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計算機數學中最著名的難題P=NP將徹底改變人類文明進程

2020-10-23 老胡說科學

從歷史的開端,人類就一直在是解決各種問題。從早期農業到太空探索,解決數學問題似乎是人類生存的一個關鍵因素。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曾經單調乏味的計算問題在一瞬間就可以解決,這主要是由於計算能力的指數級增長。然而,一些獨特的問題僅僅通過技術進步是無法解決的,即使對於最強大的計算機來說,解決這些問題所花費的時間比人的一生還要長。事實上,現代加密技術依賴於這樣一個事實:大質數不可能因式分解。這些問題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難題,也就是P( polynomial time)對NP(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time)謎題的核心——什麼是可化簡的,什麼是不可化簡的?

1859年,愛爾蘭數學家威廉·漢密爾頓畫了一個叫做伊科希的數學遊戲。這個遊戲是在一個由20個角(頂點)組成的木製十二面體表面上進行的。每個角落都標上了一個城市的名字。遊戲的目標是找到一個循環,即訪問每個頂點一次,然後返回起點。這種路徑稱為哈密頓循環。這個簡單的博弈產生了圖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哈密頓循環決策問題——給定一個任意地圖,我們如何知道它是否包含一個哈密頓循環?

  • 二維平面圖形的十二面體。一個可能的哈密頓循環用紅色表示。

給出一個圖,確定它是否包含一個哈密頓循環。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是遍歷圖中任何可能的路徑,並檢查該路徑是否為哈密頓循環。然而,由於可能路徑的數量可以達到n的階乘。這樣,即使一個只有40個頂點的圖也可能包含超過10^45條路徑,使得問題幾乎不可能在合理的時間內解決(即使對於最強大的處理器也是如此)。此外,由於頂點數量與路徑數量之間的階乘依賴關係,即使我們再增加一個頂點,也需要大幅提升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我們可以說,階乘增長的根本性質使這個問題比其他問題更困難。這就是數學問題的艱巨性——如果一個問題需要的資源隨著投入的增加而急劇增加,那麼這個問題就非常棘手。

為了使這個想法形式化,計算機科學家使用了時間複雜度的尺度。時間複雜度指的是解決一個問題需要多少步長,以及所需的步長如何隨問題的大小而變化。給定一個算法,算法的時間複雜度被描述為一個漸近函數,它依賴於算法的輸入大小。

漸進觀點是計算複雜性理論所固有的,它揭示了有限而精確的分析所掩蓋的結構——阿維·威格森

  • 一個算法的時間複雜度被描述為一個漸近函數,它依賴於算法的輸入大小。一個主要的區別是階乘,指數和多項式複雜度函數。

對於具有多項式複雜度的算法和具有更基本複雜度函數的算法,有一個基本的區別。這種區別主要是由於多項式增長被認為比其他增長更為緩慢,因為增大輸入不會導致所需步驟急劇增加。多項式(Polynom)是一種只涉及加、減、乘和非負整數指數運算的構造,因此不是指數或階乘增長。選擇多項式來表示有效的計算似乎是任意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從許多角度證明了自己的合理性。例如,多項式在加法、乘法和組合下的閉包保留了自然編程實踐中的效率概念,比如將程序連結到一個序列中,或者將一個程序嵌套到另一個程序中

具有多項式時間複雜度的算法被稱為「高效」。

多年來,為了有效地解決哈密頓循環決策問題,科學家們進行了許多嘗試。其中一種是Held-Karp算法,它能在指數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然而,沒有已知的算法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它仍然被認為是一個難題。

  • 麥可·赫爾德,理察·史克和理察·卡普。

然而,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儘管我們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給定一個路徑圖中,我們至少可以有效地檢查是否是哈密頓循環,因為簡單循環中的最大頂點數為n,則遍歷路徑所需的時間被多項式限定為n。。

