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梭返航發生意外!2000℃高溫竄入機艙,高空肢解成殘片墜落

2020-08-19 百科世界如此之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百科世界如此之大】」,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太空梭在人類探索太空中起著重要作用,但也發生了特別悲慘的事故。 2000℃的高溫不僅直接摧毀了太空梭,使其變成碎片並從高空墜落,還殺死了7名太空人。它是怎麼發生的?

飛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太空梭是人們探索太空的重要設備。作為航空領域的重要工具,通常情況下,它將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研發項目之一,但事實恰恰相反。由於其高昂的研發成本和安全考慮,它尚未得到廣泛開發。即使是實力非常強大的美國,在太空梭上也犯了一個大錯誤,這使其他國家對這一領域更加謹慎。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悲劇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是美國第一個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對美國具有重要意義。 2003年初,這種重2040噸的太空梭發射升空,充滿了美國的希望。但出乎意料的是,半個多月後的返程航班出乎意料之外。機艙中的7名太空人立即融化。到底是怎麼回事?

據了解,當「哥倫比亞」號首次升空時,它為隨後的事故鋪平了道路。在升空過程中,助推火箭外側油箱上的特殊泡沫意外掉落並擊中。飛機的左機翼「哥倫比亞」當時並未顯示出異常,儘管有人指出,意外撞擊可能會對飛機造成嚴重影響。飛行不安全。相關監控傳感器的溫度顯示也存在一些異常,但大多數人認為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不會發生重大事件。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哥倫比亞號飛機返回期間,飛機與大氣層之間的劇烈摩擦使飛機在高速降低高度時難以支撐受傷的飛機的左翼。在超過2000度的高溫下,隔熱材料突然破裂。一股熱浪立即進入機艙,七名太空人為時已晚,無法做出反應,並在2,000度以上的高溫下立即融化。自然,飛機無法承受如此高的溫度。它直接在空中爆炸,被分解成碎片並墜落。

詳細查看成功或失敗

可以理解,太空梭的成本非常高。將其轉換為人民幣需要花費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其一次性維護費用為300-400百萬美元,這使美國非常不合理。實際上,如果相關人員能夠注意到這一細節並正確評估當時的各種意外情況,則可以完全避免這種悲劇。這也提醒世界各國,每一個高精度武器和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得到認真對待,否則,等待自己可能會遇到各種危險情況。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或轉發分享。

