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性感的轉化漏鬥?

2021-01-09 鳥哥筆記

作者:沈路易 來源:鳥哥筆記

本文為鳥哥筆記「全鏈路增長」上海站線下公開課同主題分享整理而成,演講者沈路易,掌門1對1 CMO。

我來自掌門1對1,這是一家從2014年開始做中小學在線輔導的公司。2014年的增長方式非常的酷炫,就是做地推。那是那個時代首席增長官幹的事,通過地推拉過來一波人,再拉來第一波融資,做投放、增長、轉化、留存。

企業在不同的階段,你會發現做增長的任務不太一樣,不再是去地鐵裡拉新,增長是為了實現轉化漏鬥的下沉,慢慢變成轉化、留存等。

而高速的增長到後面往往意味著你要怎麼控制低速的衰減,至於怎麼控制低速的衰減。這中間有轉化漏鬥,今天,我們就圍繞轉化漏鬥簡單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NO.1 什麼是「轉化漏鬥」?

轉化漏鬥是一層一層的梯形,上面最大,下面最小,流量上面進來,到下面變小了。常見的轉化漏鬥有幾種方式:

AIDMA的模型常用於品牌廣告推廣。上面一層通過品牌廣告引起大家的注意,進而讓用戶對品牌廣告傳達的產品產生興趣,產生興趣開始渴望擁有,渴望擁有之後再通過不斷刷屏對產品形成記憶,最後行動、購買。

AIDMA模型示意圖

第二種是ICVCO模型,這種模型常見於廣告品牌投放,渠道投放,搜索信息流各種各樣的投放。第一步就是展現廣告創意,用戶產生興趣,點擊進去,看到落地頁,瀏覽完落地頁對產品產生興趣,然後諮詢下單。是常見的渠道投放或者電商投放的模型。

ICVCO模型示意圖

第三種是AARRR模型,分為獲客-激活-留存-變現-傳播。獲客、拉新讓用戶成為種子用戶,然後讓用戶跟產品產生互動,互動之後讓產品留住用戶,然後再產生購買行為,通過用戶傳播產品。

AARRR模型示意圖

從數學的角度分析這三種模型,梯形的入口代表流量流進來的大小,收口就是流量流出的大小,高意味著流量在每個階段留存的時間,腰意味著流量在各個階段的衰減速度,轉化漏鬥的層數則意味著整個轉化漏鬥流程有多長。

把漏鬥分了這麼多數學屬性,產生非常有趣的問題,比如第一個問題:入口是不是越大越好?

NO.2 入口是不是越大越好?

入口代表流量的大小,而流量的大小不僅僅跟它的絕對值有關,也跟流量的精準性、成本和收口效率有關。

案例:如何讓選擇更恰當的暑期宣傳方案?

暑假是教育公司必不可少的戰場。

假如我們要在暑假進行課程推廣,對應的課程活動分別為:免費試聽、購課打八折;跟渠道結算的方式有CPM、CPC、CPA三種;

現在有三套廣告語,分別為:學習狂歡節+暑假免費試聽、學習狂歡節+暑假免費試聽+購課8折、學習狂歡節+暑假購課程8折,那麼他們之間對應的連線關係是什麼?

先簡單看三種決策方式。

CPM意味著千人成本,在固定展示一千次的情況下,費用已經產生,所以曝光入口和落地頁文案的誘導性需要越強越好,才能平攤我的展現成本。

CPC是按廣告點擊計費,廣告創意觸發的每次點擊都需要花錢,所以要求流量儘可能精準,廣告創意不能有那麼強的誘導性,儘可能排除無效點擊,而落地頁的誘導性則越強越好,實現平攤成本。

CPA是按照註冊付費,因此第一層廣告創意引入流量越多越好,當用戶到達到落地頁時,門檻越高越好,排出無效註冊,所以CPA落地頁是誘導性相對比較低的產品。

CPM/CPC/CPA對應文案導向

對應的文案中誘導性最強的是「免費試聽」,所以匹配到高誘導;「暑假試聽+購課8折「,誘導性弱一點;直接告訴你購課的誘導性最低,進而匹配到你的投放方式上去。

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大概可以知道,入口並不是越大越好,跟產品的結算方式以及其他複雜因素相關。

