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人口滿3億看世界人口問題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專稿:美國人口普查局宣布,美國人口將於本月當地時間17日達到3億。美國人口以發達國家非同尋常的高速度在增長,並繼續雄踞繼中國和印度之後世界第三人口大國。這一消息再次引起人們對世界人口問題的興趣。

    當今,世界各國對本國的人口生育政策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實行鼓勵生育人口的國家,第二類是計劃生育人口的國家,第三類是既不鼓勵也不限制、隨其自然生育的國家。鼓勵生育的第一類國家有日本、俄羅斯和西班牙等西歐國家。這些國家經濟大都比較發達。計劃生育的第二類國家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等。隨其自然生育的第三類國家有美國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

    一、 美國人口增長靠移民

    美國人口的發展是世界人口發展史上一個值得研究的特別案例。從1776年7月4日建國開始算起,美國人口直到1915年才達到1億。美國人口用了139年的時間才突破1億。但隨後增速加快。此後52年的1967年,美國人口超過2億。39年後的今年,美國人口達到3億。如果繼續以這樣的高速度發展下去,再過37年,美國人口就會突破4億。

    近年來,美國人口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移民增加以及移民生育子女的增加。美國皮尤拉美裔研究中心一位人口統計學家估計,美國新增1億人口中的一半是移民或是他們在美國出生的子女。如果沒有這些人,美國人口將是2.47億,拉美裔人口將是1600萬而不是現在的4400萬,亞裔人口也將只有200萬,而不是現在的1300萬。

    美國人口數量目前僅次於中國與印度,在發達國家中排第一,同時在工業化國家中人口增長最快,每年增加約280萬人,但美國平均每平方公裡僅33人,與歐盟國家的120人和日本的360人相比,仍顯得十分"空曠"。

    美國人口將突破3億的消息引起不同反響。英國《獨立報》認為:美國人均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數的4倍,消耗的水是3倍,生產的垃圾是兩倍,排放的二氧化碳是5倍。美國以世界5%的人口,使用了全球23%的能源、15%的肉類和28%的紙張。人口的增加意味著更多的人消費已經有限的資源。文章認為,美國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一個不可持續發展的「壞榜樣」。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表示,人口突破3億對美國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美國人口增長主要依靠移民,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移民抵達美國後,逐漸改變了原來美國社會白人一統天下的局面,促進了美國文化走向多元化,有助於美國白人理解不同族群、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並與之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從而有利於美國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近年來,美國採取引進高學歷、高素質移民人才的政策。這就等於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費時費力費錢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美國沒花成本培養就大量變成美國的優質人才,從而提升了美國的國際競爭力。


    二、西歐和日本鼓勵生育子女


    西班牙是西歐一些國家中鼓勵生育子女的典型案例之一。西班牙目前全國人口為4400萬。由於歷史、經濟和觀念等原因,西班牙婦女不願意生孩子和多生孩子。生育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並已經出現社會老齡化問題。西班牙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14%。

    近年來,西班牙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一對已婚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政府每月給予300歐元(大約合3000元人民幣)補貼。生育的子女越多,補貼的數額越大。

    但是,儘管如此,西班牙人還是不願意多生孩子。他們寧肯花錢抱養包括中國小孩在內的外國小孩,也不願意自己生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是西班牙人生育觀念與中國人不同。不少西班牙人認為,生育子女只是社會責任,但在經濟上是划不來的。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父母要做出巨大付出,尤其是經濟支出。許多西班牙人的人生觀念是活著只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他人,更不是為子女。

    近年來,西班牙人口增加的部分中,主要也是依靠移民。這大概是西班牙政府實行比較寬鬆的移民政策的原因之一。

    據報導,西歐不少國家也是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法國對"人口問題"的體會更深。法國是目前西歐人口最多、出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移民及其後代佔到了人口總數的1/6。

    日本是東方國家中少數鼓勵生育的國家之一。專家預計,從2006年起,日本人口將進入負增長期,比原先預計提前了一年。如果不立刻採取行動增加新生人口,人口驟減的負面作用將直接影響日本國際競爭力。

