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花都:多舉措幫扶貴州織金縣脫貧致富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7月31日消息(記者張勝強)2020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東西部協作廣州花都區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的工作也到了收官倒計時。

記者了解到,自對口扶貧以來,廣州花都區從自身經驗出發,用產業扶貧、易地搬遷、醫療扶貧等多舉措,為貴州織金縣規劃出了一條清晰的「脫貧路」。

搭建「扶貧大棚」,用南瓜打通扶貧之路

沿著崎嶇的山路,貴州省織金縣農耀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大棚種植基地井然有序的羅列在田野上。這家於2018年5月成立的蔬菜種植加工貿易企業,集生產加工、基地種植、進出口貿易和供港澳於一體。

今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織金縣農產品加工物流中心、建設10萬噸南瓜冷庫和年產3600噸南瓜麵條加工線將建設完工。

織金縣的蔬菜大棚。(央廣網發 通訊員花宣供圖)

「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很難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南瓜對土壤和地形的要求比較低,產量較高,而且存放時間長、營養價值高等特點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農耀公司總裁曹壯均表示,今年將繼續因地制宜、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搭建起「扶貧大棚」。

據悉,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生鮮銷售和出口業務受到了很大影響,該公司根據實際情況把庫存的蔬菜進行深加工,銷售到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部分還出口到韓國、越南、泰國等,大程度減少了損失。

南瓜是織金重要的脫貧蔬菜。(央廣網發 通訊員花宣供圖)

織金縣三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郡表示,該街道今年南瓜的種植面積有6100畝,比去年翻了一倍,基本上平均每畝可以為農民增收2000元左右。

在農耀公司位於織金縣五星村的大棚蔬菜示範基地,529個蔬菜大棚正帶動著當地529戶貧困戶共1796人通過勞動創收。

據了解,該基地實行的對口管理模式,每一個蔬菜大棚的入口處都貼著建檔立卡貧困戶標籤信息,除了固定分紅外,附近的村民可以加入到蔬菜大棚的日常管理中,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易地搬遷 讓貧困群眾住上新房子

魯賢和宋小敏夫婦是阿弓鎮官寨村人,兩年前他們一家三代老少13人還居住在破舊老房子裡,每到下雨堂屋因漏水成了「水瓜棚」。2018年4月,魯賢夫婦以及兩個孩子搬到織金縣惠民街道,住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

據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張曉梅介紹,安置點是由全縣32個鄉鎮最偏僻最貧困村落的貧困戶搬遷到此組建的,建有住房109棟5512套,共4814戶22438人搬遷入住。2018年入住以來,搬遷戶們的生活不斷地變化。

易地搬遷後,貧困戶住上了新房子。(央廣網發 通訊員花宣供圖)

新入住惠民街道的搬遷戶來自不同的鄉鎮不同的民族,生活習慣、文化認知有著較大差異,全新的生活環境他們也會令他們有些不適應。為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在花都區幫扶工作組的指導下,惠民街道對109幢樓房實行一對一管理,讓搬遷戶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此外,花都區幫扶工作組還和惠民街道聯手,共同組建培訓和就業服務體系,全面消除「零就業」家庭,確保穩就業、能致富。

一是創新就業扶貧機制,實行「1+1」「1+N」結對幫扶,把就業服務觸角延伸到家政、保安、美容美髮等領域,開發「10+N個一批」就業扶貧專崗733個。二是培訓就業一批,推行「支部+企業(合作社)+群眾」模式,定崗式、定向式、訂單式開展蠟染刺繡、服裝加工、廚師等就業技能培訓51期5411人,實現就業2002人。三是定崗輸出一批,用好廣州花都區對口幫扶優勢資源,打通廣州等省內外市場,舉辦大型招聘會4期,對外推薦就業5411餘人。

為織金縣人民送健康

醫療扶貧作為對口幫扶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除了資金支持,還體現在診療技術的扶助。

近年來,廣州花都區不斷地派送各類醫護人員幫扶織金縣,實現各個診療領域幫扶全覆蓋。僅今年上半年,花都區衛健局共派送13名醫療專家到織金縣。

在把花都區先進的診療理念帶到織金後,幫扶新開設的兒科、新生兒科、重症醫學科目前運作良好,幫扶建設的骨外科提升了手術治療專業水平。

廣州花都的醫生為織金的兒童會診。(央廣網發 通訊員花宣供圖)

在織金縣中醫院兒科,來自花都區中醫院的鄒志浩醫生正在給患兒診治。鄒醫生說,織金縣中醫院原來沒設兒科,去年初花都區指導籌建了新生兒科,並為科室的醫護人員進行新生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護理培訓,受到了很多家屬的好評。

