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美劇《曼達洛人》背後,虛擬與現實的邊界誰也分不清……

2021-01-15 網易

  願原力與你同在...

  文 | 孜然

  (VRPinea 12月16日訊)近期,《曼達洛人》第二季火出圈了…這部豆瓣評分9.2分的迪士尼流媒體之作,每集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全劇投資高達上億美元。其中尤達寶寶的可愛形象,實在是讓人忍不住一集一集看下去呢!雖然大家都知道尤達寶寶的可愛,但是很少有小夥伴知道,《曼達洛人》中可是使用了大量的虛擬製片技術



  那麼虛擬製片技術究竟是什麼呢?今天P君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電影製片發展的三個階段

  提到虛擬製片,P君就不得不先和大家講講電影製片的發展了。

  由於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電影製片從膠片時期發展到數字製片,再過渡到虛擬製片,可簡單分為三個階段:數字非線性編輯(Non-Linear Editing)、數字中間片(Digital Intermediate)以及虛擬製片(Virtual Production)。


  數字非線性編輯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好萊塢開始興起,這種非線性編輯是指將拍攝的素材轉化為數位訊號存儲在計算機內,這樣便可以不用按照拍攝的順序對素材進行編輯。


  而數字中間片則在2000年左右普及,這種技術是將整部電影進行高解析度數位化,然後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編輯、調色、視覺特效等一系列後期工作。相比於數字非線性編輯,數字中間片的後期工作在影片中佔據了很大的比重,這對於之後的虛擬製片起到了很重要的啟迪作用。


  從2010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開始,虛擬製片就讓廣大電影製片者開了眼界,並迅速推廣開來,現在已經成為了許多主流大片的製片方式之一。簡單來說,虛擬製片整合了遊戲和交互娛樂行業的技術和流程,然後將這套程序運用到電影製作的各個環節。虛擬製片更注重圍繞著創作者的創作個性與創作流程,專註解放靈感和想像力。


  虛擬製片的四種類型

  講完了電影製片的發展歷程,接下來P君講講虛擬製片的分類。

  虛擬製片大致上可分為四種類型:表演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電影可視化技術(visualization)以及混合虛擬製作(hybrid virtual production)和實時LED牆鏡頭內虛擬製作(live LED wall in-camera)。


  表演捕捉

  表演捕捉實際上是一種應用於動畫以及遊戲的轉描技術。按照需求的不同,表演捕捉又可分為面部捕捉以及全身捕捉的形式


  面部捕捉顧名思義,就是單純只捕捉表演者的面部表情,然後在電影中進行呈現,比如《戰鬥天使:阿麗塔》中,就是使用面部繪製標記點的面部動作捕捉方式。通過對飾演阿麗塔的演員羅莎·薩拉查在片場與所有演員一起進行表演、互動的動作捕捉,旨在儘可能的將阿麗塔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表情與動作都如實記錄下來,甚至連羅莎·薩拉查的牙齒都進行了掃描。


  而全身捕捉則涉及到數位化表演,動力學模擬等問題,具體的例子比如《猩球崛起》或者《魔戒》中咕嚕一角色等。

  有關於表演捕捉以及延伸出的虛擬人技術,VRPinea在之前有相關的深度稿件,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藍字進行查看~(數字王國「虛擬人」技術升級迭代,虛擬和現實的邊界你能分清嗎?)