    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於1997 年1月的估算,從2007 年開始,日本人口將由1.2778 億人的高峰按年率為0.56%遞減,到2050年減至1.0050億人,到2100年減為6737 萬人。

    日本家庭之所以不願意生育,是因為養育費用高昂。養育費包括對孩子的人力資本的投資,以及母親為培育孩子必須犧牲工作的費用等。日本政府也在採取措施鼓勵生育。但是,效果仍不明顯。


    三、 俄羅斯育齡夫婦不生育要繳稅

    由於歷史和經濟等原因,俄羅斯人口增長緩慢。近年來甚至出現負增長。俄羅斯政府多年來採取了許多鼓勵生育的措施。日前,俄羅斯甚至有人提出,育齡夫婦如果故意不生育子女,將要被罰以交納稅金。

    據報導,1993年,俄羅斯人口出生率開始嚴重負增長,加之人口老齡化嚴重、兒童死亡率上升,俄羅斯的人口不斷減少。今年 5月10日,普京 總統在致聯邦會議的年度國情諮文中指出,俄羅斯居民的總數在以每年70萬的數量遞減,俄羅斯政府應該立即解決該領域的問題。7月24日,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目前總人口為1.424億人,從1月份到5月份俄羅斯的人口數量減少了30.47萬(0.21%),俄羅斯的人口危機已迫在眉睫。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是死亡率的2.6倍,但在俄羅斯這一比例卻恰好相反,每分鐘出生及死亡人數的比例為3∶5人。

    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了2000萬精壯男子,蘇聯在戰後一度遇到了人口問題,然而,在蘇聯政府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之下,蘇聯並沒有爆發嚴重的人口危機。但是,蘇聯解體後,隨著俄羅斯經濟進入低迷狀態,1993年,俄羅斯第一次人口數量嚴重減少,而且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今天。

    面對俄羅斯的人口問題,俄羅斯政府出臺了鼓勵生育、保障撫養、吸引移民及增加遠東宜居性等幾大應急措施。俄羅斯總統普京歷來十分重視國內人口形勢的發展和人口政策的制定,上臺伊始就責成政府有關部門研究人口發展戰略,並公開反覆強調人口問題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普京人口政策的核心是改變現有價值觀,回歸傳統,尊崇傳統價值觀,重視家庭,樹立養育子女光榮的觀念,強調個人對家庭、對子女、進而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

    俄羅斯造成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社會變革、戰爭時期、政局動蕩,經濟衰退,所有這一切使曾幾何時無憂無慮的俄羅斯人陷入嚴重的生存和心理困境。年輕人不想結婚,結了婚也不願生孩子。

    四、 地球需要計劃生育

    從總體上看,世界人口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地球需要計劃生育。否則,地球總有一天會不堪重負。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世界人口在1930年達到2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達到50億,1999年達到60億,人口增長速度在20世紀一直呈加速狀態。

    不過,隨著婦女生育率的下降,進入21世紀後全球人口的增長速度已經放慢。此外,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上6個人口最多的國家,6國的人口總數達到了33億,超過了世界總人口的一半。目前,全球每天有約36.5萬人降生,其中57%誕生在亞洲,26%誕生在非洲,9%誕生於拉丁美洲,5%誕生於歐洲,而在北美洲誕生的只佔3%。此外,不足1%的人口出生在大洋洲和各大洋的島嶼上。減去死亡人數後,全球平均每天增長近21萬人,地球每年增加近8000萬人,差不多相當於一個較大國家的人口。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國家之一,一半以上的國民年齡在25歲以下,1/3以上的人口年齡在15歲以下。據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預計,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增至15.93億。聯合國人口專家謝麗爾·索耶稱,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印度人口將於2030年左右超過中國,而且很可能會提前。

    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並把這一政策當做國策。事實表明,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是正確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自1971年至1998年的28年間,因計劃生育因素減少的出生人口數達3.38億。據悉,我國1971年婦女平均生育5.44個孩子。如按這個水平不變,我國人口總數到1998年即增至18.45億人。而由於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和經濟增長的原因,我國實際婦女平均生育孩子數從1971年的5.44個降至1998年的1.84個,1998年我國人口控制在12.48億,目前控制在13億。