放大流量入口的宣傳方案

流量的入口也有放大縮小的方式。

怎樣放大我的入口?常見的有:免費、限時、限額、從眾,推薦。

比如如何讓「暑假免費試聽」的誘導性更強一點?可以限額一千名,或者限時一周。

如果還不行,可以再打從眾,現在有237名用戶正在瀏覽,這就是從大眾。

或者再強調推薦,限時一周,限額一千名,暑假免費試聽,你有17名好友正在瀏覽,來增加誘導性。

縮小流量入口的宣傳方案

那怎麼降低誘導性,縮小入口?可以通過接近購買決策、透露價格信息、預先小額定金、用戶信息驗證等方式。

暑假購課每滿10000減2000,可以誘導用戶認為我的課程是上萬的,想買幾千塊的就不要進來。

再加上驗證碼驗證用戶屬性,誘導性進一步降低。

驗證碼之後,再付一元鎖定優惠名額,用定金篩選用戶,從而把誘導性降到最低。

入口怎麼收放自如,是否真的要放大或縮小,是要根據用戶成本模型來決定。但影響入口大小的因素只有流量成本模型嗎?

做市場的人往往只看到市場的成本,卻沒想到前端的每一個流量都會導致後端成本的逐層增加。

極低的獲取成本會引入低質量的流量,會消耗客服很多人力成本去溝通,浪費銷售很多時間去轉化,講試聽老師的課時浪費在低效用戶上。

所以,前端市場要綜合考慮整體成本。如何讓做市場的人能夠平衡整體成本?有個方法是流量分層+成本分層。

案例:試聽課頁面如何實現分層?

我們試聽課頁面進來需要填手機號、年級、科目和姓名,這個實現不了流量分層,怎麼對它進行分層呢?

我們做了這樣的操作,填完一個試聽課立馬跳出彈窗,填完驗證碼再彈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優先獲得頂配老師的機會,再到公眾號去預約老師

我們把用戶分成四類:

試聽課頁面的流量分層設置

針對D類用戶,意向最低,可以用成本最低的AI機器人掃他,基本不要錢。C類用戶,在給到銷售之前先用人工TMK掃一遍。B類用戶意向相對比較高,我們用正常的普通銷售掃。而A類用戶則用TOP銷售跟進。這樣一個簡單的表單操作,分成四層,然後針對它去匹配。綜合考慮流量的成本,包括後端的成本,並通過流量分層消化的方式平衡。

NO.3 入口開不大怎麼辦?

流量入口小的四類產品特點

講了很多入口並非越大越好的例子,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如何縮小入口,而是根本大不了。

一般入口大不了有哪些原因?

一是沒錢。這個原因不用多說,我們一開始做地推的時候就是沒錢。

二是品類太垂直。一個泛類電商用同樣的成本收一波流量,男女老少都能進來,但垂直流量只能收某一個人群,體量自然變小。

三是低頻。產品使用場景非常低頻,教育房地產非常的低頻,場景使用不多。

四是高價。教育用戶成本非常高。對產品來說最悲傷的故事是:我的產品是細分領域的低頻高價產品,而且我還沒錢做投放。

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公司會強行把漏鬥拉寬,花錢花精力拉寬,還有沒有更巧妙的方法?不用硬拉寬,上面加一層就寬了。

這種方式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我們平時獲客的邏輯是直接找垂直低頻高價用戶,獲取它。但是我們垂直低頻高價用戶是泛類高頻低價用戶的小群體,是否可以從獲取的泛類高頻低價用戶中篩選出來?這種方式我們叫三級火箭。

輕鬆籌的三級火箭模型

輕鬆籌,它最終目標是做輕鬆E保,是高額保險類的產品。

如果直接切第三級火箭會怎麼樣?

會死的很慘。

所以他在上面一層一層加梯形。

第一件是輕鬆籌,朋友圈轉發,然後通過大數據和精算模型。做中間價格的產品叫輕鬆互助,讓一群人每個人投一筆錢,這個錢成為保險的資金池,最後到最高端輕鬆E保。

360,它最後成為了一家搜索導航公司,如果當年直接做搜索導航會怎麼樣?

