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機艙失壓 有多可怕?

2021-01-09 杭州日報

商報訊(記者 潘婷婷)8月26日下午14:54,一趟首都航空JD5158航班,從昆明長水機場起飛,它的目的地是杭州。飛行了20多分鐘後,機艙內的氧氣面罩彈出,飛機疾速下降,之後返航。

這趟航班原本起飛時間是下午14:25,但由於延誤了一會,到14:40才起飛。

「飛機平穩地飛了20多分鐘,當大家都打算開始休息時,卻發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砰』的一聲,頭頂上的氧氣面罩彈了出來,飛機疾速下降,我們都嚇了一跳。」一位在飛機上的旅客全先生回憶。

全先生說,當面罩落下後,機長喊:「機艙失壓氧氣面罩彈出」,空姐趕緊提醒大家把面罩戴上。

氧氣面罩戴好後,面罩開始冒白煙,而且伴隨非常重的焦臭味,從事機械工作的全先生從經驗判斷,很像是潤滑油高溫汽化的味道。

張先生帶著父母妻子兒子一家五口到昆明旅遊,同樣經歷了這次空中驚魂。據張先生回憶,飛機急速下降,感覺飛機頭朝下45度角往下掉,有強烈的失重感。孩子的耳朵也明顯感覺難受,吵著耳朵痛。

此次航班95%坐滿了,昆明人比較多,也有杭州的乘客,飛機上小朋友有5、6個,嬰兒1、2個。事發時,飛機上幾個小孩子都在哭。

這樣的下墜情況大約維持了20分鐘後,飛機平穩了,空姐通報,「我們會重返昆明機場。」15:30,飛機安全降落,機上9名機組與146旅客全部平安下機。

回到機場後,首都航班對於選擇不乘坐飛機的乘客予以退回買票費用,機上乘客給予每人400元補償。

初步排查是飛機機械故障

具體問題還在調查

在高空中機艙內的氧氣面罩,為什麼會突然彈出,飛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要突然返航?

記者了解到,航空器註冊號B-6958,機型是A320-200,機齡6年。

有專業人士,在飛機航班狀態實時查詢網站Flightradar24查到,事發前這架飛機的飛行高度在兩萬九千英尺左右,事發後飛行高度持續下降。

對此,首都航空北京總部公關表示,目前,調查事故原因是機械故障導致機艙高空失壓,具體是什麼機械故障還在排查過程中,飛機仍在檢修,檢修時間比較長,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排查出原因。

機艙高空失壓 有多可怕?

飛機在高空時,機艙內突然失壓 有多可怕?

杭州蕭山機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解釋說,飛機飛到一萬英尺以上高空(約合3000米),客艙內要加壓處理後,才能保證機上人員正常呼吸。導致機艙失壓,有很多種原因,比如機身裂縫、空調系統故障,或者機體受損等。

機艙失壓,也就是說,飛機內部和飛機外部的壓差為零。這是非常危險的。「機艙失壓一旦發生,駕駛員需要作出快速反應,在極短時間內將飛機從上萬米的高度,下降到3000米以下的安全高度。」

為什麼要這麼做?業內人士說,艙內氣壓突然下降,外部氣壓會比內部氣壓低很多,人身體會吃不消,導致血管、臟器被脹開,這也要叫高空減壓症,對人體的傷害極大,耳膜由於瞬間內外巨大的氣壓差變化,極易受損,而且長時間暴露在高空低溫環境中,人極易凍傷,高空低氣壓還會對人體多數器官造成傷害。