據了解,花都區派駐織金縣的醫療專家隊傳授經驗以及下鄉義診等方式,上半年共開展各項專業培訓授課83場次,培訓1026人次;下鄉鎮義診32場次,義診患者682人次。

疫情期間,花都區還充分利用「廣州花都-織金」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為遠程醫療幫扶提供信息,真正實現遠程會診無縫對接。

相關焦點

  • 貴州織金縣貫徹落實省委掛牌督戰推進南瓜...
    近日,廣州耀泓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愛生說,織金今年種植的15萬畝南瓜將有十分之一的產品將銷往日本、韓國。  烏蒙山區不起眼的南瓜為什麼能走進日韓等高端消費市場?  一方面,織金縣把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作為重中之重。
  • 協同作戰連山海 合力攻堅聚東西——貴州8個市州深入推進東西部...
    1月11日上午,廣州市勝佳超市東川店內人流如織,一場特殊的「貴州廣州消費扶貧年貨節」正在舉行。  小小超市不到百平方米的貨架,成為黔粵兩地幫扶合作見證。貨架前,是廣州市民用消費促扶貧的實際行動;貨架後,是貴州山區群眾生產出特色農產品的真誠與希望。
  • 農發行貴州分行支持10萬畝皂角讓織金縣孕育綠色希望
    織金縣雙堰、金鳳、桂果等2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在農發行貴州省分行信貸支持下栽種的萬畝皂角樹苗已紮下深根,為鄉村發展及鄉村振興注入動能。負責項目實施建設的織金皂福萬家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真洋動情地說:「農發行為項目建設注入『金融活水』,讓山野披新綠、讓群眾得實惠、讓綠色財富依山連綿鋪開。」
  • 貴州織金縣公安局綺陌派出所副所長(主持工作)張勝填被查
    據畢節市紀委監委網站消息,經中共織金縣紀委、織金縣監委批准,織金縣公安局綺陌派出所副所長(主持工作)張勝填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張勝填簡歷張勝填,男,漢族,1988年8月出生,貴州織金人,大專學歷,2010年3月參加工作,201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貴州織金縣打造了一座平遠古鎮,像活的清明上河圖,太漂亮了
    貴州的織金縣因為有著「天下第一洞」的美譽而被大家所知道,其實織金縣在畢節轄屬的7個縣城的經濟是排行前幾位的,2020年3月份,織金縣脫貧,不再是貧困縣。那麼織金縣除了遠近聞名的織金洞和織金大峽谷以外還有什麼值得遊客去的呢?
  • 貴州織金縣巧遇財神巡遊,街頭免費發紅包,引市民哄搶
    在貴州畢節市織金縣遊玩的時候,我們在大街上意外邂逅了一場財神巡遊,身穿紅袍的「財神」相當喜慶,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環繞古城一周,所到之處市民夾道相迎,「財神」樂呵著分發紅包,為織金市民賜財賜福。織金縣以前叫作平遠府,本來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而這座財神廟則位於古城的中心大街上。財神廟坐北朝南,南門正對大街,從遠處走過來,好像財神廟就在大街的盡頭,走近才發現,大街在財神廟門口拐了個彎,繼續向前延伸了。走進財神廟的門廊,才終於完整地看到了這座古建築的全貌。翹角飛簷的四重脊簷,巍峨壯觀。
  • 名家視點|張幼琪:寫給歷史的時代報告·貴州地質紀實文學大觀
    管利明《扶貧攻堅正當時---貴州省地礦局織金幫扶工作紀實》一文,寫下了在這個主戰場上,地質人的「戰地記錄」,成為貴州這個歷史性事件中具有特別意義的珍貴篇章。從2011年至2015年,省地礦局對織金縣貧困鄉村的幫扶,從最初基本解決村民們人畜飲水的困難開始,修建通組公路,改善學校教學環境,支教,改善村委辦公條件,修建公共廁所、文化廣場,直至道路亮化工程,使幫扶的層次逐年提升,轉變觀念參加農村合作醫療險……作品在真實展現國家級貧困村面貌的文字影像的背景中,真實地展現了地礦局財力幫扶、科技幫扶、技術幫扶等過程。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單車少年」丨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駐...
    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任駐村幹部,2020年2月到桂果鎮工作。期間,我和貧困戶之間有過爭執,有過爭吵,但我們都沒有放棄彼此,那份情更濃,那份愛更深。回顧這五年,我們之間有說不完的話,有道不盡的「小故事」,那都是我們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從背上行囊,離開家的那天起,我就踏上扶貧徵程。
  • 貴州織金縣一女子信用社遭劫殺無人援助[組圖]
