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知識梳理填空,附答案|閏土|魯迅|文章|近義詞|...

2021-01-20 網易

  前面的練習:

  視頻:

  

  

  

  

  

  

  

  

  

  參考答案:

  課文24 少年閏土

  一、給我會寫的字組詞

  鄭:zhèng(鄭重、鄭國)

  拜:bài(拜年、祭拜)

  租:zū(收租、租房、出租)

  廚:chú(廚師、下廚、廚房)

  氈:zhān(氈帽、氈布)

  羞:xiū(害羞、羞澀)

  撒:sǎ(播撒、撒種)

  縛:fù(束縛、綁縛)

  蝟:wèi(蝟集、刺蝟)

  伶:líng(伶仃、伶俐、伶人)

  俐:lì(伶俐)

  竄:cuàn(竄改、逃竄)

  二、多音字

  正:zhēng (正月)zhèng (正常)

  撒:sǎ(撒種)sā(撒謊)

  供:gòng(供詞)gōng(提供)

  三、近義詞

  鄭重—慎重 講究—重視 允許—許可

  盼望—希望 熟識—熟悉 伶俐—機靈

  希奇—稀罕 無端—無故 兇猛—厲害

  一望無際—無邊無際

  四、反義詞

  鄭重—輕率 講究—隨便 允許—禁止

  熟識—生疏 兇猛—溫順 伶俐—笨拙

  新鮮—陳舊 危險—安全

  五、理解詞語

  家景:家庭的經濟狀況。

  祭祀:舊俗備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禮,表示尊敬並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時,每戶輪流負責準備,輪到誰準備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

  弶:一種捕捉鳥獸的工具。

  明晃晃:光亮閃爍。

  許下願心:即許願。迷信的人對神佛有所祈求,許下某種酬謝。

  秕谷:不飽滿的稻穀或穀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六、句子解析

  1.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

  「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是當地的風俗,人們認為用圈子套住孩子,孩子就不會死。這雖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說明閏土的父親很疼愛他。

  2.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這句話中破折號起補充說明的作用。「無端」一詞是「沒有理由,沒有根據」的意思。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裡出賣罷了。

  「素」,向來的意思。「新鮮事」是指閏土對「我」講的那許多關於農村、海邊的事,這些事「我」從來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鮮。「如許」是「如此」「像這樣」的意思。「我」向來不知道許多新鮮事,因為「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從來未接觸過這些事。這句話表達了「我」對少年閏土的羨慕和欽佩。

  4.阿!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寫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明閏土的知識豐富、 見多識廣。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說明「我們」只能在一個小天地裡活動,看不見更廣闊更生動的外面世界,閏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通過如此鮮明的對比,表達了「我」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不滿,流露出「我」對農村豐富多彩的生活的嚮往之情。

  七、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出一個見多識廣、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

  2.課文圍繞閏土寫了哪些內容?

  課文寫了記憶中的閏土、初次相識時的閏土、給「我」講新鮮事的閏土。

  3.「我」與閏土有哪些不同之處?

  ①生活環境不同:閏土生活在海邊農村,「我」生活在高牆大院裡。

  ②階層不同:閏土是一個忙月的兒子,「我」是一個少爺。

  ③見聞不同:閏土見多識廣,「我」卻孤陋寡聞。

  雖然生活環境不同、階層不同,但「我們」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是多麼難得啊!

  4.閏土向我講述了哪幾件事?表現了閏土怎樣的特點?

  ①雪地捕鳥—聰明能幹,見多識廣;

  ②看瓜刺猹—機智勇敢;

  ③海邊拾貝、看跳魚兒—生活豐富多彩。

  5.談談對「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理解。

  「他們」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狹窄,由於整天關在高牆深院裡,與生活在海邊的閏土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句話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爺」,整天生活在大院裡,不能廣泛地接觸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狹窄。表達了「我」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不滿,流露了對農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嚮往。

