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條裂縫,2000度高溫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倖存

2020-12-04 鼎盛講武堂

在人類發展空間日漸飽和的情況下,陸地發展也不再受到過多重視,與此同時,各國都將發展目光看向外太空,太空的神秘感使得人類的發展欲望更加強烈,航天事業的發展也使得人類從中獲利極多,但凡事並不都是一帆風順,在人類航天事業史上,發生過很多航天事故,其中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就是其中之一。

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發射,但是在該太空梭僅僅升空73秒以後,該機在空中發生了解體,機上所搭載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殘骸全部散落在大海中。在事故發生後的一分鐘,NASA的救援部隊就馬上出動,進行搜救,並且還派出了救援飛機。但是由於太空梭殘骸仍在不停墜落,為保證救援隊的安全,直到殘骸落盡,足足等了一小時,救援隊才進入到相關海域展開全面搜救。

據調查顯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挑戰者號升空之後,右側固體火箭助推器的密封圈失效,露出一條縫隙,而燃料艙在高溫灼燒下發生爆炸,2000度的高溫湧入機艙,最終發生解體。這場災難對美國太空梭計劃的影響極大,導致該計劃擱淺了長達32個月之久。

在此期間,美國羅傑斯委員會對該起事故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事故的原因並不是突發故障,因為NASA管理局在發射飛機之前,就已經發現承包商莫頓·塞奧科公司設計的火箭推進器有著潛在問題,但是卻無視了這一問題,並沒有進行改進,並且在發射時,由於當天氣候溫度極低,達到零下0.5攝氏度,莫頓·塞奧科公司的工程師認為會影響密封器件的性能,但公司高層卻認為不會受到影響,仍堅持發射任務。不幸的是,發生概率極低的故障最終導致該起災難的發生。

挑戰者號是美國正式啟用的第二架太空梭,於1983年4月4日完成首航,總共完成過10次飛行,共計繞行地球987圈,在外太空停留天數達到69天。在挑戰者號進行最後一次發射時,本身民眾都在觀看太空梭發射的壯舉,但最後卻看到了慘烈的災難。直到現在,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依舊被人時常提起,其已經成為工程安全教育中的一個經典案例,並且也時刻警醒著各國,航天技術的使用畢竟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一切發展還是以安全為中心最為重要。

