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近日證實,去年12月19日,北京時間7時50分前後,一顆10米大小的小行星以32公裡每秒的速度通過大氣層,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附近的白令海上空爆炸,距離地球表面大約25.6公裡。由於小行星在海洋上空爆炸,並未波及到其他人。
火流星
上一次有巨型高空火球爆炸發生2013年,地點位於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地區,當時造成上百人受傷。NASA近地天體觀測計劃的經理法斯特(Kelly Fast)提到,此次爆炸釋放的能量是車裡雅賓斯那一次的40%,所以衝擊沒有力較小,且發生區域為海洋上空,影響減低。
點擊播放 GIF 1.4M
巨型高空火球爆炸發生在車里雅賓斯克
由於爆炸地點相當偏遠,所以這顆白晝火流星幾乎無人目擊。
不過讓人頗感意外的是,日本氣象廳的向日葵8號衛星拍下了這顆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被劇烈燒蝕的壯觀景象,並完整記錄了小行星撞擊俄羅斯的過程。
紅圈裡面為小行星
觀察向日葵衛星拍攝的雲圖,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巨大的溫帶氣旋,溫帶氣旋正在緩慢的旋轉著,氣旋之上就是正在劇烈燃燒、火光四射,拖著隆煙的火流星,它正在極速的衝向地面。
「向日葵」氣象衛星拍攝的圖片
不過有人可能有疑惑了,為什麼3個多月前的撞擊時間,現在才知道?
事實上,nasa在爆炸發生之日就利用日本「向日葵」氣象衛星上檢測到了火球,並拍下了落入大氣層時的畫面,但是並沒有向媒體公開。直到近日在第50屆月球與行星會議上,美國太空人的科學家才在官方推特上發布了這一消息。
隕石墜落
NASA的科學家也承認,他們事先並沒有檢測到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跡象,只是後來通過日本向日葵的觀測發現了小火球,進而判斷有小行星撞擊地球。
雖說這次NASA沒能預報這次撞擊過程,但是在這方面還是相當厲害的,NASA曾經多次準確預報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落點,最近一次是2018年6月,一顆直徑僅為3m的小行星襲擊了非洲南部。
不過有時會漏報,有多種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小行星的軌道和路徑經常變幻莫測,不好跟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