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與自私美國截然相反

2020-11-23 千龍網

來源標題: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FAST是由「人民科學家」南仁東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5年半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前後兩代數百位科研工作者為FAST建設調試運行付出了巨大努力。FAST於2016年9月落成啟用,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成為世界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FAST建設中,工程團隊突破了大跨度、高精度結構製造及安裝技術,研製的鋼索疲勞強度是標準值的2.5倍;採用先進的測量控制技術,通過不同測量水平優勢互補,將測量精度提升至4毫米;此外提高了系統的耐氣候能力,每年可以多爭取2000小時的觀測時間。

去年中科院組建了FAST科學委員會,遴選並確立了五大科學目標,觀測脈衝星就是其中之一。FAST科學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介紹,脈衝星具有科學研究和應用的雙重價值。FAST建成後,我國科學家開啟了發現和研究脈衝星的新時代。「到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超過240顆脈衝星,力爭在未來5年發現1000顆左右的脈衝星。」武向平說,不僅要發現銀河系內的,也要發現銀河系外的脈衝星。此外,還要努力去尋找更有價值的脈衝星系統,如黑洞-脈衝星雙星系統,這個「組合」可以為精確檢驗引力理論提供完美的實驗室。「我相信FAST具備了獲得這一發現的靈敏度,下面就要看機遇。」

姜鵬表示,FAST正式運行後,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今年4月,時間分配委員會開始向國內天文界徵集自由申請項目,目前已經接到170餘份申請,申請的總時間約5500個小時,實際只能滿足批准1500個機時,觀測時間競爭相當激烈。「未來我們會考慮逐步向國外科學家開放。」

作為我國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中國天眼」一直備受關注,不少人都渴望能走近天眼,一睹超大科學裝置的魅力。姜鵬表示,目前當地在FAST周邊建立了觀景點,未來FAST運行中心也會考慮在沒有科學觀測任務的維護期間,逐步向公眾開放,提供參觀和科普教育。

相關新聞

「中國天眼」已助力發表40餘篇高水平論文

快速射電暴是宇宙中射電波段最明亮的暴發現象,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但是釋放能量巨大,相當於地球幾百億年的發電量在幾毫秒內完全釋放,但快速射電暴的起源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解釋。

FAST的順利運行使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近日,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帶領研究團隊,利用FAST探測到一例非常罕見的快速射電暴重複爆,並且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這一觀測對快速射電暴的輻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該成果論文於北京時間10月29日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正式發表。

此外,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FAST對銀河系磁星軟伽馬重複暴源進行多波段聯合觀測,藉助FAST超高的靈敏度對射電波段流量給出了迄今為止最嚴格的限制。該成果論文將於北京時間11月5日凌晨在《自然》雜誌發表。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了解到,目前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已達40餘篇。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FAST是由「人民科學家」南仁東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5年半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前後兩代數百位科研工作者為FAST建設調試運行付出了巨大努力。FAST於2016年9月落成啟用,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成為世界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FAST建設中,工程團隊突破了大跨度、高精度結構製造及安裝技術,研製的鋼索疲勞強度是標準值的2.5倍;採用先進的測量控制技術,通過不同測量水平優勢互補,將測量精度提升至4毫米;此外提高了系統的耐氣候能力,每年可以多爭取2000小時的觀測時間。

去年中科院組建了FAST科學委員會,遴選並確立了五大科學目標,觀測脈衝星就是其中之一。FAST科學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介紹,脈衝星具有科學研究和應用的雙重價值。FAST建成後,我國科學家開啟了發現和研究脈衝星的新時代。「到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超過240顆脈衝星,力爭在未來5年發現1000顆左右的脈衝星。」武向平說,不僅要發現銀河系內的,也要發現銀河系外的脈衝星。此外,還要努力去尋找更有價值的脈衝星系統,如黑洞-脈衝星雙星系統,這個「組合」可以為精確檢驗引力理論提供完美的實驗室。「我相信FAST具備了獲得這一發現的靈敏度,下面就要看機遇。」

姜鵬表示,FAST正式運行後,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今年4月,時間分配委員會開始向國內天文界徵集自由申請項目,目前已經接到170餘份申請,申請的總時間約5500個小時,實際只能滿足批准1500個機時,觀測時間競爭相當激烈。「未來我們會考慮逐步向國外科學家開放。」

作為我國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中國天眼」一直備受關注,不少人都渴望能走近天眼,一睹超大科學裝置的魅力。姜鵬表示,目前當地在FAST周邊建立了觀景點,未來FAST運行中心也會考慮在沒有科學觀測任務的維護期間,逐步向公眾開放,提供參觀和科普教育。