這種現象也出現在其他難題中,例如數獨決策問題——給定一個不完整的數獨網格,我們希望知道它是否至少有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任何提出的數獨解決方案都可以很容易地驗證,並且隨著網格的增大,檢查一個解決方案的時間會多項式的增長。然而,所有已知的尋找解決方案的算法,對於困難的例子,時間會隨著網格的增大呈指數增長。與哈密頓路徑決策問題相似,目前還沒有任何已知的算法可以有效地解決數獨問題,但是,只要給出一個解,就可以有效地驗證該解。似乎許多其他決策問題都具有這一特性——不管它們是否能被有效地解決,它們所提出的解決方案都能被有效地驗證。這類問題被定義為NP。

如果一個決策問題的解能被有效地驗證,那麼這個決策問題就是NP問題。

首字母縮寫NP代表不確定性多項式時間(儘管人們普遍認為NP的意思是「非P」)。

進一步思考問題的可解性與其解的可驗證性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得出下一個結論:如果一個決策問題是有效可解得,那麼它的解必須是有效可驗證的。為什麼?因為如果一個決策問題是可以有效地解決的,那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有效地找到它的解決方案。然後,給出一個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簡單地通過與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案比較來驗證它。換句話說,生成解決方案的算法的正確性自動證明了該解決方案。從這個結論可以看出,很明顯,NP包含的問題子集也是有效可解的。這個子集被定義為P。

  • P是所有可有效解決的決策問題的集合,是NP的一個子集。基本算法是多項式時間可解的。象棋決策問題不屬於NP問題,因為沒有一種有效的算法可以檢查給定的棋盤是否有效。魔方決策問題屬於NP問題,因為判斷一個給定的魔方是否是一個解是很簡單的。

哈密頓路徑決策問題有一個有效的算法可以驗證它的解,因此,它屬於NP。有人可能會問這個問題是否在P中,一方面,我們不知道有一個有效的算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另一方面,沒有證據表明這樣的算法不存在。事實上,這樣的算法仍然有可能存在,而且還沒有被發現。數獨的決策問題也是一樣,事實上,對於許多其他主要問題,包括布爾可滿足性問題,旅行推銷員問題,子集和問題,派系問題,圖著色問題——儘管我們已經證明這些問題是NP,但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在P 。這就是P=NP問題的意義所在:

P和NP真的是一樣的嗎?如果是的話,這就意味著NP中的所有問題都可以被有效地解決,儘管我們仍然沒有找到實現這一點的神秘算法。否則,在NP中存在一些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任何嘗試解決將意味著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大多數時候,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是一件消極的事情。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以從問題的「硬度」中獲益。屬於NP而不屬於P的問題,其主要特點是很難解決,但很容易驗證其解決方案。

給定兩個正整數n和k,判斷n是否有一個質因數小於k。——質因數分解決策問題

由於該問題的解可以有效地驗證,因此我們知道該問題屬於NP,給定一個整數c,它需要「多項式時間」來知道c是否是一個比k小的質數,還是n的因數。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算法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解決這一問題。因此,使用兩個相當大的質數,就可以計算它們的乘法,這用於生成一個公鑰和一個私鑰。公鑰可以為所有人所知,並用於加密消息。使用公鑰加密的消息只能在合理的時間內使用私鑰解密,假設沒有有效的方法將一個大整數分解為它的質數因子。

  • RSA-2048有617位十進位數字(2048位)。它是RSA數字中最大的,因式分解獲得的現金獎金最高,為20萬美元。除非在不久的將來在整數因子分解或計算能力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否則RSA-2048在許多年內可能無法分解。

但是,如果P=NP,則最後一個假設是錯誤的。為什麼?如果P等於NP,那麼質因數分解問題在P中,這意味著它可以被有效地解決。因此,一旦找到這樣一個算法,任何公鑰都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解密,而不需要私鑰,這使得整個RSA密碼系統完全崩潰,至少在理論上如此。

