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省花卉苗木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5)》(以下簡稱《規劃》)已經七屆省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印發,明確到2020年,全省花卉種植總面積達到25萬畝,總產值達到70億元;到2025年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產值達到200億元;到2035年種植面積達到80萬畝,產值達到500億元。建成一批花卉基地、產業園、產業小鎮、主題公園、交易市場等,最終形成特色鮮明、效益突出、市場影響力較強的產業體系。
《規劃》指出,海南花卉產業生產規模穩步擴大,區域化格局已初步形成,花卉品種日趨豐富,市場影響力有所提升,花卉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海南省花卉產業集聚發展比較明顯,已經成為一些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儘管海南花卉產業發展趨勢較好,但就現狀而言,我省花卉產業規模不大、品種不多、特色不鮮明,與建設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海南自貿區(港)的要求極不匹配,因此海南印發此《規劃》,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以培育花卉龍頭企業為抓手,通過調結構、優布局、強品牌、提檔次,著力打造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花卉產業園區,把海南建成全國最大的熱帶花卉種植、品種繁育、產品出口和旅遊消費基地,實現我省花卉產業跨越式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作出貢獻。
《規劃》明確,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結合傳統的生產基礎、資源、區位和經濟社會條件,遵循適地適花的原則,從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有利於實現產業規模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的原則出發,突出特色農業和塊狀經濟的特點,規劃出東北部花卉產業區、南部花卉產業區、中部花卉產業區和西部花卉產業區四大花卉產業區。
其中,東北部花卉產業區包括海口、文昌、瓊海、萬寧、澄邁、定安、臨高、屯昌等8個市縣,重點發展區域為海口、文昌、臨高。海口重點發展以散尾葵、魚尾葵、巴西鐵、富貴竹等為主的鮮切葉(切枝),以熱帶蘭花、紅掌、睡蓮等為主的鮮切花,以蝴蝶蘭、紅掌、鳳梨、三角梅、一品紅等為主的盆花,以海南博蘭、福建茶、九裡香等為主的盆景,以棕櫚科植物、海南鄉土樹種、優稀植物等為主的觀賞苗木。文昌重點發展以散尾葵、富貴竹、文心蘭為主的鮮切花(枝/葉),以盆架子、椰子、大王棕、霸王櫚、五味子等為主的觀賞苗木,以臺灣草、夏威夷草為主的草坪類植物。臨高重點發展以火焰木、風鈴木、雞蛋花、鳳凰木、龍血樹、垂葉榕等為主的觀賞苗木。
南部花卉產業區包括三亞、陵水、樂東等3個市縣,重點發展區域為三亞和樂東。三亞重點發展以玫瑰、菊花等為主的鮮切花,以石斛蘭、蝴蝶蘭等為主的盆花,以三角梅、中東海棗、小葉欖仁、花旗木、酸角樹等為主的觀賞苗木,以玫瑰為主的藥用和食用植物。樂東重點發展以金錢樹、粗肋草、綠蘿、平安樹等為主的盆栽植物。
中部花卉產業區包括五指山、瓊中、白沙、保亭等4個市縣,重點發展區域為五指山、瓊中。五指山重點發展以紅掌為主的鮮切花,以鳳梨為主的盆花,以發財樹、竹為主的觀賞苗木。瓊中重點發展以鐵皮石斛、金線蓮為主的藥用和食用植物。
西部花卉產業區包括儋州、東方、昌江等3個市縣。儋州重點發展沙漠玫瑰、鳳梨為主的盆花,以風鈴木、重陽木、桃金孃、野牡丹等為主的熱帶景觀苗木。東方重點發展神馬白菊、多頭彩菊等為主的鮮切花,以綠蘿、石斛蘭、空氣鳳梨為主的小盆花,以花旗木等為主的觀賞苗木。昌江重點發展以菊花、百合等為主的鮮切花,以三角梅、紅掌、朱瑾為主的盆花,以三角梅、木棉等為主的觀賞苗木。
《規劃》還明確,要根據四大花卉產業區的產業布局,建設各具特色的現代花卉產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園,通過完善配套設施、實行標準化生產、嚴控產品質量,將有產業基礎的生產基地打造成集科技研發、示範推廣、標準化種植、物流集散、品牌打造、花卉旅遊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一流的現代花卉產業示範園區。規劃並重點建設好昌江棋子灣三角梅產業園、海口熱帶花卉苗木產業園、海口三角梅高新技術產業園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