相關焦點

  • 吉爾吉斯客機墜毀真相 機艙失壓成「空中殺手」
    吉爾吉斯客機墜毀真兇:機艙失壓——客機「空中殺手」  本報特約撰稿 池晴佳  8月24日晚8時許,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一架波音737客機墜毀,70人遇難,其中包括一名中國公民。吉爾吉斯內政部官員透露,造成此次空難的主要原因是機艙失壓(機艙內氣壓突然下降)。
  • 座艙失壓有多恐怖?輕者頭暈眼花重者昏迷墜機
    如果將機艙內的氣壓提高到1個大氣壓,機艙內外氣壓差過大可能對機身也會有影響,因此飛機上儘管有加壓裝置但機艙內的氣壓多多少少還是跟地面有些區別的,這也是為何乘坐飛機時有的人依然會感覺到耳朵疼的原因。客機座艙增壓系統正常時人們都會感覺到耳朵疼甚至是頭暈,如果機體破裂導致機艙瞬間失壓乘客必須迅速戴上氧氣面罩,
  • 高空客艙失壓有多危險?這些案例告訴你,川航機組為什麼值得點讚
    本次事件,在高空客艙加壓的情況下前風擋脫落致使駕駛艙內迅速失壓,同時極低溫狀態又進一步降低體內氣體的溶解度,非常容易出現減壓症。因此機組人員落地後被緊急送醫體檢。高空減壓症,其實是減壓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的一個類型,它還有被更廣泛熟知的名字:潛水員症(Diver's Disease)。因為相較於超高空作業,潛水作業更為常見。
  • 一趟飛往武漢的國際航班機艙失壓 昨夜緊急折返
    機艙失壓,一趟飛往武漢的國際航班昨夜緊急折返,乘客平安因機艙失壓,一趟飛往武漢的國際航班,昨夜緊急折返!16日晚,一架從暹粒飛往武漢天河機場的瀾湄航空LQ876航班,在飛行50餘分鐘時,機長宣布機艙失壓,隨後機艙內氧氣面罩脫落,飛機緊急折返暹粒機場。
  • 印度班機機艙失壓返航 30餘乘客流鼻血送醫
    失壓機艙氧氣面罩掉落 乘客紛紛戴上面罩。 圖片來源:乘客自拍。據印度媒體報導, 9月20日上午,一架載有166名乘客的從孟買飛往齋普爾的印度捷特航空的班機起飛後不久旋即返航。因為機上有超過30名乘客反映頭痛、耳朵痛,同時有流鼻血的情況發生。
  • 飛機萬米空氣稀薄的高空,如何保證機艙內氧氣充足?
    而民航飛機飛行的萬米高空,就是距離地面10公裡的高空,這裡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對流層頂部。一般來說,乘客是不用太擔心高空缺氧的問題了,但也有意外。如果飛機意外遇到異常天氣,或者其他突發情況,導致發動機不正常,或者是需要滿功率工作時,或者空氣循環機本身的故障,或者加壓系統的失靈等等可能的意外,空氣循環機就無法得到充足的空氣,就會導致機艙內缺氧。歷史上有過一次著名的因機艙缺氧造成的空難——即太陽神航空522號班機空難。
  • 從「幽靈航班」說起,客艙失壓時,飛行高度驟降可能會救你的命
    ,但也有多起事件是因為客艙失壓引發。|本可以避免的人為災難事後通過對客機的黑匣子進行分析發現,該名機長都一直認為是機上空調系統故障,而沒發現其實是加壓裝置在起飛前沒有被調整至自動擋位,導致高空機艙失壓。
  • 低溫、失壓、缺氧!川航機長萬米高空經歷了什麼
    風擋脫落有多可怕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接受採訪時介紹,首先,飛機巡航高度在1萬米左右時,擋風玻璃破裂,艙外溫度會在零下40℃-50℃左右,駕駛艙溫度可能會快速降至零下30℃左右,這可能會對穿著襯衫的機組成員造成很大的傷害。其次,艙內的空氣會迅速流到窗外去,無法維持艙內的壓力。
  • 川航客機高空遇險,風擋飛掉,飛行員緊急處置轉危為安
    風擋掉了,飛機安全降落,不過機組需要檢查身體,低溫和高空快速失壓可能造成一定損害當然,風擋脫落不僅僅是低溫考驗,和氣流吹襲,而且也造成了座艙設備故障,頭頂安裝的控制設備就經不住高速氣流的吹襲脫落忽然發生事故,飛機高速和速度暴降,可以大家可以從紅圈後線條看出來,飛機座艙失壓很緊急,飛行員立即操縱飛機下降到6公裡的高空,這個區域,飛行阻力不是特別大(提前下降太低,有時候容易造成耗油過度,內油不夠飛到機場),氧氣含量也不算太差,經過一陣停留,然後又繼續下降,最終安全著陸。
  • 搭機不苦惱 對抗高空不適症有法
    很多人在搭飛機時都曾有過脹氣或耳鳴等反應,這些症狀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其實它們都與高空中壓力的變化有關。人類開始意識到氣壓變化會帶來許多生理毛病,是19世紀中葉時,發生數起熱氣球飛行員缺氧死亡案例後,科學家才有系統的研究高空生理問題。
  • 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機艙內的氧氣是從哪來的?你肯定猜錯了!