但是P=NP的負面影響與它所具有的潛在好處相比,是無關緊要的。在數學、優化、人工智慧、生物學、物理學、經濟學和工業領域中,確實存在著數以千計的NP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出於不同的需要而自然產生的,而有效的解決方案將使我們在許多方面受益。證明P=NP將意味著所有這些難題都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解決,這將導致在那些卓越的算法之後進行大規模的智力追求。一旦發現,這些算法將有可能推動人類的進步,遠遠超出我們的掌握。

  • Christian Boehmer Anfinsen是197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之一,因為他致力於研究一種小的,耐久的100個胺基酸長的蛋白質核糖核酸酶A的摺疊。該蛋白質摺疊問題是一個NP問題。

即使這樣的結果,與解決NP問題的有效方法在數學本身引起的革命相比,也可能顯得微不足道。

以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定理為例,該定理闡述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之間的關係。這個定理有370個已知的證明。這些證明都是下列決策問題的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勾股定理是正確的嗎?」這個想法可以概括為:

如果T是一個定理,p是它的證明,那麼p是決策問題的一個解:「T正確嗎?」

數學定理與決策問題之間的這種關係允許我們推廣關於P與NP的討論——如果一個證明的正確性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得到驗證,那麼相應的決策問題就是NP問題(因為證明是對該決策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在一個P等於NP的世界裡,這樣一個決策問題在P中,這意味著它可以用多項式時間來解決。解決這樣一個決策問題本質上就是找到定理T的證明。這可能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一個數學定理並不比檢查一個給定證明的正確性難多少。

P = NP可能意味著證明一個數學定理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比驗證其證明的正確性更難。

最後的結論是值得注意的,因為每一個數學證明都可以形式化為一系列定義良好的邏輯陳述,並由電腦程式進行處理,自動驗證證明。因此,P = NP意味著證明數學定理可以用一個簡單的電腦程式來完成。

「P = NP可以通過允許計算機找到任何定理的形式證明來改變數學,只要這個定理能證明一個合理的長度,因為形式證明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很容易地被識別出來。」——史蒂芬·庫克

人們認為P=NP不太可能的一個心理原因是,提出數學定理這樣的任務通常需要一定程度的創造力,而我們並不指望一個簡單的電腦程式具有這種創造力。

我們欣賞維爾斯關於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以及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沃森和克裡克的科學理論,欣賞金門大橋和金字塔的設計,有時甚至是赫爾克裡·波洛和馬普爾小姐對謀殺案的分析。正是因為他們似乎需要一個飛躍,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更不用說簡單的機械設備了——阿維·威格森

以上的觀點讓我們開始討論人類大腦的本質。雖然科學離理解大腦的機制還很遙遠,但物理定律控制著它的行為。因此,就像其他自然過程一樣,大腦是一種高效的計算設備。因此,任何解決任何問題的方法只要被大腦識別,就可以被有效地識別。因此,P=NP可能意味著大腦有能力以同樣的效率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P = NP,那麼任何人類或計算機都將擁有傳統上被認為是神的那種推理能力,這似乎很難接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像懷爾斯對費馬最後定理的證明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樣的驚人發現可以由一個沒有頭腦的機器人產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強烈的觀點,即創造力對於獲得這樣的見解是絕對必要的。

如果P=NP,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一個與我們通常假設的完全不同的地方。每個能欣賞交響樂的人都會是莫扎特。」——Avi Wigderson

複雜性理論家普遍認為P不等於NP,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2000年,克萊數學研究所將P與NP問題列為數學中七個最重要的開放問題之一,並為能證明P是否等於NP的問題提供了100萬美元的獎金。