可能會被百度幹掉。

所以他一開始切入市場是免費殺毒軟體,貼錢獲取大量的流量,篩選出大量的用戶之後做稍微高端一點的安全平臺,守住用戶黏性,然後再做變現的導航搜索。

羅輯思維,這是一個自媒體,現在在做高端的商學院,得到大學。

他先從公眾號開始,每天6點鐘發60秒語音,持續發一年,增長的粉絲成為基礎流量池,然後做得到APP,做知識變現,然後做最高端的產品商學院。每個高價低頻的產品背後都有一層一層的疊加梯形。

案例: 怎麼把新房生意高頻化?

大家看到的APP都是做租房/二手房,它比新房高頻一點。那怎麼把新房高頻?可以邀請風水大師做風水課,而想上風水課的人大部分是想買新房的。風水課價值很低,火爆朋友圈。

所以第一級火箭是通過邀請風水大師做火爆全國的風水課,第二級火箭是通過風水課挖掘出有購房意圖的用戶,而第三級火箭是通過這些用戶實現變現。

案例:怎麼提高一個酒吧的業績?

第一級火箭是女生全場免單,通過免單吸引女性入場,第二級火箭是通過女性吸引男性入場,第三級火箭則是通過男性變現。

無論是酒吧還是360,所有火箭模型都是這樣的。

第一級火箭通過低價免費甚至補貼策略獲取頭部流量。第二級火箭打造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第三級火箭實現商業變現。當一個產品遇到了最痛苦,最悲傷的故事時,可以想想產品上面加什麼漏鬥擴大它。

NO.4 收口一定比入口短嗎?

流量轉化的四種模型

把目光轉為收口。

收口大家很熟悉,所有的目的是為了讓收口越大越好,而最悲傷的故事是收口變成零。

大多數情況是收口比入口小。理想的狀況是流量100%進來,100%流出。而女神級產品是100%進來,150%流出。

從數學的角度分析,裂變是什麼?

裂變是一個等比數列,Cust(0)是種子用戶數量、Cust(t)是總用戶人數、T是傳播時長,Ct是單一傳播周期,K是單一用戶拉新量,這就是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

我們看到種子用戶是在乘法上,它對總體人數呈倍數影響效果,單一用戶拉新量是在指數下面,K當大於1是正指數,小於1是負指數,小於1時裂變停止。單傳播周期在指數上,對總體人數有倍數乘指數的影響效果。

流量裂變公式

從這個公式中你會發現,裂變最重要的一環是單一的傳播流程。

我們簡化傳播流程,每次裂變時間越短,Ct指數和倍數增長越長越好;第二重要性是提高單人曝光,最後重要性是種子用戶。

很多人做裂變的時候,一拉一千,但是導致的後果是傳播流程非常的緩慢,直接讓裂變斷掉。通過這樣的裂變方式,把收口拉大,導入入口,然後再收口,再拉大,形成一個循環。

裂變的關鍵要素

分享都是取決於人,一個人的人性有哪些?炫耀、逐利、攀比、渴望、尊重、從重、讚美、好奇、焦慮。

我們舉實際的例子,鳥哥筆記公開課我們怎麼讓用戶分享?首先要調動大家的人性。

好奇:29.9元獲取0元千萬流量的獨家秘籍。焦慮:特別在為增長、留存焦頭爛額的你準備。尊重:運營人專享的年中盛會。讚美:僅限各大公司運營核心負責人參加。炫耀:參加報名者會通過組委會嚴格篩選,成功報名者獲得專署頭像海報。攀比:運營5年以上,操作過百萬量級以上流量從業者更有VIP席位。逐利:邀請好友報名可享受9折優惠。渴望:更可近距離欣賞鳥哥筆記副總裁風採。從眾:已經有12345運營人報名參加,趕快報名吧。營銷海報上能放這麼多句話,調動人的人性,做一張海報不是寫著玩兒就行了,而是要調動人性。

我們舉更現實的例子,掌門1對1是做應試教育產品,這個最難做介紹轉化。

因為用戶在這邊學的好,並不會介紹給同學的媽媽,大家都怕給自己的孩子培養未來道路上的競爭者。

那怎麼辦?