    (來源:央視)今年5月6日,在貴州省織金縣茶店鄉的一家農村信用社裡,發生了一起搶劫殺人案,兇手搶走了受害人身上的5000多元現金後迅速逃離了現場,最近,這個兇手被警方抓獲。眾目睽睽之下,兇手為什麼能順利逃走呢?根據警方提供的當時銀行的監控錄像,在兇手行兇搶奪殺人之前,信用社的櫃檯前有十幾個前來辦理銀行業務的儲戶。
  • 廣州花都新增9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近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主辦的「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順利舉行。據了解,本次「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系列活動包括廣州名優特色農產品品鑑會、廣州鄉村振興璀璨夜主題活動以及2020廣州世界觀賞魚珍品大觀三大板塊內容。
  • 貴州磷化集團幫扶關嶺結碩果
    五年光陰同舟共濟,結對幫扶碩果飄香。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貴州磷化集團與關嶺自治縣拉開了結對幫扶的序幕。貴州磷化集團上下一心,五年裡,不斷將項目、資金、技術以及精銳力量帶到關嶺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以攻城拔寨之勢,帶領群眾離貧脫困,彰顯了幫扶路上攜手共進的深厚情懷。
  • 廣州花都石頭記礦物園有什麼好玩的?
    廣州花都石頭記礦物園介紹:  花都石頭記礦物園,於2009年8月開園,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珠寶城,園區佔地面積70畝,主建築面積17777平方米,地上石雕公園,地下奇石世界,是一座以奇石、化石、寶石為主題的樂園。
  • 貴州喀斯特巖溶地區科技抗旱 打井集雨節水(圖)
    打井記  8月7日,織金縣桂果鎮,省地礦局111地質大隊為綺陌村打出的第一口井開始抽水,高級工程師杜建新對鄉親們說——  這口井可以世世代代用下去  8月7日,省地質工程勘察院111地質大隊工作組像往常一樣,一大早便驅車趕往織金縣桂果鎮綺陌村祁家寨組
  • 貴州織金縣這個女子找上公安
    7月8日,織金縣公安局茶店派出所為與家人失聯20餘年的女子尋回親人,母女相見,分外感人。7月7日,織金縣公安局茶店派出所民警在抖音上接網友私信:自己和家人失去聯繫多年,能否幫忙尋找一下自己的家人。獲知此情況後,民警立即通過微信聯繫上該女子。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丨織金縣記綺陌街道扶貧工作站...
    我叫李莉,遵義市赤水人,2015年到織金縣工作,現綺陌街道扶貧工作站負責人。把工作想在前面,凡事多思考,多盡一份力。緊抓業務,夯實基礎。經常性開展幹部業務培訓,認真思考擬寫業務培訓材料,確保幹部熟悉業務,能熟練宣講落實好扶貧政策。精準識別,嚴把入口。通過遍訪走訪、進一步精準識別貧困戶、查漏補缺、動態調整、貧困人口錯評、漏評、錯退綜合治理、五個專項治理等,不斷夯實建檔立卡基礎。
  • 探訪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境內,園區內地質遺蹟豐富,巖溶洞穴、峽谷等11類遺蹟共同構成一個以洞穴、峽谷、天生橋、天坑為核心的高原喀斯特景觀。織金洞於2015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實現了貴州世界地質公園「零」的突破。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7月9日,織金洞景觀塔狀石筍——掌上明珠。
  • 貴州織金縣,有著中國第一財神廟,供奉道教神仙趙公明
    在中國貴州省織金縣有一座財神廟,廟宇很大,是專供財神爺:趙公明,本身這座建築就是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的風格也是獨一無二,一起去看一看,燒燒香。織金縣位於貴州省畢節市,是畢節市下屬的名縣。旅遊資源豐富,有織金洞、織金大峽谷等,還有這麼一座中國獨一無二的財神廟。
  • 廣州:昨日傍晚風雨大作 從化花都白雲都下冰雹了
    廣州:昨日傍晚風雨大作 從化花都白雲都下冰雹了金羊網  作者:鄭少玲  2020-05-17 預計下周,廣東總體來說雨水頻密。5月21日後,廣東將進入「龍舟水」時期。
  • 灣區北部新引擎 花都力爭新突破
    廣州北站,正在加緊建設成為集國鐵、高鐵、城軌、地鐵於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作為廣州北部交通樞紐,花都已成為大灣區聯繫內地、輻射內地最佳的橋梁和紐帶。花都區委副書記、區長葉志良介紹,為進一步凸顯這一優勢,花都將深入實施「航空樞紐+大綜合交通」戰略,打造灣區北部空鐵融合發展示範區。一是加快提升廣州北站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