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3日,印度衛生部門發布權威消息,截至當日早8時,該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達到9152人,死亡308人,已經治癒的人數僅為857人。雖然這個數據整體來看,和美國、義大利等重災區相比並不算嚴重,但要仔細分析,真的細思極恐。
一個可以借鑑的例子。時間推到今年2月21日,在義大利出現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政府對疫情形勢的發展還是樂觀的,民間普遍認為這只是一場普通流感,大多數義大利人對帶口罩的行為更是不屑一顧。
但2周後,到義大利封城的前一天,該國單日新增數達到1332例,病死率高達5%。當時媒體報導了義大利醫院人滿為患、醫生被迫每天高強度工作的畫面,隨後政府被迫封城,1600萬人的流動受到影響。疫情在義大利的迅速蔓延,給所有國家敲響了警鐘。
印度第一例患者出現在2月20日左右,與義大利出現的時間點極為接近,那是一位在中國實習的印度醫學生。疫情出現後,莫迪政府的反應還是比較迅速的,當時印度採用了社區隔離的方法來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這一措施可以說是很有力的,迅速壓制住了疫情抬頭的形勢。
遺憾的是,義大利、歐洲等國疫情爆發後,印度本土出現了多起輸入型病例,並在本土發生了交叉感染的情況,可以說,這就為後續印度本土疫情激增埋下了種子。
我們知道,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和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在防疫這件事情上,擁有天然的劣勢。比如印度貧富差距懸殊,國內存在大量的貧民窟,這裡人口密度大,環境惡劣,是病毒快速傳播的合適場所。以印度塔拉維貧民窟為例,它是印度現在規模最大的貧民窟,這裡生活著近100萬人,而面積不過2平方公裡,不幸的是,4月1日,這裡首次出現了確診病例,截至11日,這裡已出現了28例確診病例,如果這顆「炸彈」爆炸,沒有人能想到接下來將發生什麼。
目前,印度在國內疫情爆發的背景下,還面臨著來自歐美以及中東國家的輸入風險,有印度專家對此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如果政府不採取進一步措施,印度在今年7月,就將有3000-5000萬的人口被感染,最壞的結果則更慘烈,將有1.3億人被感染。現在,事實擺在桌面上,莫迪政府可謂壓力山大。
其次,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印度全國目前只有4萬呼吸機,這一數據還不如美國紐約州一州的數量,另外在印度每超過一萬人才能有一位醫護人員,醫療資源十分稀缺,而且再者說,很多印度人是沒有經濟能力去擔負如此高的醫療費用。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莫迪政府為國民提供了免費的新冠檢測,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在此,我們呼籲莫迪政府在疫情還未爆發之時,繼續加強管控措施,,早日取得抗役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