  八、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我」記憶中的閏土勇敢機敏。

  第二段(2-3):我盼望見到閏土。

  第三段(4-18):閏土和我講了雪地捕鳥,瓜地刺猹,海邊檢貝殼和潮汛看跳魚的事,我非常羨慕,他的見多識廣。

  第四段(第19自然段):閏土和「我」分別了,友誼也中斷了,但「我」很懷念他。

  九、課文主題

  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多識廣、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和閏土兒時短暫而又真誠的友誼,抒發了「我」 對他的懷念之情。

  十、小練筆:照片凝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瞬間。從你的照片中選一張,仿照課文第1自然段寫一寫。

  藍藍的下面是一條彎彎的小河,旁邊開著一樹樹的鮮花。花叢中,有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扎著長長的馬尾辮兒,穿著粉紅色的連衣裙,仰著臉甜甜地笑著,右手輕輕地把一朵白色的鮮花放到頭髮。上面,微微眯縫著眼睛,陶醉地嗅著芬芳撲鼻的花香.....這個小姑娘就是我可愛的妹妹。

  課文25 好的故事

  一、給我會寫的字組詞

  擱:gē(耽擱、擱置、擱淺)

  綜:zōng(綜合、綜述)

  澄:chéng(澄靜、澄澈、澄淨)

  萍:píng(萍蹤、浮萍)

  藻:zǎo(水藻、綠藻、海藻)

  漾:yàng(蕩漾、漾奶)

  焰:yàn(烈焰、火焰、氣焰)

  削:xuē(削減、削除、剝削)

  瞬:shùn(瞬間、轉瞬)

  凝:níng(凝聚、凝視)

  驟:zhòu(驟然、急驟)

  擲:zhì(拋擲、投擲)

  陡:dǒu(陡峭、陡壁、陡變)

  二、多音字

  差:cī (參差)chà(差生)

  曾:céng(曾經)zēng(姓曾)

  澄:chéng(澄澈)dèng(澄清)

  削:xuē(瘦削)xiāo(削皮)

  暈:yūn(頭暈)yùn(暈車)

  三、近義詞

  預告—預報 幽雅—幽靜 昏暗—暗淡

  參差—雜亂 朦朧—模糊 仿佛—好像

  澄碧—清澈 瘦削—枯瘦 趕忙—趕緊

  退縮—畏縮 凝視—注視

  四、反義詞

  縮小—擴大 昏暗—明亮 朦朧—清晰

  幽雅—喧雜 退縮—前進 有趣—乏味

  參差—齊整結束—開始 瘦削—豐滿

  五、理解詞語

  預告:事先通告。

  昏沉:暗淡。

  幽雅:幽靜而雅致。

  錯綜:縱橫交叉。

  澄碧:清而明淨。

  蕩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動。。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不一致。

  瘦削:形容身體或臉很瘦。

  潑剌:形容魚在水裡跳躍的聲音。

  驟然:突然;忽然。

  陡然:突然。

  六、句子解析

  1.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雲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同時又展開去,以至於無窮。

  通過想像,把「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一天雲錦」「萬顆奔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這夢境的幻化無窮,充滿生機,以及這故事的美麗、幽雅、有趣。

  2.(紅錦)帶織人狗中,狗織人白雲中,白雲織人村女中....在一瞬間,他們又將退縮了。

  運用頂針的修辭手法,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突出地表現了夢境中「美的人和美的事」虛虛實實、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繫。

  3.我正要凝視他們時,驟然-驚,睜開眼,雲錦也已皺蹙,凌亂,仿佛有誰擲一塊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將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運用通感,將「我」在夢境中的感受形象地轉化為視覺體驗,生動地寫出了夢的美好,表達了作者的憧憬之情。「碎影」這正是含蓄地控訴了反動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對人民理想的扼殺,抒發了作者深沉的憂憤。

  4.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隨著每一打槳,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井水裡的萍藻遊魚,一同蕩漾。

  「倒影」表現了水面平靜,倒影著河岸的各種景物;「夾帶」寫出了陽光照射在水面上泛起點點光芒;「蕩漾」表面上是水面精緻的變化,更寫出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縈繞心頭。

  七、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本文是魯迅第一篇描寫夢境的文章。寫在現實的「昏沉的夜」裡,作者孤單惶恐,做了一個夢,通過用一大堆意象來描繪這個夢境,展示了一個美麗、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後作者又回到了現實,夢境破碎,但作者總記得在「昏沉的夜」的這個「好的故事」。

  2.作者要寫「好的故事」,為什麼開篇要用兩個自然段寫自己的現實處境?

