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梭的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能夠產生2540噸的推力,再加上三個太空梭主發動機的544噸推力,在太空梭發射時總共產生3084噸的推力,所以當固體火箭助推器點火之後,重量為2041噸的太空梭就會立馬發射到空中。
出品:太空伊卡洛斯
人類對於太空項目總是充滿了好奇,但對其中的細節卻並不是很清楚。或許他們會知道火箭的一些工作原理,但並不是全部。這篇文章會對火箭進行詳細介紹,重點會在推進器身上。「火箭」在不同語境中會有不一樣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人類可以使用小火箭將煙花發射到天空中;人類駕駛的小型火箭彈;還有可以將衛星、載人飛船等有效載荷發射到太空的巨型火箭。雖然大小不同,但是它們都可以進行有效載荷,並且都具有單級或多級。火箭各級裡放置的是能夠提供燃料和氧氣的推進劑,在火箭發射時,它們能對火箭產生巨大的推力。但在不同的火箭之中,所使用的燃料、氧化劑又有很大的不同,其點燃方式和使用的發動機也不一樣。
氧化劑是什麼呢?氧氣是一種助燃氣體,但是因為太空中沒有氧氣的存在,所以火箭需要攜帶氧化劑來幫助燃料燃燒。至於發動機,火箭通常會配備不同的發動機。在太空梭中,一共有四種不同的發動機以及三種燃料/氧化劑組合。
太空梭主要指美國的太空梭,蘇聯的暴風雪號沒有服役,不計入,從這個角度看,太空梭是人類史上第一種大型往返載具,可重複使用。在太空梭起飛上升過程中,尤其是在發射和升入軌道階段,太空人的體驗感都是極差的。體驗感極差的原因在於他們處於受控燃料釋放的上方,在主引擎點亮後的短短9分鐘時間內,燃料和氧化劑就會產生強大的能量,使太空梭進入軌道的同時失去了94%的質量。
在任務控制中的最後幾秒,必須要確保所有系統都是處於正常狀態的,否則自動程序就會強制停止發射任務,在之前的歷史中,有出現過幾次問題,但幸好有自動程序的存在,它在固體火箭助推器(SRB)點火之前強制關閉了太空梭主發動機(SSME),這才沒有造成很大損失。燃料和氧化劑從發動機噴嘴釋放時,點火器會產生很多火花,可以在網上找到相關視頻。
由於固體火箭助推器一旦點火就不能終止,所以必須要確保主發動機處於正常狀態,才能夠進行點火。接下來,就是太空梭的分離階段,要注意的是:在固體火箭助推器點火和太空梭分離的過程中,即使出現了危急情況,機組人員也無法逃離機艙。太空梭主發動機採用的燃料,基本都是可清潔的氫氣加氧氣的組合,不會產生任何汙染;而那些低效率威力大的固體火箭則會產生一堆的廢氣汙染。
推進劑是火箭的必須攜帶品,再加上太空梭需要攜帶軌道飛行器、固體火箭助推器(2個)、燃料和氧化劑罐等物體,所以在發射時的總重量可達2041噸。而軌道飛行器中有效載荷、機組人員等重量也只有136噸,也就是說最終進入軌道的重量只有5%。(這也就是SpaceX研發助推器可重複使用的原因)
太空梭的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能夠產生2540噸的推力,再加上三個太空梭主發動機的544噸推力,在太空梭發射時總共產生3084噸的推力,所以當固體火箭助推器點火之後,重量為2041噸的太空梭就會立馬發射到空中。
當固體火箭助推器燃盡後就會離開軌道飛行器和外部燃料箱,而這時太空人就不會有那麼極差的體驗感了,但這還不是結束。太空梭主發動機仍在產生推力,而軌道飛行器和外部燃料箱的重量也並不重,所以太空梭一直處於加速中,達到3g。在達到這個速度時,制導計算機就會對它的速度進行控制,因為這個速度會損壞太空梭的儀器和有效載荷。而SSME在8.5分鐘後會被關閉,也就是主機關停(MECO)。
同樣的,主機截止也不是結束。為了讓軌道飛行器到達目標軌道上,太空梭和外部燃料箱需要分開,然後使用另一種推進系統(軌道操縱系統),將軌道飛行器送到目標軌道上。軌道飛行器的尾部是三個太空梭主發動機的所在位置,主發動機的上方是軌道操縱系統,周邊還有兩個小型火箭發動機。軌道操縱系統可以使太空梭處於平穩的軌道上,以及較穩定的速度。
太空梭主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低溫液態氧和氫;固體助推器則是將固體混合高氯酸銨作為氧化劑,霧化鋁粉作為燃料;而軌道操縱系統使用的是一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的組合,這個組合可以靠地著火。以上就是太空項目中最常使用的推進劑。在太空梭中,還有第四種推進系統,那就是使用一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的反應控制系統推進器。它可以保證太空梭的正確飛行方向、提供備份等功能。
太空梭和常規火箭看起來十分相似,但它們卻有很大的不同。常規火箭可以將有效載荷送到太空,太空梭也可以,太空梭的軌道飛行器就等同於火箭的有效載荷。它的重量為136噸,但是最終進入軌道的有效載荷還會小於這個數值。太空梭具有很多功能,但是它的運輸功能遠低於火箭,這也就是在建立國際空間站時,它需要進行40次飛行任務,才能完成所需物品的運輸。不過太空梭遭遇兩次凌空爆炸斷送飛行生涯,第一次是挑戰者號,第二次是哥倫比亞號,由於兩次爆炸,導致14名太空人死亡,直接斷送了太空梭的前景。
巨型火箭通常擁有多級,包括機械,發動機和燃料箱等下級可以使火箭加速上升,而火箭的上級則可以幫助有效載荷進入軌道。目前有很多工程師嘗試讓軌道飛行器成為單級軌道飛行器,但目前的常規化學推進系統並不允許它成為單級軌道飛行器。
但在佩刀火箭發動機出現後,單級軌道飛行器從不可能轉變為有可能。它是可以將大氣氧氣轉化為燃料的呼吸發動機,這個模式一改以往的常見燃料氧化劑組合。並且在太空梭達到高超音速後,它又像常規火箭發動機一樣,可以使用氧化劑作為燃料。
不同之處:如果是較重的有效載荷,常規火箭會在火箭助推器上使用綁帶,在燃盡之後,助推器就會離開火箭。火箭第一級也是如此,然後火箭上級就會點火啟動。而太空梭的有效載荷(軌道飛行器),是位於外部燃料箱的側面,在固體火箭助推器離開之後,軌道飛行器會和外部燃料箱一起進入軌道。如果是執行高軌道和星際任務,它們還會啟動第三推進階段。
相似之處:火箭也有保證正確方向的反應控制系統推進器,在火箭助推器離開火箭的時候,使用的是爆炸性分離系統。火箭和太空梭都需要計算機航空電子、制導、導航等系統;它們都需要能夠提供實時消息的通信系統;還有在它們偏離路線後,可以炸毀它們的射程安全系統;可以控制它們的推力矢量控制;最後,它們都使用電力系統和電池的結合。
火箭的革命:目前,很多火箭公司甚至太空機構,都在致力於研發出成本更低的火箭,在低成本的火箭研發成功之後,像Atlas和Delta這種昂貴的火箭的市場將會被替代。據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也正在研發新的大火箭,但新型大火箭使用的似乎還是太空發射系統,這也就意味著該火箭的成本並不低。未來的火箭市場——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