  可視化

  可視化技術運用的時間已經很久了,這項技術的前身叫預可視化(pre-visualization),簡稱previs,它是指電影在正式進入大規模後期製作前,就對部分鏡頭或者全部頭進行可視化處理。如今,可視化技術不再局限於在製作前期使用,而可以用在推銷預覽、實效預覽、虛擬採景、技術預覽、特效預覽、後期預覽等多種方面。


  在VR場景中搭建的《疾速追殺》場景

  全世界都敢互相開戰,但沒有人敢碰John wick的狗。

  沒錯,《疾速追殺》中也運用了可視化技術。在《疾速追殺3》中,玻璃辦公室場景的搭建和調度就運用了虛擬採景技術,在VR場景中,製作人可以通過第一人稱切身感受到布景的環境,也能在VR中及時對場景進行調整,還可以切換至虛擬攝像機,實時預覽視覺效果


  在VR場景中搭建的《疾速追殺》場景

  混合虛擬製作

  混合虛擬製片是通過攝像機的實時追蹤,然後將綠幕中拍攝的元素與CG製作的動畫進行合成,這種技術可以為攝影師提供實時預覽,也可以作為最終畫面。混合虛擬製片可以應用於實時製作後期製作兩方面,實時製作可用於虛擬演播室方面,而後期製作則可用於提供實時的視效參考


  虛擬演播室

  實時LED牆鏡頭內虛擬製作

  實時LED牆鏡頭內虛擬製作是目前最先進的電影製作技術之一,這項技術的原理是在演員背後的LED牆上投射實時的圖像背景,然後實時引擎的圖像輸出與攝影機跟蹤結合,最終生成鏡頭內的圖像



  LED牆技術與傳統綠幕相比,不會出現傳統綠幕的溢色問題,這種呈現的高精度的場景可以讓演員更加自然地進行表演,也可以讓攝影師隨心所欲地取景,最大程度減少了因為綠幕和後期限制帶來的問題。

  虛擬製片與傳統製片的區別

  在了解了虛擬製片的概念與類型之後,P君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虛擬製片與傳統製片的區別。

  如圖所示,傳統製片如同流水線,各個環節相對獨立,拍攝的最終效果只有在按照順序,做完每一個步驟之後,才能看得到。這使得在成片之後,對影片內容進行迭代修改的代價,往往太過高昂。因為不能「所見即所得」,所以傳統製片在製作過程中的困難遠比想像中要多,且大部分都依靠想像力和不斷調試來進行製作的。比如燈光該怎麼與那些在後期製作中,不可見的綠幕素材相匹配,CG製作出的角色在攝影機中又會是怎樣的表情形態。


  《肖申克的救贖》劇照

  而虛擬製片則可以非線性製片,各個部門合作起來更具有高效性,從開發階段就可以對視覺細節進行調整,不用等到最後的後期製作階段。實時引擎具備高速、高質量圖像實時生成能力,這使得各個團隊能夠快速進行調整,預可視化所使用的資源也可以快速更新,並在後期中使用,避免重複浪費。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虛擬製片在電影製作以及視覺概念方面,有著極大改變。現在電影製作團隊的思路慢慢在「後期中解決」轉變為「製作前和製作中解決」

  《曼達洛人》虛擬製片的實際應用

  接下來,P君就以最近爆火的網劇——《曼達洛人》為實例,講虛擬製片在實際電影製片中的應用。

  2019年11月12日,首部星球大戰番外真人劇集《曼達洛人》在Disney+上推出,這也是首部深度使用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製作的重磅劇集。而因為廣受好評,今年10月30日,迪士尼又推出了《曼達洛人》第二季。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

  《曼達洛人》的劇情講述了在《星球大戰:絕地歸來》之後五年,一位獨行賞金獵手——曼達洛人尤達寶寶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虛幻引擎的研發公司——Epic Games出現在了《曼達洛人》的製作鳴謝名單中,後面還包括了整個虛擬製片的團隊人員名單。

  Epic Games近幾年來,除製作了例如《堡壘之夜》這樣的爆款遊戲之外,還在與盧卡斯影業(Lucasfilm)合作,將虛幻引擎(Unreal Engine)的實時渲染功能帶入迪士尼的流媒體內容開發中,也就是迪士尼的真人劇集製作裡。