相關焦點

  • 什麼是 P = NP 問題?
    Institute 於2000年5月24日公布的數學難題。根據克雷數學研究所訂定的規則,所有難題的解答必須發表在數學期刊上,並經過各方驗證,只要通過兩年驗證期,每解破一題的解答者,會頒發獎金100萬美元。 這些難題是呼應1900年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在巴黎提出的23個歷史性數學難題,經過一百年,許多難題已獲得解答。而千禧年大獎難題的破解,極有可能為密碼學以及航天、通訊等領域帶來突破性進展。
  • 科學家藉助超級計算機來破解著名數學難題
    畢氏三元數問題是畢達哥拉斯定理(也稱「勾股定理」)方面的著名問題,即關於直角三角形各條邊的長度之間的關係問題。在平面直角三角形中,兩個直角邊邊長的平方加起來等於斜邊長的平方,即著名的數學表達式:a^2+b^2=c^2。
  • 量子力學三大難題,困擾科學家已久,如果解決人類文明將迎來改變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量子力學中的三大難題,也是科學家在研究量子之間關係時的主要難題,或許在未來人們解決這些難題後,可以讓人類的文明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並且在很多和量子力學的相關領域都可以得到突破。一,量子的糾纏狀態量子之間的特性最讓人著迷的就是「量子糾纏」了,在物理學中可以說鼎鼎大名,曾經很多著名的物理學家對量子的這些特性都感覺到很驚訝,比如愛因斯坦就對量子的糾纏狀態做出過自己的看法,他稱「量子糾纏」是:鬼魅一樣的超遠距離作用,但是這並不是愛因斯坦不認可量子力學,相反愛因斯坦也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 瘟疫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瘟疫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3.09 星期一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李 魏    為何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疫病的歷史?
  • 數學中最著名未解難題之一!「黎曼猜想」證明尚待檢驗
    參考消息網9月26日報導英媒稱,儘管有人聲稱可以證明,但「黎曼猜想」可能仍未被解決。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9月24日報導,數學中最著名的未解難題之一可能仍未被解決。如果這一猜想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數學家們將看到所有這些素數的分布情況,這將是該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的一個突破。報導還稱,從更實際的角度來說,找到正確的證明方案的人將從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克萊數學研究所2000年公布世界七大數學難題,「黎曼猜想」是其中之一。多年來,這道難題吸引了許多數學家,但還沒有人獲獎。
  • 小樂數學科普:數學與計算機科學2020年終總結-譯自量子雜誌
    當然,對於研究工作涉及這個猜想的研究人員(該論據指出,無窮維矩陣總是可以用有限的矩陣來近似),突然從外部論文中得知這是錯誤的,很令人震驚。數學家現在必須重新審視與這些矩陣有關的其他假設,同時急忙學習足夠的計算機科學以理解本文。今年,計算機科學家還成功地解決了著名的旅行銷售員問題,該問題涉及如何找到任何城市集合的最短往返行程。
  • 千禧年7大數學難題之一被中國人破解?國防科大教授發文稱證明NP=P
    編輯:白峰 【新智元導讀】近日,「計算機科學」刊發了一篇題為《哈密頓圖判定問題的多項式時間算法》,該文宣稱可以間接證明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NP=P難題。也稱「NP≠P還是NP=P」,被稱為世界級數學難題之一。 2000年5月,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CMI)在巴黎舉行的千年數學大會上宣布對攻克世界7個數學難題的懸賞,每個問題100萬美元獎金,「NP=P?」問題被列為7大難題之首。 7大難題中,目前只有「龐加萊猜想」被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證明(2002年),其他難題均懸而未決。
  • 請解開「P對NP」難題
    ,證明P=NP將開啟一些有趣的可能性。第二件事是解決所有其他千禧年獎難題。」要理解這一點,人們必須明白計算機是解決問題的設備,根據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Alan Tling)提出的原則,抽象為物理計算設備可讀的代碼。解決問題需要大量的步驟和一定的時間,隨著問題的增加,所需的時間也會增加。
  • 遠超如今科技的量子計算機,究竟是什麼?為何說他可以改變人類?
    如果量子計算機問世,人類的世界會被徹底改變?原理是什麼?探索世界奇妙之處,盡在探奇冷知識!大家好啊,我是小智!量子計算機如果簡單的解釋,就是一種可以實現量子計算的機器。那這種機器要實現的量子計算又是什麼?
  • 科學家研製超級量子計算機,成現實版深思,或徹底改變未來
    ,可徹底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在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五部曲中,有一臺超級牛逼的超級計算機「深思」,在它的眼裡,一臺能在一毫秒數清一顆恆星所有原子數量的「十億巨型腦」,只能算是一把算盤;一臺能算出一場持續5個星期的沙塵暴中每一顆沙塵運行軌跡的「Google星際思想者」,也只是一臺袖珍計算機。它被設計出來解決宇宙、生命及一切的終極答案,最後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數字「42」。
