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賀州市八步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龍愛量子」重大傳銷案件,林躍慶等20名被告人被八步區人民檢察院指控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該起案件案卷多達250餘卷,涉案金額約37.88億元,有32名律師出庭辯護,100多名社會各界人士及被告人家屬旁聽,為八步區法院建院以來最大的一宗刑事案件。
被告人林躍慶等20人
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8月,被告人林躍慶在廣東省東莞市糾集被告人洪碧英、郭偉崇、陳其昌、馬文靜、朱科、陳智勇等人使用陳其昌提供的「QBF網絡平臺」(該平臺由陳志勇請人使用陳其昌提供的原始碼搭建)以銷售量子高科技產品為名,以購買產品、發展下線、繳納會費的方式,以高額動態、靜態收益為誘餌在網際網路上吸引參加者繳納850元至85000元六個級別的入門費註冊成為「平臺」會員,會員按左右兩區呈金字塔形式排列。
「平臺」先後依託廣東潤玖實業有限公司、龍愛量子物聯網商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前海龍愛量子物聯網跨境電商-(深圳)有限公司進行公司化運作,發展會員,吸收投資款。「平臺」於2016年9月24日正式上線運營,後聘請東莞市中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宋井華(另案處理)對系統進行更新升級,新「平臺」(即「龍愛物聯網」,俗稱「龍愛量子網絡平臺)於2017年5月19日上線運營至案發。
為實現「平臺」公司化運營,林躍慶委派郭偉崇、陳家靜(另案處理)等人先後註冊成立龍愛量子產業(深圳)有限公司、龍愛量子物聯網商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前海龍愛量子物聯網跨境電商(深圳)有限公司、龍愛量子科技實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以龍愛量子產業(深圳)有限公司為母公司成立龍愛量子產業集團。
林躍慶擔任集團董事長實際控制所有公司。林躍慶等人及公司以銷售量子高科技產品為名多次召開大型會議、依託地方團隊領導人(又稱系統「常委」)多次舉辦市場地方會議,多渠道吸收會員。「平臺」運營期間,林躍慶、郭偉崇等人大量招聘職員進入主營「平臺」業務的物聯網公司、跨境電商公司、科技實業公司三家公司任職。其中:物聯網公司負責「平臺」運營、會員發展、產品介紹、會員投訴、培訓會員業務並設立對公帳戶負責收取會員資金;跨境電商公司負責後期承接「平臺」運營並設立對公帳戶負責收取會員資金;科技實業公司負責「平臺」商城的商品採購、倉儲、商品發放工作等。
八步區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彭惠娟擔任審判長
2017年3月,林躍慶聘請被告人魏啟訓、王世龍擔任物聯網公司副總裁後,魏啟訓、王世龍對公司、「平臺」、量子產品及林躍慶本人在網絡、媒體進行大量虛假、誇大的宣傳、推廣,致會員呈爆發式增長。科技實業公司總裁馬文靜,先後與40多家供貨商採購超過60種產品,並在東莞市租用兩個倉庫用於儲存、發放商品;科技實業公司在採購過程中要求供貨商在商品、包裝物上標註龍愛商標、標識,再物流交付到東莞倉庫,期間並不存在林躍慶、馬文靜所稱的已購建量子艙對部分產品進行量子轉植。
經司法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對網站伺服器數據進行司法鑑定,「龍愛物聯網」網站界面顯示的及資料庫查詢到的會員數量為1963047個。其中證件號不為空的會員按照證件號去重後的數量有973581個,證件號為空的會員中按姓名去重且姓名不與有證件號的會員重複的會員有281100個;會員層級數量為97層,屬於「創業中心」的會員數量為3191個。
經廣西眾益司法鑑定所對涉案的龍愛量子物聯網商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前海龍愛量子物聯網跨境電商(深圳) 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款項收支情況進行司法會計鑑定。鑑定意見 :截止2017年8月31日,「5.19專案」涉及的各單位(公司)的各類資金流入總額為3787905890. 48元。
其中產業公司、物聯網科技公司、跨境電商公司三個公司以個人銀行轉帳、通聯支付、支付寶、財付通、現金交款、通過其他單位轉帳等方式共收到的外部資金流入3733860521. 24元,對外支出總額為 2252074028.19元,內部往來支出1397567.00元,資金結餘 1534434295.29元。
