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不建造太空梭?美國作為前車之鑑,發生過多次悲劇

2020-11-08 環球七年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於太空的探索,從古至今一直延續,包括在人類歷史上有著太多的神話故事,甚至是家喻戶曉。對於未知的領域,人類總是保存著極大的好奇心。於是開始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徵服,自然就包括我們遙遠浩瀚的宇宙。最開始對於宇宙和太空進行探索的美國,也是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于是之後,眾多國家紛紛開始了追隨世界的腳步,踏上了對於宇宙探索之路,但是在眾多我們所熟悉的太空探索設備中,不僅包括載人飛船,還有探測器等等,但是為什麼沒有太空梭呢?我們中國發展到現在,為何不建造太空梭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疑問。其實並不是中國沒有建造太空梭的想法,只是在經過研究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載人飛船,也是因為在之前美國一些慘痛的經歷,得出了這個經驗。

作為軍事和實力都非常強勁的美國,一直都是扮演著先行者的角色,當初在對太空進行探索的時候,美國曾多次建造太空梭,但最後也是發生了人類在太空梭領域最慘痛的事故,前前後後也是經歷了14名航天飛行員的喪命,儘管美國想要在航天領域發展迅速,但並不意味著這些要建立在對於人類生命的捨棄上。在經歷了一次次慘痛的悲劇後,這些探索都將止步於此,而我們中國也是從中得到了啟發。

