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秋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集體照上,當時只有48歲的愛因斯坦坐在了前排的核心位置,他身旁的洛倫茲與朗之萬已經是鬚髮皆白的老翁了,可見愛因斯坦的學術造詣有多高!
今天距那次「匯集了人類三分之一智慧的科學全明星聚會」,已經過去了將近100年。這100年中,基礎科學雖然也在逐步更新,但比起100年前物理學那群雄逐鹿的時代,基礎物理學真算得上是經歷了一場漫長的「休眠期」。
很多人認為,基礎物理學的停滯不前,是因為再沒有「愛因斯坦」出現了,物理學真正的突破總是由人類歷史上少數的幾位天才去推動的。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現代物理學的數學技巧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越接近大自然的本質,理論突破所需要的數學體系就越複雜,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愛因斯坦」,也不可能再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改變物理學的整個面貌。
上面的說法都合理,因為對於科學發展的未來的討論,是沒有對錯的。但每個人與生俱來地,心裡就存在著一種個人英雄主義情節,因此所有人還是期待著下一位「愛因斯坦」的到來。
很多人由此想到了地球上最聰明的種族——猶太民族,下一位「愛因斯坦」還會是猶太人嗎?先來看看這些數據:諾貝爾獎得主中,超過20%是猶太人,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 19%的化學獎、26%的物理獎、28%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
也許大多數人都認為,下一位「愛因斯坦」很大概率又是猶太人了,但世界各地的預言家們「不同意」了。《推背圖》、《馬前課》、《武侯百年乩》、《乾坤萬年歌》、《燒餅歌》、《金陵塔碑文》及火星男孩、珍妮狄克遜,不約而同地指出,中國(東方)將出現一位「聖人」,網絡上盛傳為「紫薇聖人」或「東方聖人」,他將以全新的思想理論體系,引領全人類邁上文明的更高臺階,實現人類文明的大同世界。
例如《推背圖》第四十七象說道,「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責 ,一言為君。無王無帝定乾坤 ,來自田間第一人, 好把舊書多讀到 ,義言一出見英明」,火星男孩預言,「未來地球的守護神將在古老東方的中國出現」!
這不就是站在物理學的角度,人們所期望出現的下一位「愛因斯坦」嗎?再想想,紫薇聖人就算要救世渡人,也不會再沿用以前聖人們的傳教方式了,科學的理論體系、全新的哲學思想,將會是他送給地球人類的一艘「諾亞方舟」,下一位愛因斯坦也許真如這大量預言所說,將在中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