相關焦點

  • 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因一小條裂縫,2000度高溫瞬間湧入機艙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所謂的第一強國,其航天史上就有過很多事故,其中最為慘烈的,就要數「挑戰者號」載人火箭的失事,據悉只是因為一條非常小的裂縫,2000多度的高溫瞬間就湧入了機艙,這次嚴重的事故導致了船上7名太空人無一人生還。
  • 2000度高溫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事故原因難以置信
    美蘇冷戰時期,競爭的火苗燒到了宇宙,這也使得兩國在航天領域上發展飛速,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但在航天工程的發展史上曾出現過極其慘烈的事故,其中最為慘烈的就是「挑戰者號」載人火箭的失事,據資料顯示,當時因為一個細節的失誤,2000多度的高溫瞬間湧入機艙,導致7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無一人生還。
  • 只因一條小裂縫,7名太空人瞬間喪生,美國航天事業一度停擺
    當時美國對於「挑戰者號」的期望值是十分高的,發射當日還有數千名觀眾在現場進行觀看,以及無數的航天愛好者關注。然而就在「挑戰者號」飛升一分多鐘的時候,發生了爆炸,當時很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直接就看到整個機體被炸成了碎片。實際上,當時「挑戰者號」在剛發射出去時,控制中心的檢測人員就發現一點小故障,但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眼睜睜地看著「挑戰者號」爆炸了。
  •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自科技力量足夠強大後,各個國家著重發展航天技術,試圖在這一領域有質的飛躍,經過幾十年的沉澱,人類的航天史拉開完美的序幕。由於太空中遍布高溫,1500攝氏度的溫度直衝衝湧入太空梭,帶來非常可怕的災難。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當時在飛機中的7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了。聽到這一消息後,全國人民為之心痛。
  • 航天飛船機身出現裂縫,2000度高溫席捲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存活
    在一次航天事故中,航天飛船機身出現裂縫,2000度高溫席捲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存活,這就是航天史非常著名的「挑戰者號」事件。當時挑戰者號準備發射的那天,發射場地的外圍聚集了無數的航天愛好者,他們都希望能夠親眼目的太空梭升空的畫面。在當時的世界上發射進太空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所以太空梭這種能夠重複利用的設備絕對是一個「黑科技」。
  • 美國「血的教訓」2000℃熱氣湧入機艙艙內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
    作為美國首架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總重量超過了2000噸,在某次升空任務中,意外發生了。在升空過程中,助推火箭外燃料箱上的一塊特製泡沫不幸掉落。快速下降過程中,太空梭外部與大氣層進行了充分摩擦,外層溫度更是突破了2000度,由於左側機翼已經受到了損傷,隔熱材料突然斷裂。
  • 太空梭返航時解體墜毀,千度熱氣湧入機艙,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一時之間上千度的熱氣湧入機艙,其中7名任務執行中的飛行員全部遇難。直到現在,這件事情對於全球各國的震撼性還是很大的。說到航天技術發展,美國其實一直都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時常走在全球發展的前沿路線當中。所以,早在其他國家還處於航天發展的摸索階段時,美國已經在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美國「血的教訓」,2千℃熱氣湧入機艙,艙內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
    作為美國首架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總重量超過了2000噸,在某次升空任務中,意外發生了。在升空過程中,助推火箭外燃料箱上的一塊特製泡沫不幸掉落。快速下降過程中,太空梭外部與大氣層進行了充分摩擦,外層溫度更是突破了2000
  • 太空梭返回地球失敗,一團火光急速而下,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
    但在探索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發生一些事故,當初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就慘烈至極,無一人生還。2000多度高溫進入,7名太空人瞬間融化這件事情發生在2003年,當時哥倫比亞號返回地球,在高速降落之際,飛機左翼承受不住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隔熱材料崩裂,超2000
  • 一塊泡沫脫落,20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航天員即刻被融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和發射太空梭的國家,從1981至2011年期間美國攻擊發射太空梭135次,成功的把85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但是美國的太空梭也出現過事故,一旦出現事故可以說航天員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性。
  • 飛機剛剛起飛82秒,1400度空氣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當場喪命
    一般來說,太空梭能夠容納7個人,其中包括4個科學家、3個機組人員,它能夠完成許多任務,比如釋放衛星、回收和維修衛星、進行科學實驗等。早在1969年,美國宇航局就打算研製太空梭,1981年,第一架載人太空梭正式出現在太空舞臺上,美國一共研製過5種型號的太空梭。
  • 升空僅73秒就解體,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航天計劃擱淺32個月
    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發射,但是在該太空梭僅僅升空73秒以後,該機在空中發生了解體,機上所搭載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殘骸全部散落在大海中。在事故發生後的一分鐘,NASA的救援部隊就馬上出動,進行搜救,並且還派出了救援飛機。但是由於太空梭殘骸仍在不停墜落,為保證救援隊的安全,直到殘骸落盡,足足等了一小時,救援隊才進入到相關海域展開全面搜救。
  • 2000℃高溫竄入機艙,高空肢解成殘片墜落
    2000℃的高溫不僅直接摧毀了太空梭,使其變成碎片並從高空墜落,還殺死了7名太空人。它是怎麼發生的?即使是實力非常強大的美國,在太空梭上也犯了一個大錯誤,這使其他國家對這一領域更加謹慎。機艙中的7名太空人立即融化。到底是怎麼回事?
  • 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7位太空人瞬間融化
    第一次事故發生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升空後不久就發生了爆炸,第二次則發生在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球失敗,在此次事件中出現了悲壯一幕,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
  • 太空梭返航失敗,1400度熱氣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
    同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返回地球,在高速降低高度的過程中,飛機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產生了高溫左翼的隱患再也支撐不住,隔熱材料開裂導致1400多度的高溫空氣瞬間竄入艙室內部,裡面的7名太空人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就在第一時間被全部融化。
  • 返回地球失敗,1500℃高溫空氣湧入飛機,7位太空人瞬間融化
    第一次事故發生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升空後不久就發生了爆炸,第二次則發生在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球失敗,在此次事件中出現了悲壯一幕,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
  • 太空梭返航時突發意外,機翼被砸熱氣湧入,7名太空人屍骨全無
    尤其是美國,曾經更是有著很多次的太空災難,據悉曾經美國就有太空梭返航時突發意外,機翼被砸熱氣湧入,7名太空人屍骨全無!按照歷年來各國太空梭升空的太空人人數來看,美國那一次真算是多的了。本來美國的航天技術發展的就不錯,所以自從這架太空梭順利升空之後,大家就都覺得這趟太空旅行應該穩了。結果沒想到,去的時候沒事,在太空的時候沒事,偏偏太空梭在回來的路上出現了故障。根據有關消息整合來看,這架太空梭似乎是因為左翼被一種特製泡沫給意外砸中,所以才導致的機翼出現裂縫,最終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太空梭面臨撕裂。
  • 太空梭的沒落:1500℃的高溫進入飛機,7名太空人全部犧牲!
    在2003年的2月份,又是美國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由於1500度的高溫,導致7名太空人全部失去了性命。哥倫比亞號的推力可以達到2800噸,一次性就可以搭載8名太空人,按理說如果它成功完成了飛行任務,那麼它的重複使用次數能夠達到100次。從1981年開始,哥倫比亞就已經執行飛行任務了,在太空中也停留了300天的時間,沒想到最後一次飛行任務竟是它航天生涯的終結。
  • 悲壯一幕,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太空人瞬間融化
    第一次事故發生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升空後不久就發生了爆炸,第二次則發生在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球失敗,在此次事件中出現了悲壯一幕,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
  • 載人飛船被擊中,1400℃高溫席捲機艙,7名太空人無一存活
    在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宇宙飛船發射升空,將太空人加加林送上地球軌道,拉開了我們載人航天的序幕。當然,最初的飛船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完成一次太空飛行以後就不會再次飛行了,所以載人航天的成本非常高。不過現在越來越多可重複利用的飛船出現,進一步降低了太空飛行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