    研究報告同時表明,我國自1971年至1998年因計劃生育而少出生的大量人口為家庭節省少年兒童撫養費6.4萬億元,為國家節省少年兒童撫養費1萬億元。

    此外,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2000年2月,印度政府通過了一項新的人口政策,旨在到2045年分三步實現人口平衡增長。印度政府還確定了近 期、中期和遠期目標,即首先滿足群眾對避孕藥物和工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醫務人員和醫療服務的需求;到2010年實現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到2045年實現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相適應的人口零增長。

    為鼓勵群眾"建立小家庭",即一對夫婦只生育兩個孩子,政府還提出了16項措施,其中包括對超過21歲法定年齡結婚者予以獎勵、對生育了兩個孩子後做絕育手術的夫婦在家庭福利和醫療保險等方面給予照顧。

    1971年,當時印度的人口僅為5.48億。到1991年,印度人口增至8.46億。目前,印度的人口已超過10億。受宗教和傳統習慣的影響,印度早婚、多育甚至童婚現象十分嚴重,計劃生育實行起來難度很大,特別是在邊遠地區和農村。近年來,印度各界越來越多的人士認識到,人口盲目增長已嚴重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要求政府採取有力措施限制人口增長的呼聲日益高漲。

    世界上的人口問題是個複雜的問題。各國應該根據各國不同的國情加以解決。需要控制人口增長的國家,就必須把人口控制好,以利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樣,需要鼓勵人口增長的國家,也必須繼續進行鼓勵。總之,不管是鼓勵還是控制人口,目的都是一個,這就是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人類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全人類和諧發展的需要。(劉瑞常)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世界人口2064年達峰值97億
    報告預測,中國或將失去將近一半的人口(如今為14億,到2100年為7.3億),而工作人口的減少將阻礙中國經濟增長。報告認為,中國的GDP將在2050年超過美國,但之後因為人口數量下降的問題,會在本世紀下半葉被美國「反超」。相比之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將在未來80年內增加兩倍——從10億到30億。
  • 2100年世界將遭遇人口危機!23國人口減半中國降至7.3億,老齡人口將...
    77億增加到97億,世界總人口將在本世紀末前後達到近110億人的峰值。人口膨脹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危機引發了普遍的擔憂。 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這一擔憂可能有些多餘。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世界人口在2064年將達到峰值97億,然後到2100年會逐漸下降到88億。
  • 張平:美國人口僅3.3億 為何卻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總量最高的國家,人口達到了3.3億人。2019年美國GDP實現了21.48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了6.5萬美元。中國GDP大概實現了14.17萬億美元,距離美國還有7.31萬億美元的差距。
  • 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
    聯合國報告: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7億 這份名為《世界人口展望2019:發現提要》的報告說,從現在起到2050年,一半的世界新增人口將集中在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金)、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印度尼西亞、埃及、美國等9個國家。預計2027年左右,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報告發現,世界人口增速在放緩,更多國家人口出現萎縮。
  • 2100年,世界人口88億,23國人口減半,中國多少人?美、印呢?
    現在佔據世界人口第二位的印度和頭號經濟強國美國情況如何?佔據前五位的的國家是誰?前面提到了,23個國家的人口恐將減半。《柳葉刀》預計,日本、泰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韓國和波蘭等23個國家的人口恐怕將減少一半。但北非、中東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人口將在本世紀增長2倍。報導稱,在2100年,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印度,美國人口將從3.3億躍升到3.4億。
  • 梁建章:世界人口日,該關注哪些人口問題
    【財新網】(專欄作家梁建章黃文政)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1990年,聯合國根據其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屆會議的建議,決定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的關注。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國際社會關注人口問題,側重點是關注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和環境問題造成的壓力。
  • 世界人口日|一起來說說關於人口那些事兒……
    2020年7月11日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1987年的今天,地球人口達到50億。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1989年,在聯合國發展規劃署理事會建議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的關注。
  • 世界人口史!未來40年,亞洲人口可能再增加13億