作者:KEYA

相關焦點

  • 一個小失誤導致太空梭失事,返航途中解體爆炸,太空人全部遇難
    在美國漫長的航天工程發展史上,就曾發生過關於太空梭的慘烈事故,比如2003年的哥倫比亞太空梭事故。 這款飛機的總長約56米、翼展約24米,起飛重量達到2000噸以上。2003年,「哥倫比亞號」在執行第28次任務的返航過程中與控制中心失去聯繫,不久後被發現在德克薩斯州上空爆炸解體、機上的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這次事故引起了美國航天局的重視,經過長達數年的調查,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 太空梭返航失敗,1400度熱氣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
    那是在2003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的過程中,助推火箭外燃料箱上的一塊特製泡沫脫落,砸中了飛機的左側機翼。不過,因為當時太空梭並沒有因此出現異常所以全部工作人員也就沒有在意。左翼的隱患再也支撐不住,隔熱材料開裂導致1400多度的高溫空氣瞬間竄入艙室內部,裡面的7名太空人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就在第一時間被全部融化。
  •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自科技力量足夠強大後,各個國家著重發展航天技術,試圖在這一領域有質的飛躍,經過幾十年的沉澱,人類的航天史拉開完美的序幕。在眾多高科技設備中,太空梭無疑最為耀眼,它並不是一次性使用,可以重複使用,當它返回地球後,能藉助空氣升力滑行上萬公裡,就跟普通飛機的跑道基本一致。時過境遷,它早已退出歷史的舞臺,替代它的是更多的探測器、衛星等。之所以退出,主要是太空梭的製造需耗費巨額的成本,過程既複雜又困難。
  • 美國「血的教訓」2000℃熱氣湧入機艙艙內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
    眾所周知,太空梭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太空飛行器,要想對宇宙進行探索,太空梭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不管從什麼角度分析,太空梭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當初研製太空梭的時候,人們本來是想將其用於軍事領域,沒想到最後成了天空作戰的設備,並且登上了太空。和普通民用飛機相比,太空梭發生事故的機率並不大,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 一塊泡沫脫落,20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航天員即刻被融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和發射太空梭的國家,從1981至2011年期間美國攻擊發射太空梭135次,成功的把85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但是美國的太空梭也出現過事故,一旦出現事故可以說航天員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 美國「血的教訓」,2千℃熱氣湧入機艙,艙內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
    眾所周知,太空梭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太空飛行器,要想對宇宙進行探索,太空梭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不管從什麼角度分析,太空梭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當初研製太空梭的時候,人們本來是想將其用於軍事領域,沒想到最後成了天空作戰的設備,並且登上了太空。和普通民用飛機相比,太空梭發生事故的機率並不大,但是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 飛機剛剛起飛82秒,1400度空氣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當場喪命
    早在1969年,美國宇航局就打算研製太空梭,1981年,第一架載人太空梭正式出現在太空舞臺上,美國一共研製過5種型號的太空梭。蘇聯也曾經研製過暴風雪號太空梭,1991年還曾成功對該太空梭進行了無人軌道試飛,然而由於同年蘇聯解體,太空梭項目也就不了了之了。
  • 太空梭返航時解體墜毀,千度熱氣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只不過,在各項發展的過程當中,總是難以避免意外的發生。美國作為航天技術發展尤其靠前的國家,同樣也很難保證意外能夠被絕對排除。曾經美國在一次航天任務執行的同時,太空梭便出現了意外。這架太空梭在返航的過程當中直接解體導致墜毀。一時之間上千度的熱氣湧入機艙,其中7名任務執行中的飛行員全部遇難。直到現在,這件事情對於全球各國的震撼性還是很大的。
  • 只因一條裂縫,2000度高溫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倖存
    在人類發展空間日漸飽和的情況下,陸地發展也不再受到過多重視,與此同時,各國都將發展目光看向外太空,太空的神秘感使得人類的發展欲望更加強烈,航天事業的發展也使得人類從中獲利極多,但凡事並不都是一帆風順,在人類航天事業史上,發生過很多航天事故,其中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就是其中之一。
  • 高空機艙失壓 有多可怕?
    飛行了20多分鐘後,機艙內的氧氣面罩彈出,飛機疾速下降,之後返航。 這趟航班原本起飛時間是下午14:25,但由於延誤了一會,到14:40才起飛。 「飛機平穩地飛了20多分鐘,當大家都打算開始休息時,卻發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砰』的一聲,頭頂上的氧氣面罩彈了出來,飛機疾速下降,我們都嚇了一跳。」一位在飛機上的旅客全先生回憶。
  • 因一小條裂縫,2000度高溫瞬間湧入機艙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所謂的第一強國,其航天史上就有過很多事故,其中最為慘烈的,就要數「挑戰者號」載人火箭的失事,據悉只是因為一條非常小的裂縫,2000多度的高溫瞬間就湧入了機艙,這次嚴重的事故導致了船上7名太空人無一人生還。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返航時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
    2003年2月1日,人類航天史上,第二次嚴重的太空梭事故發生了,這就是人盡皆知的「哥倫比亞號」事件。同年1月,美國七位太空人在萬眾矚目下,登上了「哥倫比亞號」,執行為期十七天的太空科研任務,本次也是哥倫比亞號,第28次執行飛行任務。
  • 2000度高溫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事故原因難以置信
    太空梭是一種非常先進且可以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行器,在探索宇宙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美蘇冷戰時期,競爭的火苗燒到了宇宙,這也使得兩國在航天領域上發展飛速,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但在航天工程的發展史上曾出現過極其慘烈的事故,其中最為慘烈的就是「挑戰者號」載人火箭的失事,據資料顯示,當時因為一個細節的失誤,2000多度的高溫瞬間湧入機艙,導致7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無一人生還。
  •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最老的太空梭。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
  • 2000噸飛行器6萬米高空解體 20萬塊碎片散落 7名航天員1000億損失
    哥倫比亞號作為美國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揭開了航天史上的新一頁,哥倫比亞號於1984年第一次執行任務,至2003年總計完成飛行任務27次,而在第28次執行任務時,發生了太空梭史上數一數二的大事故。
  • 17歲少女遇空難,從高空墜落到亞馬遜叢林,獨自穿過成唯一倖存者
    在其中的一期節目中,貝爾模擬一位遭遇空難意外流落亞馬遜叢林的旅客,最後依靠自己的生存技能成功的逃出生天。很多人看完節目後,對貝爾在叢林中的各種生存手段感到十分驚訝。現實中,可能很少有人能做到貝爾這種程度,無論什麼東西到了貝爾眼中都成了蛋白質。總而言之,對于貝爾這樣經驗豐富的求生專家來說,在亞馬遜叢林中求生都非常的艱難。
  • 太空梭返航時突發意外,機翼被砸熱氣湧入,7名太空人屍骨全無
    在這個世界上,一共有著200多個國家,雖然,每個國家都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同處一個地球,到底還是會被劃分成很多個不同的層次。按照綜合國力來說也好,根據單方面的經濟實力來看也罷。最終呈現的結果,也就只是強弱之分而已不是嗎?所以,不管是針對哪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以及具備足夠的影響力以及地位,就必須注重自身發展,要不斷的進步與向前。至少,要在某個方面與他國相比,能夠保證絕對的優勢。
  • 天宮一號順利墜落南大洋,西方大呼小叫一整年成笑話
    越到高空,人體受到的來自太空的輻射量越大!例如乘坐民航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2小時,就等於在地面生活1個月所受到的天然太空輻射量!而到了幾百公裡高度的大氣層外,人體受到的來自太空的輻射量,更是成指數提高!太空中還有能量極大的宇宙射線,對人體和設備都是非常危險的。空間站、太空梭等載人太空飛行器,需要長時間在外太空運行,因此減少輻射量對人體的危害是必須要提前考慮的重要內容。
  • 1971年秘魯空難,飛機在8千米高空解體,女孩墜落雨林生還
    要說我們的運輸工具飛機,其是所有交通工具裡面發生事故機率最小的,也就是安全係數最高的,所以人們在價格可接受範圍內都會選擇這種交通方式。可是安全係數最高並不代表就不會發生事故,還是有發生的概率,比如在1971年,就在秘魯發生了一場空難,飛機在8千米的高空中解體,其中有個女孩墜落雨林之後居然生還了,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奇蹟呢?
  • 美國最慘空姐:7千米高空被吹走,墜落2分鐘,94人只她遇難
    這不是電影裡的情節,而是發生在1988年4月28日的真實事件。可是讓人們感到意外的是,飛機降落的2分鐘裡,94人的航班只有一個人不幸遇難。那麼這個如此不幸的人到底是誰呢?為什麼全機只有她一個人遇難呢?故事還得從1988年4月28日,編號為N73711的飛機起飛說起。在當地時間13:25,這架飛機從希洛國際機場起飛。一切都顯得非常正常,天氣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