相關新聞

「中國天眼」已助力發表40餘篇高水平論文

快速射電暴是宇宙中射電波段最明亮的暴發現象,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但是釋放能量巨大,相當於地球幾百億年的發電量在幾毫秒內完全釋放,但快速射電暴的起源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解釋。

FAST的順利運行使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近日,北京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柯伽帶領研究團隊,利用FAST探測到一例非常罕見的快速射電暴重複爆,並且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這一觀測對快速射電暴的輻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該成果論文於北京時間10月29日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正式發表。

此外,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FAST對銀河系磁星軟伽馬重複暴源進行多波段聯合觀測,藉助FAST超高的靈敏度對射電波段流量給出了迄今為止最嚴格的限制。該成果論文將於北京時間11月5日凌晨在《自然》雜誌發表。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了解到,目前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已達40餘篇。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是怎麼回事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表示,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具體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具體時間。
  • 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近日,美國媒體獲準赴現場,近距離探訪中國「天眼」。 外媒感嘆: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 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 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將從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引發高度關注。
  • 中國天眼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開放】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最新消息說,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2020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已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已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介紹,目前,「中國天眼」已經正式對國內天文學家開放運行,設施運行穩定可靠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
    2020-11-06 10:24:26來源:FX168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中國天眼 FAST 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1-01-04 15:14:53 來源: 財視傳媒 舉報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取得了不凡的成績。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它於2016年落成,反射面面積相當於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FAST穩定運行300天 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僑報網綜合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近日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已穩定運行300天,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打開2021年中國「天眼」開放,美媒記者探訪後感嘆……
    近日,美國媒體獲準赴現場近距離探訪中國「天眼」外媒感嘆: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
  •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外媒關注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法新社12月15日報導稱,本月初美國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發生坍塌後,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射電天文學領域內「唯一重要的儀器」。明年起,FAST將面向國際天文學家開放使用,彰顯中國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的願景。
  • 中國「天眼」將向國際開放 此舉獲贊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此前曾表示,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近日,多家外媒發布相關報導。年面向全球科學家開放。報導稱,中國「天眼」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觀測脈衝星並收集數據,以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宇宙起源。報導還指出,中國「天眼」有助於發現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物理系教授約翰·迪齊十分歡迎中國「天眼」向國際開放。
  • 美國天眼倒塌,貴州FAST射電望遠鏡即將對全世界開放
    在這其中,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和中國貴州的FAST是性能最強大的,也被譽為地球的「兩隻眼睛」。但是去年12月1日,美國傳來了一個意外消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竟然一夜之間轟然坍塌,人類已經永遠失去了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天眼的地位無疑更加舉足輕重。
  • ...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2、近日,有媒體...
    【社會新聞播報】1、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 iOS今日限免 | 摺疊屏iPhone或可內外同時打開;中國天眼 FAST 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華為王者榮耀版外觀曝光
    1 月 2 日,央視軍事消息,2020 年 12 月初,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我國已正式宣布中國天眼 FAST 將從 2021 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未來5年力爭發現1000顆脈衝星
    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FAST是由「人民科學家」南仁東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5年半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前後兩代數百位科研工作者為FAST建設調試運行付出了巨大努力。
  • 美射電望遠鏡倒塌,中國天眼將正式對全球開放
    12月初,世界第二大「天眼」、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 當地時間1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於11月30日晚間至12月1日凌晨之間坍塌。
  • 「天眼」開放
    2021剛開年,一條好消息讓許多科學家感到振奮。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有關委員會將對申請進行評審並提出遴選建議,從8月1日起向他們分配觀測時間,預計第一年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中國天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美國「天眼」坍塌後,全球眼光聚集東方,中國「天眼」向世界開放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元旦前後,美國疫情又傳來壞消息,確診人數激增。截至1月11日,美國累計確診人數超2291萬,死亡人數超38萬。無論是醫院還是殯儀館早已不堪重負,殯儀館老闆開始拒收遺體。美國是全球疫情的"震中",驚為天人的確診人數讓人惶恐。
  • 美國天眼閉眼,耗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將要全球開放,有何成就了?
    美國天眼退役並拆除「美國天眼」曾是世界最大單碟射電望遠鏡,在風雨之中被無數的洗禮都安然無恙的度過,但是在2016年的時候,隨著中國天眼的崛起,美國天眼一度被傳出可能面臨關閉的命運,同時由於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所以也被拍到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