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好?我國為什麼不發展太空梭?

2020-08-10 帝歌

眾所周知,目前的載人航天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載人飛船,俗稱宇宙飛船,目前我國和俄羅斯等都是使用的這一技術。另一種就是太空梭,目前掌握太空梭技術的只有美國一個。長久以來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技術更先進?為什麼我們沒有選擇太空梭而是採用了載人飛船?

如果單純從技術上看,當然是太空梭更先進一些。那麼,太空梭的主要技術難點在哪裡呢?首先就是強推力的發動機技術。當前推力最強的火箭就是美國的土星五號,殊不知太空梭的推進系統動力更強,單枚推力達到了1250頓,而我國計劃2030年首飛的長徵9號重型運載火箭推力也只有900噸,目前的長徵5號推力只有美太空梭的差不多四分之一。沒有強勁的動力系統,太空梭難以翱翔太空!

其次,太空梭是目前最為複雜的載人航天飛行器,每一架太空梭都由超過200萬個零件、超過20000塊隔熱瓦、超過300公裡長的各種線纜組成,其製造的複雜程度遠超載人飛船!現在,雖然美國的太空梭計劃已經全部終止,但由這個項目帶動的技術卻大量應用於各個領域,其後期的獵戶座飛船就大量應用了太空梭的技術!更珍貴的是,太空梭基本集成了火箭、飛船、衛星的優點和技術於一身,除了可轉化的民用技術,其軍事價值更超飛船。

但是,為什麼有網友認為美國的太空梭是一個失敗的計劃呢?首先就是成本的問題,美國原本計劃太空梭的單次回收成本不超過6000萬美金,實際上其任何一架太空梭的回收成本都超過了計劃的十倍不止!其次就是功能有限,美國的幾架太空梭都只能在近地軌道飛行,若要執行更強度的任務如載人登月,還是得靠火箭加飛船的組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太空梭太過於複雜,導致了事故率比較高,美國前後製造了5架太空梭,兩架發射回收時失事,分別是1986年的挑戰者號和2003年的哥倫比亞號。綜合考慮下,美國於2011年全面暫停了太空梭計劃。

相比之下,載人飛船有這麼幾個優點,首先就是成本。我國的載人飛船計劃1992年立項的時候,我們還沒有這麼雄厚的經濟基礎,而飛船的研發、製造成本遠低於太空梭,所以一開始選擇飛船最符合實際情況。二是飛船更能夠滿足多任務需求,飛船既可以載人,也可以載貨,甚至目前的飛船已經逐漸具備空間軌道救援功能。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飛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遠超太空梭!

雖然美國的太空梭計劃已經停止,但其太空梭技術和理念仍然在影響著世界的航天事業,比如可回收飛行器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已經應用於運載火箭,當前可回收火箭技術正在逐步成熟!那麼,是不是太空梭的發展就此陷入停頓了呢?當然不是!人類若想深入探索太空,未來還是要依靠太空梭而不是宇宙飛船,因為從某種角度看,太空梭事實上就是未來星際飛行器的雛形:自身具備動力系統、可以靈活變換軌道和飛行軌跡、具備更強的載人能力等!

目前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載人飛船上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當前技術水平和實際需求上看,載人飛船具備更多的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發展太空梭的動力!目前我國也展開了類似於太空梭的空間飛行器研發工作,如神龍空天飛機,以及預研中的可實現完全重複利用並且可在任意機場起降的組合動力飛行器!