    飛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時,機艙內的氧氣哪來的?你肯定猜錯了!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快,飛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遠途出行的交通方式。飛機上的服務也是越來越人性化,不僅有電視節目可以看,還有可口的飛機餐可以吃,總得來說還是非常舒適的。
  • 美國最慘空姐:7千米高空被吹走,墜落2分鐘,94人只她遇難
    阿羅哈航空243號班機在飛行過程中機頭上方的控制板突然損壞,這也就意味著機頭和機身隨時都有分離的可能大約在13:48的時候,飛機爬升到了24,000英尺的高空中,機體前端左邊一小塊天花板爆裂。這樣一來,飛機內部和外部的氣壓就相差非常大了。這高度的壓力差也導致機艙一整塊天花板被撕裂而脫離機體。當時副機長馬德林·湯普健斯的頭部被向後扯,她在恍惚中似乎看見機艙和駕駛艙好像已經分離。機長羅伯特·舜施泰莫也是類似的情況。
  • 為什麼身上有疤痕的人都當不了空姐,是真的嗎?
    高空的氣壓很低,會對人造成一定的膨脹大家都知道在高空上面的氣壓跟正常在地面的氣壓是不一樣的在高空上面氣壓是很低的,如果在高空上面出現的大氣氣壓,低於人體內部壓力的情況下,那麼人體內的壓力就會有一定的膨脹,膨脹大家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身上是有疤痕的,那麼在這個疤痕的位置就由於膨脹的原因,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有疤痕的部位產生撕裂的情況。
  • 機械故障機艙失壓 香港航班迫降長沙黃花機場
    本報訊(記者 彭瑋蔚 通訊員 劉廣宇 孫偉)昨日下午4時30分許,一架原本從香港飛往北京的HX312次航班因機械故障,艙內突然失壓,緊急迫降長沙黃花國際機場,166名乘客安然無恙。在長沙邊防「雷鋒號邊檢女子服務隊」的幫助下,乘客們紛紛從緊張中恢復過來,並於當晚乘坐香港航空公司的調機飛離長沙前往北京。
  • 材料失效有多恐怖?
    這個O形封環位於右側固體火箭推進器的兩個低層部件之間,由於發射時天氣情況不佳,氣溫很低,導致O型封環在低溫下失去彈性,硬化脆裂,失效的封環使原本應該是密封的固體火箭助推器內的高壓高熱氣體洩漏,熾熱的氣體點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毗鄰的外部燃料艙在洩漏出的火焰的高溫燒灼下結構失效,最終導致高速飛行的太空梭在高空解體。
  • 從地理角度分析《中國機長》——川航高空遇險涉及到的知識點
    萬米高空之上,飛機急速下墜。強風、失壓、低溫、缺氧……光是看預告片,十點君就手心冒汗。仿佛隔著屏幕,都能體驗高空失重的感覺。當時,川航客機正處於高空巡航狀態,位於32000英尺(近一萬米)的高空,突然副駕駛一側駕駛艙玻璃破碎並完全脫落。溫度驟降、空氣稀薄加上狂風呼嘯,不僅讓駕駛艙機器出現故障,充滿乘客的機艙更陷入險情。但在此生死關頭,機組人員臨危不亂,憑靠嫻熟的操作經驗艱難力挽狂瀾,確保了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萬米高空到底在哪裡?
  • 7000多米高空 科學分析阿湯哥這一跳有多玩命
    科學分析阿湯哥這一跳  有多玩命  本報記者 章咪佳 本報通訊員 蔡佳迪  巴黎上空,2萬5千英尺(約7620米),大型軍用運輸機C-17「全球霸王」正以時速165英裡(約265.5公裡/時,73.76米/秒)飛行……  特工伊森·亨特從機艙跳下,以時速200英裡(89.41
  • 2000℃高溫竄入機艙,高空肢解成殘片墜落
    2000℃的高溫不僅直接摧毀了太空梭,使其變成碎片並從高空墜落,還殺死了7名太空人。它是怎麼發生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半個多月後的返程航班出乎意料之外。機艙中的7名太空人立即融化。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股熱浪立即進入機艙,七名太空人為時已晚,無法做出反應,並在2,000度以上的高溫下立即融化。自然,飛機無法承受如此高的溫度。它直接在空中爆炸,被分解成碎片並墜落。
  • 德國快報 漢莎一乘客欲在萬米高空開艙門,高喊要把所有人帶給真主!
    昨天上午,自德國法蘭克福飛往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漢莎航班LH1406上,一名乘客試圖在10000米高空打開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