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的邵允明收藏的清朝晚期的老鳳祥製作的酒壺
東方網通訊員盧晶10月1日報導:第17屆老鳳祥上海國際首飾文化節重磅推出的老鳳祥歷史·作品回顧大展在首批榮獲僅3家之一的「上海禮物——優選經營店」稱號的老鳳祥銀樓旗艦店舉行。
老鳳祥創始於1848年的清道光年間,老鳳祥的發展史,也是近代中國上海民族工商業櫛風沐雨、海納百川、逐步成長壯大的縮影。在回顧老鳳祥170年的歷史作品展中,既有老鳳祥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圖文與珍貴史料展示,也有老鳳祥名師、工匠留下的珍貴歷史作品、工具和手稿,尤其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獻出其珍藏的眾多與老鳳祥有關的珍貴史料和展品。
作為品牌170年的華誕獻禮,老鳳祥的精品擺件和首飾涵蓋了從20世紀30年代老鳳祥銀樓出品的作品到近代作品,如《麒麟獻瑞》銀擺件,《歲月》銀擺件,《白玉蘭》獎盃等,都顯示了老鳳祥深厚的首飾文化底蘊和超強的工藝製作能力。記者在現場看到,20世紀30年代的一款西洋咖啡壺,手臂造型結合了竹子,杯身圖案則清晰可見菊花的造型。還有一些老鳳祥的忠實「粉絲」也趕到現場。他們不僅來觀展,更帶來了自己的收藏。今年77歲的馮錦昌,家住崇明,今早5點不到就起床了,趕第一班輪渡來到展出現場。他不僅來觀展,更帶來了多年年他珍藏的所有關於老鳳祥的新聞報導,整整兩大本書,就連最早關於1969年老鳳祥有限公司成立的公告也一一收藏。有些報導,連公司自己都沒有記錄了,但卻被這位有心的老人家收藏了。
77歲的馮錦昌收藏了從老鳳祥成立至今的新聞報導,並精心製作成冊
老鳳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經典獲獎作品與手作畫稿也在本次展覽中一一亮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老鳳祥金銀細工技藝代表作《八仙神葫》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老鳳祥非遺第五代傳人張心一領銜設計,此作品採用4.4公斤千足金,以及翡翠、紅寶石等8種寶石製作,整個團隊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傾力打造了這件80釐米高的曠世金葫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京羊1982年參加國際首飾比賽獲獎、實現國內首飾界在國際首飾比賽中「零的突破」的設計稿也是首度展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宋菁的代表作品《柔情》曾榮獲世界黃金協會亞洲「千禧永恆金設計比賽」榮譽大獎,原作現由南非黃金Anglo黃金博物館典藏。
獲獎作品與手作畫稿也在本次展覽中一一亮相
在回顧歷史、傳承經典的同時,老鳳祥也在不斷創新時尚,這次開幕式活動上發布的《鳳之翎——靈羽》等三個系列的時尚新品,正是老鳳祥大師文化與工匠精神在新時代譜寫出的金色樂章。在傳統的黃金首飾領域,老鳳祥運用品牌的獨特圖騰元素,激發大師的創意靈感,充分運用精品黃金的3D、鏤空、噴砂等工藝,並首次在靈羽等精品首飾中採用創新的彩拉絲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