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上世紀50年代,歐洲剛從二戰廢墟中慢慢恢復,現代科學和藝術卻在飛速發展,整個歐洲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興活力。這一時期歐洲的汽車業也開始復甦,並產生出一系列驚世駭俗的產品,即便用今天的眼光看來都想當超前。今天我們談論的阿爾法·羅密歐BAT系列概念車便是典型的例子,這三輛概念車源自1953年開始的阿爾法·羅密歐與義大利設計公司Bertone(博通)的合作項目。這各項目製造了3輛概念車:1953年的BAT 5、1954年的BAT 7和1955年的BAT 9。所有3輛汽車都由Franco Scaglione設計。
阿爾法·羅密歐委託博通設計這3輛概念車,目的是進行阻力對車輛影響的研究。這個想法是要製造出儘可能低的阻力的車輛。所有汽車均配備大型後保險槓和彎曲的鰭片。它們建立在阿爾法·羅密1900底盤上。這三款車分別在1953年、1954年和1955年的都靈車展上亮相。這三輛車的空氣阻力係數為Cd 0.15 ,即使按今天的標準看來,也是一個相當難以企及的成績。同時,阿爾法·羅密歐為它們提供了5速變速箱和四缸發動機,能產生超過67kW(90馬力)的功率,足以將汽車推至最高時速201km/h,這在當時也是相當不可思議的速度。
BAT 5
BAT 5是BAT項目的第一輛車,它首先在1953年都靈車展上展出。模型的設計基於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究。實際上,怪異的車頭形狀旨在消除高速氣流中斷的問題。側面車輪罩設計還旨在消除車輪轉動產生的任何額外阻力,該結構將產生儘可能少的空氣渦流。實際上,這些嚴格的標準將使標準配置為75kW(100馬力)的發動機達到200km/h(120 mph)的速度。博通提出的BAT 5是一輛超輕型汽車(1100kg),側窗相對於車體成45°,大擋風玻璃與幾乎平坦的車頂融合在一起,尾部有一個縱向的後擋風玻璃,由細長的支柱隔開,兩個尾鰭向上和向內逐漸變細,很顯然BAT 5實現了當初的設計目標。
BAT 7
第二代BAT 7於BAT 5的一年後在都靈車展上展出。整體風格和BAT 5很類似,但細節都有比較大的改變。博通補充了它在航空業機翼輪廓方面的經驗元素。結果就是更大彎曲角度的大尾鰭的形狀。 車鼻比BAT 5更低,並且大燈隱藏在三個突出的車鼻的中間。BAT 7的風阻係數為Cd 0.15。
BAT 9
第三個BAT車型在1955年的都靈車展上展出,它就是BAT 9。與其他BAT相比,它有更明顯的阿爾法·羅密歐產品特徵,例如車頭那張延續至今的盾牌形散熱格柵。 BAT 9取消了以前誇張的向內捲起的尾翼,取而代之的是更簡潔、更清晰的線條。在其它兩種車型中,BAT 9尾鰭看起來更像飛機垂直尾翼一樣,被縮小成兩個小金屬板,就像當時在美國和某些歐洲汽車上生產的尾鰭一樣。
這3輛60多年前被博通開發出來的極富科幻色彩的概念車,近日在蘇富比拍賣行的線上競拍中拍出了新紀錄。在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這3輛阿爾法概念車以不少於1484萬美元(近1億人民幣)的價格售出。 拍賣會現場直播的拍賣會吸引了近一百萬觀眾。蘇富比拍賣行解釋說,拍賣品在售前受到了相當多的關注,從而轉化為高價競標活動。這次拍賣會是蘇富比拍賣師奧利弗·巴克(Oliver Barker)進行的完全在線拍賣,接受了紐約、倫敦和香港專家的競標。
編輯點評:很難想像在半個多世紀前,博通便能設計出如此富有未來色彩的概念車,並且風阻係數能達到Cd 0.15。雖然這3輛車永遠停在了概念車階段,但它的研究成果卻應用在之後的汽車開發和設計中。正是這些勇於探索未來的工程師和汽車企業才推動了汽車技術的飛速進步,而他們的成果不但成為永恆經典,更是成為如今汽車收藏家趨之若鶩的收藏品。
精彩內容回顧:
重溫經典 勒芒賽場上的保時捷「白鯨」
崩零四的甲殼蟲 如何用V8創造8秒奇蹟
經典重生之後 盤點那些吸睛的復刻車型
請輸入少於17字的頁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