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2020-11-23 騰訊網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會出現能夠自由穿梭在天地間的飛行器,讓人看上去不由心生嚮往。現實中,最接近這些飛行器的就要屬太空梭了。然而,太空梭只輝煌了30年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讓許多太空梭愛好者都扼腕不已。那麼,太空梭是一種什麼樣的太空飛行器?為什麼會被淘汰呢?

科幻電影中形形色色的飛行器(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知道,不管是用來運送太空飛行器的運載火箭還是帶著航天員翱翔太空的載人飛船都是一次性的,不能重複使用。而火箭和載人飛船的製造成本很高,因此每次發射任務的花費不菲。於是,航天工作者們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研製出一種可以像飛機一樣重複起飛降落,並且能夠重複使用的太空梭呢?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

一旦太空梭研製成功,不僅能夠降低航天任務的發射成本,縮短發射周期,而且對於航天員來說更加安全、舒適。最重要的是,太空梭功能更加強大,兼具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的功能,一舉兩得。

於是,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蘇聯、法國和日本等國先後開始研製太空梭。然而,這項美好的創想並不容易實現,數年之後只有美國的太空梭投入到實際使用中。可見,太空梭的研製困難是很大的。那麼,太空梭長什麼樣,它實現了人們的預期了嗎?

太空梭可不是單指那個黑白色塗裝的巨型飛機,它是由軌道器、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和外貯箱三部分組成的,我們最熟悉的「飛機部分」只是其中的軌道器。軌道器的機艙寬大,可以根據任務需要分成若干「房間」,能夠同時搭載3~7名航天員。軌道器中還有一個大貨艙,是專門存儲大型設備用的。

發現號太空梭等待發射

經過回收和維修,固體燃料助推火箭能夠重複使用20次,軌道器能夠重複使用100次。至於外貯箱,它裝有軌道器主發動機的推進劑,在太空梭進入軌道時與軌道器分離,是不可回收的部件。

太空梭入軌後外貯箱被拋掉

既然太空梭兼具運載和載人的功能,那它的發射返回與運載火箭發射載人飛船有什麼不同呢?與運載火箭類似,太空梭的發射也會「逐級分離」。發射時,它的兩枚固體燃料助推火箭會與軌道器的三臺主發動機同時點火。當太空梭上升到50千米的高空,助推火箭停止工作並與軌道器分離。入軌後,太空梭軌道器會與外貯箱分離,隨後正式開始執行任務。

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發射升空

太空梭的返回非常有特色,與載人飛船有天壤之別。完成任務後,載人飛船的返回艙使用彈道式或半彈道式進入方式返回,而太空梭則使用升力式進入方式。直觀點說就是,載人飛船返回艙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垂直著陸在一定的區域內,而太空梭的軌道器返航時,則會像飛機那樣平穩著陸在預定的跑道上。

奮進號太空梭平穩著陸

由於太空梭發射和返回時加速減速較低,不需要像載人飛船任務的航天員那樣,在發射和返回時承受很大的過載。因此,執行太空梭任務的航天員,訓練要求相對更低一些,更加利於非職業航天員完成航天員訓練,儘快融入乘組隊伍。

日本心臟外科醫生向井千秋即將執行太空梭任務

1981年4月12日,也就是人類首位航天員——加加林進入太空20周年的這天,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成功發射,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載著航天員約翰·楊和羅伯特·克裡平在近地軌道上繞地球36圈,飛行了54小時30分鐘後返回地面。飛行中,航天員及地面人員全面地考核了太空梭各個系統的性能。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完成首航平穩著陸

之後,美國相繼研製出4架,即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這些太空梭頻繁地來往於天地之間,共飛行135次,飛行總裡程近8億7千萬公裡,把16個國家的355名航天員送往太空,共飛行852人次,運送貨物1750噸,完成涵蓋地球、天文、生物和材料科學等2000多項科學實驗。在發射衛星、太空維修、國際空間站的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創作了許多航天史上的新紀錄。可以說,太空梭使人類的航天事業前進了一大步。

5架實際應用的太空梭

太空梭應用情況

儘管成果纍纍,但太空梭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一些太空梭預想中的優點不僅沒有成為現實,反而背道而馳,令人大跌眼鏡。

首先一點就是發射成本,儘管太空梭可以重複使用,但由於巨大的維修需要,它的發射耗費巨大,每次發射都需要4~5億美元,是運載火箭發射成本的數倍。再有,維修量巨大也限制了太空梭的發射周期,每年只能發射5~6次。而最讓人心碎的一點是,太空梭的安全性實在無法恭維,美國的5架太空梭中,有兩架在任務中失事損毀,14名航天員為此犧牲。

除此之外,由於太空梭至今仍有一些問題沒有找到解決方案,再加上結構複雜,技術難度大,成本昂貴等缺點的限制,使它缺少競爭力,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相信未來不僅會出現可重複使用的載人飛船,也將出現更加理想的航天運載器,幫助我們探索太空,揭秘浩瀚宇宙。

參考文獻/

[1] 劉登銳,田如森.飛天的故事[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12.

