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海子的印象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為海子是那樣的陽光樂觀。
前幾天,到青海高原體驗水上雅丹地貌,沙漠無人區茶卡鹽湖,住在德令哈。才感受到海子的另一面。
海子在德令哈留下了《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籠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 最後的, 抒情。
這是唯一的, 最後的, 草原。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於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只想你。
有人說,這詩是詩人故意要在生命的過程中尋找到這樣一種洗滌靈魂情感的鬼域;也有人說這首詩說明了海子內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巨大,這簡直就是生命的黑洞,吞噬著一切。
我不知道詩人在德令哈經歷了怎樣的境具,也不知道海子為什麼來到了德令哈,但是我要說的是,從這一首詩中卻感受到詩人對生與死、生對死的通靈。在這個讓人悲痛和荒涼的城,詩人只能無助地感受空空的兩手,無奈而絕望。
詩人認為的勝利只有石頭和青稞,而詩人自己則在絕望中掙扎,最後,詩人以《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只想你》結束了自己內心痛苦的傾軋,他已經不關心人類,但詩人真的會不關心我類嗎?是對人類的絕望還是對自己的絕望?那麼,他心心念念的姐姐又是誰呢?是死神嗎?我想是的,在德令哈的一夜,詩人的眼裡只有死神。我甚至懷疑,經過了德令哈之夜,詩人已經決定走向死亡。
也許海子的生命在德令哈拐了一個彎,但是海子的精神卻在德令哈得到了升華,進入了一個非人類的境界。但是這個本來與德令哈沒有什麼關係的海子卻因為這首詩成全了一個城市。
有人說,許多人,因為德令哈,知道了海子;
也有人說,許多人,因為海子,知道了德令哈。
但是如今,海子與德令哈已經融為一體。
我們在德令哈時,2018年7月25日德令哈海子詩歌節,因此還到處可以看到海子的影子。
因為一個詩人成立了一個詩歌節,並不多見,同時這個詩人還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名片和主題精神元素。
2012年7月30日,青海德令哈市舉行了首屆海子詩歌節,同時舉行了海子紀念碑、紀念館落成典禮。首屆詩歌節聘請了國內優秀的雕刻師,選用了一塊原材料重達7噸的崑崙玉石,精心雕刻海子紀念碑。海子紀念碑為海子半身頭像,重約5噸,高1.68米。精選的海子20多首優秀作品雕刻在20多塊形態各異的石碑上,一同組成海子詩歌碑林。 以後海子詩歌節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經是第四屆。
在德令哈,海子的影響隨處可見,德令哈市格爾木西路橋西北,巴音河西岸,從南向北到巴音河大橋,依次有海子詩歌碑林、海子詩歌陳列館,海子紀念碑,面朝巴音河,坐擁碑林,與身後一側佔地1300平方米的海子詩歌陳列館交相呼應。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海子酒館、海子飯店,不知道這些營業機構是不是與海子有關?是不是經過了海子親屬的授權?
漫步在德令哈在大街之上,看著華燈閃爍的這個陌生的城市,遠望那些以海子之名命名的建築,我突然感悟到,也許正是在這裡,海子感受了關於人類的新的認知;也許在這個當時荒涼的城市裡,海子領悟了生命的意義;也許今日的德令哈正是傳承了海子的精神元素,成就了今日德令哈經濟繁榮、城市發展的輝煌。
作者:麒鑑,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財經金融文化分析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