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昨天從中國天眼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獲悉,「中國天眼」FAST,2021年將迎來它「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第一年」,4月1日開始,接收來自全球科學家的天文觀測申請,經過評審、遴選後,將於8月1號起分配觀測時間,預計分配10%的觀測時間給國外科學家。
據介紹,從2021年4月1日開始,國外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使用FAST的觀測申請,經「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和遴選,8月1日起開始觀測運行。
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總工程師 姜鵬:我們現在已經在籌備網站的全部英文化,包括觀測申請的這些表格,一些包括對外服務的這些東西都要做成英文的了。我們目前打算春節前就把網站建設工作做好。
據介紹,建設之初FAST就確立了按國際慣例逐步開放的原則為全人類探索宇宙作出貢獻。按照相關科學規劃,「中國天眼」已確立了多科學目標漂移掃描巡天、中性氫星系巡天、銀河系偏振巡天、脈衝星測時、快速射電暴觀測等多個優先和重大項目。為避免重複和節約寶貴的觀測時間,國外科學家的觀測申請基本上不包含上述領域。
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總工程師 姜鵬:不能再單獨以同一個方向立兩個課題,對提出新的領域和新的想法來講,這個是不受限制的。
FAST從2020年1月11日正式運行,截至目前,按機時統計,國內科學家提出15000小時的觀測申請,實際批准2800小時,天文觀測時間的支持率不到20%。
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總工程師 姜鵬:只要開放,它需求量肯定是肯定比較大,所以在未來短時間幾年內,可能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我們也在開發新的技術把觀測效率提升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