[2] 沈力萍.神舟六號航天專家告訴你100個航天秘密[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5.

[3] 戚發軔,李頤黎.巡天神舟——揭秘載人太空飛行器[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11.

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哦~

相關焦點

  • 趣太空科普 | 太空梭和載人飛船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太空梭幾乎被淘汰?
    ;然而太空梭是靠運載火箭發射和上升後,返回時能像飛機那樣下滑和著陸在跑道上,並可以重複使用。在世界航天發展過程中太空梭曾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很多國家都想要這樣的高效太空飛行器太空梭的速度不亞於火箭它既能夠搭載太空探測器到達外太空也能夠容納多名太空人前往太空執行任務
  • 太空追逐:從太空梭的沉沒到太空中的特斯拉
    太空再次變得時尚:從太空梭的沉沒到太空中的特斯拉在太空探索領域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和成就十年之後,宇宙又重新流行起來。2010年代開局不是特別好。2011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退出了太空梭計劃,美國放棄了其作為能夠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太空力量的地位。
  • 太空梭30年,短暫的服役時間,開啟了太空探索新方向
    太空梭作為航天史上第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代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方向,在30年的使用過程中為人類探索太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宣告了人類航天史具有時代標誌意義的太空梭正式退役。
  • 太空梭篇
    33年又一個月前的今天,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了,雖然那時的我並不存在,就如同200年後的我一樣。但我仍為能生活在一個太空梭的時代而自豪。  那個時候,我崇拜加加林、阿姆斯特朗,喜歡讀《飛碟探索》、《奧秘》,而我第一次聽說太空梭是無意中在雜誌上看到了86年挑戰者號失事的報導,也得知了麥考利芙這位本應成為第一位「太空女教師」的事跡,她的太空之旅只持續了73秒,生命就如其他6位航天員一樣被定格於16600米的高空,生命的消逝就在一瞬間,也將她美好的憧憬一併固化。
  • NASA太空梭任務大回顧,網友:讓人類的太空探索成為可能
    科學家對於太空梭(英語:Space Shuttle)的定義是一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高度100公裡的卡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學飛行設備,太空梭同時結合了飛機與太空飛行器的共同特性。)、奮進號(STS Endeavour OV-105)和亞特蘭蒂斯號(STS Atlantis OV-104),其一共執行過135次太空飛行任務,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NASA史上那些太空梭任務中的高光時刻:1981年4月12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任務代碼STS-1),開啟了人類太空飛行的新紀元,太空人約翰·楊(John Young)和鮑勃·克裡彭(Bob Crippen
  • 失去太空梭的十年,重新開啟太空之旅!
    15世紀到17世紀, 歐洲船隊的遠洋探索,開闢出全新的貿易路線,讓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大大增加,世界走向了史無前例的繁榮,史稱「大航海時代」。當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被囊括,當逆全球化思潮日益興起,當傳統意義上的產業與科技,都無法支撐經濟的進一步快速發展,人類的腳步該邁向何處?馬斯克給出的答案是:太空。
  • 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好?我國為什麼不發展太空梭?
    另一種就是太空梭,目前掌握太空梭技術的只有美國一個。長久以來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載人飛船和太空梭哪個技術更先進?為什麼我們沒有選擇太空梭而是採用了載人飛船?沒有強勁的動力系統,太空梭難以翱翔太空!
  • 回眸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宇宙飛船走上了歷史前臺
    航天史上共有2次空難紀錄,一次是1986年 「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造成7名太空人罹難。
  • 太空梭:不完美的完美謝幕
    可以說,30年來,太空梭為美國乃至全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畫出了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然而高技術也隱含著高風險,這成為太空梭致命的缺陷。美國《技術評論》雜誌稱,正是「一些致命缺陷,導致它最終退出太空舞臺」。  從成本來講,太空梭每次的發射費用高達4億至5億美元,返回地面後需要大量維修工作,從而使發射間隔變得很長,每年最多只能進行5至6次發射。
