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絕筆詩不是《面朝大海》,而是這首絕望之作,讀完很壓抑

2020-11-23 解憂文史

一個詩人死了,原本徹夜通明的蒼穹突然燈火闌珊;一個年輕人消亡了,原本健壯的現代詩壇一下子衰老了半個世紀。那些乾燥的詩行,瞬間盈滿淚水,那些空蕩的座椅,落滿了悲傷的哀悼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神童"級少年,年僅15歲便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創作詩歌,短短不到7年的時間裡寫下近200萬字的作品,25歲臥軌之前留下了大量優秀的詩篇。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死於1989年3月26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於同年1月13日,相差僅兩個多月,可想而知當他寫下這些文字時,內心已被絕望的黑暗吞噬大半。這首詩是海子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很多人也是從這首詩認識海子的,但可惜的是,事情往往僅限於此。

提起海子,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能說出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並將這首詩認定為海子的絕筆詩,是海子寫下的幸福之篇,是一個詩人在生命的最後留給世界的溫暖。

《春天,十個海子》才是最後一首。詩歌是海子的生命,而春天、麥地、太陽、月亮、黑夜等意象則是海子詩歌的生命,在這首詩裡,海子依舊沒有離開這些東西,依舊熱愛著鄉村與穀物,黑夜與黎明,但同時在這首詩裡,海子毫無顧忌地傾訴了自己的孤獨。

從字裡行間可以發現,海子或許早就敲定了自己的結局,所以他才會神話般地預言:"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十"代表著完美,這與海子一貫的詩風是一致的,他是極端的浪漫主義者,他的一生都在貫徹執行這一標準,必須達到完美的程度,所以他選擇輝煌隕落。

"野蠻而悲傷"、"野蠻而復仇"、"低低地怒吼",海子用來形容自己的詞彙充滿著負能量與宿命感,他仿佛看見了若干年後的場景,看到了復活的"十個海子"在嘲笑現在的自己,顯然這是一種病態式的孤獨,不僅孤獨著當下,更孤獨向了遙遠的未來。

最後,海子發出疑惑:「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曙光是光明的使者,是希望的象徵,然而此時的海子已經丟失了「曙光」。海子的去世因素有很多,感情糾紛、精神壓抑、誤入歧途等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海子的死是一場悲劇。

在這首《春天,十個海子》中,我們看到了消極,但這些都不能埋沒海子那驚豔絕世的才華,這首詩同樣散發著詩意的光輝,如果海子沒有走向極端,那麼現代詩壇定然能湧現出更多精彩的篇章,如今我們只能報以惋惜。

