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十年,是宇航商業化的十年。
想不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月球旅行,要不要飛到十萬公裡之外鳥瞰蔚藍行星,可不可以飛向火星,穿越太陽系。
來,我們一起造太空梭,衝向無邊的天際。
這幾年對航天影響最大的就是馬斯克的SpaceX,這傢伙的本事就是用比美國宇航局便宜百倍千倍的成本,重構了太空梭,使商用宇宙飛行成為可能,美國航天局都迫不及待和他做生意。
從這個趨勢來看,過不了幾年,深圳的華強北應該就能夠充斥著各類商業航天的模塊和設備,沒準我們買幾個元器件就能組裝一臺自己的太空梭。
手繪太空梭圖
上圖是我手繪的太空梭構件圖,只此一張,別的文章都是摘錄的。
太空梭實際上也並沒有這麼神奇,和汽車有點像,它主要成本說明如下:
火箭發射
龍飛船主控艙
偷偷地想,在深圳攢一個10人的小團隊,也可以進行自有的太空梭的開發過程了。
馬斯克在太空梭上少說也投入100億美元了,但是前人之鑑,後人之師,根據他的經驗,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上天的核心是火箭,火箭的核心是發動機,這部分我估計投入5000萬人民幣,就可以採購20套不錯的發動機引擎,再找幾個電子工廠開幾套模具,做一級二級火箭不在話下,成本不會超過1億人民幣。
龍飛船火箭的9個發動機組
然後是設計宇航飛船控制艙,這裡我也參考馬斯克,買100套X86 CPU組件,僱用100個Phyton程式設計師和幾個X86程式設計師,一年的費用也就是5000萬。
然後通過中石化買一些高效的航空燃料,趁著現在油價便宜,先囤1000萬吧。
。。。
感覺差不多給我2個億,深圳山寨龍飛船帶你飛上天,飛得越多成本越低。
深圳這麼多上市公司,每家給我1000萬,直接籤100家上天合同還是可以的。
畢竟什麼航天大米、航天飲料、航天電飯煲都需要市場推廣是不是,通過航天飛行帶一下貨,再插入一個直播效果真不要太好。
「我是一非,我在山寨龍9號航天艙給您直播,遠處就是我們的母親星地球,哎呀寶寶,你先不用急著刷禮物好不好。。。」
航天種子種出來的大米
還贈送一句廣告詞:
「航天科技、深圳製造!」
實際上,通過這幾年SpaceX的探索,已經給航天的民用化找到了一條更好的道路,這就是低成本、高效率、無人化(無人就可以降低安全需求)。
就像當年國際通訊廠商帶動深圳通訊業崛起一樣(兩三年深圳有100多家通訊交換機廠商),我國一定會很快崛起一大批航天工業、航天配件廠商。
通過民營準入來提高競爭,提升行業效率和加快技術的發展。
目前中國的民營航天企業越來越多,包括翎客航天,零壹空間,馭龍航天,藍箭科技,天儀空間科技等等。
尤其是天儀空間科技,2016年瀟湘一號就上天了,所以我認為航天科技並不是那麼困難的技術,當然是 對中國人來說。
瀟湘一號小衛星
這顆重8千米,尺寸分米級的小小衛星,正是體現了最新的小衛星高新科技,代表著一箭多星的發展方向。
深圳世界之窗
航天科技的商業化,將會催生出一整套的航空套件標準,如整流罩、火箭、控制艙,等等都可以有標準可循,不同的公司專業化某一項領域或產品,正是深圳產業鏈重構的強項,可以讓我們發揮出更大的集約化優勢。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龐大的海面發射基地浮現在深圳灣上,買一張票上天攬月,就像進一下世界之窗那樣簡單。
航天強則中國強,未來的徵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