相關焦點

  • 解密: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樊永強)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新聞背景: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趣太空科普 | 太空梭和載人飛船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太空梭幾乎被淘汰?
    載人飛船與太空梭的最大區別在於:載人飛船完全依靠火箭助推升空,完成任務後經過減速,沿彈道式軌跡穿過大氣層軟著陸後就不能再使用了
  • 2020記憶③航天 | 鮮為人知的太空梭與載人飛船之爭
    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飛船與太空梭之爭,並不僅僅是科學技術問題,而是關係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能否迅速而穩健發展的大事。載人航天工程,是「兩彈一星」的繼續,是足以跟「兩彈一星」相提並論的國家級的重大科研項目。錢學森說:「這是國家最高決策。在20世紀50年代要搞『兩彈』就是國家最高決策,那也不是我們這些科技工作者能定的,而是中央定的。」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新一代飛船的崛起 隨著2011年美國最後一架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退役,飛船似乎贏得最終勝利。 航天史上,人類曾通過飛船和太空梭兩種工具進入太空。美國載人航天從飛船開始,先後經歷水星號、雙子座號、阿波羅號飛船,其後於1981年轉軌到太空梭時代。
  • 可重複使用載人飛船都有了,太空梭還要嗎?
    單就航天員天地往返運輸任務而言,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完全足夠,中國也無需再發展太空梭。但是,從科技和軍事的角度來講,太空梭還是有必要的。美國研發應用過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五款太空梭首先是科技:和當年的前蘇聯不同,現如今的中國和美國發展航天項目的最大目的,其實就是推動本國的科技進步。
  • 中國能研製出殲20,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也發展出了「暴風雪」號太空梭,但是並沒有實施載人任務,2011年7月21日隨著「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成功返回地球,自此宣告太空梭時代的結束,因此大洋彼岸也成為了唯一一個使用太空梭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
  • 天鼎證券:談中國為什麼不製造太空梭?
    而且太空梭過於複雜,容易出事,其中"挑戰者"和"哥倫比亞"號分別於1986年及2003年因爆炸解體,成為人類史上太空人傷亡最大的航天事故,每次都死亡7名太空人。而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制定過太空梭計劃,並形成了多種方案,但綜合各方面因素後最終沒有實施。
  • 中國是搞宇宙飛船,還是太空梭,錢學森力排眾議:搞宇宙飛船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產生了一個巨大爭議,即載人航天是研究宇宙飛船呢?還是研究太空梭呢?因為一開始制定的計劃是研製宇宙飛船,實現最終的載人航天,但當時國際上卻已經開始流行太空梭了,所以專家們就很糾結,到底是按照原計劃繼續研製宇宙飛船,還是跟隨國際潮流發展太空梭呢?對於宇宙飛船和太空梭,或許很多讀者都有所了解,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一次性地,而後者可以多次使用。
  • 太空梭與飛船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美國用飛機,而中國用飛船?
    現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評判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準之一,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上,美國和俄羅斯是當之無愧的大國,中國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在一些領域上已經趕超了美國。到2022年中國空間站將會正式建成,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上將會徹底的趕超美國。
  • 為什麼NASA要讓太空梭退役?
    同年,NASA也已經開始著手設計和開發下一代載人飛船。大約十年後,太空梭問世。  太空梭項目最終一共執行了135次飛行任務。在隨後的不到四十年中,太空梭一直是美國載人航天工作的核心。這也是自NASA的太空梭退役以來,第一次從美國本土發射的載人航天任務。接著,在短短的幾天內(11月14日),NASA宣布計劃啟動商業載人項目的首個正式任務——Crew-1。  不過,考慮到太空梭項目的結束與新的商業載人項目啟動之間,隔了這麼長的時間,很多人可能會想:NASA為什麼要讓太空梭退役呢?
  • 為什麼太空梭項目沒有繼續?
    為什麼太空梭不再推出新世代?太空梭沒有成功。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美國需要:一種物美價廉的載荷量大的宇宙卡車。載人飛船可以進行在軌維修,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做一些在軌實驗,幫助部署複雜的空間站組件。
  • 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現實中,最接近這些飛行器的就要屬太空梭了。然而,太空梭只輝煌了30年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讓許多太空梭愛好者都扼腕不已。那麼,太空梭是一種什麼樣的太空飛行器?為什麼會被淘汰呢?而火箭和載人飛船的製造成本很高,因此每次發射任務的花費不菲。於是,航天工作者們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研製出一種可以像飛機一樣重複起飛降落,並且能夠重複使用的太空梭呢?
  • 中國都登上月球了,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圖為「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空間站對接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的成功首飛,除了滿足中低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之外,也開啟了我國在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上的初步探索,那這時可能會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直接發展太空梭呢,反而在火箭上大費周章?
  • 羅戈津:俄正考慮研發類似於暴風雪號那樣的太空梭代替聯盟飛船
    隨著美國在2011年退役全部太空梭後,人類航天史,關於太空梭的那一頁就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隨後相對便宜的一次性載人飛船接替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的工作。,中國的神舟飛船和俄羅斯的聯盟飛船是世界唯二可載人的天地往返工具。
  • 應對後太空梭時代的窘境,美國商業載人航天計劃回顧
    太空梭計劃提升了美國的載人航天技術,使之大幅領先於俄羅斯和中國。太空梭的退役對美國的載人航天領域影響深遠,無疑是一個需要逐步規劃和實踐的過程,其間美國逐步採取了三個主要措施予以應對。其一是發展新型可復用載人飛船和新型火箭,主要包括新一代載人飛船「獵戶座」和新一代重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
  • 衝出大氣層的飛機——太空梭
    太空梭是可重複使用的,並結合了飛機與太空飛行器的性質,它既能代表運載火箭把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太空梭為人類自由進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美國太空梭是世界上第一種往返於地面和宇宙空間的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器。它由軌道飛行器、外貯箱和固體助推器組成。
  • 中國太空梭即將亮相,飛行速度18馬赫
    我們知道,步入到新世紀之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除了在經濟和軍事上取得了快速發展之外,在航空航天領域,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相信很多人應該知道,在我國共有4個衛星發射召開更新,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了,這裡承載了中國太多航天人的夢想,也是承擔我國火箭發射任務的主要場所。
  • 中國為何不建造太空梭?美國作為前車之鑑,發生過多次悲劇
    於是開始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徵服,自然就包括我們遙遠浩瀚的宇宙。最開始對於宇宙和太空進行探索的美國,也是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還有探測器等等,但是為什麼沒有太空梭呢?我們中國發展到現在,為何不建造太空梭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疑問。其實並不是中國沒有建造太空梭的想法,只是在經過研究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載人飛船,也是因為在之前美國一些慘痛的經歷,得出了這個經驗。
  • 中國為何不建造太空梭?美國作為前車之鑑,發生過多次悲劇!
    於是開始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徵服,自然就包括我們遙遠浩瀚的宇宙。最開始對於宇宙和太空進行探索的美國,也是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于是之後,眾多國家紛紛開始了追隨世界的腳步,踏上了對於宇宙探索之路,但是在眾多我們所熟悉的太空探索設備中,不僅包括載人飛船,還有探測器等等,但是為什麼沒有太空梭呢?我們中國發展到現在,為何不建造太空梭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