  這樣寫先交代了做夢的環境,於昏沉的背景之中,在夢境中打開了一種帶著明亮暖色和淡淡溫馨的回憶畫卷,為表達魯迅思想深處的那種執著的美好追求埋下伏筆,做好鋪墊。同時文章起於昏沉的夜,結於昏沉的夜。而在這起結之中,以漸漸地縮小了的燈火,燃起了一種美好的希望,展開了一幅美好的回憶圖景。

  3.課文題目是「好的故事」作者為什麼最後寫「夢境破碎」呢?

  這裡包含著魯迅的懷疑思想。他嚮往夢中的桃源一般的世界,但是他又懷疑根本不可能有這樣一個世界的存在,所以他不願意把故事說出來,而是告訴人們,有這樣一個地方,在他的夢中,是那麼的美好,那裡是如此安寧……

  4.談談你對開頭和結尾兩次寫到「昏沉的夜"的理解。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兩次寫到「昏沉的夜」。他用「昏沉的夜」暗喻舊中國的黑暗,但同時也表達了另一種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總會過去,天總是要亮的,太陽終究會照亮大地。

  八、課文分段

  第一段(1-2):介紹環境,引出下文。

  第二段(3):寫夢見一個好的故事。

  第三段(4-10):敘述這個好的故事。

  第四段(11-12):寫「我」要追回故事,完成故事,留下故事。

  九、課文主題

  本文是魯迅寫的一篇描寫夢境的文章。寫在現實的「昏沉的夜」裡,作者孤單惶惑,做了一個夢,通過很多意象來描繪這個夢境,展示了一個「美麗,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最後作者又回到了現實,夢境破碎,但作者總記得在「昏沉的夜」裡的這個「好的故事」,表達了作者渴望一份安寧,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之情。

  課文26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一、多音字

  挨:ái(挨打) āi(挨著)

  更:gēng(三更)gèng(更多)

  扁:biǎn(扁擔)piān(扁舟)

  號:háo(怒號) hào(號召)

  扎:zā (包紮)zhā (扎破)zhá (掙扎)

  二、近義詞

  追悼—哀悼 愛撫—撫摸 驚異—詫異

  愛戴—尊敬 羞愧—慚愧 悔恨—懊悔

  慈祥—慈愛 保存—保留 枯瘦—消瘦

  深奧—深刻 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張冠李戴—顛倒是非

  飽經風霜—飽經滄桑

  三、反義詞

  羞愧—自豪 愛戴—憎惡 團聚—離別

  慈祥—嚴厲 深奧—淺顯 枯瘦—健壯

  詳細—簡略 囫圇吞棗—細嚼慢咽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飽經風霜—養尊處優

  四、理解詞語

  殯儀館:供停放靈柩和辦理喪事的機構。

  追悼:沉痛地懷念(死者)。

  失聲:因悲痛過度而哽咽,哭不出聲來。

  弔唁:祭奠死者並慰問其家屬。

  愛撫:疼愛撫慰。

  團聚:相聚(多指親人分別後再相聚)。

  囫圇吞棗: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碰壁:比喻遇到嚴重阻礙或受到拒絕,事情行不通。

  恍然大悟:忽然間明白過來。恍然:忽然醒悟的樣子。

  黃包車:舊時一種用人拉的車,有兩個橡膠車輪,車身前有兩根長柄,柄端有橫木相連,主要用來載人。

  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很多艱難困苦。

  深奧:(道理、含義)高深不易了解。

  五、句子解析

  1.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這句話是小周曄失去伯父時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線,文章以此為情感軸心,回顧了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的幾件小事

