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很多極端的物質存在,大家最孰知的可能就是黑洞了吧。但是,有一顆比黑洞還要神奇的恆星,它就是現目前人類已知的密度最大的恆星,神秘的天狼星B星。這顆恆星之所以很晚才被人們發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作為一顆恆星,相比於它的同伴,它體積太小了,而且所發光線也十分微弱。
在上個世紀,人們發現天狼星A的運行軌跡很奇怪,它和一般的星體做弧形運動不一樣,它大致是呈S形在運行。後來,人們發現了它的伴星天狼星B對其的強大引力作用後,這個謎團才得以解開。但又一個謎團呈現在廣大科學家面前。為什麼一顆和地球差不多體積的恆星,可以對龐大的天狼星A的運行軌跡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呢?後來,人們觀測到,原來天狼星B擁有驚人的密度,它雖然只有地球這麼大,但它的質量卻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七成。
打一個比方,我們一盒普通的牛奶為半斤,但是,如果把這個牛奶盒中的奶倒掉並灌滿水銀,它的重量可以達到7斤,如果把天狼星B的物質搬250毫升到這個牛奶盒中,它的重量大約可以達到12噸。這樣,一個牛奶盒大小的物體要用卡車來拖,想必大家一定很驚訝吧!
那麼,為什麼這顆恆星可以達到這麼高的密度呢?原來,天狼星B是一顆白矮星,已經快到其生命的盡頭了,它是由一顆正常體積的恆星崩塌形成的,引力將恆星的所有物質聚集到一起,這樣,以前那顆恆星的全部質量都濃縮到了一個地球這麼小的範圍內,這才造就了一顆傳奇的恆星。
但是,從原子物理學的角度講,這並不是密度的最大極限,而且和密度的極限差得遠。我們不妨想想,什麼狀態下物質才能達到密度的極限呢?我認為:如果我們可以利用某種強大的能量將原子的電子分離,只剩下一個原子核,再將這些原子核集中到一起,那麼,這個新形成的物質密度就是最大的。而且,原子核之間如果可以通過強互作用力緊緊的吸引在一起。那麼,一團核桃大小的物質,就有10000噸的重量,這和一艘航空母艦的重量是差不多的。
我相信,即使不考慮黑洞這種極端天體,天狼星B也一定不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比如,1935年,天文學家在仙后座又發現了一顆體積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恆星,但通過對其周邊天體運行的觀察,推測出其質量可達到太陽質量的3倍,也就是說,它一團核桃大小的物質質量可以達到36噸。這無疑又是一個讓人驚訝不已的密度。
但是,這和理論中最大的密度,一立方cm10000噸還相差很遠。我相信,將來人類一定可以將這種高密度物質製造出來,甚至還可能發現密度更高的物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