  喬恩·費儒(Jon Favreau)是《曼達洛人》的製片人、編劇,同時也是使用遊戲引擎進行虛擬製片技術的先驅者。在之前洛杉磯SIGGRAPH 2019計算機圖形會議上,喬恩·費儒就曾分享過使用遊戲引擎來幫助電影進行虛擬預演(Previs)的高效方式。


  《曼達洛人》製片人喬恩·費儒

  在《曼達洛人》中,劇組在片場使用了實時LED牆鏡頭內虛擬製作技術,作為實時相機合成(In-camera composites)的背景,特效團隊將預處理好的環境投放到LED牆上,作為拍攝背景。


  虛擬片場則更先進了,虛擬片場就是被四面LED牆圍繞起來,內容則由虛擬引擎來驅動,這樣攝影師就可以在相機內直接拍攝出最終影像。LED牆顯示的內容也可以根據攝影師的要求不同,做及時的調整。


  《曼達洛人》片場的虛擬場景,幾乎可以騙過第一次看見它的人眼睛。喬恩·費儒在一次採訪中分享到:曾經有一個人來片場說:「我以為你不會在這裡搭建整個場景」,我說:「不,我們沒有搭建在這裡,那裡其實只有桌子。」因為LED牆呈現的場景是基於攝像機鏡頭的,存在視差,所以這使得第一次參觀的人員即使身處虛擬場景旁邊,也會誤認為這是一個真人場景。


  除了《曼達洛人》,其實像《獅子王》、《奇幻森林》等都已經開始使用遊戲引擎來製作電影了,但主要還只是停留在視效預覽階段

  電影製片的發展,從根本來說,一直受到技術的推動,在二十世紀80年代以及90年代,相機的技術電影特效的進步使得《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回到未來》等大片呈現在銀幕上。而如今,有的電影甚至幾乎整部都是由CG生成的


  《回到未來》海報

  在電影製作者們完全接納這項技術之前,虛擬製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根據多款通過虛擬製片製作的電影票房來看,虛擬製片已經在電影行業做出相當重要的貢獻了。未來,說不定用戶能像《頭號玩家》中帕西法爾與小夥伴們跨越各個星球拯救世界一樣體驗虛擬世界之餘,還能在電影院體驗完全由虛擬製片技術製作的電影,並通過與電影中人物的互動,來改變電影的結局。