  2.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這句話表面看是在誇自己記性好,實際上是在用幽默的語言、委婉的語氣批評「我」讀書太馬虎。這簡短的語言描寫,透出魯迅先生含蓄、幽默、風趣的性格特點。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理解這句話時可結合課文內容,適當介紹時代背景:因為當時社會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沒有言論自由,而魯迅為了喚起民眾覺悟,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醜惡嘴臉,寫出了一篇篇猶如匕首的雜文,引起反動派極度恐慌。他們千方百計地查禁魯迅的作品,不允許發表,而且對他本人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當時的社會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兒光明,人民連一點兒民主和自由都沒有。「碰壁」是與反動勢力作鬥爭時受到的挫折與迫害。從這談笑似的話語中,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鬥爭精神和革命的樂觀主義態度。

  4.這時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見,而且現在也清清楚楚地記得,他的臉上不再有那種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變得那麼嚴肅。他沒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這裡的兩個「清清楚楚」強調了當時的情景給「我」印象之深;他「變得那麼嚴肅」,手「半天沒動」,「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等表情、動作的描寫,說明魯迅先生看到了舊社會的罪惡,他無法控制對它的憎惡之情而怒形於色。

  可以通過想像伯父魯迅的心理活動來理解這句話。他可能想到這位車夫冒著嚴寒出來拉車,家庭生活是多麼困苦。伯父由這位車夫又想到了千千萬萬的窮苦人,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這都是社會制度不合理造成的。伯父知道根源所在,然而又無法解除窮苦人的痛苦,因而臉色變得嚴肅。這句話表現了魯迅先生對舊社會的痛恨和對勞苦人民的極大同情。

  六、問題歸納

  1.課文寫了關於魯迅的哪幾件事?給每件事加個小標題。

  (1)趣談《水滸傳》(2)笑談「碰壁」(3)喜放煙花(4)救助車夫(5)關心女傭。

  2.「囫圇吞棗、張冠李戴」什麼意思?從這兩詞中你有什麼體會?

  囫圇吞棗: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張冠李戴:姓張的帽子戴在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在本文中指「我」 對書中的人物與事情搞不清楚,對應不起來。 「囫圇吞棗」 「張冠李戴」兩個詞用得準確、形象,從中可看出「我」讀書不認真,只注意故事情節,不分析人物的個性。

  3.「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聯繫查找的資料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魯迅先生一語雙關,既幽默地解答了「我」的問題,又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四周黑洞洞的」比喻當時的社會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兒光明,人民連一點兒民主和自由都沒有;「碰壁」比喻與反動勢力作鬥爭時受到的挫折和迫害。從這談笑似的話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鬥爭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4.課文中的魯迅先生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作為一個長者,他關心下一代的成長:作為一個革命者,他為人民說話,為勞苦大眾吶喊而四處「碰壁」;作為一個先生,他救助車夫、關心女傭,同情勞動人民。同時,他又有著美好的憧憬,嚮往光明、美好、快樂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七、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寫人們崇敬和愛戴魯迅先生。

  第二部分(2-3):寫伯父和「我」談《水滸傳》並教育「我」要認真讀書。

  第三部分(4-13):寫伯父魯迅先生和「我」笑談「碰壁」。

  第四部分(14-16):寫除夕的時候,伯父和爸爸替「我們」放鞭炮和花筒。

  第五部分(17-25):寫魯迅先生救助黃包車夫。

  第六部分(26-27):寫伯父關心女傭。

  八、課文主題

  這篇課文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 的教益,說明了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

  課文27 有的人—紀念魯迅先生有感

  一、多音字

  給:gěi(給力) jǐ(給予)

  場:chǎng(場地)cháng(場院)

  當:dāng (當時)dàng (上當)

  著:zhe(看著)zhuó(著迷)zháo(著重)

  二、近義詞

  偉大—崇高 俯下—低下 不朽—永恆

  情願—甘願 摔垮—摔壞 永遠—永久

  抬舉—器重

  三、反義詞

  偉大—渺小 情願—被迫

  永遠—暫時 抬舉—貶低

  四、理解詞語

  偉大:品格崇高;才識卓越。

  不朽:永不磨滅(多用於抽象事物)。

  情願:心裡願意。

  屍首:人的屍體。

  下場:人的結局(多指不好的)。

  抬舉:看重某人而加以稱讚或提拔。

  五、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詩中不只是單純寫對魯迅的懷念,而是通過和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