八步區檢察院認為,被告人林躍慶、郭偉崇,洪碧英、陳其昌、馬文靜、朱科、魏啟訓、玉世龍、陳智勇、呂衛海、王成永、鄭建武、餘兆承、劉朝明、龐金亮、王騰、周蘭亦、李惠雲、冼培長、杜祖兵20人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的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庭審現場
八步區法院對該案件高度重視,由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彭惠娟擔任審判長,與審判經驗豐富的刑事審判庭庭長李溫芳、副庭長歐餘偉組成合議庭。由於該案證據材料較多,案情重大,該合議庭組織召開庭前會議,就程序上等相關問題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庭前會議的順利召開為接下來的開庭審理突出重點、簡化程序和提高效率打下了良好基礎。此外,為保障庭審安全,該院周密部署值庭方案,並在全市範圍內抽調警力共49名,共同參與了押解、值庭、安保等工作,充分保證了庭審的順利進行。
接下來,八步區法院將嚴格按照刑法、刑訴法和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認真貫徹罪刑法定、證據裁判、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按照《最高法關於庭審實質化「三項規程」》的要求,確保案件審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林躍慶何許人也?
在龍愛量子的宣傳中,林躍慶的頭銜很多,比如原中國農業部副科、國家十三五戰略規劃西部大中華執行小組副組長、聯合國綠色企業基金會主席團副主席等,聽上去十分唬人。
不過,細細探究這些頭銜,發現沒有一個能站得住腳。
首先,中國農業部(現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下轄部機關21個、直屬單位39個。如果確實在農業部工作過,為何不寫出具體任職的部門和職位名稱,而只以一個指向不明的原中國農業部副科來表述?唯一的可能就是故弄玄虛讓人無法查證,從而混淆視聽。
民政部網站在右下方的「全國社會組織信息查詢」中輸入「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無論是民政部登記還是地方登記,都沒有查詢到該組織,且該組織已於2016年3月被民政部曝光為「山寨社團」。所以這個所謂的「常務副會長」也就子虛烏有了。
此外,在宣傳林躍慶的圖片右下角,還出現了一個「委任狀」。而實際上,「委任狀」是中華民國時期的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三個字便在正式的公文中廢除了。
而所謂的國家十三五戰略規劃西部大中化執行小組副組長,則跟另外一起「假將軍」騙局有關,我們暫且按下不表。
一個企業的領導人,以滿口謊言來包裝自己,那這家企業的還有什麼可信度而言?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除了林躍慶,多家以「龍愛量子」註冊的企業,其法定代表人都為郭偉崇,且這些企業大多成立於2016年底和2017年初,早於林躍慶成立的「龍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時,郭偉崇還是「龍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監事。
去年6月28日,深圳公安局萬豐派出所對龍愛量子物聯網商務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進行了依法查封。而這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也是郭偉崇。
有人認為,郭偉崇才是「龍愛量子」騙局背後的主謀。在媒體有關龍愛量子的報導中顯示,有知情人士爆料稱,林躍慶此前是在郭偉崇手下幹,後脫離龍愛集團,轉而發展了自己的組織及公司,並推出了「龍愛量子QEF」拆分盤。
弔詭的是,在龍愛量子的一些線下活動中,林躍慶的頭銜是「龍愛量子產業集團董事長」,而同時在場的郭偉崇則是以「龍愛量子產業集團董事長助理」的身份出席的。
所以,第一直銷網推斷,林躍慶自始至終都是龍愛量子騙局的主導者,只不過前期以郭偉崇的名義註冊公司,妄圖以此規避法律風險。
今年3月,江西宜春豐城市人民檢察院公示的一起案件信息同時提到了林躍慶和郭偉崇。原文顯示,「2016年10月開始,劉立珍加入以林躍慶、郭偉崇等人為首的傳銷組織,以銷售龍愛量子產品為由,發展下線,從中獲取費用,截至2017年8月12日,涉案金額7674000.2元。」
由此可見,無論是林躍慶還是郭偉崇,無論誰是「龍愛量子」騙局背後的主謀,他們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