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為何出現搖擺?人類要負責

2020-11-25 IT之家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在自轉的時候會搖擺不定,目前科學家找到了這一怪異現象的具體原因:人類需要對地球自轉搖擺偏移負責。

自1899年以來,地球自轉軸已偏移了10.5米。目前科學家研究量化發現了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三個成因——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轉暖。之前科學家認為,造成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一個成因是冰川反彈,是指地球表面在經過上一次冰河時期被冰川覆蓋之後,恢復原始形狀時發生的「反彈」。此外,地幔對流是影響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二個成因,地幔物質的循環由地核熱量提供熱量。目前科學家發現人類活動對前兩個成因的影響很小,對於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三個成因卻可能是人類活動,近代人類活動導致冰層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尤其是格陵蘭島,人為性活動所致的氣候變化使格陵蘭島冰川消融。

由於冰川消融和減輕地面負荷,從而導致地球陸地向上隆起,最終地幔緩慢攪動出現錯層,地幔是地球的粘性中間層。研究報告負責人、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地球系統科學家Surendra Adhikari說:「我們之前發現不止一個的形成進程,它們是導致地球自轉軸發生改變的關鍵因素。」

地球自轉出現搖擺

科學家早就知道地球質量分布決定了它的自轉,就像陀螺的形狀和重量分布決定它的運動方式。同時,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噴氣推進實驗室資深研究科學家埃裡克·埃文斯(Erik Ivins)稱,地球自轉並非完全均勻,因為科學家們知道,在過去記錄的數千年夜空中,恆星運動存在輕微搖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空基測量數據證實地球自轉軸每年偏移幾釐米,通常朝向加拿大東北部的哈德遜灣。

研究人員知道,地球自轉搖擺一部分原因是冰川均衡調整所致,自16000年前上一次冰河時期以來該過程一直在持續,當冰川消融時,將「釋放」冰川之下的土壤。漸漸地,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冰川下的土地就像麵包團一樣,出現了「膨脹效應」。在一些遠古冰原邊緣地區,陸地表面也會出現坍塌,這是地下冰層迫使土壤層向上隆起。

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11月份出版的《地球和行星科學快報》上,Surendra Adhikari和他的同事發現,冰川均衡調整大約僅影響地球自轉軸每年偏移3.5米,20世紀地球自轉軸平均每年偏移10.5米,這意味著冰川均衡因素的影響僅佔三分之一。

為了填補這一空缺,研究小組建立了地球自轉物理模型,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模擬演示,輸入20世紀以來陸地冰層和海水平衡變化的數據。同時,研究人員計算了陸地和水域的其他變化,例如:地下水枯竭和人工水庫建造,這是人類地球化的一部分。這項研究結果表明,以上環境因素導致地球自轉軸每年偏移4.3釐米。

研究人員發現格陵蘭冰蓋融化將對地球自轉軸偏移具有一個特殊貢獻,因為格陵蘭島冰蓋融化會釋放曾冰凍在陸地的大量水,它們流入海洋,這樣陸地質量和海洋質量會進行重新分配。埃文斯說:「其他地區的高山冰川和小型冰蓋逐漸融化,也將導致海平面升高,但是其效果並沒有那麼集中,它們對地球自轉的影響經常相互抵消。

核心問題

除了冰川和冰層融化,導致地球自轉搖擺的因素還地幔對流,從地球內部進行觀察,地幔並非處於靜止狀態,而是受對流進程驅使下產生移動:在垂直運動循環中,接近地核的熾熱物質上升,低溫物質下沉。通過在地球自轉擺動模型中加入地幔對流,研究人員可以解釋20世紀以來影響地球自轉搖擺的另外三分之一因素。

埃文斯指出,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種波動並不是任何形式環境災難的前奏。它不影響農業或者氣候本身,同時地球自轉軸輕度偏移對導航設備的任何小影響都很容易進行糾正。

Surendra Adhikari說:「地球自轉軸偏移並不大,但它確定給予科學家一種方法來弄清楚地球的質量分布情況,以及未來將偏移至何處。例如:格陵蘭島冰層融化已經對地球軸心位置改變的影響日益增大,並且地球軸心位置正在向東部方向偏移。

