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在加速發展他的航天事業,根據俄羅斯網站報導,印度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測試自己的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不過這個可重複使用過的運載火箭並不是馬斯克的獵鷹火箭那種可回收火箭,而是更像是山寨美國的太空梭系統,僅僅回收發射的軌道器。
根據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的透露,一直以來印度都在計劃建造屬於自己的太空梭。利用火箭將軌道器以及需要發射的衛星發射到軌道上,釋放衛星然後軌道器返回地球進行下一次任務。印度航天局認為這種太空梭將能夠幫助印度節約未來發射衛星的費用。印度的太空梭,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是印度新款煙花。
目前印度用於太空探測的火箭只有兩款,分別負責極地衛星的發射以及地球同步軌道的發射。雖然目前印度已經擁有了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但很顯然印度並不滿足於此。開始試圖研發屬於自己的太空梭。要知道,美國的太空梭在2011年便集體退役,為何印度還執意要發展太空梭呢?
事實上,印度曾經在2016年5月成功發射了自己的太空梭原型機。根據印度斯坦時報的報導,當初升空的縮小模型長6.5米,重量達到了1.7噸,相當於真實太空梭的六分之一。不過就是這麼個迷你的太空梭當初也沒有成功入軌,連100公裡的卡門線都沒有超過,而是僅僅飛到70公裡的高空,畫出了一道美麗的拋物線,隨後墜落地面。
想要將一個物體送入軌道,需要達到至少25倍的音速才可能實現。而印度這次縮小模型僅僅加速到了九倍音速。就太空梭而言,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已經證明了,雖然可回收軌道器具有可行性,然而後續的維護費非常高,相較於一般的一次性運載火箭來說,並不划算。
印度並非沒有考慮過成本問題,但印度有一個十分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隨著前段時間我國宣布的可回收軌道器發射成功,進一步刺激印度將自己的太空梭提上日程。
根據俄羅斯網站透露的消息,印度此次太空梭的試驗將在印度南部地區進行。在發射後,軌道器將會進入滑行階段,並最終像飛機一樣降落到機場,也就是說這還是一次不入軌的發射。而是對軌道器返回能力的一次測試,緣由來自上一次測試的遺憾,2016年的太空梭在返航階段落入了水中,導致實驗失敗。
在我看來,如果這一次印度航天局野心勃勃的太空梭項目完成,印度將成為少數幾個擁有太空梭的幾個國家之一。目前有過太空梭的國家僅有美國和蘇聯,而成功使太空梭投入服役的僅有美國一家。成為世界前三的巨大誘惑驅使著印度在這一項目上不斷投入資金。然而根據專家表示,印度不應該指望著憑藉太空梭改變在全球航天領域的地位。
印度並不具備強大的運載火箭,至少短時間內都不行。要把一艘完全尺寸的太空梭送入軌道需要運力更強的火箭。目前印度最大的運載火箭也僅僅有10噸的同步軌道運輸能力。美國的太空梭升空依靠兩個巨大的固體燃料助推器,3個RS-25引擎和一個重達700多噸的燃料罐,是除了土星五號之外最大的火箭。印度專家自己也曾表示原型機的發射要到2030年,而配套的火箭也需要15年的時間進行研製,不然沒有辦法將一個70多噸的軌道器送入軌道。
在航天領域,每一次成功都是科研人員的努力專研加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發展。就像我國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航天技術才逐漸接近歐美。反觀印度卻是這山望著那山高,重型運載火箭的難題還沒有解決,就開始太空梭的測試。沒有技術突破卻想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只會令印度離他們徵服星辰大海的夢想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