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因的巖石形成條件、物質成分、結構和構造各不相同,其中大

2021-01-08 建設工程教育網
不同成因的巖石形成條件、物質成分、結構和構造各不相同,其中大

2019-01-22 18:15  來源:  字體:

大小  列印

 免費直播丨2019一級造價《交通工程》新教材解讀直播

【單選題】 不同成因的巖石形成條件、物質成分、結構和構造各不相同,其中大理巖屬於( )。

A.巖漿巖
B.變質巖
C.火成巖
D.沉積巖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巖石。變質巖的構造主要有板狀構造、片狀構造、千枚狀構造、塊狀構造,大理石屬於塊狀構造。參見教材P2。

下載下載1. 2019年一級造價師考試重點內部資料下載下載2. 2019年一級造價師考試大綱對比變化下載下載3. 2019年一級造價師造價管理模擬試題

相關焦點

  • 地理小常識:地球上的3大巖石(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
    巖石是在地質作用下,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有規律組合而成的地質體。按照成因分類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其中巖漿巖:約佔地殼重量的 94 % ;沉積巖:約佔地殼重量的 5 % ,但佔陸地分布面積的 75 %;3.變質巖:約佔地殼重量的 1 % 。
  • 巖石的結構與構造有什麼不同?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巖石的結構與構造有什麼不同?答:《現代漢語詞典》對結構與構造的解釋是這樣的:□結構:各個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構造:各個組成部分的安排、組織和相互關係。
  • 沉積巖:沉積巖的結構,構造,分類及主要類型
    巖層:沉積巖的最基本單位,同一巖層具有基本均一的成分、結構、構造和顏色。巖層之間的界面稱為巖層面。據形態並結合成因,我們將沉積構造分為三大類:1、物理成因的構造①層理構造層理是沉積巖中最普遍的原生構造,由巖層內部的成分、粒度、結構、膠結物和顏色等特徵在剖面上的突變或漸變所顯現出來的一種成層性
  • 變質巖:變質巖的結構和構造
    變質巖的結構構造和化學成分、礦物成分一起,是變質巖的最基本的特徵,是恢復原巖、再造變質作用歷史及巖石分類命名的標誌。變質巖的化學成分主要反映原巖特點;變質巖的礦物成分主要反映變質作用條件下,那麼結構構造則主要是變質作用機制的反映。
  • 怎樣鑑定礦物和巖石
    由人類人工方法所獲得的某些與天然礦物相同的單質或化合物則稱為合成礦物。礦物原料是極為重要的天然資源,廣泛應用在工農業和科技領域。透明度的大小取決於礦物的化學成分和內部結構。厚度以10毫米為標準,一般透明度分為三級:1.透明:可充分透過光線,通過礦物可以看到對面的物體。如水晶、石膏(透明石膏)。
  • 巖石的分類詳解
    圖1  三大巖類物質循環巖石的分類:根據其成因可分為巖漿巖(火成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②巖漿巖的構造,是指巖石中不同礦物與其他組成部分的排列填充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外貌特徵。構造的特徵,主要取決於巖漿冷凝時的環境。巖漿巖最常見的構造有:塊狀構造、流紋狀構造、氣孔狀構造、杏仁狀構造。結構和構造特徵反映了巖漿巖的生成環境,因此,它是巖漿巖分類和鑑定的重要標誌,也是研究巖漿巖作用方式的依據之一。
  • 變質巖:變質巖的礦物成分,成因分類及礦物共生組合的規律
    原巖的化學成分是形成變質巖的物質基礎,而物理化學條件則是變質巖出現什麼礦物或礦物組合的決定條件。例如:原巖為含有矽質的石灰巖,其反應為CaCO3+SiO2=CaSiO3+CO2。因此,研究巖石的礦物成分可推斷巖石的化學類型。中、高級變質礦物 變質巖中,礦物成分的成因分類:(1) 新生(變晶)礦物:在變質作用過程中新生成(通常為變質結晶)的礦物。如:紅柱石。(2) 原生礦物:在變質作用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原巖中的穩定礦物。如:部分石英。(3) 殘餘礦物:在變質作用過程中殘留下來的原巖中的不穩定礦物。如:長石。
  • 《地質學基礎》-複習-沉積巖中的原生構造
    這種類型的構造的主要類型有槽模、溝模、衝刷面。 槽模 水流的侵蝕作用在泥巖的表面衝刷成凹坑,在上覆巖石的底面上形成一些不規則的突起,稱為槽模。槽模一般是不對稱的,最突出的部位侵蝕最深。槽模常常是成群出現,規模和大小基本相同。槽模是判斷濁流的一個特徵構造,可以指示水流流向。
  • 【地理視野】高考地理中比較分析三大類巖石的特徵
    根據成因不同,可將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在野外,可以根據巖石的外觀特徵如顏色、結構(組成巖石的礦物的結晶程度、晶粒大小、晶體形狀及礦物之間結合關係等)、構造(組成巖石的礦物集合體的大小、形狀、排列和空間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顆粒的大小)、圓度(指碎屑顆粒的稜角被磨蝕圓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顆粒接近球體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斷是哪一類巖石。
  • 沉積巖的結構和構造究竟什麼樣?
