自己的環數和成績。
射擊運動是一項非常糾結的運動,糾結在哪裡?
每次舉槍,我肯定想打10環,但是我又不能去想打10環。
舉起槍來,你只能去想,這一發的動作過程是什麼樣子的。
1998年過去了,1999年也沒好到哪裡去,奧運會是要有參賽資格,要打席位賽,我一個席位也沒有打到。比賽的時候,我緊張,我脫靶,打完資格賽籤字的時候,我感覺我的手都在抖。
2000年奧運會來的時候,在開賽前兩個月我就感覺好緊張,此時心理老師到我們國家射擊隊來上課,我全程把她的錄音錄下。
每天就這樣,晚上睡覺前開始聽講課錄音,聽著聽著就睡著了,以至於最後能背誦老師講的話,緊張感逐漸消失,對自己感覺越來越有把握。
比賽那天,一波三折。
按照既定方針,跟教練商量了一個比賽方案,為了讓我更加專注的去比賽,我們就把自己的胸卡拿下來掛在這個屏幕前面,這樣可以讓自己不看環數不受影響。
掛好以後,義大利裁判走過來了,他說不可以,不允許把胸卡擋住屏幕,我說可以,我就把胸卡又拿下來。
裁判走了,我順手就調暗了屏幕的對比度,暗暗的,到底是9環、10環、我不用去看它,我只要看清大致的彈著點,然後裁判又第二次走過來,他說不允許把屏幕調暗,你不看,其他人還要看,又把我的屏幕調亮了。
裁判走了,我第三次把我身前的屏幕轉了45度角,我又看不見了,我只要看不見就行了嘛。
裁判第三次走過來的時候,直接從兜裡掏出來一張黃牌,我看著它一愣,什麼意思,這不是射擊比賽嘛,我那麼多隊友,從來沒有人得過黃牌,就我是破天荒在射擊賽場上獲得了這張黃牌。
當時我想的是,如果他再給我一張黃牌,我是否要捲鋪蓋走人了,想到這我真是嚇了一跳。
要冷靜,裁判永遠是正確的,任何時候我都會尊重裁判。今天你不讓我看這個屏幕,我照樣能夠獲得冠軍,我就是這樣想的,定了定心,我就正式開始了比賽。
第一組97環,第二組98環,第三組打到第9發的時候,「啪」我打了一個8環。這個8環是怎麼來的?就是我太敢於去做動作了,所以當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對運動員是一個非常大的刺激。
因為比賽場上,你如果要獲取優異的成績,那你不能出現這樣的遠彈,8環屬於遠彈。我總共的資格賽成績是390環,這一發就跑了兩環。
這個時候教練叫我下場,下場的時候也是低著頭,為什麼低著頭呢?
因為看臺上全站滿了領導,上海市的領導、體育局的領導、國家體育總局的領導,這個時候中國代表團一金未拿,大家期待射擊賽場上的金牌,所以為了避免幹擾,所以我只能低著頭下去又低著頭回去。
射擊運動就是這樣,要求打一發,甩一發,發發從零開始。我們前面打得再好、再差那都是過去式了,你所要把握就是當下。
當下槍膛裡面的這一發子彈你怎麼去做,做好自己,做到極致。
這樣想了動作以後,我又定心地舉了一槍,「啪」10環,接著我又連續打了10個十環,最後一組,100環,最後我以390環的資格賽成績破了奧運會的資格賽記錄。全場為我鼓起了掌聲。
當別人給我鼓掌的時候,自己也是感覺到非常欣慰,同時一個壞念頭又突然出現了,我真的離這塊奧運會金牌越來越近了。
心理老師說過,越想結果的人,越是沒有好結果。
資格賽,40發子彈,要打10環,環數越高越好。但按照教練的方案,決賽的要求是9.6環就可以了,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讓我能夠更加專注於自己的動作,而不要去在意結果。所以決賽打完以後,10發子彈,我是打了98.2環,應該說這個成績並不高,但是我對自己在賽場上面的表現還是非常滿意的。
因為我真正做到了把握每一發的動作,而沒有去在意結果,最終獲得了這枚寶貴的奧運會金牌。
奧運會之後的三年時間裡面,我又獲得了很多的榮譽。
比方說2000年的世界盃總決賽我又獲得了冠軍;2001年的世界盃賽、世界盃總決賽我又獲得冠軍;2000年和2001年我連續兩年被國際射聯評為最佳女射手;
2002年我又獲得了世界盃的冠軍和世界盃總決賽得冠軍,在世界盃總決賽上還平了保加利亞選手保持了20年之久的世界記錄,594環,60發子彈只有跑了6環,同年的釜山亞運會,我又獲得了三金一銀的好成績;
2003年的世界盃賽,我又獲得了冠軍。
