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4月1日起對全球開放?「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姜鵬這樣回應

2021-01-17 騰訊網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方經綸)日前,我國對外宣布,自今年的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並將於今年8月1日開始,對通過申請的外國科學家,分配使用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使用時間。人民網強國論壇部記者就FAST及其開放申請使用等話題採訪了FAST總工程師、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姜鵬。姜鵬表示,FAST是我國近十年內完成的一項舉世矚目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我國宣布開放申請使用FAST,彰顯了開放合作的科研態度,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強國論壇:請您簡單地給我們介紹一下FAST,它的建成使用能發揮哪些作用?

姜鵬: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全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因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人們形象地稱其為「中國天眼」。

FAST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境內,2011年3月開工,2016年9月竣工,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並投入使用。它是我國目前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大的、靈敏度最高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它也是我國近十年內完成的一項舉世矚目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

由於全新的設計思路,加之得天獨厚的臺址優勢,使得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口徑以上的高精度難題,開創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巨大的接收面積註定了FAST有其他射電望遠鏡無法比擬的優勢,即超高的靈敏度。

對於觀測範圍可達已知宇宙邊緣的FAST來說,探索發現脈衝星、中性氫觀測、譜線觀測、尋找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等是其重要的使命。

可以說,FAST建成使用,有力地提升了我國射電天文研究和技術水平。

強國論壇:目前FAST都取得了哪些科研上成果?

姜鵬:FAST為我國天文學家的工作提供了許多新的機遇。

2020年,我國天文學家團隊運用FAST對目前天文學最神秘的現象之一「快速射電暴」的觀測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這是全世界天文學家第一次觀測到位於銀河系內的「快速射電暴」,這次被FAST觀測到的極強磁場中子星,也成為了目前唯一被觀測驗證的可以產生「快速射電暴」的天體。我國天文學家團隊關於此次發現的科研論文在著名的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發表,同時,該發現也被《自然》雜誌評價為2020年世界十大重要科技發現之一。

目前,我們各個天文觀測項目通過FAST發現的脈衝星總數量超過了280顆;同時, FAST也大大拓展了其它觀測發現的可能性。比如天文學家如果用FAST發現了一個脈衝星——黑洞雙星系統的話,那麼人類將有可能第一次精確地測量到黑洞的質量。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強國論壇:我國對全球科研工作者開放申請使用FAST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姜鵬:FAST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先進大型天文觀測設備,國際上並沒有任何一個硬性規定要求我們將FAST與全世界共享。FAST對全世界的開放申請使用,秉承了我國對外開放合作的科研態度,體現著一個努力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形象。

FAST並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正在工作的射電望遠鏡,但在2020年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遺憾地停止了工作之後, FAST作為全球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需要更多地肩負起幫助人類觀測宇宙的責任。我們希望通過FAST對外有序開放合作,匯聚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大家集思廣益,促進天文科學成果更多更好地產出。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4月1日起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人民日報北京1月4日電(記者吳月輝)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4月起中國天眼FAST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央視網消息:記者昨天從中國天眼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獲悉,「中國天眼」FAST,2021年將迎來它「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第一年」,4月1日開始,接收來自全球科學家的天文觀測申請,經過評審、遴選後,將於8月1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中國天眼」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中國天眼」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新華社記者 劉茜 編制   新華社貴陽1月4日電(記者齊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中國天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將於4月1日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5日消息,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了解到,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0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面向全球科學界開放的第一年,預計分配給國外科學家的觀測時間約佔10%。
  • 中國技術世界共享!4月1日,貴州「天眼」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 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消息,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中國天眼」於今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將於2021年4月1日  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中國天眼」自4月1日起接受觀測申請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消息:  自2021年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2021年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4月1日,全球唯一的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自4月1日起,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時間:2021-01-04 20:0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到底是什麼情況,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 4月1日起「中國天眼」正式向全球開放
    而在去年年末,位於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巨型望遠鏡坍塌,而FAST將成為全球唯一」天眼」,而在此大環境之下,至於」中國天眼」是否會對外國同行開放,也成了所關注重點問題。 ,將會依照國際慣例逐漸對全球科學家開放,為全人類探索和認知宇宙作出積極貢獻,而在此之前,「中國天眼」已經備受世界各國關注,到去年11月為止,FAST已經收到了170多份科學觀測申請,其申請時長更是高達5500小時。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中國天眼」將成為「世界巨眼」,體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與自私美國截然相反
    來源標題: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日前透露,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今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
  • 中國FAST望遠鏡將於4月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中國將從4月1日開始向全球科學界開放其500米(1600英尺)望遠鏡。「天眼」拋物面天線是世界上最大的孔徑球形射電望遠鏡(FAST),用於發現脈衝星和其他高能天文目標。偶爾也會用它來尋找外星生命。據新華社報導,外國科學家將能夠在線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申請。
  • 「美國天眼」倒塌後,「中國天眼」宣布將對全球開放,10%時間借國外...
    【環球網軍事頻道】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目前正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今天,又想起他的名字……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取得了不凡的成績。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它於2016年落成,反射面面積相當於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網友:自豪,大國風範!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 「中國天眼」有望向公眾開放
    有「中國天眼」之稱的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今年1月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