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詩人死了,原本徹夜通明的蒼穹突然燈火闌珊;一個年輕人消亡了,原本健壯的現代詩壇一下子衰老了半個世紀。那些乾燥的詩行,瞬間盈滿淚水,那些空蕩的座椅,落滿了悲傷的哀悼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神童"級少年,年僅15歲便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創作詩歌,短短不到7年的時間裡寫下近200萬字的作品,25歲臥軌之前留下了大量優秀的詩篇。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死於1989年3月26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於同年1月13日,相差僅兩個多月,可想而知當他寫下這些文字時,內心已被絕望的黑暗吞噬大半。這首詩是海子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很多人也是從這首詩認識海子的,但可惜的是,事情往往僅限於此。
提起海子,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能說出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並將這首詩認定為海子的絕筆詩,是海子寫下的幸福之篇,是一個詩人在生命的最後留給世界的溫暖。
《春天,十個海子》才是最後一首。詩歌是海子的生命,而春天、麥地、太陽、月亮、黑夜等意象則是海子詩歌的生命,在這首詩裡,海子依舊沒有離開這些東西,依舊熱愛著鄉村與穀物,黑夜與黎明,但同時在這首詩裡,海子毫無顧忌地傾訴了自己的孤獨。
從字裡行間可以發現,海子或許早就敲定了自己的結局,所以他才會神話般地預言:"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十"代表著完美,這與海子一貫的詩風是一致的,他是極端的浪漫主義者,他的一生都在貫徹執行這一標準,必須達到完美的程度,所以他選擇輝煌隕落。
"野蠻而悲傷"、"野蠻而復仇"、"低低地怒吼",海子用來形容自己的詞彙充滿著負能量與宿命感,他仿佛看見了若干年後的場景,看到了復活的"十個海子"在嘲笑現在的自己,顯然這是一種病態式的孤獨,不僅孤獨著當下,更孤獨向了遙遠的未來。
最後,海子發出疑惑:「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曙光是光明的使者,是希望的象徵,然而此時的海子已經丟失了「曙光」。海子的去世因素有很多,感情糾紛、精神壓抑、誤入歧途等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海子的死是一場悲劇。
在這首《春天,十個海子》中,我們看到了消極,但這些都不能埋沒海子那驚豔絕世的才華,這首詩同樣散發著詩意的光輝,如果海子沒有走向極端,那麼現代詩壇定然能湧現出更多精彩的篇章,如今我們只能報以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