  說不定幾年之後,小夥伴們就能在和心愛的角色在虛擬製片場景裡拍一段屬於自己的電影呢!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面向電影人的新資源,《曼達洛人》虛擬製作詳解
    《星球大戰》電視連續劇一直是喬治·盧卡斯的夢想,但是電視劇背後運作的邏輯使得要實現像《曼達洛人》這樣規模的製作並不是很容易。《曼達洛人》虛擬製作流程《曼達洛人》的視效預覽和虛擬製作採用了一種全新的實時工作流程
  • 《曼達洛人》:豆瓣評分9.4分,不是星戰粉也能入坑的科幻大片
    在時間的長河中,有的人走著走著就變成了偉人,有的電影演著演著就成了豐碑。在19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下,率先進入了「電氣時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了生產領域;而此時的中國還在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下大玩宮鬥,被歐美國家領先幾條街的科技。讓人震撼的是,作為對美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具有深遠意義的《星球大戰》卻在僅僅一個世紀後誕生。
  • 虛擬實境傻傻分不清!
    於是他入手了一套上圖中所示的裝備,這種設備不知道是什麼原理,竟然能夠讓鍵盤和滑鼠來控制刺激戰場,真是讓人有點懵。之後一些網友看到這位玩家的設備之後,紛紛調侃他使用了物理掛,對此你怎麼看呢?四,身殘志堅曾經我有一個好哥們很喜歡跳舞,每當看到有人倒地的時候他就開始跳舞,不知道是嘲諷還是什麼意思。現在的他依然跳得很開心,只不過腿沒了而已。
  • 《曼達洛人》第一季IGN總評8分 夢想成真的《星球大戰》電視劇
    IGN為《曼達洛人》第一季打出了8分好評,評測者表示,儘管還是存在一些粗糙之處,但第一季《曼達洛人》就是我們常年夢寐以求的《星戰》真人劇。
  • 虛擬得很現實,現實得很虛擬
    文/鄺新華 莊子對虛擬實境也有過深刻的思考,這個故事記載在《莊子·齊物論》裡。有一天莊周睡覺,夢見自己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快樂無憂,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子的時候,忽然醒了,這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蝴蝶,是莊周。但轉念一想:誰知道莊子是不是一個蝴蝶的夢境呢?
  • 球迷傻傻分不清範弗利特、德瑞克,問:到底誰是誰?
    球迷傻傻分不清範弗利特、德瑞克,問:到底誰是誰?在這場熱鬧的遊行中,有球迷補捉到暴龍後衛範弗利特(Fred Vanvleet)和球隊形象大使、知名饒舌歌手德瑞克(Drake)的同框照,這也讓球迷忍不住說「我分不清誰是誰」!在封王遊行中,有球迷捕捉到範弗利特和德瑞克同框喝香檳慶祝的一幕,他也將此照片上傳至推特(Twitter),並表示「畫面中其中一人是德瑞克,另一個是範弗利特,但我分不清誰是誰」。
  • 《曼達洛人》青蛙人夫妻爆紅,尤達寶寶偷吃青蛙蛋引網友熱議
    《曼達洛人》作為《星球大戰》的衍生劇,不僅沒有受到原生IP的限制,反而在許多星戰文化不太盛行的地區——比如國內——反向帶動了星戰文化的輸出。
  • 戰鬥民族曼達洛人的裝備才是真的強
    不過,《曼達洛人》主角曼多(Mando)的裝備也毫不遜色,它是由星戰宇宙裡的最強金屬曼達洛鐵打造的。曼達洛盔甲能承受爆能槍的直接攻擊,甚至可抵禦光劍,給穿戴者提供全方位無死角的保護。之後,絕地武士清剿了曼達洛人,銀河帝國掠奪走了幾乎所有的曼達洛鐵,因此,以曼達洛鐵為賞金才會對曼達洛人具有如此致命的誘惑力。鍛造工藝特殊曼達洛盔甲的卓越特性離不開其秘密的鍛造工藝,只有少部分工匠知曉如何正確熔化鐵塊並將它們模製成能提供保護的甲片組件。
  • Hot Toys推出《曼達洛人》曼達洛人人偶
    《星球大戰》官方微博已宣布,《曼達洛人》第二季即將在10月30日迪士尼流媒體平臺「迪士尼+」開播,而星球大戰官方亦把今天定義為」Mando Monday」活動的開始日,將帶給大家關於《曼達洛人》的驚喜!
  • 戀情不超過兩個月 32歲女子:分不清現實和夢
    每段戀情都不會超過兩個月,32歲女子:每天分不清現實和夢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宗雷通訊員席娜  失眠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是偶爾一次的小事兒。可對一些人來說,日積月累的失眠背後是心理健康問題發出的預警。  世界睡眠日前夕,在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河南商報記者陪診副院長胡雄,探訪心理健康與睡眠的關係。