或許對於太空的探索,載人飛機並不是最好的方式,不僅會耗費巨大的成本,也會造成人類生命的威脅,這未免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所以在經過科學家們的討論之後,中國放棄了建造太空梭,選擇了建造載人飛船。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不建造太空梭?美國作為前車之鑑,發生過多次悲劇!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於太空的探索,從古至今一直延續,包括在人類歷史上有著太多的神話故事,甚至是家喻戶曉。對於未知的領域,人類總是保存著極大的好奇心。於是開始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徵服,自然就包括我們遙遠浩瀚的宇宙。最開始對於宇宙和太空進行探索的美國,也是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為何我們中國不造「太空梭」?美國的前車之鑑?還是技術不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個問題沒有:世界各國都在說我們中國是世界航天大國,航天技術首屈一指,那為何我們國家就是不造太空梭呢?難道是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嗎?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先不聊技術層面上的,其實美國作為前車之鑑,它們的太空梭就曾多次出現意外,造成過巨大的災難,只是現在很少有人提起罷了。
  • 中國為何沒有太空梭?美國斥資兩千億,14名航天精英送了命
    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沒有太空梭呢? 不過也曾發生過悲劇,第一次發生於1986年,當時美國的「挑戰者」號在發射升空後,由於助推火箭發生事故凌空爆炸
  • 「長城一號」太空梭,雖沒成功發射,但卻是中國的先見之明
    說到太空梭,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美國,畢竟其最早就是由美國研發並成功發射。作為一種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是美國乃至人類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而至今中國卻還未發射太空梭,這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不發射就是技術落後的表現,其實不然,早在2008年中國就有能力發射,但最終以微弱差距敗給神舟飛船。當時我國提出至少3個相關計劃,最後「長城一號」脫穎而出。
  • 我們造了殲20,造了航母,為何造不出太空梭?
    而隨著人類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飛機,各式戰機,火箭,衛星探測器,國際空間站等等都相繼被人類研發出來,來幫助我們對外太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除了上述講到的各式飛機意外,太空梭的概念也曾被人們提出過,但是現如今卻幾乎沒有被成功建造出來。
  • 美國為何放棄太空梭(組圖)
    自從1981年4月12日開始使用至今,30年內美國共建造6架太空梭,除了樣機「企業」號,投入使用的5架工作機包括「阿特蘭蒂斯」號,「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發現」號以及「奮進」號。  其中,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7名太空人遇難;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7名太空人遇難。
  • 太空梭:不完美的完美謝幕
    高科技隱含高風險  從1981年太空梭首飛成功以來,共完成了135次飛行,搭載過355名太空人,飛行了8億多公裡行程,運送過1750噸貨物……這是美國太空梭30年的顯赫成績。  美國新科學家網站盛讚太空梭是「人類迄今建造過的最先進、最複雜、功能最為齊全的太空飛行器」。  與宇宙飛船相比,太空梭因其超強運載力,能將一些無法用運載火箭發射的太空飛行器送上太空,大大拓寬了有效載荷體積和質量,也增加了太空梭的功能。
  • 中國都登上月球了,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圖為「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空間站對接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的成功首飛,除了滿足中低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之外,也開啟了我國在可重複使用火箭技術上的初步探索,那這時可能會有人問中國為什麼不直接發展太空梭呢,反而在火箭上大費周章?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SpaceX接過NASA的冒險事業
    這是自2011年以來,NASA太空人首次乘坐美國製造的飛船從美國發射,而不是乘坐俄羅斯製造的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  作為私營企業,如今的SpaceX公司對太空人的安全負有前所未有的責任。隨著未來載人飛行的常態化,吸取太空梭時代的經驗教訓並避免重蹈覆轍,便成為SpaceX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SpaceX接過NASA的冒險事業
    美國已經做好了再次進行定期載人發射的準備,但在這一努力背後的所有人,都永遠不會將安全飛行視為理所當然。如今,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正在做著太空梭曾經做過的工作。這是自2011年以來,NASA太空人首次乘坐美國製造的飛船從美國發射,而不是乘坐俄羅斯製造的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作為私營企業,如今的SpaceX公司對太空人的安全負有前所未有的責任。隨著未來載人飛行的常態化,吸取太空梭時代的經驗教訓並避免重蹈覆轍,便成為SpaceX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 中國現階段電力已過剩,為何還不斷建造核電站?原因令人難以置信
    在現代社會當中,電力作為社會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能源,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國都將發電設施的建設作為我國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如三峽大壩,亞龍灣核電站等等。然而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現階段我國的電力也出現了過剩的情況。
  • 歷史悲劇:「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29周年紀念
    原標題:歷史悲劇:「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29周年紀念     中新網1月29日電 1月28日是美國宇航局「挑戰者」號事故發生29周年紀念日。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於當天上午11時38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
  • 80年代美國太空授課 遭遇太空梭爆炸(圖)
    、俄羅斯還是中國,太空教育都是載人航天的重要任務之一。事實上,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了在太空講課的計劃。1986年1月28日,教師出身的美國女太空人克麗斯塔·麥考利夫走入「挑戰者」號太空梭時 ,夢想著在太空中為她的學生上一堂課,然而一聲爆炸讓麥考利夫帶著她的夢想逝去。
  • 解密: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樊永強)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新聞背景: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挑戰者號:被直播的美國航天慘案
    太空梭作為可重複使用往返太空的運載工具已經淘汰,馬斯克的可回收獵鷹火箭大有取代之勢。1981年的4月12日,美國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首飛成功,人類開啟了太空梭往返太空的新時代。
  • 頭條 | 港媒關注中國打造太空梭:將成為強大武器 太空競賽追趕美國
    港媒稱,中國在建造像飛機那樣利用跑道起降的太空梭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名專家稱,這項進展可以縮小與美國在空間技術方面的差距。
  • 太空梭返航發生意外!2000℃高溫竄入機艙,高空肢解成殘片墜落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百科世界如此之大】」,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太空梭在人類探索太空中起著重要作用,但也發生了特別悲慘的事故。 2000℃的高溫不僅直接摧毀了太空梭,使其變成碎片並從高空墜落,還殺死了7名太空人。它是怎麼發生的?
  • 美國可以把太空梭發射到太空,為何不能發射同樣重量的太空飛行器?
    太空梭作為迄今為止人類研製過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空間站屬於軌道太空飛行器),在其30年的服役生涯中,共計發射過多達135次,累計完成了包括國際空間站建設、太空望遠鏡發射、維護、大型太空飛行器在軌維護、回收等多項航天任務。
  • 謝名苞表示中國沒有建造太空梭的計劃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今天上午在此間表示,中國沒有建造太空梭的計劃。  謝名苞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回應記者的提問時作上述表示的。謝名苞介紹說,中國在實現載人航天飛行之後繼續努力實現以下目標:第一,實現在太空的出艙活動。第二,把空間飛行器的交匯對接技術。第三,建立空間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