埃文斯說:「這一事實對於氣候科學家十分重要,因為他們可以從全球角度進行理解,地球軸心位置變化現已成為現今最重要的質量運輸工具。」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軸偏移為啥會偏移?與人類產生氣候變化有關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在自轉的時候會搖擺不定,目前科學家找到了這一怪異現象的具體原因:人類需要對地球自轉搖擺偏移負責
  • 搖擺搖擺!地球在自轉時搖擺不定,現在終於知道原因了
    博科園-科學科普-地球科學類人類要對地球自轉中的一些擺動負責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地球系統科學家、這項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蘇倫德拉·阿迪卡裡(Surendra Adhikari)表示:我們提供了不止一個過程的證據,而這個過程是」改變地球軸心的關鍵驅動力」。搖搖晃晃的地球科學家們早就知道,地球周圍的質量分布決定了自轉,就像陀螺的形狀和重量分布決定了它的運動一樣。
  • 地球無時無刻進行自轉,每秒速度超過466米,為何人類察覺不到?
    地球自轉速度每秒466米,速度這麼快,為何人類一點感覺都沒有?人類正因為地球的自轉公轉,才能讓自己的時間過得如此有規律,逐漸形成了四季變化和白天晝夜。宇宙最開始的是因為一場大爆炸,這場大爆炸的出現讓宇宙產生了銀河系、太陽系,經過幾十年的運轉,才讓宇宙當中所有星系能如此有規律。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幾乎都在進行自轉,就連銀河系中的天體也不例外,除了自轉以外,最讓大家懷疑的是,地球每天都在進行公轉自轉,為什麼我們人類感覺不到呢?
  • 地球為何會自轉,它逐漸加速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地球自轉從未停止
    要回答這個難題,我們就要回到45億年前剛誕生的地球來提出我們的疑問:「為何地球在誕生之初就開始了自轉?」當我們的太陽系由一種叫做星雲的氣體雲團形成時,在重力的作用下,眾多宇宙塵埃與氣體聚集在一個並環繞著一個中心開始旋轉。
  • 地球自轉出現故障突然加速?4分鐘憑空消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圖為地球和太陽地球自轉的真實時間為何要慢近四分鐘?‍有網友不禁會問道:「為何太陽日比恆星日的時間多一些呢?」主要是由於地球是一個球體,以太陽作為參照物的話,在自轉一周時地球還在進行公轉,而且從實際中看到的太陽為止地球自轉角度大於360度,自轉的速度不光有角速度還有線速度,一周360度,太陽日的時間就是24小時。為何地球真實時間要慢近四分鐘左右的?據了解,地球公轉是一個橢圓形軌道,並不是每次都需求3秒56的補償,只是均勻上去是這麼多。有的時分最多相差會多達16分鐘。
  • 地球「自轉」速度究竟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看完太震撼了
    地球「自轉」速度究竟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
  • 1972年至今,一共出現了24個閏秒,原因是地球自轉變慢
    相對於北京時間,也就是7月1日7:59增加一秒,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然後才是8:00:00。這是進入2000年以來,第三次出現「閏一秒」現象了。  要自己調時間嗎?手機時間自動調整  早在今年1月,我們就知道今天要閏一秒了。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和國際地球時間局一般都是提前半年公布要閏秒的情況。
  • 人類會被甩出地球嗎?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白晝或繼續變短
    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變化,就是「白天黑夜」交替的意識,一個太陽日為24小時,如果自轉發生了改變,那麼一個太陽日就並沒有24小時這個精確,也就是我們上面說的「時間轉變」。同時也會導致地方出現時差變化,這也是為何原子鐘要進行「閏秒」的調整,閏秒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產生的一種時間概念,所以對時間有影響,但是對我們人類一種看不到的影響,也許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已經出現了變化。
  • 地球「自轉」速度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看後長知識了
    地球「自轉」速度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看後長知識了地球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一直在不停地做著運轉,學過地理的小夥伴們肯定也都知道,地球的自轉帶來了四季交替和日出日落,帶來的影響也是映射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卻是感覺不到運轉的過程和速度的。所以說這樣的問題也是成為了困惑人們的謎團,地球「自轉」速度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
  • 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加速,人類會被甩出地球嗎?