  2.既然是紀念魯迅的文章,為什麼不寫出魯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本文不僅寫魯迅,而且寫了像魯迅一樣的人。

  3.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

  魯迅是一個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

  六、課文主題

  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寫的。詩中不只是單純地寫對魯迅的懷念,還通過和與魯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並且熱情歌頌了以魯迅先生為代表的那些人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人。

  語文園地八

  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答客誚》

  含義:真正的豪傑並非都是無情的, 真正的大丈夫也並不是沒有憐惜子女的溫柔的一面。

  2.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故鄉》

  含義:這句話啟發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消極等待,決無希望可言;努力爭取,希望才能實現。

  3.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學界的三魂》

  含義:只有民族精神是最寶貴的,只有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中國才有真進步。

  4.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含義:熱情地謳歌了從古到今、前僕後繼、不屈不撓地進行鬥爭的中國的革命力量,論證了中國人是有自信力的。

  5.魯迅其它名言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魯迅

  社會上崇敬名人,於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魯迅

  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魯迅

相關焦點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六單元測試題,題目新穎,一次分享兩套試卷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六單元測試題,題目新穎,一次分享兩套試卷二年級語文常考的題型有:字詞、句子、課文默寫、閱讀題、作文題,今天老師分享的這兩天試卷字詞題目新穎,含試卷答案,家有二年級的孩子可以讓孩子做一下。
  • 2020部編二年級下冊形近字組詞,附答案
    (全)三年級下冊語文日積月累填空練習,附答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知識梳理填空,附答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知識梳理填空,附答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知識梳理,可列印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知識梳理,可列印2020三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測試卷1,附答案2020三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測試卷
  •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生字拼音專項練習,附答案
    參考答案>受益 聯繫任何 改善  8、躲避震撼 喧嚷素潔 沾汙 炊煙 家雀  相關練習:  四年級上冊古詩文日積月累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1《觀潮》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2《走月亮》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3《現代詩二首》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4《繁星》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基礎知識複習卷,附答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生字拼音專項練習,附答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考點梳理及針對練習,附答案,收藏一練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考點梳理及針對練習。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收藏起來,讓孩子多閱讀重點知識,做針對訓練,能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孩子學習效率。在文末附有答案!這份資料能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掌握課文重點知識,有效提高學生期末複習效果。
  • 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知識梳理填空,附答案
    參考答案:  課文15 夏天裡的成長  一、給生字注音並組詞  棚:péng(棚架、工棚)  苔:tái(苔痕、青苔)  蘚:xiǎn(苔蘚、蔗:zhè(甘蔗、蔗糖)  瀑:pù(瀑布、飛瀑)  增:zēng(增加、增添)  縫:fèng(縫補、裂縫)  諺:yàn(諺語、農諺)  二、多音字  蔓:wàn(瓜蔓) màn(蔓生)  盡:jǐn(儘管)jìn(盡頭)  縫:fèng(縫隙)féng(縫補)  三、近義詞
  • 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知識梳理填空,附答案
    參考答案:  —、給我會寫的字注音並組詞。  茂密—茂盛 違抗—違背 納悶—好奇  尋找—尋覓 往常—平常  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五、反義詞  茂密—稀疏 納悶—明白 違抗—服從  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東張西望—目不轉睛  六、理解詞語  狐假虎威: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
  • 【期末複習】二年級上冊期末詞語專項訓練(可下載)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複習資料整合◀到底要不要檢查孩子的回家作業?!◀和小豬佩奇學寫留言條◀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二年級語文上冊按課文內容填空(可列印)◀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看圖寫話範文精選◀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全冊單元習作◀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冊生字卡片(帶拼音、組詞、造句等)◀二年級常見關聯詞+造句總結歸納(附練習)