  • 數學世界三大難題
    我在「西南財經大學」攻讀經濟專業時,一次高等數學的面授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導師給我們講到: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數學的發展成正比;人類數學的發展,中國亦有卓越的貢獻,古有祖衝之,今有華羅庚。21世紀,還有在坐的各位及全國各地的有志之青年。     導師接著講到:古代數學史上有世界三大難題(倍立方體、方圓、三分角)。近代數學史又有第五公設、費馬大定理、任一大偶數表兩素之和。
  • 世界最迷人數學難題 哥德巴赫猜想居首
    在問卷中「最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一欄,網民可填寫一到五個最世界最迷人的數學難題,重複填寫同一數學難題只作一個計算,而且根據排名得票分一、二、三等。答卷的統計,採用經專家論證的統計程序計算。統計程序的執行,通過相應的技術保證使任何人都不可能修改統計結果。
  • 我國數學家證明NP=P
    2020年7月出版的《計算機科學》(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刊)發表了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湘潭大學計算機學院特聘教授姜新文題為《哈密頓圖判定問題的多項式時間算法》的論文,這標誌著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中最為重要的難題之一 "NP=P?"得到科學證明,論文刊出幾天後下載量近千次,引發有關學術群體熱議。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世界歷史上的四大天才光棍,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光棍已經成了進入新世紀之後所有人類的一道難題,不管是什麼原因,對於這群喜歡消費自我的人來說,總是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藉口來逃避婚姻的墳墓,難道真的這麼可怕嗎?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古代的聖賢,還是近代的科學家、藝術家,其中有很多天才光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創造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峰,甚至達到了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地步,但是他們的感情生活卻都非常失敗,這可能就是人無完人,天才的情商總是有點低!
  • 19項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發明,值得收藏
    縱觀歷史,有許多發明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的發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偉大的發明。車輪,公元前3500年改變人類歷史的一項早期發明是輪子。不過,這個輪子並沒有你想的那麼老。第一個輪子可能出現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那時,人類已經開始鑄造金屬合金,建造運河和帆船,甚至設計複雜的樂器,如豎琴。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一、世界七大數學難題問題提出 數學大師大衛·希爾伯特在1900年8月8日於巴黎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上的著名演講中提出了23個數學難題。希爾伯特問題在過去百年中激發數學家的智慧,指引數學前進的方向,其對數學發展的影響和推動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
  • 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本片帶你走訪數學家的故鄉,真實地呈現牛頓、萊布尼茲、高斯等數學家探索著名理論的歷程,就連所用的公式、解題時列出的方程都一一放出來。如果您家孩子不喜歡數學,不妨和他一起看看,為什麼歷史上最聰明的人,卻對數學如此上癮? 紀錄片共四集,前兩集講述數學的起源,主要是各文明古國的先輩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發明和創造。
  • 數學星空下的「千年謎題」
    數學,是最古老的學科。一些懸而未決的數學問題歷經千百年仍為自身保守著秘密。比如數學中最古老的未解之謎——孿生素數猜想,就是由古希臘著名數學家歐幾裡得提出的,距今已近2300年。該問題最重大的突破由華人數學家張益唐於2013年獨自完成。1900年,德國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當時世界數學領域的領袖人物,提出了雄心勃勃的23個數學問題。
  • 中國哲學狂人挑戰世界頂級數學難題四色猜想
    所謂「四色」難題就是「四色猜想」,它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另外兩大難題就是著名的費馬最後定理和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 曾由美國數學家哈肯與阿佩爾於1976年用電子計算機獲得證明,而黎鳴稱自己可以用最簡潔的書面方法作出證明。對此,記者專訪了這位自稱「哲學烏鴉」的思想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