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帽貝牙齒啟發性微針貼劑,以實現無痛藥物輸送

2020-11-04 白令三維

從研究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美國南加州大學開發的3D列印可用於無痛輸送藥物微針貼片。

受帽貝(一種具有極強力的牙齒的水生蝸牛)的層次結構的啟發,該團隊創建了一個增強的微針陣列,該陣列顯示出對長期使用的增強抵抗力。

此外,利用磁場輔助3D列印(MF-3DP)工藝,該設備的形態可以在將來進行優化,以在不引起臨床試驗中患者不適的情況下進行藥物輸送。

聯合研究小組的生物啟發式針頭是使用注入鐵的聚合物製成的。圖片來自「高級功能材料」期刊。

注射:3D列印消除痛苦

皮下注射針由於其低成本和相對大的容量而可能已經使用了150多年,但是插入時通常會伴有疼痛,並且會產生大量醫療廢物。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1970年代引入了微針貼片,這種貼片更方便,能夠攜帶多種藥物並在使用時減輕疼痛。

如果要對這些微針進行3D列印,則可以使用自定義的幾何形狀來創建它們,以提高不同藥物的功效,但是到目前為止,由於缺乏精確性,這種情況無法避免。例如,熔融沉積建模(FDM)和基於噴墨列印的方法需要大量且昂貴的後處理,以增強和完善設備的功能。

此外,以前的實驗用針必須相對較大以提供足夠的強度,但是發現這種增大的尺寸會增加插入過程中的疼痛。為了克服這些限制,科學家們轉向了一個不太可能的來源:帽貝。最近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的牙齒由許多層次的納米纖維組成,是自然界中發現的最堅固的材料之一。

基於帽貝的進化優勢,該團隊試圖設計一種具有生物啟發性的針頭陣列,具有改善的機械性能和無痛藥物輸送的潛力。

研究人員使用創新的磁場輔助3D列印工藝來創建他們的微針。圖片來自「高級功能材料」期刊。

研究人員的生物啟發式微針陣列

帽貝的牙齒的強度歸因於針鐵礦礦物的獨特排列,使其難以使用傳統的微細加工方法進行複製。結果,聯合團隊選擇部署MF-3DP技術,該技術通過磁場將光固化聚合物材料內部的氧化鐵納米粒子(aIOs)對準。

然後,團隊使用立體光刻(SLA)系統選擇性地固化複合材料,並通過調整不同點處的磁性顆粒濃度來調節針的直徑。所得的微針以四邊形圖案製造,每個圓錐形裝置的直徑為200 µm,但發現解析度受針頭寬度的影響。

通過調整印表機的光穿透深度,該團隊發現他們能夠更精確地調整其設備的寬度,最終實現僅為8 µm的寬度。此外,科學家的生物啟發性陣列在測試過程中被證明比以純聚合物印刷的相同設計要強,後者具有較低的交聯度,並且在插入時會彎曲。

為了評估其微針貼片的減輕疼痛的元素,研究人員將其應用於小鼠,並觀察到有和沒有貼片的行為無差異。該團隊還測試了其設備在豬皮膚上的藥物輸送能力,發現螢光素可以成功注射並在兩天內釋放。

總的來說,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的方法是成功的,因為他們的微針由於對齊方式而表現出更高的機械完整性。將來,該團隊MF-3DP工藝的精確性將有助於開發具有可定製的微觀特徵的針,以用於生物醫學和臨床應用。

3D列印藥物輸送系統

自從1970年代以來,微針貼片就已經問世了,因此,近年來3D列印的進步導致了眾多添加劑變體的開發也就不足為奇了。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一個團隊已經部署了一種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PµSL),以創建具有生物啟發性的可編程微針。基於寄生蟲的微鉤,蜜蜂的帶刺刺的刺和豪豬的羽毛,該設備被設計為可水平變形,從而在插入過程中具有最小的侵入性。

同樣,天普大學的科學家也從蜜蜂中汲取了靈感,以優化手術針的設計。該團隊基於聚合物的3D列印設備具有「倒刺」狀的蜜蜂狀布局,他們認為這種布局可以減少針頭插入過程中的組織損傷。

在其他地方,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UT Dallas)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低成本製造微針陣列的方法。通過將臺式3D印表機與化學蝕刻技術相結合,該團隊能夠製造出可在多個醫療設備中使用的細針。