相關焦點

  • 三十年前的今天,海子臥軌自殺
    三十年前的今天(1989年3月26日),海子臥軌自殺。說起海子,不喜歡詩歌的人不知道他是誰;但說起「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這八個字,大都知道。「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是詩人海子寫的一首詩歌。對於海子的詩,我還是很喜歡的。比較喜歡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日記》,《答覆》,《亞洲銅》。詩歌講究意境美,海子的詩撥動了我的心弦,儘管此曲悲涼,卻是另一種悽美。
  • 15歲時考上北大,寫的詩人人都會背,海子為何在巔峰期臥軌自殺?
    走在中國大街小巷,如果你讓人背幾句抒情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即便對這首詩的作者不太了解,也能背出幾句詩。這首詩寫得實在太美好了,至今火了30多年,它寫於1989年1月13日,同年3月26日海子便在山海關附近的一條鐵軌上臥軌自殺,年僅25歲。
  • 德令哈感受海子的精神
    一直以來對海子的印象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為海子是那樣的陽光樂觀。前幾天,到青海高原體驗水上雅丹地貌,沙漠無人區茶卡鹽湖,住在德令哈。才感受到海子的另一面。有人說,這詩是詩人故意要在生命的過程中尋找到這樣一種洗滌靈魂情感的鬼域;也有人說這首詩說明了海子內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巨大,這簡直就是生命的黑洞,吞噬著一切。
  • 一代詩人海子臥軌自殺,殘酷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說到海子,不少網友便會想起他寫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也是小編對海子最深的印象。這首詩歌是一首著名的現代詩,詩歌中描寫的「餵馬」「劈柴」「週遊世界」等,都是十分美好的事物,讓人不禁想起溫暖明媚的春天,通過詩歌我們能夠感受到海子溫暖的內心,詩歌是讀者與詩人進行內心交流的媒介,通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感受海子對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祝福,讀完這首詩歌,我們不由得覺得海子是一個開朗,積極的人,深愛著這個世界的海子,最終卻選擇了臥軌自殺,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性格卻出現在了同一個人的身上。
  • 時間有重量,石頭會開花,海子這首詩抒寫對生命的理解
    很多人喜歡詩人海子,大概是從讀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後,「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海子把祝福和幸運留給周圍的人,自己只願面朝大海。其實海子並不喜歡孤獨,他的世界也有愛情和哲學,更有詩和遠方。
  •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海子這首詩沒有想像力的根本讀不懂
    這種「血腥」與「溫暖」的的矛盾就是海子的魅力所在,他的代表作有著我們熟知的《以夢為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而今天就給大家說一首海子極為浪漫的詩歌,不發揮想像力,還真的讀不懂,來看下吧。夏天如果這條街沒有鞋匠我就打著赤腳站在太陽下看太陽我想到在白天出生的孩子一定是出於故意——《夏天的太陽》海子自己本人也是充滿著浪漫情懷的,他的詩歌的起點是生命,而終點則也是生命。
  • 海子:生前無聞死後名,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德令哈|百家故事
    每當春天到來,尤其是春三月接近尾聲的日子裡,很多人都會想起詩人海子,想起他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然後便有一種衝動,想坐車去一次海子的家鄉安慶,祭拜海子;或者訂一張機票,直接飛去青海德令哈。當然,也包括我。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 你還得臥軌的海子嗎——海子雜談
    大家可還記得那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是海子寫的,海子在從北大畢業在政法大學任教,後來去山海關自殺了,海子的死驚動海內外。
  • 歷史上的今天:詩人海子臥軌自殺,收藏這10篇文章是他最好的紀念
    第一首:《春天,十個海子》:這是海子人生的最後一首詩,一首抒情短詩,重要性遠高於《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文中的絕望情緒非常嚴重。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和黎明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麼意思1989.3.14.凌晨3點--4點第二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海子於1989年所寫的一首抒情詩,分別表現了詩人對質樸
  • 臥軌自殺的海子,詩人已亡逝,永不再有春暖花開
    而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選擇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一首大部分被大眾廣為傳播的詩歌,很多人從中汲取生活希望,體會人間的煙火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但是事實上這是一首絕筆詩。整首詩歌通篇以「從明天起」開頭。就好像他對今天和昨天其實都是失望的。一切美好都只是想像,都只能是對明天的想像。
  • 海子:我的任何突然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殺,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
    這8個字似有魔力,每個讀完這句詩的讀者都會露出暖暖微笑,憧憬著陽光、沙灘、花朵和春日暖陽。詩句如此美好,能寫出如此詩句的詩人一定擁有一顆極柔軟浪漫心。 詩人海子確實溫柔浪漫至極,但是這樣溫柔美好的一個人卻選擇用臥軌的殘忍方式結束自己的鮮活生命。並且一反常態地在臨終前留下了相互矛盾的遺言和遺書。
  • 如何看待海子, 是讀懂當代詩的試金石
    姜濤明白海子傳奇還在不斷發酵,「但對於大多數成熟的詩歌作者而言,海子不再是寫作的一個前提了」,這可看出作者的基本判斷,再說,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普通讀者或許不會這麼想,海子寫得這麼優美深刻,你們現在的詩,佶屈聱牙,看也看不懂,無非圈內人自我欣賞罷了。 這樣的想法很正常,要是通讀了此書,還是固守這樣的偏見,就匪夷所思了。
  • 讀首詩再睡覺|飄下來的月光
    我是從寒冷中走過的人沒有必要任何的安慰桌子上的海子等不及春天匆匆走了丟下一茬麥子孤獨地綠.一直喜歡和黑夜較量的詩人註定將年輕的靈魂交給飛翔和自由抵達神光的瞬間,我看見他面朝大海被另一種春天召回作者《讀睡詩選》入選詩人:屋簷下的鳥,本名朱潞,生長在黑龍江葦河林業局,讀睡詩社成員。「野有蔓草,零露溥兮」喜歡大自然原始的事物,一直認為詩是心靈與自然最美的對白。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
  • 八首絕筆詩:看透人生,死又何懼!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這首詩一如既往的豪邁、大氣,卻透著份悲傷,不是因為即將死去,只是壯志未酬,徒留遺憾。大家可以從詩中感受:「大鵬奮飛啊振動八極,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濟。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這首詩一如既往的豪邁、大氣,卻透著份悲傷,不是因為即將死去,只是壯志未酬,徒留遺憾。大家可以從詩中感受:「大鵬奮飛啊振動八極,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濟。
  • 孤獨的海子:寫的春暖花開溫暖了很多人,自己卻臥軌自盡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相信這句詩歌一定溫暖了很多人,也溫暖了我。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寫出這麼溫暖詩歌的海子,卻抱著聖經,臥在了冰冷的鐵軌上,年僅25歲。
  • 海子31周年祭,當地老人回憶海子真正的死因,或許並非死於臥軌
    這封遺書裡透露出的信息,讓那個年代的青年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人們怎麼也想不到剛剛在兩個月前寫出:「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一群無國籍的人,幼年就戳穿耳膜,一生無法離開大海,怎麼回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我也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查海生,以夢為馬的詩人。他就像上帝播種的春日希望,雖然降生在農村卻意外收穫肥沃的土壤。海子他浪漫、自我、意識強烈,在他的詩歌中你首先感受到的是他鮮明又特殊的情懷,其次才是共鳴。海子與常人無異,又有天壤之別。
  • 靈魂詩人海子:臥軌是最有尊嚴的方式,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不過,有了進一步了解之後,才發現:海子是一個很奇怪的詩人,他的詩讀起來有點深入靈魂、怪怪的感覺;海子也是一個很悽慘的詩人,最終以臥軌收場。海子就活了25歲,1964年3月24日出生在安徽的一個村莊,原名查海生。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
  • 詩人海子最後一首詩:背後蘊藏恐怖的世界,透露精神分裂跡象
    這是一首絕望而溫暖的詩歌,它寫於1989年3月14日凌晨三點—四點,普遍被認為是詩人表達決定赴死的作品,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絕望及其對父母兄弟最後的眷戀。我們來對詩歌進行文本解讀。「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是對死後世界靈魂不死的展望,可為什麼是「十個」?
  • 詩人海子的臥軌自殺證明了他是個「失敗者」
    自殺絕對不是什麼人生的最高境界~曾在大學人文基礎課堂上聽到過老師介紹海子的詩,滿懷這好奇我也在網上特意買了一本《海子詩選》,金黃色的封面像是海子心中的麥浪,從此我便開始迷戀上海子的詩,有時候甚至還模仿他的詩自己寫了幾首,當時的我幾度還夢想要成為一個像海子一樣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