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的一生——發現號太空梭兩億千米的太空徵程

2021-01-13 太空夢想

發現號在美國太空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86年,由於固態火箭推進器故障引起連鎖反應,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73秒後爆炸,7名航天員喪生,這直接導致美國太空梭發射經歷了兩年半的停滯。發現號在此期間也進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能升級。隨後,在1988年9月29日,發現號承擔了人類重返太空的重任,開始執行第七次飛行任務,代號STS-26,這次飛行任務檢驗了升級後的太空梭的安全性能。

發現號STS-26任務,挑戰者號災難後太空梭首次重返太空

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大氣層時解體爆炸,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隨後,NASA再次著手對太空梭的安全措施進行了全面檢查和升級,而發現號再次擔當太空梭重啟飛行的「先鋒」。原定於7月13日執行的STS-114任務,由於機械故障因素而延遲,而在7月26日發射過程中,還發生了外掛燃料槽上隔熱泡棉脫落的情況。最終,它成功飛達國際空間站,標誌著美國太空梭再次恢復飛行。

此次任務由資深航天員艾琳·柯林斯擔任指令長,她是航天史上第一名女指令長,這也是柯林斯第四次進入太空。這次飛行任務中,她和其他機組成員的完美表現,挽救了因哥倫比亞號失事而遭受打擊的美國航天的聲譽乃至命運,重新贏得了公眾對載人航天飛行的信心。

1990年4月,在發現號的第十次飛行任務STS-31當中,成功搭載並發射了哈勃望遠鏡。哈勃望遠鏡使人類的視野越過大氣層,獲得天體物理觀測的突破,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太空的看法,同時刷新了人類宇宙觀測距離的記錄。

隨後,在發現號1997年2月和1999年12月的飛行任務中,先後對哈勃望遠鏡進行了成功的維修。哈勃望遠鏡的維修是複雜設備在軌維修的經典成功案例。哈勃望遠鏡共經歷過五次維修,實現了25年以上的服役期,超過了絕大多數人造太空飛行器的壽命。

1998年10月,發現號再次執行開創性的航天任務STS-95,將人類最年長的航天員送入太空。這位美國航天員約翰·格林當時已經77歲高齡,實現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太空旅行,在此之前,格林曾於1962年進入太空,當時他搭乘水星號飛船升空,成為首位圍繞地球飛行的美國人之一。格林至今仍保持著進入太空最年長的航天員記錄,這對於激勵新一代年輕人積極投身航天事業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發現號STS-95任務乘組,77歲高齡的約翰·格倫再次進入太空

在為期9天的飛行中,他的身體狀況一直被記錄著,為太空飛行年齡限制和肌體老化試驗留存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和36年前他的第一次在軌數據做對比,對以後人們探索外太空的長期飛行有很好的預估作用。