可以充分調動競爭意識。

進學校設獎學金、表彰全學校前三名以及送全年的課程等,讓所有的家長都知道這個學校第一名第二名在我們這裡上課,那不到一個月,第三名第四名也會來上課,不出半年大家就都來上課。

雖然攀比的心理不能讓家長發朋友圈,但是可以通過其他的技巧去做。收口不一定比入口短,我們可以通過調動人性,設置合理裂變流程來放大收口。

收口不一定比入口短,那麼另外一個問題來了,收口比入口短一定是壞事情嗎?

NO.5 收口比入口短一定是壞事嗎?

大家一定要做裂變嗎?一定要把收口放大嗎?

其實不一定,一是通過收口篩選後可以降低後端成本,前端流量控制越精準,後端的效率提升越快。二是通過放大入口來帶動收口放大,飢餓營銷。

假如有AB兩個餐館,A冷冷清清,B還要排隊,明顯B的入口長多了,位置都是一樣的,收口都是一樣的。

你去哪個?

很多人都會去B。

儘管他的收口和入口完全不成正比。這就飢餓營銷對稀缺產品的心態。人總認為越稀缺的東西越珍貴,越想嘗試。很多的時候會人工放大入口,去創造稀缺的感覺,去縮小收口。創造稀缺以後,更重要的是營造氛圍。

怎麼營造氛圍呢?

案例:為什麼有的奶茶店總是要排隊?他們是怎麼創造排隊的氛圍的?

COCO操作臺是一字形,所有的原料一字碼開,像流水線一樣,幾十秒做一杯奶茶。

1點點的操作太臺子是L型,每天都在L型裡面做運動,旋轉騰挪拿原料,做一杯奶茶的時間是COCO一倍,導致排隊長很多。

這是故意的嗎?確實是故意的。

所以通過一個簡單的臺子,讓自己的店營銷出瘋搶或者稀缺的氛圍。

為什麼新開的不知名品牌的奶茶店也要排隊,而且臺子是一字形。採用託兒。很多新開奶茶店,十塊錢一天請大媽大叔排隊,通過託兒產生氛圍。

收口比入口短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有時候我們會人為拉長入口,創造稀缺和氛圍來促使收口放大。