    美國也從 1800年的 530 萬增長到 1920 年的 1.06 億,2010 年美國已超過 3.07 億人。20 世紀的蘇聯人口經歷了較大起伏,由於持續不斷的戰爭,截止到 1945 年二戰結束,蘇聯喪失了約 9000 萬人。隨後人口平穩增長,但從 20 世紀90 年代起,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人口又陷入停滯。
  • 美國人口只有3.3億,消費力卻超中國「10萬億」?
    來源:九哥財經美國現在依舊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這個地位自從二戰後就一直保持到今天,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都處於一個領先的位置,前蘇聯在二戰後與美國地位不相上下,時至今日,美國成為「世界霸主」,而蘇聯卻已經解體了,變成「前蘇聯」。
  • 2017世界人口排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排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十個城市及2050年世界人口排名
    印度緊隨其後,2017年印度人口數量為13.04億,已經大幅逼近中國,相信不久之後印度就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排名第三的是美國,2017年美國人口數量為3.22億。    第二名:印度德裡    以2570萬人口在2015年位居世界第二大城市。印度作為新興經濟體,醫療衛生發展,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人口激增,伴隨經濟發展,人口遷往城市,導致了與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的過度城市化,並由此引發許多問題。
  • 中國人口問題的基本認識與建議
    並且,高齡化問題也將日益突出。2019-2050年中國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將從約3200萬人升至1.3億,佔比從2.3%升至10.3%;2073年達1.74億的峰值,佔比升至17.2%;2100年為1.56億,佔比21.5%。 5)人口總量將在五年內將進入負增長,遠期將急劇萎縮。
  • 世界人口2050年將達97億 2019年世界人口排名前10國家
    至誠網(www.zhicheng.com)6月21日訊  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數量是77億,不過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30年世界人口將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
  • 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幾個?人口對一國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至今有233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區域都分布著不同的人口,按照2020年3月的最新統計,世界上總共有75.85億人口,而1950年世界總人口只有25億,1980年已經增加到44億,2000年時已經超過60億,聯合國預計全球總人口在2025年時會達到80億,2050年時超過
  • 國情小百科|第31個世界人口日 呼籲關注人口問題
    2020年7月11日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達到50億。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1990年聯合國根據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屆會議的建議,決定從這一年起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關注。
  • 本世紀末中國人口降破10億 人口越少越好嗎?
    南京大學人口學者陳友華表示,從過去幾十年人口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係看,中國人口正在從過去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變成一個重要的抑制因素。未來養老、適婚年齡人口性別比失衡等問題都是中國必須面對的挑戰。  認識人口新常態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多位人口學者發現,對於中國人口在世紀末將會衰減這樣一個預判,人口學者基本認同,只是說到底衰減到什麼程度,還沒有統一定論。
  • 世界人口排行榜:2027年印度人口超中國
    目前,在世界10個人口大國中,亞洲佔5席,分別是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其餘5國是美國、奈及利亞、墨西哥、巴西和俄羅斯。其中,奈及利亞人口位居第七位,也是目前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預計到2050年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三大國。到2050年,3億人口以上的國家將達到6個,新增加分別是印尼、奈及利亞、巴基斯坦。
  • 世界人口概況
    人類喜迎新千年紀元到來之際,人口問題的警鐘再次敲響,世界人口於1999年10月12日達到了60億。「聯合國60億人口日」提醒全世界人民和各國政府,儘管「人口爆炸」趨勢已經減緩,但人類面仍臨著嚴峻的人口形勢。
  • 全球人口將達80億 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統計數據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中國人口數量 全國總人口各省人口排名)。
  • 2050年人口預測:印度突破15億。那中國、美國呢?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即使不算港澳臺的人口,也快達到14億了。在未來,中國的人口數量,會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嗎?根據聯合國的人口展望報告來看,印度的人口肯定會超越中國。到了那個時候,兩個國家的人口都會超過14億。
  • 【名師整理】高中地理人口問題、人口金字塔的判讀方法考點整理
    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我國人均GDP超1萬美元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增長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