緊接著2004年又迎來了雅典奧運會,我在這場奧運會上打得一塌糊塗,這個奧運會的成績應該是倒數第三。
現在反過來看,當時的狀態是太要了,太想爭取這個榮譽了,太想再創輝煌了。
2004年到2005年上半年,我整個狀態是紊亂的。
我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我已經是奧運會冠軍,我打出這樣難看的成績,這個成績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區裡面的小朋友三級、三線運動員打得都比我好,而我當時在國家隊訓練。
地上如果有條縫,我感覺我立馬就鑽下去了,太丟臉了。
正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高,所以你才會摔得很慘。
就是感覺,我是奧運會冠軍,我沒有理由打不好,所以每場比賽壓力都很大,所以那段時間是非常灰暗的,但是我真的想再創輝煌,尤其是在2004年失敗之後。
所以我想了很多辦法,我找我們國家隊的總教練,找了許海峰,找了王義夫,找了譚宗亮,找了杜麗,那些知名運動員。
有些運動員是我們項目的,有些是步槍項目的,我覺得我希望通過從他們身上學習到更多的東西,然後變為自己的東西,我還去請教了心理老師。
那段日子我一直在想、在動腦筋,最後通過雷射訓練儀的一種訓練方法,又重新走出了低谷。
2006年我又獲得了多哈亞運會的三金一銀,氣手槍項目打出了歷史最高,就是比賽歷史最高水平,破了亞洲記錄,391環。
我要重新找回自己的勝利。
亞運會結束了以後,我們又是迎來2008年的奧運會備戰。奧運會備戰之前有三場選拔賽,每一場選拔賽我都是非常投入、非常認真地去做。
整個過程,從2005年開始復甦,一直到2008年選拔賽打完,這段日子,我形容自己就像一隻蝸牛,就像周杰倫有一首歌,「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相信終有一天我會登上頂峰。」
那段蝸牛爬的日子非常辛苦。
舉一個例子,從1995年到2008年,我一直在北京呆著,看著我身邊的隊友,一波又一波退役、分配工作、結婚、談戀愛、生子、做教練,然後我呢?我始終在北京射擊場,做一名優秀運動員。
運動員晚上不能出去玩,不能去看演唱會、芭蕾舞,不能泡吧、朋友聚會……我們晚上四五點鐘就要歸隊,還要點名,我們也不能出去吃飯,因為要防止發生興奮劑。
我這麼老的一個人了,看著別人孩子都上小學了,我的孩子還不知道在哪裡,我的老公還在天上飛。
這種心理真的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獨。一種是成績上面的寂寞,成績非常好,你沒有對手,你也很孤獨;還有一種就是精神上面的寂寞。
所以在不開心的時候,我就拼命去逛街,他們說,你怎麼樣排除自己的痛苦感?我說我買東西啊,從西單逛到東單,從王府井逛到工人體育場,我買買買。
所以我當時就是這樣一種狀態,有一次和我們一個小隊員一起去逛街,營業員說,這是你女兒啊?我三滴汗啊,真愁死我了,因為那個隊員比我小了將近20歲。
我就想什麼時候快退役啊,但是我真的很想在退役之前再創造一次輝煌。
事與願違,2008年奧運會選拔賽我沒有選上,我最終輸給了郭文珺。郭文珺是在2008年奧運會上獲得女子氣手槍冠軍的陝西選手,她也特別厲害,所以我輸給她也是心服口服。
回顧從2005年到2008年的這段過程,我真的深有感觸,我覺得那個時候的狀態才是我最好的狀態,才是我射擊生涯當中真正冠軍。
我那麼努力,那麼認真,那麼執著,那麼投入的去專注做一件事情,做好一件事情,一個人做事業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感動自己,你如果把自己都感動了,那你這件事情一定能夠做好。
我認為冠軍有三層含義:
一是在名次上獲得了金牌。
二是指這枚金牌的含金量。
三是指面對成功與失敗時你的態度,你的意志品質,你的拼搏精神。
雖然2008年我最終沒有參加北京奧運會,但是我給自己的定義就是我成功了,我就是2008年奧運會冠軍。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