    有問必答提個醒 沉積巖的結構如何?構造如何? 答: 沉積巖的結構: 碎屑結構、泥質結構、化學結構、生物結構等。
  • 【地理視野】如何分辨生活中常見的巖石種類?
    雖然巖石的面貌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從它們形成的環境,也就是從成因上來劃分,可以把巖石分為三大類:沉積巖、巖漿巖和變質巖。 1、沉積巖 沉積巖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種巖石類型。它是由風化產物、火山物質、有機物質等碎屑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經過搬運、沉積和石化作用,最後形成的巖石。
  • 巖石的分類
    由於巖漿壓力小,溫度降低較快,組成巖石的礦物結晶較細小。(3)噴出巖:巖漿沿地表裂縫一直上升噴出地表,這種活動叫火山噴發,對地表產生的一切影響叫火山作用,形成的巖石叫噴出巖。在地表的條件下,溫度降低迅速,礦物來不及結晶或結晶較差。肉眼不易看清楚。巖漿巖的產狀:是反映巖體空間位置與圍巖的相互關係及其形態特徵。
  • 巖石篇—沉積巖—角礫巖
    按成因,角礫巖可分為殘積的、層間的、泥石流的、崩塌的、成巖的、構造的和火山的。如石灰巖洞頂,由於溶解而崩塌,石灰質角礫被鈣質或紅土所膠結,可形成崩塌角礫巖(洞穴角礫巖)。在成巖階段,由於膠體脫水,體積收縮,巖石碎裂成角礫,再被膠結,則可產生成巖角礫巖(見礫巖)。
  • 2017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知識點:巖石的構造
    1.巖漿巖的構造:巖漿巖的構造特徵,主要取決於巖漿冷凝時的環境。最常見的構造有:塊狀構造 巖石中礦物晶粒無定向排列,不顯層次,呈緻密塊狀。具有等粒結構和斑狀結構的巖石常呈塊狀構造,如花崗巖、花崗斑巖等深成巖石或淺成巖石。  流紋狀構造 巖石中有不同顏色的條紋,或有拉長氣孔以及有長條狀礦物沿著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外貌特徵,稱為流紋狀構造。這是因為噴出地表的巖漿是在緩慢流動過程中迅速冷凝而成的。這種構造僅出現於噴出巖中,如流紋巖。 氣孔狀構造 巖石中分布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氣孔,稱為氣孔狀構造。
  • 巖石玄武巖中的普通輝石巨晶與石榴石巨晶形成條件
    新朋友請按上方藍字☝ 老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在玄武巖破碎, 玄武巖生產線中另據Lindsle7(1968)的實驗資料,當壓力大於10kbar時,歪長石將開始不一致熔融Green等(1970)用鹼陸玄武巖和霞石玄武巖所進行的結晶作用實驗表明,在結晶作用的最後階段,在近固相紋區(P<10kbar,了近於900q8)有歪長石成分的長石晶出。由此可知,歪長石形成的壓力條件應在8-10kbar之間,即相當於25-33km的深度範圍內。顯然,它與其共生於玄武巖中的普通輝石巨晶,或將在後面提到的石榴石巨晶的形成條件不盡相同。
  • 地理小常識:地球陸地上分布面積最廣的巖石類型
    剛剛我們介紹了我們常見的3大巖石: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那地球陸地上分布面積最廣的巖石類型是誰呢?沒錯,就是沉積巖。沉積巖約佔地球表面巖石的75﹪,而在我國更達 77 . 3 % ;其中最多的是頁巖,其次為砂巖和石灰巖。
  • 野外如何看巖石?
    多重地層劃分與多重地層單位這裡主要強調三套常用地層單位(巖石地層單位、生物地層單位和年代地層單位)和兩套獨立的地層單位系統(巖石地層單位系統和年代地層單位系統)地層形成的沉積環境(相)地層形成的環境(相)包括地層形成的沉積環境(沉積相)和地層形成的大地構造環境
  • 巖石建造與成礦系列主要類別及其找礦意義
    從上面所述的概念可以看出,它與前述成礦系列不同之處是強調了各種巖石組合與成礦系列在特點自然、地質環境之下形成的,而且,與地殼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繫。例如主要的巖漿建造及其成礦系列劃分的依據就是成因相同、時代和構造位置相近的各種巖漿巖體的組合。除此之外,一般還都強調了大地構造背景,同時包括了在相似條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特徵的許多雜巖體。
  • 地震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目前關於地震成因的主要觀點
    但由於其引起板塊運動的原因不同,可以將板塊運動致震說分成以下兩種不同的學說。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殼三部分組成,呈同心圓狀,從內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殼。各大板塊處於軟流層上,由於靠近地核處的地幔物質溫度高於靠近地殼處的上地幔,這種顯著的溫度差,形成了地幔物質的對流現象,導致了板塊的運動。板塊的運動有兩種不同的方式,即鄰近板塊的分離和碰撞。
  • 巖石的種類
    火成巖是巖漿在地下或噴出地表後冷凝形成的巖石,又稱巖漿巖。大部分火成巖是結晶質,小部分是玻璃質。火成巖的形成溫度較高,一般介於700-1500℃之間。火成巖主要由矽酸鹽礦物組成,在地殼中具有一定的產狀、形態。根據巖石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份,火成巖又分為噴出巖和侵入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