  •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空難罕見細節曝光,竟沒準備逃生系統
    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霧氣籠罩中往發射架移動。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太空梭。開發初期原本是被作為高擬真結構測試體1986年1月28日,在升空高度達到大約10英裡(約合16公裡)後,「挑戰者」號發生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調查發現這場空難事故由其中一個火箭發出故障所致。
  •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照片公布
    >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照片公布(15)[導讀]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等待發射。2013年,宇航局的太空梭計劃退出歷史舞臺,美國太空人只能租用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奔赴國際空間站(神秘的地球)據新浪科技(孝文):Reddit用戶公布了一組此前從未曝光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空難照片,紀念這場發生在1986年的可怕災難。當時,「挑戰者」號因其中一個火箭出現故障在大西洋上空爆炸分解,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由於這場可怕的災難,美國宇航局的航天計劃計劃幾乎終結。
  • 多圖:太空梭內部原來是這個樣子
    隨著「亞特蘭蒂斯號」永久落戶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遊客參觀區,凝聚著無數榮耀和淚水的太空梭正式退出了人類宇宙探索的歷史舞臺。近日,一名外國攝影師對三艘美國國家航空宇航局(NASA)的太空梭駕駛艙內部進行了拍攝。
  • 為什麼NASA要讓太空梭退役?
    這也是自NASA的太空梭退役以來,第一次從美國本土發射的載人航天任務。接著,在短短的幾天內(11月14日),NASA宣布計劃啟動商業載人項目的首個正式任務——Crew-1。  不過,考慮到太空梭項目的結束與新的商業載人項目啟動之間,隔了這麼長的時間,很多人可能會想:NASA為什麼要讓太空梭退役呢?
  • 光輝的一生——發現號太空梭兩億千米的太空徵程
    發現號在美國太空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86年,由於固態火箭推進器故障引起連鎖反應,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73秒後爆炸,7名航天員喪生,這直接導致美國太空梭發射經歷了兩年半的停滯。發現號在此期間也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能升級。
  • GTA5 1.41太空MOD 美國太空梭 探索外星【1.18GB】
    GTA5 1.41太空MOD 美國太空梭 探索外星【1.18GB】安裝說明
  • 「中國版」X37B太空梭成功發射,為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在地球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將會返回預定著陸場,但就在此時,美國駐華大使館立刻呼籲:要和平利用太空,對此有網友表示,X37B太空梭都飛行那麼久了,果然是惺惺作態。,使用阿特拉斯5火箭成功發射了X37B太空梭,其實該款太空梭的研製工作早在1999年的時候就已開始,後一直在不斷改進中,截至目前,美國共發射了6架,還處於不斷探索階段,但美國對X37B太空梭的飛行數據和用途是高度保密,從未向外界透露過。
  • 「中國版」X37B太空梭成功發射,為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央視公開又一個好消息,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一枚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在地球軌道運行一段時間後,將會返回預定著陸場,但就在此時,美國駐華大使館立刻呼籲:要和平利用太空,對此有網友表示,X37B太空梭都飛行那麼久了,果然是惺惺作態。
  • 太空探索的三種風險
    從幾何意義上來說,卡門線無非是一層包裹著地球的球殼,但是對於處於太空探索時代的人類而言,其象徵意義無異於維京時代那條將陸地與海洋分隔開來的海岸線。實際上,那些跨過卡門線進行太空探索的科學家和太空人們在冒險程度和開拓精神上並不遜於維京時代的航海家。將現今的太空探索時代稱作新維京時代也未嘗不可。
  • 連接天與地的大力神——太空梭運載機興衰錄
    自從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外層空間、實現人類進軍太空的夢想之後,如何解決載人太空飛行器使用上的經濟性問題成為了擺在有志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免籤的一個難題。載人航天飛船和空間實驗室雖然能解決航天員進入太空和返回大氣層內的問題,但從設計上來說屬於一次性太空飛行器,可以說在經濟上不太划算。
  • 太空梭重返太空意義重大 每一次發射都是奇蹟
    這是此次發射的「發現」號太空梭太空人全家福。前排右一是女太空人艾琳。柯林斯,她將首次以機長身份率領七名機組人員展開太空之旅。其他各人依次為溫迪。勞倫斯(前中);詹姆斯。凱利(前左);史蒂芬。羅賓遜(後左);安德魯。託馬斯(後左二);查爾斯。卡馬爾達(後右二)和來自日本的野口(後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