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FAST穩定運行300天 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2020-11-06 美國僑報網

【僑報網綜合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近日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已穩定運行300天,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中國天眼FAST。(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官網)

世界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北京日報客戶端6日報導,FAST是由「人民科學家」南仁東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5年半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FAST於2016年9月落成啟用,2020年1月通過驗收,成為世界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據悉,FAST建設中,工程團隊突破了大跨度、高精度結構製造及安裝技術,研製的鋼索疲勞強度是標準值的2.5倍;採用先進的測量控制技術,通過不同測量水平優勢互補,將測量精度提升至4毫米;此外提高了系統的耐氣候能力,每年可以多爭取2000小時的觀測時間。

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另據《人民日報》報導,正式運行300天以來,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

在廣袤的宇宙中,經常突然出現短暫並且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的時間只有幾毫秒,卻能釋放出太陽在一整天內釋放的能量,這就是快速射電暴。如此快速閃現的無線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各國天文學家一直在尋求真相。

日前,藉助FAST的最新觀測,中國科學家在快速射電暴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10月29日和11月4日,兩篇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雜誌發表,讓「中國天眼」再次成為射電天文學界的焦點。

助中國成國際核心研究力量

快速射電暴如何產生?此前的理論研究主要分成兩種,一種認為這樣的毫秒射電爆發來自粒子碰撞,而另一種則認為它是粒子在強磁場中穿行產生的。

「FAST的觀測結果直接終結了爭論,通過對11次射電爆發的高靈敏度偏振信號解析,中國科研人員用直接的觀測結果否定了粒子碰撞的理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首席研究員韓金林說。

憑藉著一系列的FAST觀測「實證」,中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科學潛力將進一步顯現

巨大工程體量、超高精度要求及特殊的工作方式,給FAST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為此,工程團隊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攻關。FAST工程建設實現了多項自主創新,顯著推動了中國相關產業技術的革新與發展。

「FAST的先進測量技術遠不止於望遠鏡本身,在其它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中國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總工程師姜鵬說,「比如,在高精度地礦勘探方面,可以利用慣性組件與衛星導航融合技術,為重力測量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方位姿態基準;在海洋測繪中,採用慣性組件與聲吶等測量技術融合,實現海底測繪,為勘探區作業的機器設備建立高精度的時空和姿態基準。」

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的科學潛力還將進一步顯現。中國國家天文臺臺長、中科院院士常進說:「FAST超高靈敏度使其在射電瞬變源方面具有重大潛力,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納赫茲的引力波探測、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為研究宇宙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物理過程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它還有能力將中國深空探測及通信能力延伸至太陽系邊緣,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完)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是怎麼回事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表示,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具體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具體時間。
  • 中國天眼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2021年起面向全世界開放】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最新消息說,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2020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已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已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介紹,目前,「中國天眼」已經正式對國內天文學家開放運行,設施運行穩定可靠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與自私美國截然相反
    來源標題: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
    2020-11-06 10:24:26來源:FX168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天眼」。 與此同時,中國宣布「天眼」將從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引發高度關注。
  • 中國天眼 FAST 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2021-01-04 15:14:53 來源: 財視傳媒 舉報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取得了不凡的成績。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它於2016年落成,反射面面積相當於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4月起中國天眼FAST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央視網消息:記者昨天從中國天眼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獲悉,「中國天眼」FAST,2021年將迎來它「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第一年」,4月1日開始,接收來自全球科學家的天文觀測申請,經過評審、遴選後,將於8月1
  • 開放運行300天,「中國天眼」加速度
    本報記者 丁佳11月5日和10月29日,兩篇基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自然》雜誌發表,讓「中國天眼」再次成為射電天文學界的焦點。這兩篇重要的論文,無疑也讓中國射電天文人的信心更加堅定。
  • 中國天眼FAST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FAST明年將向世界開放!】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觀天成效如何?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為了發揮更大的科學價值,計劃明年將FAST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 ...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2、近日,有媒體...
    【社會新聞播報】1、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2021年起,中國「天眼」將面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 FAST正式運行300天:探茫茫星際 顯天眼威力
    正式運行300天以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我國科研團隊藉助FAST,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在廣袤的宇宙中,經常突然出現短暫並且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的時間只有幾毫秒,卻能釋放出太陽在一整天內釋放的能量,這就是快速射電暴。如此快速閃現的無線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
  • 美國天眼倒塌,貴州FAST射電望遠鏡即將對全世界開放
    在這其中,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和中國貴州的FAST是性能最強大的,也被譽為地球的「兩隻眼睛」。但是去年12月1日,美國傳來了一個意外消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竟然一夜之間轟然坍塌,人類已經永遠失去了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天眼的地位無疑更加舉足輕重。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其科學潛力正在顯現。國家天文臺11月5日表示,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明年將向全世界的科學家開放用於研究。
  • 中國天眼FAST成果頗豐,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2020年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FAST的反射面面積與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相當,其首席科學家李菂表示,如果把它全部裝上米飯,全世界每個人大概可以分到兩碗。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未來5年力爭發現1000顆脈衝星
    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FAST是由「人民科學家」南仁東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5年半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前後兩代數百位科研工作者為FAST建設調試運行付出了巨大努力。
  • 中國「天眼」將向國際開放 此舉獲贊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蓉國際在線專稿:地球「兩大天眼」之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於12月1日坍塌,世界「兩大天眼」僅剩中國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俗稱中國「天眼」)在運行。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趙竹青)「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觀天成效如何?FAST的順利運行,使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記者獲悉,中國天眼FAST最新的觀測揭示了宇宙毫秒無線電爆發的新物理,研究成果正陸續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趙竹青)「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觀天成效如何?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FAST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