我們看到入口、收口,看到高、腰、層數,進而衍生出很多話題,包括高應該是高還是矮,腰應該是陡還是緩,層應該是多還是少,其實都沒有定論。根據不同行業、產品階段和產品運營不同而不同。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漏鬥地圖,讓轉化分析更精準
    提到轉化率,就一定要說產品和運營日常都會使用的漏鬥模型,用於分析各個步驟的轉化情況,但是,我們通常所做的漏鬥模型會相對簡單,只是起到分析最後結果的作用。實際上,當我們建立起精細的漏鬥地圖時,它能幫助我們清晰的了解產品的每個細節並使我們在進行產品優化時,做到有的放矢。
  • 媒體如何通過訂閱「漏鬥」提高用戶留存率?
    「訂閱漏鬥」這一概念常被應用於將普通讀者轉變為訂閱用戶的過程中,它可分為這幾個層次:品牌認知、參與度、註冊、轉化留存。訂閱「漏鬥」對於用戶留存有何幫助?媒體一直致力於提升訂閱用戶的數量,但如何才能維持訂閱群體呢?請看下文分析。
  • 銷售漏鬥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1m築造在設計工程行業,從獲取商機到商機轉化完成,這中間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協同配合才能完成,如果沒有銷售漏鬥的幫助,商機的留存和轉化堪憂。我們通過對銷售管線要素的定義形成銷售管線管理模型;當日常銷售信息進入系統後,系統可自動生成對應的銷售管線圖,通過對銷售管線的分析可以動態反映銷售機會的轉化狀態,預測銷售結果;通過對銷售轉化周期、機會階段轉化率、機會轉化耗時等指標的分析評估,可以準確評估銷售人員和銷售團隊的銷售能力,發現銷售過程的障礙和瓶頸;同時,通過對銷售管線的分析可以及時發現銷售機會的異常。
  • 如何應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
    當然,這是一個很簡化的虛擬案例,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出他們是如何應用數據發現和診斷問題的,在這裡面用到的很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漏鬥模型」。漏鬥模型及常用應用模型所以,什麼是漏鬥模型?漏鬥模型,aka漏鬥分析、轉化率分析,基本上是做所有分析時都或多或少會用到的工具。
  • 競價該如何分析搜索推廣漏鬥?
    大家在分析競價數據的時候,大家懂得分析搜索推廣漏鬥嗎?今天我為大家講將搜索推廣漏鬥?搜索推廣效果轉化漏鬥——訂單產生過程的直觀反映網民購買的過程→在百度搜索信息(常見他的問題:流量低)→點擊感興趣的推廣結果(常見的問題:高展現但低點擊)→打開企業網站瀏覽(常見的問題:停留時間短/跳出率高)→就產品進行諮詢:(常見的問題:轉化量低)→買到合適的商品;企業推廣過程→推廣結果在搜索結果頁面展現→(常見他的問題:流量低)推廣結果獲得網民的點擊
  • 什麼是數據分析的漏鬥模型?
    漏鬥模型,不僅僅是一個模型,更是一種可以普遍適用的方法論,或者說是一種思維方式。本文主要談談漏鬥模型的本質、漏鬥模型案例分析以及如何繪製漏鬥模型。漏鬥模型關於漏鬥模型,我認為本質是分解和量化。為什麼這麼說,這裡以營銷漏鬥模型舉慄。
  • 客戶管理如何使用銷售漏鬥
    銷售漏鬥是一種常見的營銷理論,它通過模型將客戶的行為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幫助企業和銷售人員發現銷售漏洞,調整銷售策略。什麼是銷售漏鬥?銷售漏鬥的全稱是「搜索營銷效果轉化漏鬥」,它科學地反映了機會狀態以及銷售效率的一個重要的銷售管理模型。銷售漏鬥體現的是銷售的過程,是一個線性的流程,企業能夠在每個環節發現流失的客戶,以此提升營銷策略。
  • 詳解漏鬥模型及如何通過行為設計提升轉化率
    漏鬥模型,是一種數據分析方式,是一個線性流程,更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方法論,或者說是一種思維方式。漏鬥模型是一個線性流程,從開始到結束,用戶在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流失,就像漏鬥一樣。全文共分為5部分,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一、概述漏鬥模型的概念最早由St.
  • 我的世界漏鬥怎麼用 MC漏鬥合成表
    、一個是漏鬥礦車。沒錯它們都和漏鬥有關。今天小編介紹的物品就是漏鬥了。會介紹到這東西的合成公式以及詳細的用法。下面就是我的世界漏鬥怎麼用,以及合成表的詳細內容了。希望能對MC的新玩家們來說有所幫助。   1、首先是合成表,我們需要準備一些鐵錠和一個箱子,箱子可以用任何品種的8個木板合成:
  • 我的世界漏鬥怎麼連接箱子 漏鬥管道怎麼建
    漏鬥的功能十分強大,然而有一些特性卻不是很友好,這裡小編會給大家詳細的介紹我的世界漏鬥連接箱子的方法。因為這東西如果不把腦洞打開的話,真的可能會讓玩家們尷尬不已。   1、為了演示這一過程,小編這裡準備了石頭、漏鬥和箱子。一定會有朋友們會好奇,石頭究竟有什麼用呢?這裡小編先賣個關子。好的,首先來看成品圖。漏鬥下面是箱子。漏鬥連接在箱子上。
  • 一文看懂什麼是分液漏鬥、滴液漏鬥、常壓漏鬥、恆壓漏鬥……
    高中化學實驗中經常用到分液漏鬥來分液或者使用分液漏鬥或滴液漏鬥來向另一容器中添加液體試劑。
  • 我的世界:漏鬥、漏鬥礦車的性質與用途
    本期內容:漏鬥在我的世界中,漏鬥可能算是一個比較冷門的道具了,不知道各位玩家是否知道漏鬥的特性,其實它也是一個有趣的道具,根據它有趣的特點,我們可以製造出一些有趣的裝置。漏鬥的性質漏鬥可不是用來漏水的!
  • 「漏鬥身材」婁藝瀟太撩了,穿深V領露背連衣裙,美成人間尤物!
    漏鬥身材婁藝瀟太撩人了,穿深V領吊帶裙,對成年人來說很美!無袖亮片魚尾連衣裙的上半部分露出領口、纖細的手臂和鎖骨。這些地方一眼就能看出來,既迷人又性感,還容易加分穿。婁藝瀟的衣服真的很棒。V型領口很低。既性感又不輕浮。這件性感的衣服不俗但是很高級。無袖部分展現出纖細的手臂和流暢的手臂線條,這也增加了婁藝瀟的個人魅力。
  • 初三化學知識點:走進化學實驗室——漏鬥、長頸漏鬥、分液漏鬥
    漏鬥:用於向細口容器內注入液體或用於過濾裝置; 長頸漏鬥:用於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若用來製取氣體,則長頸漏鬥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鬥中逸出); 分液漏鬥:主要用於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體,也可用於向反應容器中滴加液體,可控制液體的用量。
  • 迷你世界傳遞漏鬥怎麼做 傳遞漏鬥作用
    導 讀 迷你世界傳遞漏鬥怎麼製作?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傳遞漏鬥的合成表以及作用。
  • 我的世界漏鬥礦車怎麼做?漏鬥礦車合成方法
    我的世界漏鬥礦車是遊戲中的常用工具,那麼漏鬥礦車怎麼做呢?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獲得方式 合成:在工作檯中,1個漏鬥加1個礦車按上圖鋪開可以獲得1個漏鬥礦車 一個漏鬥礦車會吸取掉落在附近的物品(吸取範圍略比車身大),和鐵軌正上方容器裡的物品(約為18.5個物品/秒,比普通的漏鬥快得多)。它也會吸取鐵軌正上方一個方塊內的掉落狀態的物品。物品不會自動從礦車裡轉移到另一個容器中,但物品可以通過在鐵軌正下方放一個漏鬥來卸下物品。 漏鬥可以通過放置一個激活鐵軌開啟或停止吸取物品。
  • 《我的世界》漏鬥怎麼連接箱子 漏鬥連接方式
    導 讀 我的世界漏鬥怎麼連接箱子?漏鬥裡的東西為什麼不能掉進箱子?今天九遊小編xrump給大家說說漏鬥怎麼才能連接箱子,希望大家喜歡!
  • 使用分液漏鬥振蕩器出現分液漏鬥內有機物的乳化現象解決法
    BILON-LZ6型分液漏鬥振蕩器(垂直振蕩器),可適合多種規格的分液漏鬥,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作強度。產品使用靈活,操作方便,滿足多種場合的應用。   那麼在使用中有時會出現分液漏鬥內有機物的乳化現象,如何消除呢,看看以下方法!
  • 《我的世界》漏鬥製作方法介紹 我的世界漏鬥怎麼連接箱子
    漏鬥(Hopper)能夠將物品移入或移出某個容器的方塊。 漏鬥在放置後可以自動連接到放置時所點擊的那個容器表面。如果一個物品掉落在漏鬥上,漏鬥可以將其儲存在自己的5個物品槽內。然而,如果漏鬥連接有容器 (例如箱子、另一個漏鬥或運輸礦車),漏鬥會以2.5個/秒的速度將自己物品槽內的物品轉移到該方塊(或礦車)中。
  • 「漏鬥型」身材如何搭?揚長避短尤為關鍵,這樣才更有女人味!
    對於「漏鬥型」身材,我們之前沒有講過,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並沒有引起大家重視。「漏鬥型」身材如何搭?揚長避短尤為關鍵,這樣才更有女人味!對於「漏鬥型」身材,其實也就是顧名思義,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其身形如同我們常用的漏鬥,能明白嗎?既然可以這麼形容,大家不妨在腦海裡回想一下,這種身形有什麼特點呢?無非就是存在著「胯大肩寬」的優勢,所以才會被重視。