  •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知識盤點
    今天把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重難點知識進行歸納。漢語拼音易錯音歸納。詞語歸納:1.近義詞:明朗 晴朗 凌亂 混亂 留意 留心溫柔 溫和 炎熱 酷熱 告訴 告知準備 打算 叮嚀 叮囑 飽滿 豐滿告別 告辭 豐收 收穫
  •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八單元的測試卷(可列印,附答案)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八單元的測試卷,這份試卷考察知識點全面、具體,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練習。第七單元《認識時間》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接觸過,不過所學的是整點、半點,到了二年級學習更為具體的分秒,並且要掌握「時」、「分」、「秒」的換算,理解1時等於60分,掌握「幾時幾分」這種讀取時間的方法。掌握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分為5小格,一共是60小格。鐘面上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 三年級語文上冊選詞填空專項練習題 考試必考題,建議收藏
    三年級語文試卷裡經常會有選詞填空的題型,孩子們也很容易出錯。選詞填空既考查了孩子們對詞語的正確理解,又考查了孩子們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今天給孩子們分享一些選詞填空的方法與技巧。很多選詞填空都選用近義詞,近義詞雖然表達的意思比較相近,但在表現事物的某種特徵或者程度上會有一些輕重的區別,例如:「渴望」、「願望」、「期望」所表達的意思層層升級。二、分析限定詞語的範圍。有些近義詞雖然指同一事物, 但所指範圍卻有大有小,這種分別也是辨析近義詞的一個標準。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原標題: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⑤六年級學生報名參加數學興趣小組,參加的同學是六年級總人數的 ,後來 3有20人參加,這時參加的同學與未參加的人數的比是3∶4。六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 ⑥六(1)班共有40人,下面是他們一些最喜歡的飲料的統計圖,請問每種飲 料各有多少人喜歡?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小學老師力薦:三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詞語專項訓練卷(附答案)
    為此於老師總結了以下幾點:1、期末試卷基礎知識佔比為70%,重點複習基礎知識,將課本上的知識點分為幾大模塊分別是:詞語、句子、按課文內容填空、日積月累。將語文課本上八個單元課文涉及到的詞語、句子和按照課文內容填空整理出來,集中背誦和默寫,由家長批改,再針對錯誤的題目進行舉一反三。
  • 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語文測試卷,平均52分,學生:太難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張把學生們難住了的六年級上冊的測試卷。第一題師給加點字的正確讀音下面打勾,考的是學生對多音字在不同語境中的讀法的掌握,平翹舌音的掌握以及輕聲毒發的掌握。對於讀音的掌握,主要在於平時朗讀的過程中注意規範讀音。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領取電子版資料方式 1.點擊文章左上角
  • 部編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梳理填空練習,附答案
    下面是部編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梳理的填空練習,家長可以保存下來列印給孩子練習。內容是很全面的,都是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如果孩子做不出來,就校對答案之後背誦下來。參考答案:課文1 古詩三首1 給我會寫的字組詞。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題型多,易犯錯,值得收藏練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複習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本單元重點掌握以下考點。2、《讀不完的大書》一文中「井然有序」「千姿百態」等成語的意思,常以選詞填空、解釋成語等形式進行考查;還需要掌握成語:洶湧澎湃、波瀾壯闊、恍然大悟。
  • 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評卷,附答案,題型新穎,值得一練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期末達標測評卷。這套試卷題型新穎,具有針對性和創新性,非常適合六年級的學生練習。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圖片保存,列印出來給孩子練習,熟悉解題思路和技巧,爭取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在文末附有答案!第一大題,填空,共有10小題,考查知識有比的知識點、單位換算、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百分數等。第二大題,判斷。
  • 一線老師為您講解: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期末考試越來越近了,四年級語文會考什麼,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這些知識點你都掌握了嗎?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講解。第一大題是送分題,考查學生的書寫。第二大題看拼音寫詞語,答案:村莊,更改,滋養,讚嘆。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卷
    ,那麼這學期新學習的知識都掌握得怎樣了呢?不少家長和老師紛紛表示擔心,畢竟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學習的自律性比較低,容易將興趣放到好玩的事情中去。其實家長們也不用那麼消極,只要孩子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並及時複習,基礎知識還是會比較紮實。在做題時及時強化不太牢固的知識點,基礎就會越來越好,成績也會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