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攜帶燃料:美國研發微波驅動太空梭

2020-12-02 IT之家

北京時間7月22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不久之後的將來,新型太空梭或許將可以不必攜帶任何燃料就能發射升空進入軌道,其所需能源將通過微波的形式傳輸。

這種革命性的的引擎技術日前已經通過了首次測試,結果證明其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用於飛船的發射。由於不必攜帶燃料,飛船或太空梭將可以盡最大可能做到最輕,從而便於發射。並且這樣的設計將讓飛船的重複使用變得容易得多。

▲一家美國公司正在開發一款極具創新思想的新型太空梭,可以通過地面向太空梭發送微波的方式實現不用燃料的單級入軌

研發這項技術的公司名為「逃逸動力」(Escape Dynamics),其聲稱已經成功測試了高能微波束引擎,這種引擎的性能表現遠遠超出傳統化學引擎火箭的極限。該公司計劃通過設在地面上的微波天線陣列,在太空飛行器的整個上升階段使用無線方式向太空飛行器上安裝的熱交換器發送微波束,

與傳統的化學推進方式不同,「逃逸動力」公司開發的這種新型太空梭將依靠噴射氫氣推進,這些氫氣在流經熱交換器時被高能微波加熱,並從飛行器尾部的噴嘴中噴出,從而產生推進力。在太空梭抵達空間軌道並釋放所搭載的載荷之後,它將返回發射場降落,再次加注氫燃料並準備好再次升空執行任務。

▲一般化學引擎的比衝量為460秒左右,而這種新型微波束流驅動引擎的比衝量在使用氦氣作為「燃料」時則達到了500秒以上,使用氫氣時最高可以超過750秒,一旦研發成功,將大大降低小質量載荷的入軌成本

「逃逸動力」公司總裁萊提希亞·加裡奧特(Laetitia Garriott)表示:「藉助這項技術,我們將能夠向市場提供一款可重複使用,單級入軌的新型航天飛行器,它可以像普通飛機那樣在軌飛行,運載能力最高可以達到200公斤,極大地降低載荷入軌成本。」

比衝量(Isp)是衡量火箭引擎效率高低的指標,就有點像是衡量汽車引擎性能的指標「每加侖英裡」。一般化學引擎的比衝量可以達到460秒左右,而該公司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實驗室內開展的靜態試驗中,這種新型微波束流驅動引擎的比衝量在使用氦氣作為「燃料」時則達到了500秒以上。而如果使用氫氣而不是氦氣作為「燃料」(即噴嘴的噴出物),那麼該引擎的比衝量將超過單級入軌飛行器所需達到的比衝量門檻(600秒),而這是傳統的化學火箭引擎無法做到的。

理察·查登(Richard F. Schaden)是「逃逸動力」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聯合創始人,他表示:「我們最近開展的測試是我們朝著研發外部動力源高比衝量引擎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它驗證了我們在變革軌道發射技術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說:「我們第一次結論性的展示了一項超越化學火箭技術的新型入軌推進技術在實驗室層面上是可行的,我們非常有信心未來將這一技術推進至兆瓦規模並最終將其應用於實用的單級入軌飛行器,從而革新我們進入軌道的發射方式。」

威爾·馬歇爾(Will Marshall)是行星實驗室(Planet Labs)公司CEO,他表示:「目前,小型衛星入軌的成本約為每公斤2.5萬~5萬美元,並且必須等待其他載荷一起共用一枚火箭。因此我非常支持開發一種低成本的入軌方式。『逃逸動力』公司正在尋求開發一項嶄新的技術——我基本上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它將大大降低小型衛星載荷的入軌成本。」

「逃逸動力」公司在其近期開展的測試中驗證了外部動力推進引擎的整個工作流程。技術上而言,該公司從外部電網獲取電力,隨後使用振動陀螺儀將電能轉化為微波,並向飛船發射。在飛船上安裝有一個高效率的微波吸收熱轉換裝置,可以實現對氫氣的加熱並產生推進力。這款熱轉換器設計可以吸收大約90%的入射微波能量並加熱流經轉換器的氫氣流。