相關焦點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立體噴墨列印法(Three-Dimension Printing,3DP)是出現很早的一種3D列印技術。1993年由MIT發明,1995年 Z Corporation公司獲得專屬授權,2011年被3D Systems收購(技術名稱更改為ColorJet Printing)推出,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彩色3D列印技術。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3D列印器官?!對,你沒有看錯
    我浙機械工程學院傅建中教授課題組日前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器官列印工藝,在列印組織結構的同時列印出內部的營養輸送通道,成功解決了3D列印細胞的營養維持問題。  有了營養,細胞就能「活」得更久,這使得大尺寸器官3D列印成為可能!
  • 研究人員創造出可將氧氣輸送至3D列印組織細胞的生物墨水
    中國3D列印網9月16日訊,組織工程或再生是通過結合具有最佳化學和生理條件的細胞和其他材料來改善或替換生物組織的過程,以建立可在其上形成新的活組織的支架。我們已經看到許多3D列印的示例用於完成此任務。以這種方式改造新組織的潛力為器官移植的短缺和在藥物發現中的應用提供了答案。 但是,要成為有活力的組織,這些細胞需要通過血管輸送給它們的氧氣,在移植的組織中,氧氣可能需要幾天才能生長。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Drug Discovery Today: 藥物3D印表機?
    ,一位臺灣學者稱將在5年內發明藥物印表機(DrugPrinter)原型,20年內推出藥物印表機,實現藥物一步列印、100%收率、無副產物。藥物印表機的思想來自於傳統的中國雞蛋餅烤箱,這種機器可以做出不同形狀的雞蛋餅,因此做出不同結構的藥物也是可行的。只要將藥物結構輸入計算機,藥物印表機就可以自動將藥物列印出來,用於後續研究。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1.使不可能的設計成為可能準確地呈現複雜設計的能力是3d列印的最大優點之一。例如,它已經徹底改變了珠寶市場。這只是開始。其他還有像執行器、LED和音頻設備這樣的元件可以嵌入到具有新響應度的3D列印藝術作品的結構中。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打開APP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陳翠 發表於 2019-03-26 16:33:56
  • 磁場結合3D列印 藥物更靠近病灶位置
    作者:DIGITIMES洪煥周英國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與美國德州大學(UT-Austin)開發藥物運輸系統,未來醫生可透過磁場控制3D列印膠囊,對癌症、心臟病與慢性疾病患者進行全程藥物治療。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3D列印是否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組織工程學(TE)領域研究的最前沿,這得益於有關傳統3D列印技術可以適應控制3D空間中高密度細胞群沉積的演示的推動。在不同的技術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已被認為是實現TE視覺的最可能技術。特別是,對細胞活力影響有限的溫和加工條件,以及它們在加工具有廣泛性能的材料中的靈活性,使得該技術成為有吸引力的候選者。
  • 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
    打開APP 全新的3D列印功能材料,實現了百納米至微米級別電子3D列印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發表於 2020-11-18 15:18:04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最近,Nova菌就遇到了許多男生吐槽自己的腎問題,想和小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來一次換腎,-_-||其實,利用生物3D列印技術進行腎臟器官的列印已經不是夢了。相較於國內,國外器官列印啟動時間早,經驗愈豐富,今天Nova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目前國外腎臟器官列印的最新進展。為什麼選擇3D列印器官?
  • 3D列印技術實現脫胎換「骨」
    廣東醫科大學崔燎教授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李剛教授團隊聯合研究發現了一種低溫3D列印技術,可以列印出適合患者的骨組織和關節材料,將特製的複合物作為支架材料,並在裡面放置天然藥物,實現藥物緩釋作用,研究顯示可以促進植入部位的新骨形成,具有促進骨融合的作用。
  • Xbox遊戲機光頭製造微/納米3D印表機
    參與這項研究的博士生 Tien-Jen Chang說:"有了我們的3D印表機,可以列印微納米級的3D物體,我們能夠從幾十微米到數百納米的列印解析度,而不需要昂貴的專用部件。Xbox 360  納米3D印表機採用了立體光刻的工藝, 副教授En Te Hwu解釋說:"我們相信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健康醫療領域,開發出能夠列印立方釐米體積微/納米級解析度的3D印表機,用於微容器藥物輸送。"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生物墨水助力3D生物列印,輸送氧氣以供活
    生物墨水助力3D生物列印,輸送氧氣以供活 儘管我們聽到越來越多關於3D生物列印技術突破的報導
  • 我國科學家開發3D列印的藥物神經繃帶
    中國3D列印網10月29日訊,來自中國四川大學和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3D列印的自粘繃帶,能夠提供神經修復藥物。該小組製造的紗布包括兩個點擊激活的水凝膠層和一個內部區域,可以裝載再生藥物。一旦包裹在受傷的神經部位周圍,該裝置就會以刺激周圍神經系統(PNS)中神經膠質細胞生長的方式釋放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