    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變化,就是「白天黑夜」交替的意識,一個太陽日為24小時,如果自轉發生了改變,那麼一個太陽日就並沒有24小時這個精確,也就是我們上面說的「時間轉變」。同時也會導致地方出現時差變化,這也是為何原子鐘要進行「閏秒」的調整,閏秒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產生的一種時間概念,所以對時間有影響,但是對我們人類一種看不到的影響,也許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已經出現了變化。第二,運動物體偏轉。
  • 地球「自轉」速度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看完太震撼了!
    地球「自轉」速度有多快?為何人類毫無感覺?看完太震撼了!我們都知道地球有兩種運動特性,那就是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那麼地球自轉組度有多快呢?為什麼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毫無感覺,看完太震撼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在19世紀時英國物理學家做了一項驗證地球自轉的實驗,首先它在房頂做了一個簡單的傅科擺,僅僅懸掛了一根繩子。然後在繩子下面連接了一個鐘擺,在傅科擺運動過程中可以發現地球運動所帶來的震撼,也發現了地球自轉的規律,並通過後續研究,發現地球的周長為24000英裡,如果自轉一周需要24小時。
  • NASA揭開兩個有關地球搖擺的謎題
    NASA的科學家利用地球水體遷移的衛星數據已經解開了兩條關於地球自轉擺動的謎題 — 一條是新的,而另一條距今已有一個多世紀。這項研究也許能幫助我們增進對過去和未來氣候的了解。雖然地球儀永遠在繞著它的南北極點連成的自轉軸穩穩地轉 著,但真實的地球自轉是會擺動的。地球的自轉軸緩慢地在極點周圍遊移;自觀測以來,最遠的一次偏移距離極點37英尺(12米)。
  • 為什麼地球要自轉?
    但是科學家卻告訴你,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無論你是在中國、日本、美國還是南極,地球都在自轉。而且地球自轉的速度還很快。為什麼地球會自轉呢?其實,不僅地球在自轉,月球、太陽,以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會自轉。我們拿太陽系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天體幾乎都會自轉。地球的自轉和太陽系的形成方式有關。太陽系的幼年就像一個大大的薄餅。
  • 地球為何自轉46億年不停止,它的能量是誰給的?
    還有最經典的搖擺小球,當人給它施加一個外力擺動的時候,它不可能永遠的擺動下去,因為它在擺動過程遇到空氣摩擦,這樣人施加給它產生的重力勢能就無法一直轉化為動能,因此最終重力勢能在摩擦力的阻擋下,慢慢變小最終消失導致小球停了下來。
  • 一年縮短60天,地球自轉變慢原因何在?科學家:人類自救很可笑
    自從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生物鐘以來,對前奧陶紀的貝殼、珊瑚等化石的研究表明,當時的地球每年有420天,相比較現在的365天,多了整整60多天。這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逐漸變慢。之後天文學家們對比了天文觀測數據,也得出了與地質學家一致的結論。這種趨勢是否還在繼續,地球為何會變慢呢?這也是許多人一直關心的問題。要說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地球自轉的原因。
  • 為何地球會自轉
    地球會自轉,對於這個概念,未講之前,相信有些人會覺得很新鮮亦很深奧。因為地軸是否真的會轉移?南北極是否真的會倒置?若對電子有認識,就知道如果一個馬達,若把它的正負極倒轉,它便會逆向旋轉。但當地球的南北極倒置,這個地球便會逆向轉動。我們現今所見的旋風、閃電如此多,其實是因地球的磁場而導致世界有洋流和旋風。為何旋風會像線圈般旋轉?因為馬達當中是有線圈的,所以,地球是因為地磁而導致洋流以及每一樣事物旋轉。但當磁場一倒轉,地磁逆向轉動,地球便會逆向轉動。
  • 證明地球自轉的發明:傅科擺
    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清代流入宮廷的珍貴的西洋儀器——傅科擺模型,其功能是證明地球在自轉。模型由四根立柱組成,合攏後呈一圓柱形。使用時將四根立柱打開,使之呈四邊形,中間吊垂一直徑三釐米的銅實球,球自動沿圓弧作往復運動,並緩慢地改變轉動平面。
  • 地球為何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源於無處不在的萬有引力
    地球的自轉源於太陽的吸引力,也正是如此,地球有了自己公轉的軌道,軌道之上的地球也不會從宇宙中掉下來。隨著人類對太空宇宙的認識,涉及到地球和空間星體的十萬個為什麼也逐漸困擾著我們,也激發著人類不斷地去探索和認知這宇宙中的規律。
  • 一直說潮汐力在減緩地球自轉,為什麼現在地球自轉卻加速了?
    但是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這也是為什麼我要用「大約」的原因。 我們發現地球的自轉周期平均來說要比24小時多一點點,所以從1972年開始,我們會在某個時間給世界時(也就是我們的鐘表)人為加上一秒鐘,來保證計時與太陽日的準確性。
  •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
    這一過程非常的悲壯,在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描繪的非常精彩,到處都是人們無助的哀嚎,還有對地球未來生命的迷茫。但是,當我們從電影內容中跳出來分析,這一做法真的確實可靠嗎?要知道地球上的一些基本環境都是靠著自轉維持的,例如我們感知到的東升西落,我們感受到了一年四季,哪怕是關於南北半球的光照範圍,都是受到自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