相關焦點

  • 藉助遠程微波 太空梭從此不需燃料
    據國外媒體報導, 科學家構想出一種不需要攜帶燃料的太空梭,利用遠程微波能量傳輸原理將地面上的能量傳輸到太空梭上,通過熱交換器這樣的裝置形成推力,最終推動太空梭升空。本項技術的特點在於不需要攜帶燃料,可以大大節省太空梭內部的空間,也降低了攜帶燃料後存在的發射風險。利用陸基大功率微波能量傳輸裝置對太空梭提供持續的能量,可以滿足太空梭進入軌道,該技術也會用於發射衛星等,降低發射費用。
  • 太空梭是不是運載火箭?多帶2000噸燃料,太空梭還有一大優勢
    氧氣是一種助燃氣體,但是因為太空中沒有氧氣的存在,所以火箭需要攜帶氧化劑來幫助燃料燃燒。至於發動機,火箭通常會配備不同的發動機。在太空梭中,一共有四種不同的發動機以及三種燃料/氧化劑組合。太空梭起飛推力超過3000噸 太空梭主要指美國的太空梭,蘇聯的暴風雪號沒有服役,不計入,從這個角度看,太空梭是人類史上第一種大型往返載具,可重複使用。在太空梭起飛上升過程中,尤其是在發射和升入軌道階段,太空人的體驗感都是極差的。
  • "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上的燃料電池簡介
    太空梭上的燃料電池組(搜狐科學配圖)太空梭上的燃料電池組(搜狐科學配圖)  【搜狐科學訊】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2006年9月7日報導「亞特蘭蒂斯」號的燃料天池系統由三組燃料電池組成,被置於太空梭機身中部靠前位置的荷載艙下。
  • 馬斯克沒有發展太空梭,是因為工作效率低嗎?其實不是
    不少網友認為,與可回收火箭相比,太空梭的成本太高,不適合作為未來人類到太空的交通工具。有人認為,美國發展太空梭,每次飛行成本需要15億美元,同時期的重型德爾4的價格,也只有4.5億美元。如此一算,太空梭的成本太高,並不適合作為未來太空交通工具使用,相反,馬斯克的可回收運載火箭更具有低成本性。
  • 美國為何放棄太空梭(組圖)
    美國的太空梭,是目前人類最早研發出的可以重複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
  • 為什麼美國太空梭發射的時候中間那個大火箭沒有啟動?
    太空梭作為迄今為止人類研製過的最大、也是最先進的軌道飛行器,太空梭相比傳統的載人飛船除了能夠運載更多的航天員和物資進入太空外,更能夠執行在軌維修、載人返回、多次重複使用的能力,所以自1981年美國首艘太空梭執行載人航天發射到2011年最後一次航天飛行任務結束之際,總共執行了多達135次太空梭發射任務
  • 美國空軍最神秘的X-37B太空梭再度成功發射進入太空
    來源:科技前沿ID:TechEDge美國空軍的神秘間諜太空梭,被稱為X-37B
  • 挑戰者號隕落,國際信任全失——淺談美國太空梭的第一段始末
    原想取代一次性飛行器的太空梭竟然成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財政負擔。太空梭發射過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阿拉伯國家和澳大利亞的商業衛星,也為美國國內的廣播公司,如AT&T和RCA發射過衛星。但是為了吸引客戶,顧客支付的價格只有太空梭發射成本的幾分之一。
  • 吳國庭:太空梭安全隱患終難消
    此次發射是美國太空梭第115次太空飛行,也是自2003年「哥倫比亞」號失事後美國太空梭的第二次上天。這次飛行對美國航天計劃來說至關重要。一旦任務失敗,美宇航局將徹底取消太空梭飛行計劃,這對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及美國太空梭計劃都將是沉重打擊。
  • 用水驅動?美國研發氫能源戰車,任何液體都可作為氫氣來源
    撰文:聞刀設想中的未來坦克據環球網報導,美國"防務博客"網站本月28號的消息,美國陸軍目前正在研發新型氫能源戰車,這個項目由美軍的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地面車輛系統"(GVSC)和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著手進行。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自從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獵鷹之後,國內外一片驚嘆聲,人們在感嘆這個私人公司有能力有技術的同時,忍不住要問,我國是否也有研發重複火箭或者重複使用飛船的能力呢?現在一則消息似乎給出了一個準確答案。據新華社6日消息稱,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已經於6日成功返回著陸場。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自從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獵鷹之後,國內外一片驚嘆聲,人們在感嘆這個私人公司有能力有技術的同時,忍不住要問,我國是否也有研發重複火箭或者重複使用飛船的能力呢?現在一則消息似乎給出了一個準確答案。
