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徵
在IP圈還在為新專利法修改而「自嗨」之際。馬斯克又放了一顆「衛星」,堪稱能夠改寫人類發展的法制史。未來在火星上,或將徹底顛覆包括專利制度在內的地球法律框架基礎。
這一判斷來自於SpaceX公司下提供星鏈業務的Starlink在今年10月發布的一個封閉測試Beta版的服務協議中的第九條款。
對於在火星上提供的服務,或者是通過星際飛船或其他殖民太空飛行器運送到火星的服務,雙方都承認火星是一個自由的星球,任何基於地球的政府對火星的活動都沒有權力或主權。因此,爭端將通過在火星解決之時真誠確立的「自治原則」得到解決。
這條消息最開始是被一名目光敏銳的Twitter用戶發現並發布到網上。發布的時間點正好是SpaceX總裁兼營運長Gwynee Shotwell向媒體披露了SpaceX有計劃將Starlink星鏈引入到火星的消息一周後。
根據上述第九條款,SpaceX對Starlink圍繞地球和月球提供的服務將會遵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進行了明確。
這些信息讓公眾更進一步的了解到了馬斯克的紅色星球「野心」,不僅僅是在技術上要實現顛覆性創新,更是要在法律和制度上突破現有國際法和條約的束縛,最終實現完全依靠「自治原則」的殖民。
一直以來,SpaceX公司打造的Starlink星鏈一直都存在爭議。有人批評其在地球表面布局上萬顆通信衛星的行為是在製造太空垃圾,有人認為其會輕鬆的打敗中國華為在5G上的技術優勢,一些專家還評論馬斯剋星鏈與美國軍方和合作將會為美國進一步鞏固太空戰的優勢。
現在看來,隨著SpaceX總裁公布Starlink將會服務「紅色星球」後,才發現是我們低估了馬斯克的野心。
按照第九條服務條款披露的內容來推測,未來Starlink將不僅在地球和火星上都有部署,在月球上可能也會進行部署,月球或將被打造成馬斯克進軍火星最重要的中轉基地。
按照這一思路推測,馬斯克目前正在運營的其他業務板塊有可能都是其在為「殖民火星」而在地球做的「實驗項目」。
2016年,馬斯克斥資50億美元收購的太陽能光伏企業SolarCity。現在看來,這有可能是未來火星上能源的主要來源方式。
2012年,當馬斯卡還在忙於開發太空火箭和電動汽車時,他和他的工程師們設計了57頁的方案,涉及一個時速600英裡/小時的「超級迴路」(Hyperloop one)項目,可以讓列車在真空管道中便捷的穿梭於城市之間。這種方式是否會成為火星基地間的主要通行方式,看來可能性也很大。
當通信(Starlink)、能源(Solarcity)和交通(Hyperloop one/Tesla)等基礎設施問題解決了,馬斯克希望在2050年將100萬人安置在火星上的計劃就會更加趨於實現。
在今年1月份馬斯克的一系列推文中,他曾提出,按照每年建造100艘星際飛船的速度,希望在未來10年建造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來實現這一移民的目標。
未來火星殖民到底會運行一套怎樣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在2008年的SXSW期間,馬斯克曾對觀眾說「最有可能的是,火星上的政府形式是直接民主的……,人民直接就問題投票,而不是代議制民主(編者註:間接民主,目前世界近60%國家為代議制民主,包括美、英、法等)」。
2018年3月,馬斯克在有關在火星上實施某種直接民主的採訪中。他拿這種民主制度與美國早期的代議制民主進行了比較,認為代議制民主在一個新生國家規模很大時是合乎邏輯的。
馬斯克解釋說:「每個人都會在每一個問題上投票,事情就是這樣」。「有幾件事我想推薦,法律要簡短,……,如果有很長的法律,就會出現一些可疑(suspicious)的事情」。
所以,從馬斯克的理念中,對於火星早期殖民人數並不多時,直接民主和簡單的法律或稱為治理的主流思想。
這也意味著,地球上現存的很多法律體系在火星上或將被重新「洗禮」。
作為專注於「專利和智慧財產權」的自媒體,比較關注馬斯克是否會將這套體系帶入火星統治。
從我之前的一篇專題《 》來看,馬斯克並不是一個「Patent-lover」。這一點從他旗下各個公司的專利狀況就可疑看的出。
實際上,馬斯克大部分業務並不太看重進行「專利」布局。
在他看來,他做的一些像SpaceX的事,公開專利只會引得別人像對著「菜譜」一樣來模仿。而在一些競爭激烈的領域,例如電動汽車Tesla,他也早在2014年就推倒了公司的專利牆,喊出「All Our Patent Are Belong To You」的口號。而震驚業界的腦及接口Neuralink也只有零星幾件專利,完全看不出馬斯克的要用「專利」賺錢的想法。
對馬斯克來說,在地球的專利制度下,申請專利更像是一種防禦性武器或是開放更廣合作的基礎,他是真的不care專利!
不知是不是被他的這種精神所「感動」,即使在特斯拉股票過去半年瘋漲期,專做敲詐大公司的「專利流氓NPE」對特斯拉的下手都要比蘋果要輕的多。在《 》中,雖然特斯拉以上半年受到五個NPE的起訴位列美國汽車行業受NPE騷擾最多的企業,但是與當年蘋果公司動輒一年幾十起甚至更多的騷擾來說,已經少了很多。
所以,無論從創新保護、還是訴訟,在馬斯克看來,都算不上是個事,他對專利的理解已經遠遠超出一般人的視野。
當我們還在津津樂道「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技術,一流企業賣標準」時,他已經開始了「超一流」的事情——創立全新的統治制度。
就是不知道,在他未來統治的火星法律框架下,專利是否還能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