  • 《曼達洛人》S02E01:波巴·費特回來了,爺的青春也回來了
    無獨有偶,《曼達洛人》第2季也開播了,豆瓣開分9.8分,這幾天略有下降,但也有9.6分。 《曼達洛人》第2季在美國的反響更強烈,一開播熱度就超過了《怪奇物語》、《黑袍糾察隊》、《星際迷航:發現號》等劇集,再次成為美國流媒體劇集熱度冠軍。
  • 真人版「星球大戰」劇集《曼達洛人第一季》
    哈嘍,大家好,我是一茄,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神劇,它就是通過「星球大戰」衍生的真人劇集《曼達洛人第一季》,作為今年「星球大戰」首部真人劇集,讓得所有星戰粉乃至科幻迷都頗為期待,這部神劇是由《曼達洛人》由喬恩·費儒操刀劇本,並擔任製片。
  • 網友為《曼達洛人》重製大結局,真香!
    《曼達洛人》第二季早在上月19日都已經播完了。不過,作為一部火遍宇宙的著名劇集,經典几几回傳,餘熱久久不散,聖誕節大傢伙忘不了The Mandalorian,跨年不會忘記The Mandalorian,2021年已經開始瘋狂思念The Mandalorian每一分鐘了。畢竟,第二季《曼達洛人》可是給觀眾帶來了巨大的驚喜和歡樂。
  • 《曼達洛人》:豆瓣評分9.3,《星球大戰》的傳奇還在延續
    四、跌宕起伏、寓意豐富的劇情內容如果只談製作成本和團隊陣容,可能許多觀眾仍然會對《曼達洛人》充滿懷疑。畢竟如今的好萊塢大片哪一部不是豪華的演員和製作配置,但是每年撲街的大片依舊不在少數。是騾子是馬,到底還是要牽出來溜溜。所幸,《曼達洛人》不僅做到了特效出眾,而且在故事劇情上也非常給力。
  • 頂級科幻劇《曼達洛人》第二季終結,尤達寶寶回家,還有一個彩蛋
    如果你還沒看12月18日首播的《曼達洛人》第二季大結局,請跳過此文,因為以下將包含劇透。作為《星球大戰》(Star Wars) 系列的第一部正史真人延伸劇集,《曼達洛人》2019年一上線就受到大量影迷的追捧,第一季豆瓣評分9.2分,第二季不降反漲,獲得驚人的9.5分。
  • 揭秘:曼達洛人尤達寶寶的來歷,新晉萌神對星戰系列意味著什麼
    《曼達洛人》第一集裡,曼多(Mando)被僱傭去追蹤一個50歲的目標,沒有全息投影,只有一個老式追蹤器。曼多在進入營地時發現甲方不僅僱傭了他,還有討厭的賞金狩獵機器人IG-11,曼達洛人審時度勢,決定和它聯手清理營地、瓜分賞金。激烈的槍戰過後,曼多找到了目標。
  • 曼達洛人第二季觀感
    喜愛阿索卡的影迷們得以見證真人版登上熒幕,絕對的「有生之年」系列了,她和老父親,大寶貝在一起的溫馨畫面像極了一家三口;歐比旺的小姨子博卡坦也接納了不同系族的曼達洛人,然而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暗劍卻歸他人所有,人生都是大同小異的尷尬;生死不明的銀河第一賞金獵人波巴·費特也得以重見天日,呃,是重出江湖,並且給出了命運的走向。
  • 內森·加德爾斯:面對破碎的世界,美國人分不清現實
    儘管美國大多數的總統選舉是就不同的政策方案和方法展開競爭,但都會植根於一個公認的現實。而這一次,正如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會議所證明的,雙方的爭論在於現實本身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這次選舉關乎認清美國是什麼。 秘密提名會議曾經主要是各派別之間的政治交易,是為了就候選人提名達成共識。
  • Hot Toys《曼達洛人》曼達洛人與孩子
    香港玩具品牌 Hot Toys 在推出 Disney+ 星戰影集《曼達洛人》的「曼達洛人」之後,粉絲們就一直期待看到「尤達寶寶」與身披新裝甲的曼達洛人登場,現在 1/6 比例的「曼達洛人與孩子」(The Mandalorian and The Child)終於來啦!
  • 扎克伯格:虛擬實境讓人與世隔絕,不喜歡社交? NO!
    【編者按】「有人說虛擬實境讓人們與世隔絕,不喜歡社交,這種技術讓人們在非常有限的視野裡認識世界。我認為恰恰相反,我們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其實都是有限的,我們都有不能去的地方,不能做的事情,不可以見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