相關焦點

  • 特雷克斯吊載「發現號」「企業號」太空梭
    幾天後,「發現號」太空梭被拖到史密森尼航空航天博物館,並取代了「企業號」太空梭。「企業號」太空梭自2003年起就在詹姆士.麥克唐納太空梭機庫內展示。這需要第二次吊載,並最終將「企業號」太空梭運至紐約的「新家」。
  • 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微信公眾號ID:space-more 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會出現能夠自由穿梭在天地間的飛行器,讓人看上去不由心生嚮往。現實中,最接近這些飛行器的就要屬太空梭了。然而,太空梭只輝煌了30年就退出了歷史舞臺,讓許多太空梭愛好者都扼腕不已。
  • 「發現」號太空梭「準備好上路」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13日下午發射升空,這將是自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空中解體以來,太空梭的首航。格裡芬指出,「宇航局經歷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但我們現在回來了,並準備好上路。」  目前,宇航局最擔心的是天氣。佛羅裡達州目前處於颶風季節,天氣預報13日將有雷雨,宇航局官員說天氣阻止太空梭準時發射的可能性為40%。
  • 「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啟程返回地球
    新華社/路透    阿特蘭蒂斯」號開始返航,21日落地  是美太空梭第135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  太空梭項目30年歷史畫上句號  「阿特蘭蒂斯」號19日終止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狀態,開始啟程返回地球,從而結束美國太空梭機群最後一次飛行,為太空梭項目
  • 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7月8日最後1次飛往太空
    2011年6月1日凌晨,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結束其「謝幕之旅」。中新社華盛頓6月28日電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28日宣布,「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將於7月8日最後一次執行太空任務,運載物資飛往國際空間站。這也將是美國太空梭項目終結之前的最後一次太空飛行,因此堪稱美國太空梭的「絕唱之旅」。
  • 一波三折終發射 美"發現"號太空梭成功升空
    美國東部時間3月15日,因安全故障數次推遲發射的美國「發現」號太空梭終於成功升空,7名太空人將承擔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任務。據美國媒體報導,「發現」號太空梭當天傍晚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並將於17日到達國際空間站。機上7名太空人包括指令長李·阿爾尚博、飛行員託尼·安東內利和其他5名專家。
  • 欒恩傑院士:中國人的太空徵程
    欒恩傑院士:中國人的太空徵程  摘要:  2016年,中國決定將每年4月24日確立為「中國航天日」,以宣傳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相關的科技知識。那麼,「航天精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如何從「一窮二白」開始,掌握了處於人類科技體系頂端的航天技術?一批批中國航天人的智慧與奉獻,成為中國在這個領域趕超世界的關鍵。
  • 美太空梭將重返太空(圖)
    點擊進入>>>   美國東部時間7月13日15時51分(北京時間7月14日凌晨3時51分),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按計劃將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宇航中心發射升空。這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後的首次復飛。美國的兩次太空梭事故給載人航天事業抹上了一層陰影。因此,「發現」號太空梭的首次復飛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 美國奮進號太空梭苦等五年後再上太空(組圖)
    中新網洛杉磯八月八日電(記者 賈國榮) 美國改良後的「奮進」號太空梭苦等五年,今天午後在甘迺迪航天中心噴射升空,遠徵國際空間站幫助擴建。  美國宇航局旗下原來五架太空梭之一的「奮進」號,是公開徵名競賽由中小學生決定命名,其名源自著名英國探險家庫克船長在1768年第一次遠徵時的一艘帆船船號。
  • 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
    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前蘇聯航天局珍貴照片,火箭將暴風雪號太空梭送入太空罕見!
  • 太空梭重返太空意義重大 每一次發射都是奇蹟
    這是此次發射的「發現」號太空梭太空人全家福。前排右一是女太空人艾琳。柯林斯,她將首次以機長身份率領七名機組人員展開太空之旅。其他各人依次為溫迪。勞倫斯(前中);詹姆斯。凱利(前左);史蒂芬。羅賓遜(後左);安德魯。託馬斯(後左二);查爾斯。卡馬爾達(後右二)和來自日本的野口(後右一)。
  •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空難罕見細節曝光,竟沒準備逃生系統
    佛羅裡達州包括佛羅裡達半島、西北部瀕墨西哥灣狹長地帶及南部近海珊瑚島礁,別稱陽光州,面積15.2萬平方千米,首府塔拉哈西。著名的迪士尼世界位於本州的奧蘭多市內。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霧氣籠罩中往發射架移動。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太空梭。
  • 2003年2月1日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
    2003年2月1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七名太空人已全部遇難,太空梭解體墜毀事件是一次「災難」。  美國德克薩斯州公共安全部門發言人說,有關方面已在該州發現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遇難太空人的部分遺骸。
  •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照片公布
    「挑戰者」號空難後,宇航局的太空梭計劃暫停3年。1988年9月29日,「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後來,祖父將這些照片弄丟了,最後被我發現。」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後不久發生爆炸,機上的7名太空人——克麗斯塔-麥考利夫、麥可-史密斯、迪克-斯科比、羅納德-麥克奈爾、鬼冢承次、格雷戈裡-賈維斯和朱迪絲-倫斯尼克——全部罹難。麥考利夫是來自「教師在太空」計劃的首位太空人,她的加入讓這一次的發射格外引人關注。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返航時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
    2003年2月1日,人類航天史上,第二次嚴重的太空梭事故發生了,這就是人盡皆知的「哥倫比亞號」事件。同年1月,美國七位太空人在萬眾矚目下,登上了「哥倫比亞號」,執行為期十七天的太空科研任務,本次也是哥倫比亞號,第28次執行飛行任務。
  • 奮進號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年內將最後一飛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9日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新華網華盛頓3月9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發現」號太空梭9日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在完成最後一次國際空間站之行的同時,也結束了近27年的飛行生涯。美國航天局電視臺的直播畫面顯示,「發現」號著陸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9日11時57分(北京時間10日零時57分)。
  •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最老的太空梭。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
  • NASA首次展出挑戰者號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每日科技網】   (神秘的地球報導)事隔數十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舉辦展覽,首次向公眾展出太空梭「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殘骸。
  • 太空追逐:從太空梭的沉沒到太空中的特斯拉
    太空再次變得時尚:從太空梭的沉沒到太空中的特斯拉在太空探索領域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化和成就十年之後,宇宙又重新流行起來。2010年代開局不是特別好。2011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退出了太空梭計劃,美國放棄了其作為能夠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太空力量的地位。
  • 再見,太空梭
    發現號從出生到退役,「奮進號」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誕生,就是個意外。在NASA的太空計劃中,本來沒有「奮進號」的位置。1986年,「挑戰者號」在升空時意外爆炸。第二年,美國人決定生產一架新的太空梭,填補「挑戰者號」留下的空缺。這就是後來的「奮進號」。組裝過程有點另類。生產「奮進號」的時候,「發現號」和「亞特蘭蒂斯號」仍然沒有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