  • 為何我們中國不造「太空梭」?美國的前車之鑑?還是技術不行
    美國東部時間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州發射升空,升空73秒後,挑戰者號太空梭就因為部分結構失效導致任務失敗了。由於速度超快,在大氣的摩擦下,挑戰者號迅速發生燃燒,最終全部解體,太空梭上的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最終所有太空梭停飛兩年。
  • 為什麼美國不再生產太空梭?
    而美國在之前也在這方面研究了很久,但是現在的美國卻不再生產太空梭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因主要分為三個,第一個原因就是費用太高,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個太空梭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就先不說研發的費用了吧!製造的費用就是30億美元,光是每一次發射的成本大概就在15億美元左右,而且每年還要對它進行一個維護,沒有大量的資產是沒辦法進行這個項目的。
  • 火箭有多費燃料?每次需要多少燃料?數量出乎你的意料
    我們普通的家用汽車每公裡也就耗油10公升,如果一架波音737客機在滿載的情況下,每小時的耗油量在2650公斤,同樣是飛機,太空梭每公裡的耗油量就需要350公斤,注意是每公裡。那麼用來向太空發射衛星的火箭耗油量有多大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SpaceX獵鷹火箭,只是能重複利用,太空梭才是未來
    與可回收火箭相比,太空梭的重複使用次數,高達100次。美國在冷戰時期,已經將太空梭,作為重點發展目標。通過精細的計算,美國科研機構認為,太空梭的重複使用次數,完全可以超過100次,是火箭重複使用次數的5倍。
  • 12億美元的太空梭,毀於900美元
    自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太空梭發射開始,美國的太空梭計劃正式啟動了,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就完成了24次太空梭飛行,時間來到了1986年,在這一年的1月28日,將要展開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與以往的飛行不同,這一次將首次攜帶平民前往太空,美國航空航天局將要挑選一名教師在太空中對全美的中學生進行有關太空探索的授課。
  • 12億美元的太空梭,毀於900美元
    自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太空梭發射開始,美國的太空梭計劃正式啟動了,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就完成了24次太空梭飛行,時間來到了1986年,在這一年的1月28日,將要展開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與以往的飛行不同,這一次將首次攜帶平民前往太空,美國航空航天局將要挑選一名教師在太空中對全美的中學生進行有關太空探索的授課。
  • 美國宇航局測試曲速引擎:未來去月球只要四小時
    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進行,科學家使用了電磁驅動器作為電力來源,試驗裝置不需要燃料就能運作。此前有研究人員透露該裝置無法在宇宙空間中運行,不過這個疑點現在已經解決,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能夠用於行星際航行。前往其他星系的途徑有許多種,但絕不可能使用化學能火箭。
  • 頭條 | 港媒關注中國打造太空梭:將成為強大武器 太空競賽追趕美國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8日報導,作為中國空間計劃的組成部分,這種太空梭正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發。重要防務承包商航天科工的副總經理劉石泉說,他們的目標是讓這種太空梭既能搭載航天員也能運載貨物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