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構樹
科 名:桑科 Moraceae
構樹,有的地方稱「皮樹」、「麻葉樹」、「醋桃樹」,是一種落葉喬木,適應性極強,耐乾冷和乾旱,耐瘠薄和溼熱,根系發達,極少有病蟲害。根據《植物分類》記載,在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各省都有分布,尤其是南方地區極為常見。有資料表明:「在廣西(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幾乎每座山、每條路旁,每塊田邊和地角,都能看到構樹的身影」。甚至在北京(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中南海的草坪和灌木叢以及湖堤的石縫中,也能見到野生的構樹。樹皮為優質造紙原料,葉可作豬飼料,果實及根入藥,能補腎利尿、強筋骨,葉的乳汁擦治瘡癬。屬抗有毒氣體(二氧化硫和氯氣)強的樹種,可在大氣汙染嚴重地區栽植。
構樹為喬木,高達16m。樹皮平滑,淺灰色,枝粗壯,平展,紅褐色,密生白色絨毛。葉闊卵形,長8~20cm,寬6~15cm,頂端銳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齒,3~5深裂(幼枝上的葉更為明顯),兩面有厚柔毛;葉柄長3~5cm,密生絨毛;託葉卵狀長圓形,早落。雌雄異株,雄花序腋生下垂,長6~8cm,雌花序頭狀,苞片棒狀,頂端圓錐形,有毛,花柱基部不分枝。聚花果球形,直徑約3cm。花期5月,果熟期9月。
②雜交構樹
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傳統雜交育種方法培育出的新的樹種,是一種具有突出抗逆性的速生豐產樹種。雜交構樹喜光、耐乾旱、耐瘠薄、耐鹽鹼,在丘陵、河灘等瘠薄土地均能生長,而且其生長速度特別地快,一年能成材,連年可採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優點和特性:
適應性強。從亞熱帶至北緯42°均能生長,大致分布區域與桑樹相同。
抗逆性強。耐乾旱、耐貧瘠、耐鹽鹼。在高鹽地區以及丘陵、河灘等乾旱、瘠薄的土地上均可正常生長。
生長迅速。一年可成材利用。當年平均株高超過4m,胸徑超過6cm,達到採伐標準。 春天種植秋天收穫,伐後次年萌生新枝,可以連續多年砍伐收穫。
用途廣泛。既可以快速綠化荒山、荒坡、荒灘和鹽鹼地,又可以作為經濟作物栽植,連年收益。
抗病蟲性強。伐周期短,因此幾乎不發生病蟲害。
栽種季節長。營養缽苗4~9月份均可帶缽一起栽植。不與糧食爭耕地,荒山鹽灘產效益。
樹皮:最高等級天然韌皮纖維,是高級紙漿、紡織纖維原材料,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
樹杆:普通紙漿、人造板材的原料,是國內緊缺物資,近年價格連年上漲。
樹葉:蛋白質含量高,可以直接作為家畜飼料也可以作為復配全價飼料的原料。
農戶利用荒山荒地種植,可以自採樹葉餵豬、牛、羊;出售樹皮、樹幹可增加收入,在綠化荒山、改造鹽鹼地的同時,既美化環境又能增加收入,而且一年栽植,可連年收益。
迅速綠化,防風固沙,治理水土流失。
雜交構樹側根極其發達,多集中於地表30cm,當年側根伸展2m以上。其發達的地表根系網絡足以抵制地表徑流、治理水土流失及阻止土地沙化。其耐乾旱、抗鹽鹼、生長迅速的特點,能迅速綠化荒山、荒坡、荒地、荒灘和鹽鹼地。形成產業,發展生態恢復高效光合生產力。
營造速生豐產林基地,是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木漿造紙原料缺口,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對林產品日益增長需求的重要措施。構樹葉是一種優質的畜禽飼料資源,同時也是一種新的節約糧食的資源。對樹皮、樹杆和樹葉合理地進行深加工,有利於調整農村經濟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也有利於綠化國土,增加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